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省施工图审查结构专业疑难问题及答复一 地 基 基 础1.1 .因基础持力层较好,裙房部分(独立基础)不设置地下室底板,该怎么处理1.1 答:满足防水要求。1.2. 载体桩适用于建筑物的何种结构型式,房屋高度?1.2 答:参见 武汉市夯扩桩设计施工技术规定。WBJ8-971.3. 试桩标准不明确,甲方与设计院一般皆定为3根(不管桩径等之差异)1.3 答:参见 建筑地基及桩基检测技术规定 DB42-269-20031.4. 房高75m采用预应力管桩者,是否需见论证文件后方能出审图合格报告。1.4 答:是。1.5. JGJ94-2008中桩顶箍筋加密区不分大桩小桩均用5d控制不合理,应该有所区分。
2、1.5 答:按规范执行。1.6. 挤土桩中的饱和粘性土,宜有明确界定(饱和度控制在多少?饱和性粘土层在桩身土层中占多少比例时应按饱和粘性土控制桩间距)。1.6 答:规范未查到,建议Sr95%。平均层厚3m考虑。1.7. 联合基础的顶板面配筋最小配筋按0.15%,或是0.2%?1.7 答:按0.15% 。1.8. 异形承台,即承台平面非规范的标准平面,一般不能按规范公式进行配筋计算,设计院一般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应明确规定。1.8 答:按柱边延长线的截面计算弯矩,剪力。1.9. 规范GB50011-2010第6.1.14-2条中,其要求为“宜”,考虑到外围回填土的侧限作用,是否一定要执行。1.
3、9 答:一般设计顶板与周边墙相连(车道除外)。1.10. 摩擦起主要作用的嵌岩桩,如何界定其端承型桩或摩擦型桩。 1.10答:按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荷载的传递特征,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两大类。其中摩擦型桩又分别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端承型桩又分为端承型和端承摩擦桩.摩擦桩:桩顶荷载全部或绝大部分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如长径比大于100的超长桩。端承摩擦桩: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较大,但不大于30%的桩。 摩擦端承桩: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分担的比例不超过50%。 端承桩:桩顶荷载全部或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如支承于岩层上长
4、径比小于10的短桩。1.11. B42/489-2008管桩规范7.1.1.2 采用一柱一桩时管径不应小于500,多层局部一层门廊柱下用单桩承载力足够了,要用500吗1.11答:考虑偏位、确保桩的刚度和强度不低于柱,如一层门廊柱荷载很小也可考虑基础挑梁支承柱。1.12. 湖北省地基规范11.1.10基础底板配筋对于矩形基础,是台阶宽高比不大于2.5推出来的,是否一定要满足台阶宽高比不大于2.51.12答:见国标GB50007-2011.8.2.11条文说明。基础台阶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是基于试验结果,旨在保证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1.13. 基础设计等级和桩基设计等级的判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5、范第3.0.1条规定: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3.1.2条规定: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两者之间的描述存在差异。对这两条规范条文的判定经常存在以下疑问: 地下室和其上的主楼算不算高低层。天然地基时高低层的层数是否不计算地下室的层数。1.13 答: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或桩基设计等级时算高低层连体。这类建筑由于荷载与刚度分布极不均匀,抵抗适应差异变形的性能较差,为严格控制差异变形乃至沉降差。1.14. 桩基规范中的连体建筑是不是指高低层为一体的建筑。1.14答:是
6、的。1.15. 体型复杂的判定条件是什么?单纯指外形还是从位移比等参数来进行判定,具体数值能否按大于1.2来判断。 1.15答:对地基基础设计体型复杂,指荷载、刚度分布不均匀,应指外形。1.16. GB50007-2011第5.2.7条中表5.2.7中Es1/ Es2的比值列出3;5;10时地基压力扩散角的值,对于Es1/ Es2的比值小于3时又如何取值?1.16答:扩散角按湖北省地标取,DB42/242-2003第5.2.7条。1.17. 规范指出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连成一体的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按甲级,如何理解体型复杂?30层以上的高层地基基础按甲级,这类建筑一般有大地下室,主
7、楼以外大地下室的地基基础也按甲级设计还是按其他,规范没有明确的界定。1.17答:主楼外扩20m或3跨范围。1.18. 试桩如按极限承载力计算桩身强度不够(混凝土及钢筋均用强度标准值),是否作为问题提出;1.18答:参见武汉市规定。1.19. DB42/242-200311.3.4-5,筏板基础h2000时板厚中间钢筋网片影响施工操作,可否不设;1.19答:要设。1.20. 抗震墙基础如何设计才能满足GB50011-2010第6.1.12条要求?1.20答:6.1.12条文说明:当地基土软弱,基础刚度和整体性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将产生较大的转动。采取措施减少转动。1.21. 对于灰岩地质条件,
8、应定出更详尽的设计及施工的勘探要求,如建议桩型、离开此地段的距离等。1.21答:参见武汉市规定。1.22. 关于用“钻芯法”检测大直径灌注桩(D800)的问题:鄂建文【2011】 152号文规定此法用于端承桩和嵌岩桩,而武汉市建委关于“地基设计若干问题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包含所有大直径灌注桩,是否有必要。 1.22答:有必要。1.23. 勘察报告未推荐、论证刚性桩复合地基,但设计单位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单位是否违反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的规定。1.23答:要求勘察单位认可并补充该类型1.24. 湖北省鄂建文【2011】152号提及“
9、嵌岩桩”要用钻芯法检测,有一种理解桩嵌入软岩不叫“嵌岩桩”,也有人认为桩入中(或强)风化岩都叫嵌岩桩,请在规定中明确“嵌岩桩”的定义 。1.24答:JGJ94-2008 第 5.3.9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由表5.3.9可知入极软岩中也是嵌岩桩。1.25.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室内地坪以下没有地下室墙柱截面与结构上部截面同,但所处的环境,基础二a类、结构上部一类,扣除保护层厚度,基础墙柱刚度弱于上部。审查时是否要求增大基础墙柱截面?1.25答:可不增大。1.26. 桩筏基础结构计算如何确定桩土分担比例,规范无相关规定,仅软件有10%的规定,能否作为依据。 1.26答:不考虑筏板下桩间土承
10、载力。 1.27.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钢筋笼长度问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1.1条第2.2)款,摩擦型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钢筋笼长不满足上述要求时设计方往往以湖北省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10.2.5条第3款应答,在桩长达20米及以上时,8米的钢筋笼长度是否欠妥?1.27答:至少应穿过软土层以下1m,宜执行JGJ94-2008规定。1.28. 高层建筑基础埋深问题:按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12.1.8条规定,满足该条第1款第2款的情况下,可以不对建筑物稳定性做验算;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
11、07-2011第5.1.3条规定,任何情况下“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那么,在满足高规第12.1.8条第1款和第2款时,是否要求做稳定性验算?1.28答:GB50007-2011 5.1.3条文说明:稳定性验算指抗倾覆抗滑移稳定,在满足高规埋深时可不验算。1.29. 多单桩承台不满足在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联系梁,如轻钢厂层房屋采用天然地基,场地为非均匀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是否取为乙级。1.29答:是的。二 地 下 室2.1. 多数地下室为超长、超宽结构,仅设后浇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2.1 答:应考虑温度应力的作用或设伸缩缝。2.2. 关于高层地下室外墙配筋,JGJ3-2
12、010第12.2.5条,分布筋含钢率0.3%,单边还是双边?因为此墙为受弯构件,按GB50010-2010第8.5.1条,单边至少0.2%。2.2 答:0.3%指分布筋的总含钢量,水平分布筋为构造钢筋。电话问过高规编制组。2.3. 地下室外墙的裂缝宽度按GB50010-20100.2mm,单北京有文规定可到0.4mm。2.3 答:按GB50010-20100.2mm。2.4. 现浇空心板楼面是否能作为地下室顶板(嵌固部位及无地面建筑部位)应明确。2.4 答:不能。应采用梁板式结构。2.5. 大地下室中温度作用计算,其温差取值在武汉市及湖北省应有建议取值。2.5 答:难以统一,影响因素太多,只能
13、按实际情况凭经验而定。2.6. 高层建筑周边室外地面标高不同,有的相差较大,如山区高层建筑,埋深计算时按平均值取用,请明确。2.6 答:不应按平均值取用。2.7. 超过50米的高层到底是否设地下室?武汉图审中有的要求必须设,有的则不强行要求。2.7 答:要设地下室。仅岩石地基可不设。2.8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中,外墙带扶壁柱的,怎样根据扶壁柱尺寸大小确定计算模型(单向板或双向板)?2.8答:按单向板计算,不考虑扶壁柱的作用。当扶壁柱的截面高度大于2倍墙厚时,按双向板验算水平分布筋。2.9 按地下工程规范,迎水面砼保护层不应小于50mm,但设计采用建筑防水时,砼保护层不应小于25mm如何界定;2.
14、9答:GB50108-2008纵筋保护层50mm,水平分布筋设在外侧。砼耐久性规范粉刷层计入保护层厚度。2.10. 两桩承台,小于最小配筋率,是否是强条。2.10答: 承台有最小配筋率要求,但不是强条2.11. 确定板式承台最小配筋率的承台高度,规范没有规定,有的设计单位取承台总高,有的设计单位取承台总高减100(因为桩顶入承台100)。建议明确。2.11答:取总高。2.12. 江苏省地基规范规定,确定桩基数量时,取上部结构恒载加活载,可扣除枯水位水浮力。例如高层建筑恒载加活载10000吨,枯水位水浮力2000吨,则可按8000吨确定桩基础的桩数。在湖北如此设计是否可行?2.12答:不扣除水浮
15、力。2.13. 地下室底板直接落在持力层上,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勘察报告中的地下室抗浮水位设置在室外地面处,地下室外周回填土设计要求按规范回填,我们设计选取抗浮水位为何处时,既能确保安全,又能较经济?2.13答:室外整平地面标高。三结 构 计 算 3.1. 如何从结构计算书输出结果(计算方法的选取、剪重比、刚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位移角、位移、刚度等)判断结构设计的深入程度?3.1答复:SATWE计算书需要输出的文本文件有四个:WMASS.OUT、WZQ.OUT、WDISP.OUT、WV02Q.OUT。WMASS.OUT即建筑结构的总信息,输出包括计算参数的选取、各楼层质量比、各楼层等效
16、宽度(广东省高规计算高宽比用)、刚度比、零应力区、结构顶点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刚重比、受剪承载力比值。WZQ.OUT即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输出包括周期、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剪重比、振型质量参与系数。WDISP.OUT即SATWE 位移输出文件,输出包括层间位移角(CQC计算结果)、位移比(规定水平力计算结果)。WV02Q.OUT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含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输出包括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0.2Q0调整。3.2. 高规10.2.16-8条所指的应力分析、应力校核包括哪些内容,该怎算?3.2答复:需要审查设计人框支梁的计算
17、模型,是杆单元?还是壳单元?还是实体单元?规范的意思是框支梁需要用壳单元来模拟,根据壳单元的应力来配筋。3.3. 砼规3.4.6条所指楼盖结构竖向自振频率怎么算?3.3答复:PKPM有个专门的模块SLABFIT(即楼板舒适度计算软件)。3.4. 非结构性构件计算是否定要按等效,侧力法?(计算结构此荷载很大)。3.4答复:对于特别复杂、重要的非结构构件,还是需要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3.5. 对于仅有二、三种工况(多为考虑5%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是否可以按规则平面考虑?3.5答复:5%的偶然偏心可以酌情考虑,尤其是长宽比很大的结构。3.6. 在电算计算总信息的风荷载计算中,采用程序内
18、定的结构基本周期T1是否可行?3.6答复:不行。因为SATWE内定的周期一般偏小,根据荷载规范8.4.3和8.4.4,如果周期输小了,计算出来的风振系数就会小,风荷载就算小了。需要将SATWE计算出来的X、Y向第一周期回填到这个地方。3.7. 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的比值要求,是否对两个主轴方向平动为主的振型都要考虑? 3.7答复:不需要。3.8. 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明显不对称”如何定量判断?3.8答复:可以参考黄小坤论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3月。3.9. 框剪结构的计算模型中,框架梁与剪力墙大量
19、采用铰接,是否可行?3.9答复:不行。3.10.、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若斜交抗侧力构件数量很少(如局部小墙段、或仅有个别斜交框架)是否也应计算?3.10答复:SATWE会输出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如果这一角度大于15度,则需要考虑这一角度下的地震作用,而不能仅仅考虑0度和90度的地震作用。建议控制斜交抗侧力构件不超过10%可不算。3.11. 偶然偏心与双向地震的扭转作用是否能同时考虑?多层框架结构是否需要满足周期比的要求?3.11答复:可以同时考虑。3.12. 根据GB50011-2010第3.4.1条(强条)条文说明“扭转周期
20、比大于0.9”则抗扭刚度弱,判断为不规则结构,而多层结构中经常出现扭转周期比大于0.9且不易调整,请问多层结构如何控制。3.12答复:多层可以不考虑周期比,尤其是楼板大量开洞的多层。仅中国规范用周期比来判断结构的规则性,国外的规范均用位移比来判断结构的规则性。中国规范用周期比来判断结构规则性源于2000年徐培福、黄吉锋的论文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振动效应,并将这一论文的结论规定在2002版本高规。后来很多结构、尤其是楼板大开洞,层概念不清晰的结构,很难满足周期比的规定。比如华南理工大学设计的中国馆,四个核心筒完全对称布置,第一周期扭转;如果想满足中国规范周期比的规定,则需将四个核心筒的
21、布置的不对称。相关的理论分析可以参看方小丹(中国馆设计人、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总工)、扶长生的相关论文。2013年广东省高规更是将周期比直接删掉,不做规定。3.13. 是否当位移比和周期比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不必理会所谓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的问题? 3.13答复:质心与刚心之间的偏心率不大于0.15是高钢规3.2.2条规定。偏心率大于0.15可以认为是平面不规则。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1a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参见GB50011-3.4.21b偏心布置偏心率大于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长15%参见JGJ99-3.2.2 2a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
22、30%等参见GB50011-3.4.2 2b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参见JGJ3-4.3.3 3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参见GB50011-3.4.2 4a刚度突变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80%参见GB50011-3.4.2 4b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位置缩进大于25%,或外挑大于10%和4m,多塔参见JGJ3-4.4.5 5构件间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参见GB50011-3.4.2 6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参见GB50011-3.4.2 7其它不规则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已计入1
23、6项者除外注: 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中的开洞对待; 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3.14. 请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附录B中须采用该增大系数的情形作举例和解释。采用PKPMCAD的SATWE作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时是否须考虑该增大系数?3.14答复: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2.17条公式(6.2.17-4): 规范已经明确规定,效应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也可采用本规范为按照本规范第5.3.4条(效应)、第6
24、.2.4条规定(效应)确定的弯矩设计值。534 当结构的二阶效应可能使作用效应显著增大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也可采用本规范附录B的简化方法。当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时,宜考虑混凝土构件开裂对构件刚度的影响。附录B的简化方法。SATWE程序效应的计算方法为Wilson教授提出的等效几何刚度的方法(参见Wilson著结构静力与动力分析第11章,或徐培福等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五章第三节,或高小旺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2.5节)。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ETABS、SAP2000等软件。因此,所有框架柱都需要勾选“考虑效应”(有限元方
25、法)。而且勾选后,不需要再重复按照附录B再进行简化的效应计算。四. 高 层 嵌 固 部 位4.1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于地下室顶板,顶板标高-1.650m,室外地面标高-0.450m,室内标高0.000,底部加强部位高度是自地下室顶板或室外地面算起。4.1答: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JGJ3-2010 7.1.4-1)、(GB50011-2010 6.1.10-1)4.2 大底盘和裙房如何界定,另外当高层建筑设置二层地下室,嵌固端位于底下一层时,地下室顶板是否按大底盘考虑;4.2答:地下室不算大底盘。4.3. 在6度区的剪力墙结构,高度80米是三、四抗震等级的分界点,构
26、造措施完全不同,结构的嵌固端有取地下室顶板或底板的,80米是从嵌固端算起,还是从地下室顶面或是室外地面算起,规范没给出明确的解释。4.3答: 房屋高度按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GB50011-2010表6.1.1注1。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GB50011-2010表6.1.2注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适当确定抗震等级。JGJ3-2010表3.9.3注1。五. 上 部 构 造5.1.对于设置后浇带后的矩形平面建筑,不设伸缩缝的最大长度应控制在多少?5.1 答:后浇带仅能控制
27、砼凝固时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不能控制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因此在超出规范规定的长度时不设伸缩缝, 应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5.2. 混凝土规范3.2.1条要求结构设计做到力的传递简洁明确,但设有转角飘窗的外剪力墙(山墙)与内部构件无梁联接,有的建筑无 一榀框架(或墙-柱)横向贯通(有的甚至纵横两方向没有一榀贯通),造成力的传递路径复杂、不直观,类似这种定性不定量的概念设计如何审查?5.2 答:当为小高层时, 此部位可用厚板设暗梁来解决。5.3. 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强调必须采用箍筋,能否采用连续多个单肢箍(拉筋)?5.3 答:据JGJ 3-2010笫7.2.15-3条所述, 可以用拉筋, 但
28、外围必需用箍筋。5.4. 抗震规范第6.3.11条是“剪跨比不大于2”,对于未提供框架柱剪跨比的,是否都按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来判断?5.4 答:按Hn/hc4判断。5.5. 临街高层住宅,商业的层高高,与之相连的住宅层高低,一般是二层商业与三层住宅顶齐平,前半部分二层,后半部分三层,设计错层的问题,错多少规范可以允许?如何把握?5.5 答:应符合JGJ 3 2010中第10.4节的规定。5.6. DB42/242-200311.4.4-3中,最小配筋率是否满足砼规GB50010-20108.5.1条注2的规定,取0.15和45ft/fy的较大值;5.6 答:地下室底板配筋率宜从严要
29、求0.2%和45ft/fy的较大值。5.7. 建筑物凸凹尺寸的判断建筑物平面凹凸尺寸比例计算,挑出的部分(例如阳台)是否不予考虑,只以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外轮廓线进行计算。竖向体型收进结构的认定,如果遇到下图所示情况时,缩进比例以那个边为准?是否判断为竖向体型收进结构。5.7 答:只以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外轮廓线进行计算。5.8. 楼梯间里梯梁、梯柱箍筋加密问题楼梯间里和框架柱相连的平台梁需要按照框架柱要求进行加密处理,但是对于不和框架柱相连,而仅与梯柱相连的梯梁、平台梁是否也按照框架梁要求对箍筋进行加密处理,梯柱箍筋是否也需要按照框架柱要求进行加密。5.8答:要。5.9. 地上地下柱配筋的比例问题规
30、范规定如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但是有设计院提出此条规定pkpm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在实际设计中可能考虑到结构安全或者施工方便,把地上一层柱的配筋进行适当放大,使地上一层柱的配筋与地下一层柱配筋相同,此时可以满足规范的规定。而审图单位认为这种说法在审图过程中无法判断地下一层的柱子钢筋是否已经放大,并且规范规定的这种做法完全是构造性的做法,必须满足规范的规定。这两种意见哪种正确?5.9答:在强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不存在承载力储备。框架柱或抗震墙墙肢的固端屈服时,地下一层对应的框架柱或抗震墙墙肢不应屈服。据此规定了地下一
31、层框架柱纵筋面积和墙肢端部纵筋面积的要求。(见GB50011-2010 6.1.14条文说明)地下一层柱增加的纵筋应弯入板内不向上延伸。5.10. 对于型钢、混合结构给出建议使用的适用范围。 5.10答:见JGJ3-2010第十一章11.1.1范围。5.11 JGJ3-2010:3.4.6条关于楼面开洞口规范“开洞后每一边楼板净宽不应小于2m”(另外,见规范条文说明,审查中发现由于建筑功能要求设计经常未做到。5.11答:可按3.4.8条采取相关措施。5.12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问题,规范GB50010-2010第8.1.3条,采取相关措施,最大间距可适当加大(加大多大范围为适当加大)
32、?5.12答:当结构超长时, 不能设伸缩缝时, 应计算构件的温度应力的作用, 光多设后浇带在长期温度应力作用下是不解决问题的。六. 高 层,剪 力 墙6.1.高规10.4.4柱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0mm,怎么控制?6.1 答:指错层处框架柱。6.2.裙房与主楼相连,抗震等级如何确定?6.2 答:JGJ3-2010 第3.9.6条文说明相关范围指主楼周边外延不少于3跨的裙房结构。 6.3.对于剪力墙里又有部分框架柱这种结构,新高规给出了确定框架抗震等级的办法,但未给出化分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型式的界限,设计审图不好给出结构型式。 6.3 答:见JGJ3-2010 8.1.3。6.4. 高层建筑砼
33、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4.5条对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位移比作了规定,对屋顶的塔楼、构架等的位移比应如何把握,是否可以略超?6.4 答:JGJ3-2010 3.4.5条文说明:当计算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本楼层层间位移角40%时,可放松不大于1.6。6.5. L型竖向构件,单边长度不满足短肢剪力墙的要求,但施工图中大量出现,如何处理。6.5 答:JGJ3-2010 7.1.8注1:短肢剪力墙指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6.6.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一端与剪力墙相连,另一端与框架柱相连
34、,梁抗震等级如何确定?6.6 答:与剪力墙平面内相连的一端为三级。6.7. GB50011-2010:6.4.4.3条与JGJ3-2010:7.2.18条剪力墙竖筋直径规范中剪力墙竖向钢筋最小直径要求不一致(d=8、10mm),如何执行?6.7答:竖向筋不小于10,竖向和水平分布筋不小于8。6.8. JGJ3-2010:7.1.8条: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尺寸不大于300mm,稍超过300mm是否算短肢剪力墙?6.8答:已有设计墙厚310mm,不算短肢墙。6.9. 楼梯踏步与剪力墙浇筑成整体,踏步平板水平钢筋锚入墙身,可否作为剪力墙的侧向支撑,以减少墙体稳定计算高度?如可行,是否形成错层;6.9答:
35、这种情况应该避免,即与梯段平行的外墙不设剪力墙。6.10. 剪力墙连梁梁宽小于剪力墙的厚度是否可行;6.10答:梁宽宜与墙同厚。6.11. 短肢剪力墙纵向钢筋集中在边缘构件中,墙身可否仍按一般剪力墙配筋;6.11答:短肢墙的全部竖向钢筋配筋率应满足JGJ3-2010 7.2.2-5要求。6.12.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在抗规6.4.1条有层高或无支长度比例限制,而高规没有,按哪个执行?剪力墙端柱或边缘构件承受竖向集中荷载时,设计如何加强?按规范规定,边缘构件的钢筋直径小于墙身钢筋直径,怎么办?底部加强部位钢筋配筋率与非加强区一样或者小于非加强区,能满足规范要求,审查意见怎么写?6.12.答:墙
36、厚按高规执行见7.2.1条条文说明。边缘构件纵筋直径不小于墙身纵筋直径,纵筋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小于其他部位。6.13.框架剪力墙结构:竖向构件中的斜柱怎样设计?因剪力墙布置偏置,使角柱竖向钢筋巨大(7428),其配筋率及单柱承受的水平地震作用均满足规范要求,是否合理?6.13.答:不合理,宜布置斜撑与角柱连接。七. 框 架7.1. 异形柱框架结构,基础面是否必须做矩形柱。7.1 答:宜。7.2. 三级以上框架及楼梯斜撑应用抗震钢筋,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中三级以上的框架是否也要使用抗震钢筋?这种结构的楼梯斜撑是否使用抗震钢筋?7.2答: GB50011-2010第3.9.2中框架应含指框架结构
37、中的框架和框剪结构中的框架。7.3. 穿层柱的定义不清楚,柱在一个方向有拉接,是否可不算穿层柱;7.3答:算穿层柱。7.4. 异形柱箍筋加密区间距7d,d是仅指受力钢筋还是包括构造钢筋;7.4 答:指受力钢筋。7.5. 符合高规7.2.16-2条的情况下,端柱构造(最小配筋率)按纯框架柱要求,还是按框剪中的框架柱要求;7.5 答:当有集中力作用时应按纯框架柱的要求配筋。7.6. 抗规6.3.9-1-4,及高规6.4.6-4中因填充墙形成的短柱如何界定,有窗下墙的窗间柱是否属于此范围。7.6 答:是。7.7. 单层乙类建筑可否采用单跨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38、6.1.5条。7.7 答:不可以。7.8. 多层框架结构:当偏心距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时,梁柱节点除计算外是否应设水平加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P203。7.8答:应设水平加腋等措施。7.9.结构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如何处理(如厂房附属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多层丙类单榀框架如何处理,抗规6.1.5条规范规定不宜,是否适当加强构造措施如提高抗震等级就可以使用单榀框架高层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榀框架又该如何界定异形柱规范 3.1.4 .2 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不应采用多塔、连体和错层等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局部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可以吗7.9答: 对多层丙类建筑框架结
39、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的说明。要区分单跨框架和单跨框架结构。局部单跨框架不算单跨框架结构。必须采用时应有条件,如结构规则,提高一级抗震等级等。高层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框架 。八. 砌 体 和 钢 结 构8.1.抗规7.1.2-4规定当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普通粘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粘土砖房屋,而砌规3.2.2条提供的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抗剪强度指标只有普通粘土砖砌体70%的取值,且抗规抗震措施中只有六层要求,如何操作? 8.1 答: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砖体房屋,房屋的层数限值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了3m,即6层、18m。8.
40、2. 砖混结构,底层外纵墙开大洞口形成门面是否为框架与砖混混用,这种结构是否可用8.2 答:当一边外纵墙及中部内纵墙以及横墙全部落地,仅一边纵墙没有落地时,可在没有落地的一边外纵墙门、窗间墙处设置加强的构造柱,加强构造柱应采用T型截面,沿纵墙方向长度不小于600mm,沿横墙方向截面长度不小于500mm。抗震及结构计算均应满足规范要求。8.3. 砖混结构,每层同一位置局部横墙拿掉,用框架代替,形成壁柜,是否可以8.3 答:横墙间距不大于规范限值,框架柱按构造柱参与计算,仍属于砌体结构是可以的。 8.4. 单层砌体结构的合理层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3条。8.4
41、答:该条是多层砌体承重结构的层高限制。对于单层砌体结构,空旷房屋如食堂、仓库等可参照“单层砌体厂房”,应采用页岩砖。8.5. 轻钢结构钢梁腹板高厚比大于80*(235/fy)1/2,是否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8.5 答:轻钢结构如不符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则应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门式刚架I字形截面梁允许腹板高厚比为250(235/fy)1/2。8.6. 规范JGJ106-2003第3.3.5条中,“单位工程”,“同一条件”应具体明确其定义。8.6 答:参照武汉市规定。8.7. 轻钢门架规程规定:有驾驶室、大于15吨的桥
42、吊厂房应在屋面边缘设置纵向支撑桁架,但设计中根本没有人这么处理,能否以较大的系杆或设置上下间距不大的两系杆代替?8.7答:应设纵向水平支撑。8.8. 门式钢架的判断对于门式刚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功能需求需要抽柱(中柱或边柱),抽掉中柱或边柱后刚架的间距超过了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2012年版)第4.2.2条的69m的要求,相应的是按照普钢设计还是轻钢结构设计?8.8答:按普钢设计,抽柱处设托梁或支托桁架。8.9. 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4条,结构应根据其形式、组成和荷载的不同情况,设置可靠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怎样才算可靠稳定的 支撑系统?二跨门式刚架
43、30+21m,柱有三排、刚架斜梁只有二边坡 ,设计在柱顶、斜梁变坡顶设有纵向刚性系杆。刚架最低处高10m,抗风柱设计为摇摆柱,柱顶传递给刚架梁的集中风力较大,抗风柱的位置没有刚性系杆,靠檩条传递风载,我只是要求调整檩条布置,在抗风柱处有檩条,有效?对应抗风柱加设系杆传递风载及地震作用? 8.9答:本例所述为门式刚架。按CECS102:2002(2012年版)4.5节支撑布置可以为可靠稳定的支撑系统。抗风柱不应为摇摆柱,应上、下端不动铰,必须在柱顶设刚性系杆与屋面平面支撑桁架连接。8.10.混凝土柱上为轻钢屋盖的厂房,怎样保证其水平推力的传递?8.10答:视屋面梁的构造而定,当屋面梁为屋架或带拉
44、杆拱时,按排架分析;当屋面梁为不带拉杆的折线拱或圆弧拱时,按混凝土柱下端固定上端与钢结构铰接,梁柱不同材料的刚架分析。8.11. 砌体或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已建房屋,要加设外廊。采用钢结构,这种体系可否?8.11答:上述为改扩建房屋,外廊宜设双柱形成单跨刚架,为保证其稳定,在楼层处与原有结构拉结。8.12. 门刚规程的偶撑的两种大样连接形式分别为与腹板下部或与下翼缘连接,目前工地现场实际都采用了连接板的方式同时与腹板下部和下翼缘连接,是否可行?8.12答:偶撑宜与下翼缘连接不与腹板连接,保证受压下翼缘的稳定。九. 其 他9.1. 卫生间楼面荷载图中标注为8KN/,是较多设计院存在问题。垫层、隔墙等
45、荷重计算时按活荷载考虑,使用阶段不能再用8KN/活荷载,应按规范标注。9.1 答:总说明中卫生间活荷载应为2.5kw/,计算书说明中考虑填料、隔墙等重量可按8 KN/。9.2. 各种荷载值在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取了比规定值大的数。设计者往往以安全储备来解释。如基本风压在荆州50年的重现期时规定为0.3KN/m2,有的设计文件中取值0.35,提高的部分为安全储备,或者说是业主要求提高的。能否按违强条处理。9.2 答: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1.1活荷载取值“不应小于表5.1.1的规定”,取值大于规范规定可不违强条。9.3. 图审不再审查人防后,人防荷载与结构荷载其取值如
46、何处理?9.3 答:一般人防部分构件按人防图纸施工,主体设计单位应校核截面及配筋构造应满足平时使用的要求。9.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表5.1.1第8项消防车荷载取值。当板跨6米时,消防车荷载取20 KN/m2,当板跨3米时取35KN/m2。对板设计时消防车荷载如此取值是合理的;但对框架梁设计,荷载与次梁的布置即板跨没有关系,例如8米*8米柱网的框架梁,无论设置一道次梁、两道次梁、无次梁三种情况,对框架主梁受力应该没有变化。但按荷载规范无次梁的框架消防车荷载取20 KN/m2,有次梁的,却要取35KN/m2。因此对框架受力,应以柱网尺寸确定消防车荷载,而不以板跨确定荷载。9.4 答:消防车荷载为等效均布荷载,按一辆汽车总重为300KN,一个后轮最大轮压6.0KN作用在0.6m0.2m的局部面积上,按四边简支双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来确定。该等效均布荷载用来计算板的承载力,计算双向板次梁时可乘以0.8。计算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