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抵制过度娱乐化是电视媒体的责任之心得 读结构。该文首先谈现象(从当前成人节目的现状、少儿节目的现状、全球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现状三个方面谈现状);然后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明确提出了低俗化是对于电视公共服务功能的彻底背叛。并从中国电视观众观看的需要,文化的需要进行分析,最后引用娱乐至死作者的话语进行结束。因此,整个结构就是分析现象,评析现象这样的结构,在分析现象和评析现象中都采用并列的结构进行组织材料,没有采用太多的过渡语。 读观点。本文不是对娱乐化节目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娱乐过度化的批判。作者指出,低俗化是对电视公众服务的彻底背叛。如果随意颠覆经典,任意娱乐历史,艺术将远离审美。(作者强调了娱乐
2、的公共服务和审美两大功能,因此从这个角度提出,过度娱乐化必须制止。 读语句。本文因为强调的是过度娱乐化不好,所以在语句中,用除了娱乐,我们还需要教育、科技.,这种句式比较切合本文的观点。其二的特点是,用了较多的如果.,这样的句式,效果比较好。 原文: 抵制过度娱乐化是电视媒体的责任 当前,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中国观众的电视时间几乎是被娱乐所包围的,娱乐正在“全国总动员”在周末晚间的黄金时间,相当多的频道都在播出pk选秀、游戏狂欢、情感体验、名人访谈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即使不停地换台也找不到其他可看的节目。刚刚在可凡倾听见过的明星,有可能又出现在超级访问中;由超级
3、女声带动的选秀节目正被“山寨”在许多家的卫视中;由非诚勿扰刺激出的相亲节目也遍布全国,从称心如意到婚姻保卫战再到我们约会吧,一时间,非“相亲”似乎不足以赢得收视率。 这种“千台一面”的娱乐之风甚至波及少儿节目。在一些少儿节目中,很小的孩子就在充斥声光电的耀眼舞台上表演各种各样的流行节目,模仿成人的歌唱,演一些庸俗的小品,打扮得不伦不类,而且和一些影视明星同台献艺,让孩子在电视这种大舞台上过早地成人化、庸俗化,令人担忧。 如果说同质、抄袭、克隆显示的只是原创的缺乏和急功近利的炒作,那么低俗化就是对于电视公共服务功能的彻底背叛。一些节目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大肆宣传拜金和享乐,
4、引起了观众的反感。一些电视剧把低俗当趣味,拿缺点做笑料,任意颠覆经典,随意娱乐历史,让艺术远离审美。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群,除了娱乐,我们还需要科学、教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在黄金时段的出现应有一定的总量控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今的中国,基本实现了“仓廪实”和“衣食足”,可是并没有完全做到“知礼节”和“知荣辱”。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大多数时候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给予什么、怎样引导非常重要。 写过娱乐至死的波兹曼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曾忧心绝望之至:“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话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警世之用。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