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368955 上传时间:2024-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 第一篇:参观复兴之路有感张志水(1)参观复兴之路有感 十月中旬,在工作间隙,我单位的青年同志们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洋务派工整的奏折、农民起义的战旗、革命家的家书、战士的步枪、新中国领导人的手迹,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通观复兴之路,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无数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所凝聚的三种精神伴随复兴之路自始至终,而这三种精神当今时代每一个共产党员工作不可或缺的。 复兴之路展览陈列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一份调查报告。1926年的中国,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中国共产党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批评之声不绝,为此,192

2、7年初,毛泽东赴湖南对农民运动进行了32天的考察,并于1927年3月5日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报告中,毛泽东用调查所得来的事实驳斥了党内外关于农民运动“糟得很”“过分”“痞子运动”等言论,明确提出“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这篇通过实地调查写成的报告,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国民大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中成功地转向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际工作中的工程管理人员应以现场实际为前提,不能有半点马虎,“差不多”思想不可取。多走访施工现场,勤

3、查阅工程资料,多阅读管理标准,唯有清楚掌握了工程有关的基本数据之后,方能形成工作思路。 1865年9月,面对列强如探囊取物般的侵略,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与同治帝:“将外洋各种机器,实力讲求,期得尽窥其中之秘,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洋务派开始创办军用企业,仿造外洋枪炮,引进“制器之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目的依然是维护封建统治,甲午战争的惨败也宣告了其失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管理方式以及科技知识,开辟了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而实现自强的道路。此后的戊戌变法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政治以救国图强;五四运动更从学习“自由

4、民主”的思想着手改革;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通过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新中国。 工程建管工作同样也充满了学习与探索。我们的业务知识就需要不断扩展与更新。面对新的工作领域,更需要我们以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并在工作过程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我们要通过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向施工单位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这场洪水量极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的广大人民和解放军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举国上下的高度赞誉,也

5、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我们水利人作为抗洪抢先的中流砥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 在展览陈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副1998年XX市汉江区龙王庙闸口的“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共产党员生死牌。16名共产单元将自己的名字书写与生死牌的醒目位置,当看到这件展品时,我深感肩头重担,深感水利人的责任,一副简单而崇高伟大的展品,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育,回想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为遇到困难而苦恼,真是惭愧难当。信仰的力量是指引行动的不竭动力,坚定党性修养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 参观结束,走出历史博物馆,回顾整个参观过程,历史的脚步永不止息。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先辈们通过调查求真了解实际,通过学习探索不断前进,通过

6、实践落实实现理想。在现实的工作中,同样需要我们以调查为前提,以学习为基础,以落实为方向,干好本职工作,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时刻秉承北三河管理处“规范、高效、和谐、奉献”的管理理念,扎根基层,干好本职工作,让同事满意,让领导放心。 梦想在前方、道路在脚下,在具体工作中,我也将会以求真、学习、实践的方针,走出自己的路。 辛撞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张志水2013.10. 18 第二篇:参观复兴之路有感(最终版)参观复兴之路有感 物理系1班 1100600008李妮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认真的去参观有关历史的博物馆。当一步步走向中国的历史发展,一点点了解老一辈革命人民为祖国,为社会,为我们现在的幸

7、福生活,不断努力,他们用鲜血堆积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这次,复兴之路,让我感动,更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我们会珍惜,更会为更好的明天去努力奋斗。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8、复兴之路观后感是一篇关于复兴之路复兴之路观后感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编辑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 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

9、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

10、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这是我走出国博后最真切的感受,那些痛那些伤,那些无法忘怀的历史,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复兴之路,让广大人民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参观者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

1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

12、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努力,不要放弃,为了祖国,为了先辈,为了未来而不懈努力奋斗。这次的参观我感触颇深,祖国的富强是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放弃自己家庭甚至生命,我们更感动,但更多的是,我们懂得了要去珍惜现在的生活,与此同时,我的内心更是坚定地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个名人的精神,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把建设祖国,报答祖国,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

13、,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让祖国未来的蓝图上,能有自己一抹颜色。 第三篇: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2018年8月2日,在xx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向往已久的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再一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 复兴之路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

14、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走出展览馆,脑海里时时闪现那一幅幅真实的场景,历史的变革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中国从繁荣富强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走向富强。中国曲折的历史告诫我们要始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中国的伟大复兴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青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xx有限公司 xx 第四篇: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一: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晨曦中,清风拂面,柳树已经吐出了他嫩嫩的枝桠,五星红旗

15、在天安门广场上高高的飘扬。2011年3月31日,应老师的要求,我第二次参观了复兴之路的展览。虽然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参观过一次复兴之路了,但这次参观依旧给我很大的震撼。 提起复兴之路,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个大型歌舞剧,但我说的可是位于天安门东,国家博物馆内的复兴之路。区别于歌舞剧的表演,复兴之路展览形式更多样,有雕塑,有实物,有“书”有“画”,有人说这次展览兼具艺术气息和历史气息,我想这样的展览更能勾起参观者的回忆,引起共鸣吧。 整个展览的布置非常的精心,置身其中,仿佛游荡在时间的长河中。复兴之路生动地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00多年间的近代中国历史发

16、展的概貌,是一部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形象、生动、壮丽的历史画卷。复兴之路陈列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光辉业绩为主线,反映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内容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曲折进程。 黄昏中,夕阳斜下,当我们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享受着落日的余温;亦或是晨曦中,我们坐在饭桌前享受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早餐,我们是否想过,如此平静而又安逸的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曾几何时,中国也是一个泱泱大国,用现在的话是人均gdp居世界第

17、一。中华大地,不论是文学著作还是科学发明,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唐诗宋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精巧的科技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狂妄自大的中国人闭关锁国,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甚至绘制出了“万国朝圣图”时,西方国家却已经慢慢发展壮大起来了。落后就要挨打,飞速度的发展使得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从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18、173.9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财产损失超过1000亿两白银。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处在“生死边缘”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为解放中华的事业挺身而出: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他/她们抛头颅洒热血,经过10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整个展览,有两处地方让我感触很多。第一个就是戊戌变法。 展馆对戊戌变法是这样介绍的。“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部分官僚为抵御外国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发起了以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他们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创建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显

19、现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改良与革命交错并举。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主张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这次运动虽然失败,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这样写道。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是呀。经历了帝国主义无情的侵略之后,中国人民是时候觉醒了。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莫要其大成,则要变管制”。他这一段言论,道出了中国落后的本质。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皇室家族,却没有采取康梁的思想,而是

20、将他们斩首。这次斩首,不但谋杀了他们的生命,也遏制了中国人和平改良的道路。然而,依旧延续清朝帝制的中国,虽然发起了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可是洋务运动真的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随着30多年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这一梦想也被打碎了。 展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岗村的故事。 在上课时,就听老师说了小岗村了故事,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起初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感觉到很好笑,因为要改变当时的种田制度,就要立“生死状”,“托妻献子”。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当时组织“改革”的20人按的手印。可是后来,我仔细一想,这不是跟“戊戌变法”差不

21、多嘛。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可以说是破天荒的,是违背常理的。如果当时遇到的昏庸无度清政府,这20个人可真的要掉脑袋了。可是万幸的是,他们是在新中国,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肯定,受到了表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想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吧。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

22、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中国作为最璀璨耀眼的明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世界强国之巅。 篇二: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为这个国家而骄傲,为这个民族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今天来到了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今天的主题是“复兴之路”,从鸦片战争到现代化的中国,步步经历了从困难到胜利的过程

23、,无论是战争时期的流血牺牲还是和平年代的经济竞争,中国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我们是个勇敢自强的民族,所有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唯独坚挺不拔的精神不能失去,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比较

24、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后来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30年,到了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综合型大国,再也不会像旧社会那样受人欺辱了,我们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挺拔的站起来了。“震撼”“激动”“

25、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即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战争时期的爱国精神也已发扬的如此广泛,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

26、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完复兴之路的展览,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篇三: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得以有幸与同学一同参观了这座扩建历时三年之久、千呼万唤终于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馆。 一早搭乘校车驶至前门东大街。达到时,前来

27、团体参观国博的大巴已经停了有十几辆。下车后一路步行,途径北京铁路博物馆、正阳门,行至威严平阔的天安门广场。徒步广场,右手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位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对称坐落,隔广场而遥相呼应。两者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皆恢宏大气、壮丽典雅,十几根仿希腊式立柱颇显雄伟之气。国家博物馆与阔大齐整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一街相隔的壮丽威仪的天安门城楼共同塑造出一种大气威严之气氛,令人心魂震慑。 绕行至长安街上的国家博物馆北门,甫一转向,便看到国博门前伫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铜所铸,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状,颔首俯身,身型宽硕敦厚,犹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线直砺,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铜皴之以靛青杂色,颇有沧桑厚重之感。孔

28、子作揖巨像立于国博门前,如邀请,如训导,如统领之统率历史文明之浩瀚大军。 九点钟,馆内开放。随着近百名的观众的队伍慢慢进入到了大厅。今天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是“复兴之路”展览。 一进展厅,展厅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历史质感迎面扑来。左侧浮雕猛看如浩荡的黄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动、浩浩汤汤,细看则实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术、罗盘、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飞天、张衡地动仪、郑和地图与帆船等等众多历史元素依左右顺序的写意与写实交杂的空间展现。 其后展览由历史照片、文书、衣服、兵器、机械、石碑等历史实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开,横跨从1840年至21世纪的二百多年时间。展览叙述的脉络横贯近代、

29、现代以至当代中国,其叙述角度与历史观点对于我们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包括各历史事件所占篇幅皆与中学历史之叙述并无太大出入,所独特者在于其珍贵历史资料的详实丰沛。 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从“落后就要挨打”清帝国惨遭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地主阶级自强维新,及至百日维新终告失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开世,怎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折冲九州,仁人志士奋起探求救亡图存之路;日寇侵华,烽烟四起,国民军正面阻敌、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再至国共交战,解放军横渡大江,国民党溃败台湾;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曲折前进;平息浩劫,改革开放,另辟中国蹊径,专心国富民强。 鉴于展览脉络近于所学历史脉络,对其内容介

30、绍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参观本次展览,心生的最大感触即是世事之无常,领先于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却催生不出继续维系文明前进的力量,而沦为为其他后进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国。一国之强大放之于历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发现多数仅仅只能持续一时,风起云涌,起伏不定。从1840年国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吉利人轰开,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方面日显无力,旧有社会结构逐渐趋于瓦解,中国开始向西方由表及里地模仿、学习,这段历史可谓中国历史之最低点,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定浩劫、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方真正开始复兴,宏图大展。 粗浅以为这段历史对中国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之态度以及究竟该在何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在这段

31、历史已有过深入探讨,而这一重要问题在未来中国复兴的道路还将必然面临并再做不断思考。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深,便越可以知荣辱、辩是非,寻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专业课上老师曾提及的一个问题:在对待国门被西方武力开启这同样的一件事上,中日两国持的却是相反的态度,日本人奉引美国军舰成功登陆的日本人为英雄,对佩里将军给予郑重纪念,而中国则对侵略行径尺否定的批判态度,未有相近与日本态度的倾向,中日这一态度之别颇为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是因为主题所限,“复兴之路”在抗日战争的展览篇幅中对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提及依旧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颇为稀少,而着重于介绍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艰难中壮大,以及对日军形成

32、有效牵制与作战贡献。 行文至此,也该有个总结。这次展览丰沛详实的珍贵历史资料着实令人眼界大开,再现了诸多场景、情境,如直至亲眼目睹清军装备之简陋与西洋军队的船坚炮利,方更觉中西差距之大。环顾今朝盛世,回看过往,不禁扼腕。复兴之路,愿民族一路向前。 篇四: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为迎接七一建党节,集团于2013年6月28日,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爱国精神。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

33、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展览主题围绕“复兴之路”这一光辉奋斗历程,从1840年至今,将这段历史划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用图形、照片和数据揭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历史现实。活生生的一部中国近代史,第 一、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和

34、保路运动等历史重要战争和运动都有非常形象的描述。 第二段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从1921年到1935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共第一次合作所取得各种成就。 第三段是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第四段是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成就; 第五段是从改革开放至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邓小平同志的1992年南巡谈话,以及杨利伟当年穿过的宇航服特别引人关注。这段历史是最贴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引发共鸣。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

35、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的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完复兴之路,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第五

36、篇:复兴之路参观心得班级:1150433姓名:王春贵学号:115043309 “复兴之路”观后感 今天,我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出,通过这次参观展览我对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清晨我迎着初生的朝阳,踏向了参观的征程。经过了2小时的车程,到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领完票后,开始了我的参观之旅。 展览以文物和史料图片为主,内容详实,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很多珍贵文物出现在了这次展览中,中共二大宣言、中央苏区造币厂的银圆铸模、诞生于计算所的计算机的照片、“神舟

37、”五号飞船返回舱等珍贵文物真实再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场面。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展览的第一部分再现了中国人民遭遇的种种压迫和苦难。鸦片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块块列强租界地,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灾难沉重。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奋斗史。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展救亡图存运动,探索复兴之路。洪秀全领导的洪洪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阶级发起的救国运动,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喊出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具有时代进步意义。义和团运动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维新运动试图通过

38、自上而下的变革实现民族自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这些探索最终因阶级局限性或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而失败。探索失败了,却体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感于奋起的伟大精神。 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失败。在这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党的这一纲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事实证明了这一

39、选择是正确的。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外面临封锁,国内百业待兴。无畏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实事求是,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中国大地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体系建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经济逐渐复苏。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科学评判了毛泽东思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做出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建立和完

40、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法制国,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立足国情,以人为体,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中,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壮阔历程中,中华民族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唯一正确选择,继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通过参观此次展出,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发展的不易。它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所以应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正是我们要了解党、接触党、亲近党的原因。所以我们要通过参加学校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各种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让汗水浇灌理想,让理想熔铸激情,让激情托起明天的希望,去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八大精神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第23页 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