1、县社驻村干部扶贫有感 张艳梅 到七月末精准扶贫工作第一阶段精准识别就结束了,从五月中旬开始驻村两个月的时间太多的感触,从开始驻村时感受乡村清新空气的美好、田园采摘绿色蔬菜的喜悦、远离喧嚣的安逸,到现在的蚊虫势不可挡、老鼠肆无忌惮乱跑、带淡淡颜色的小井水不知名的味道、漆黑的夜晚和村小卖部里屈指可数的食品、驻地做大锅饭时的“热疗、汗蒸”、入户暴晒后对家中浴房的渴望.刚驻村时的热情和新奇已荡然无存。 记得有些人常说。“等我老了,农村安家,养条大狗、满园小鸡小鸭、种种菜果,伴你炒菜灶下,你下葱花爆锅、我倒鲜菜洗碗,不慕高楼大厦”.把农村生活想象的如诗如画,这样的生活只可小憩,十天半月的可以。过惯了城市
2、生活,来乡村透透空气,舒缓一下城市的快节奏真的感觉很浪漫。可当以前渴望的乡村生活变成了常态,不知道你是否还会不会觉得这是美好。你是否还会由衷的热爱。所以说,人们大都会对短暂的停留、短暂的吃苦、短暂的恶劣环境不以为然,因为你知道一咬牙就可以过去。可是当这些都成为常态时你是否还会坚持。以前我心目中的农民都是是淳朴、敦厚、简单、能吃苦、不怕累。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让我知道了还有一些“很另类”的村民。特别是一些村民争先恐后、打破脑袋的争当贫困户的场面令人痛心、免费给他们安装自来水、免费维修房屋还要做他们工作。“我们习惯了小井水,我们吃这些年也没啥毛病,安自来水到时候还得交水费,我不安”。这是何等的不正
3、常行为和心态啊。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时把“十一类”人从贫困户中移除时,竟然还有开着轿车的人跟我们叫嚣,问为啥给他从贫困户中移除。此情此景,我无语。 特别是在入户过程中一些村民贫穷有理、脏癌、懒癌的症状爆棚。不懂得感恩,觉得国家为他做什么都应该的。免费维修房屋是应该的。一百元的房屋鉴定费得让村干部磨破嘴皮。“我残疾、国家就该照顾我,我有病、国家就应该百分百的给我报药费、为啥不给全报。我贫困,国家就该照顾,国家为什么不给我们农民办五七工。等等等等。讲起歪理来头头是道儿。你想做思想工作,可他真的不按套路出牌啊。你一大堆大道理,他一句话能噎懵你,你耐心细致的讲,他听不明白,张口就骂。我想,此时你把包青天扶
4、起来,估计他老人家也得蒙圈啊。真是农村套路深啊。如果一天入户十遍,同样的问题他会说出十样来,我是服服滴了。 所以说,“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农民的思想、“歪理邪说”早已根深蒂固,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更不是驻村工作队一年半载的时间就能感化扭转的,大量的工作还要靠乡村两级干部长期的思想工作、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同志们。百日会战、使命光荣。脱贫攻坚尚未完成、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克服困难,在思想上、行动上、感情上真帮实扶,确保识真贫、扶真贫、真脱贫。驻村扶贫锻炼人,同志们,加油。 第二篇:扶贫开发驻村干部管理规定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驻村干部管理规定 第一条 认真把握新时期党中央、国务
5、院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县党委、政府所下达的扶贫工作任务,主动作为、及时作为、正确作为,努力使所驻村保持和谐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以实现全村农户脱贫致富; 第二条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做好工作、帮扶贫困农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要求,依法行政,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条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县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部署和要求,定期分析研究全村扶贫开发工作状况,制定扶贫开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服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和统一
6、部署,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有冲突时,要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和安排; 第五条加强与市、县“双到”办的沟通和联系,重大工作事项及时汇报,突发事件即时汇报。及时整理驻村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综合性、动态性信息报送市、县“双到”办;第六条加强与向所驻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配合和协调,工作要与所驻乡镇扶贫开发总体工作安排保持一致; 第七条加强与驻村村委的协调,对扶贫开发工作要形成例会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成效在及时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共同推进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第八条经常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驻村情况,让单位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扶贫双到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单位主要领导提出扶
7、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及建议; 第九条切实帮助村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协助村委做好换届工作、计生工作、林权改革工作和人口普查工作; 第十条必须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不准向村委和农户索要物资,不得接受帮扶农户财物,严格按规定使用帮扶资金,对违反有关财经制度的,将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严格遵守驻村纪律,坚守驻村岗位,履行驻村职责,提高驻村质量,确保工作实效。要严格请假制度,有特殊情况要离开驻村岗位1天的,必须经驻村工作组组长同意,离开驻村岗位2天和2天以上的,必须经驻村村委同意,并报单位领导批准,并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 第十二条对表现优秀
8、的驻村干部,单位将给予表扬、奖励,年终评为先进工作者。对群众不满意、工作表现差、工作绩效不明显的驻村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在整改后仍无转变者,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市残疾人联合会 二一年一月十日 第三篇。扶贫有感2010年第一次扶贫慰问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拉开了帷幕。 满载扶贫物资的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的行驶了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溪口斑竹壶潭村。一下车,山里特有的凉意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望着四周翠绿的群山,一种莫名的情愫在我心底悄然滋生。 按照事先的安排,我们此行的14人分成了两组。在钱经理的带领下,我们第二组开
9、始了本次献爱心活动。一户一户的走访,一家一家的慰问,我们将王董事长的心意和公司所有同仁的关爱送到了每一位受助人员手中,看到他们在领取物资和慰问金时露出的笑容,我们备感欣慰,再苦再累,也不枉此行。 对于公司的慈善爱心活动,我真的感触良多。从进公司到现在,我参与过很多次扶贫活动,每一次的亲历,都带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的心灵一次次的受到震撼。破烂不堪的房屋,历经沧桑的面容,迷茫无助的眼神,记录着一户户的不幸与苦难,诉说着一家家的悲欢与离合。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无法享受到平常家庭的幸福,无法拥有正常人的欢乐,甚至有些人在承受贫穷之时,还因身体的缺陷而遭受别人的歧视。贫穷和不公,让他们只能偷偷地躲在一
10、个角落,孤苦地过着自己的余生。所有的这些都表明,他们,正需要我们的帮助。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我们的帮助只是一时,对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是远远不够,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而且,我们提供的只是物资帮助,对于心灵上的创伤,我们要怎么帮他们愈合呢。 是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得到别人的认同。 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和同情,有时候只会让他们更觉得自己是弱者,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样的结果我们也不愿意看到。我们提供物资帮助只是希望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物资救助,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众人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明白在困难之时,还有很多人在身边支持他们,
11、帮助他们,与他们携手同行,同舟共济,一起度过暂时的难关,让他们走出过去的阴霾,重拾生命的信心,重燃生命的激情。 我们试想,在生活中,极少人能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每个人或多或少的会遇到困难,当他人在遇到困难之时,用一颗感恩的爱心给予他人温暖和关怀,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帮助他人,由于你的帮助,使他人的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样的爱心是无价的、是高尚的。“渴时与人一滴水,难时定有众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告诉我们的是,在付出与回报之间,一定是划等号的,虽然我们并不要求付出就要有所回报,但是,“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您的爱心与奉献,定会让您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第四篇:驻村
12、干部驻村干部半年工作总结 唐堡村驻村干部马前昌 今年以来,根据县委安排,我被派驻永丰镇唐家堡村包联工作。半年多以来,围绕经济发展、农业增收这一主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呼声,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之路,并协助配合两委会全面开展工作,其工作实绩主要有: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按照“五个好”要求加强村支部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先后召开二次党员大会,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相关文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利用远程教育,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鼓励党员干部为村经济发展起到了
13、先锋模范作用。 二、解决热难点问题,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唐家堡村村大人口多,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去冬今春,村上争取项目资金30余万元先后对北三组道路实施了硬化,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四月份,投资10万元对 四、 五、六组线路进行了改造,新增变压器一台, 新驾线路1.5公里,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七月份对村小学危漏校舍投资2万元进行了改造,消除了不安全隐患,促进了教学发展。通过以上公益事业的投资发展,群众对两委会一班人的工作比较满意。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今年全村新增养殖户15户,蛋鸡存栏达10万只,全村涌现
14、规模养殖大户30余户,万只蛋鸡两户,养殖业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今年全村新增黄花菜200亩,总面积达500亩以上,产值200万元。单机养殖和黄花菜种植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仅此两项人均收入有2000元左右,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4000元。 四、抓矛盾纠纷排查,确保一方平安。 以平安建设为目标,努力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半年来全村共调处各类矛盾10余件,成功地化解了三组张志平农机事故赔偿纠纷,预防了矛盾的计划,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平安建设”宣传方面,刷写墙体标语四条,黑板报四块,条形标语50副,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五、拟办实事完成情况 修建完成1.4公里通村路和进行
15、了2公里的巷道建设。 以上是半年来驻村工作的简要汇报。唐家堡村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后半年主要工作有: 1、实施 1、2组人饮工程,建高位水池一个,铺设管道2公里,计划投资20万元; 2、对八组出村路进行泥结硬化,长度2公里,投资8万元; 3、新打“u”型渠500米,对大村主巷道实施亮化工程。 第五篇:下乡扶贫有感朋友,当你享受交通的方便快捷;品尝美食的独特风味;住着舒适的庭院房屋;穿着变幻着四季的颜色;即使生病了,也有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一切,你是否习以为常。 然而,在宜良竹山,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交通闭塞,一条不足四米的水泥路年初刚刚联通村委会,遇到两车交会时常常让司机头
16、痛,乘客胆寒;这里土地贫瘠,年轻人出门打工,老年人劳动力缺乏,生产资源匮乏,生产方式落后,经济贫穷;这里缺医少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有发生。 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置身大山之中,满目青翠,空气清新,纯天然的大氧吧;核桃,板栗,臭参,特色经济作物点缀着片片山林;水牛,山羊,土鸡,土产味美价廉;路路通,百业通,一条致富的大路正深入大山的各个角落。 这里就是XX县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县委“挂包帮,转走访,脱贫致富”工作安排下结对帮扶的地方-竹山镇乌旧村委会。 10月16日,在王文丽院长、黄冬书记的带领下,XX县区第一人民医院各科室一行12人来到竹山镇乌旧村委会。入户走访14户贫困户,深入了
17、解每户的实际情况,面临困境,寻求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方法和工作思路。 乌旧村下辖13个自然村,共有396户1543人,林地面积5640亩,耕地面积1565亩,主产玉米、马铃薯。部分村落只通毛石路,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传统种植业产量低,收入少。特色经济作物销路困难。养殖业急需规模化,规范化。 大家不怕烈日当空,不怕山高路遥,翻山越岭,走村进户,通过走访,14户贫困户各有其困难原因。有的高龄双目失明,儿女外出,无人照管;有的常年生病,因病致贫;有的身体残疾,劳力不足,生产低下;有的上有老,贫病交加,下有小,教育要钱;有几户人家身居危房,家徒四壁,身无长物。他们迫切需要有一条脱贫
18、致富的新路子,新方法。有的需要定期钱物帮扶,如高龄无人照顾者;有的要解决病痛,减免医疗费用;有的要发展养殖业,需小额贷款,资金帮扶;有的要技术帮扶,学习一门实用技术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是无视。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县区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找到一条帮扶的“康庄大道”,尽我们的绵薄之力,正视困难,扎实工作,为这十四户贫困农户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注入生机与活力。为这山,这水增添新的色彩。 附录:秋行 下乡扶贫有感五言古风一首 秋深黄叶碧,天高烈日炎。访贫下乌旧,路遥山蜿蜒。蝉燥山箐幽,马嘶秋林曳。人稀冷门庭,犬吠满空屋。沟深耕种难,驮骡声嘘嘘。身弱收入微,贫病债台筑。欲借盘古斧,劈开致富门。脱去旧时貌,世界一大同。 2015-10-28XX县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三党支部杨树全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