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614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艺术探索 2023 年 第 37 卷 第 3 期 总第 180 期088论融媒体时代网络曲艺评论的发展/赵倩艺术探索ARTSEXPLORATION2023 年 5 月第 37 卷第 3 期Mar.2023Vol.37No.3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王馨曼(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摘要 美术界对徐悲鸿的评价经历了从写实主义画家到现实主义画家的变化,究其原因,大概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徐悲鸿晚年有一些倡导现实主义美术的论述;其二是徐悲鸿有少量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其三是徐悲鸿有很多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非常符合当时中国现实主义精神的评价标准;其四是徐悲鸿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2、。关键词 徐悲鸿;写实主义;中国现实主义;画家身份 文章编号 1003-3653(2023)03-0088-06 DOI:10.13574/ki.artsexp.2023.03.011 收稿时间 2022-05-10 作者简介 王馨曼(1986),女,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创作与理论。引用格式 王馨曼.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 J.艺术探索,2023,37(3).徐悲鸿是影响 20 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人物,其绘画水平高、艺术成就大、影响力广泛,对于推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与美术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早期对徐悲鸿的评价,更多是一边倒式的赞扬,随着学术研究的推

3、进,徐悲鸿研究也逐渐进入客观理性的阶段。在对徐悲鸿众多的赞誉中,“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评价,得到了广泛接受与认可。但是,我们都知道,徐悲鸿的艺术主张是“写实主义”,并不是“现实主义”,其直接表现现实题材的绘画作品很少,那么对他“现实主义画家”的赞誉是如何形成的呢?一、徐悲鸿艺术主张中的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矛盾在徐悲鸿的文章与言论中,“写实主义”用得较多,“现实主义”用得较少。“写实主义”的使用大都在 1948年之前,“现实主义”的使用则大都在 1948 年之后。1948 年之后,徐悲鸿有一些倡导现实主义美术的言论,这些论述可能是受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影响的结果。徐悲鸿在法国肯定见到、学习

4、了库尔贝、米勒等人 realism(可翻译为“写实主义”,也可翻译为“现实主义”)的绘画,在他的论述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库尔贝、米勒,而在自己文章中是使用“写实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他一定参考了当时美术界的通用翻译。在徐悲鸿 1948 年之前的诸多文字中,他几乎使用的都是“写实主义”。这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翻译语境,另一方面应该与徐悲鸿改良中国画的学术思考有关,那就是基于自己对当时中国画缺点的判断及中国画改良的方法,因为徐悲鸿认为改良中国美术的根本途径是写实主义。尚一墨对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概念进行了梳理,对 19261943 年徐悲鸿 16 篇文章中的“写实主义”进行分类分析,并将其总结为四个维度,

5、最终指出,徐悲鸿倡导的写实主义“仅仅是一种写实表现手法”169。尚一墨指出的这四个维度都指向一点,那就是绘画的写实性,即描绘物象的精准、真实,而且指出了徐悲鸿的写实主义在于绘画的功力,而不在于题材。这也间接回答了徐悲鸿为什么很少画现实题材的作品。的确如此,徐悲鸿有着极强的使命感,当他面对彼时中国画陈陈相因的现状与文人画高度发达之后丢掉造型、体积、质感等元素的局面,认为中国画必须改良,而改良的方法只有写实。在这一点上,他与当时不少文化精英的观点是一致的,如康有为提出的“以形神为主,而不取写意;以着色界画为正,而以墨笔粗简者为别派”2114,陈独秀倡导的“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386。徐悲鸿

6、在 1932 年撰写的 序新七法中提出的“新七法”,也都是针对如何真实地表现客观物象而言,如“比例正确”“动态天然”446等,都说明了他希望绘画应该朝着真实生动、惟妙惟肖的方向发展。089徐悲鸿选择写实主义作为自己一生艺术追求的目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想用写实技法来改良美术,拯救中国传统绘画,促进中国美术现代进程的发展,进而拯救社会。正如徐悲鸿研究专家王文娟所言,徐悲鸿倡导写实主义,体现了“改良中国画,以抱艺术救国的拳拳赤子之心”5116。徐悲鸿在自己的言论中也不止一次表达自己的志向,如:“欲救目前之弊,必采欧洲之写实主义”613。徐悲鸿倡导写实主义受到 19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影响。现实

7、主义美术是以写实技法表现现实,但很明显徐悲鸿只是在写实技法上下足了功夫,对于表现现实则做得远远不够。他直接表现现实的作品很少,在他数量庞大的作品中占比极小,徐悲鸿也因此受到不少批评。如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油画影响的梁锡鸿认为徐悲鸿绘画对现实表现不足,虽然他的批评带着些许偏见与攻击,但也确实指出了徐悲鸿绘画对现实题材的忽视。其云:“徐悲鸿自己的主张,是以写实主义相标榜的,主张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这次他的画展与他的主张完全不符难道人家描绘花卉、鸟兽、山水就与现实生活无关系,而我们的大画家徐悲鸿先生描绘的花卉、鸟兽、山水就与现实生活有关系吗?这样,真可以说只许官兵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796梁锡鸿进一

8、步梳理了写实主义源自库尔贝,并指出写实主义的绘画不是对自然世界表象的简单临摹,而是画家内心感受到并在画中表现出来的现实,而徐悲鸿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写实主义的特质。他还送给徐悲鸿一个特殊评价“宣传主义”。797再如谢冰莹发现徐悲鸿的绘画极少关注现实,所以提出了“小小的建议和最大希望”8276,那就是希望徐悲鸿能够直接描绘农民、工人,“深入大众的队伍了解他们的痛苦和要求”8276,直接表现老百姓在战火下的真实生活以及各种灾情,最后希望徐悲鸿做一个“劳苦大众的艺术家”8277。这些批评直接反映出徐悲鸿作品对现实表现的忽略。虽然徐悲鸿也有很多激励抗战,表现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的作品,如徯我后 田横五

9、百士 愚公移山 国殇等,但这些作品都属于历史题材画,虽然有象征意义,毕竟不是彼时人民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其实徐悲鸿自己也很清晰,否则他不会自言:“我虽然提倡写实主义二十余年,但未能接近劳苦大众”9145。我们在梳理对徐悲鸿的评价过程中,发现 1953 年之前对徐悲鸿的赞扬并没有“现实主义”这样的字眼,而是“写实”“写实精神”“写实主义”。如:1932 年宗白华在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中认为,徐悲鸿的素描写生已经进入“西画写实之艺术”104的堂奥;1939 年银芬在 谈悲鸿先生的写实主义 中也认为,徐悲鸿的绘画是“写实主义”1130。而 1953 年之后对于徐悲鸿的评价则逐渐变成了“现实主义”,如:1

10、953 年 12 月 11 日人民日报发表江丰的向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学习,他认为徐悲鸿的美术创作“与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的要求是一致的”12;1954 年,吴作人在徐悲鸿先生和他的作品中认为,徐悲鸿运用“现实主义技法”,他所坚持的也是“中国现实主义的传统”;1381-831954 年,冯法祀则直接在文章题目中称“向现实主义画家徐悲鸿先生学习”1441,进一步突出了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的身份。至此,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的身份开始基本明确、稳固。对于这一问题,徐悲鸿研究专家华天雪也曾有专门研究,她也发现徐悲鸿直接表现现实题材的绘画作品数量少,且表现力度不够,但 1950 年后评价徐悲鸿现实主义绘

11、画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在通行的诠释话语中大有逐渐取代写实主义之势”。1598-99二、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评价形成的因素此处“现实主义画家”中的“现实主义”并不是西方的现实主义美术,而是中国现实主义美术。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是在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基础上,融合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最终形成的结果。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比西方现实主义美术更加包容,比如在技法上,不仅仅局限于写实性,只要是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能够让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美术作品,不管是粗笔写意的作品,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体系,当然,更加包括了具有革命性与政治性的主题性美术作品。

12、(一)徐悲鸿晚年关于“现实主义美术”的论述虽然徐悲鸿在 1948 年以前的论述中多使用“写实主义”,但在 1948 年以后至 1953 年去世,也多此论及“现实主义”美术,甚至在去世前两个月还对学生说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原则。如 1949 年在在苏联捷克参观美术的简略报告中对当时苏联的美术赞叹有加,指出:“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的现实主义作品使我感到极大的兴奋”16147;1949 年徐悲鸿在漫谈山水画中言:“现实主义,方在开始,我们倘集中力量,一下子可能成冈峦”1713;1950 年在美术工作的意见和经验中更加坚定地倡导现实主义美术,其言:“我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王

13、馨曼艺术探索 2023 年 第 37 卷 第 3 期 总第 180 期090们美术工作者应走的道路,无疑的是现实主义的道路”18155;在徐悲鸿去世前两个月(1953 年 7 月),杨之光与冯玉琪毕业离校前,探望徐悲鸿,他在病床上还对杨之光说:“毕业后要坚持走现实主义的道路”19232。这些对现实主义美术的论述距离他去世时间最近,关注的人最多,影响力也最大,所以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同事对他绘画究竟是现实主义还是写实主义的评价,上文最先评价徐悲鸿的美术是现实主义的江丰、吴作人、冯法祀等,都是与徐悲鸿关系极为密切的人,他们与晚年的徐悲鸿交往也比较频繁,无疑会受到徐悲鸿这些现实主义美术论述的影响。或

14、者说,他们以现实主义美术来评价徐悲鸿,还有一点尊师遗愿的意思。(二)徐悲鸿具有中国现实主义性质的绘画作品徐悲鸿具有中国现实主义性质的绘画作品较少,只有 船夫(1936 年)、巴人汲水(1937 年)、贫妇(1938年)、洗衣(1938 年)、放下你的鞭子(1939 年)、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1949 年)、九州无事乐耕耘(1951 年)等。船夫是 1936 年在广西创作的作品,描绘的是徐悲鸿居住在阳朔期间在漓江边所见的场景。作品中,一位妇女坐在船头,背对画面,三名船夫努力撑船。从妇女的衣着及船只来看,这本是一件极具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偏偏画家将三名渔夫塑造成全裸的形象,将这件现实主

15、义作品拉到了远离现实的状态。如果三名船夫只是光着膀子在撑船,那无疑会增加作品的现实主义性质。但徐悲鸿肯定有他的思考,将人体入画,也是他改良中国画的一种体现,与愚公移山中的人体异曲同工。巴人汲水 贫妇 洗衣都是徐悲鸿在重庆居住时描写的百姓挑水、洗衣等日常所见生活场景,表现了老百姓辛勤劳动的坚韧品质。尤其是巴人汲水以纵式的构图展开,近处两人在河边打水,背后是蜿蜒曲折的山路,生动地刻画了重庆人民日常生活的艰辛,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这几幅作品,不管是人物刻画的写实性,还是对百姓现实生活直接表现的力度,无疑都体现出现实主义作品的力量。放下你的鞭子创作于 1939 年,是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筹赈

16、画展时所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饰演卖唱女香姐的王莹。1939 年 9 月,新中国剧社副团长王莹等人到新加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文艺演出,其中一个剧目放下你的鞭子格外成功,深深地打动了老百姓,激起了老百姓强烈的爱国精神与高昂的抗日热潮。徐悲鸿也被深深感动,于是创作了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此作还被印刷成了明信片,流传甚广。不管是剧目演出还是徐悲鸿本人,都十分有影响力,二者结合可谓是强强联合。就徐悲鸿作品本身来看,其更多呈现出浪漫主义情怀,虽然作品被命名为放下你的鞭子,但作品中人物面带笑容,画家并没有表现出剧目要传达的那种苦难与斗争,如果与司徒乔的同名作品相比,可谓逊色不少司徒乔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表情充满了苦难

17、,不管是老父亲还是卖唱女,都极具感染力,其作将日军侵华战火下老百姓的困苦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现实主义的性质大打折扣。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创作于 1949 年,是徐悲鸿关注政治事件的一次主动性创作。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于 1949 年 4 月 20 日在法国巴黎与捷克布拉格两地召开,徐悲鸿随中国代表团在郭沫若团长的带领下参与了此次大会。当会议人员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全体沸腾了,热烈欢呼。徐悲鸿表现了这个亲身经历的历史场景与事件。画中人物写实性强,具有极强的记录性,吴雪杉甚至对中国代表团的位置、人物等都做了详细分析2030-32。此作充分表现出画家关心政治、深切爱国的情怀及画家革命现实主

18、义的创作热情。九州无事乐耕耘创作于 1951 年,是徐悲鸿送给郭沫若的作品。画中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有田耕种、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性质。但由于画家自身的浪漫主义情怀,所以自题取自欧阳修的诗句寄秦州田元均。即使这样,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此作的现实主义性质。通过对以上具有中国现实主义性质的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徐悲鸿这一类作品较少,而且由于画家心中的浪漫情怀,即使是关注现实、表现现实的作品,他也会融入浪漫主义气质。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徐悲鸿的绘画有表现现实的能力,有关注现实的热情,这为其现实主义画家的身份奠定了基础。(三)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现实主

19、义精神作为评价标准的结果1.中国现实主义精神评价标准的形成中国现实主义精神是 20 世纪 50 年代逐渐形成的概念,它与西方现实主义既有不同也有相同,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西方现实主义美术主要指的是艺术创作的方法,有着具体的要求,比如说技法是写实的,题材是表现091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王馨曼现实生活的,而中国现实主义精神则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作品反映出来的形而上的精神指向,它不对具体创作技法与题材有要求,直接表现现实生活状态,或表达革命精神、爱国精神,或歌颂英雄人物、歌颂人民,或直面百姓疾苦,等等,传达出积极向上精神的艺术作品均可以说是具有中

20、国现实主义精神。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现实主义精神较为宽泛,甚至是只要能反映人们生活、揭示生活的真实内容、对客观世界有着认识作用的绘画都被囊括进来,当时学者以此得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成就是丰富的”之观点。217所以,如果以西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估计能够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很少,美术作品则更少,但如果以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作为划分标准,那么还是有很多作品都属于现实主义范畴,如诗经、李白的诗文等,以及很多具有象征性与寓意性的美术作品,都具有现实主义的性质了。以郑板桥的墨竹图为例,如果以西方现实主义的标准来看,它肯定不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但如果以中国现实主义精神来评价,那

21、它肯定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了,因为作品中的确传达出现实主义精神作者在画中自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2298。此作如此关心百姓疾苦,关注民生,那肯定算是现实主义作品了。郑板桥也肯定是现实主义画家了,因为他不仅为民请命,开仓放粮,而且自言作画“以慰天下劳人”。不少人正是以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作为标准来对中国美术史进行分析,如:李浴在 1957 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史纲中认为,中国美术史是“现实主义艺术之发生发展及其与非现实主义之矛盾斗争而又终归胜利的演变史”236;郭因也以此为标准,在中国绘画美学史稿中将中国绘画美学分为“现实主义者”“较多地倾向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者”“形式主义

22、者”等24 目录。这些都可以说明当时学者以中国现实主义精神来评价中国美术作品的状态。2.徐悲鸿绘画中的中国现实主义精神虽然徐悲鸿直接表现人们苦难生活、描绘当时悲惨现实的作品少,但这并不表示他不关注现实,正如王文娟所言,徐悲鸿并不是直接描写现实,而是“间接写之而已”5117。在徐悲鸿的很多美术作品中都具有中国现实主义精神,我们可以将其大体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有中国现实主义精神的历史题材作品,有徯我后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国殇等。这类历史题材画在当时影响巨大,算是徐悲鸿的力作。虽然这些作品严格意义上可能属于浪漫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但其创作背景都与当时中国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寓意或是抗

23、争精神,或是舍生取义精神,或是锲而不舍的精神,或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着中国现实主义精神。徯我后取材于尚书仲虺之诰。夏朝最后一个君王桀荒淫无度,暴虐成性,以致于民不聊生,商汤起兵讨伐,苦难中的百姓举家欢庆,期盼商汤军队早日来解救他们,说:“徯予后,后来其苏”2567。徐悲鸿此画创作于 19301933 年,当时国内局势异常严峻,日本侵略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人民革命,搜刮民脂民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画家以此题材进行创作,画中受苦受难的人们瘦骨嶙峋,衣衫褴褛,他们翘首期盼人民的军队早日来到。此作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来表现人民反对压迫、渴望得到解救的心声。田横五百士 取材

24、于 史记 田儋列传。田横与兄田儋、田荣起义反秦,田儋、田荣被杀后,田横被拥立为王。后为刘邦军队所败,带领五百随从逃亡至海岛。刘邦担心后患,遂派人前去招安:若降可以封王,不降则全部剿灭。田横舍生取义,带两随从归降,在距京城三十里之地拔剑自刎,留下遗言让随从带着他的人头去见刘邦,这样既可保全岛上将士,又未投降失节。两随从在埋葬田横时自杀,岛上将士听闻此事,也纷纷自杀取义。徐悲鸿选取了田横向众将士告别时的场景予以描绘,将田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义凛然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希望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至贤田横的刻画,歌颂这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仁义精神,并以此谴责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行为,激励广大人民抗日

25、的决心与斗志。愚公移山题材,徐悲鸿先后画了三幅作品。该题材出于列子 汤问,讲述了愚公面对艰难,不退缩不屈服,带领子孙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挪走大山的故事。画家以此为题,希望借愚公移山的精神,来鼓励广大将士、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坚持不懈、抗战到底,最终取得胜利。第二类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人物肖像作品。这一类大都集中在 1950 年,作品有邰喜德像 郭俊卿像李长林像 海军战士肖像 贺敬德像 吕芳彬像等,此外还有两张草稿毛主席在人民中(1950 年)、鲁迅与瞿秋白(1952 年),可惜没有创作完成。为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画像,能够激励战士的斗志,引导民众向艺术探索 2023 年 第 37 卷 第 3 期

26、总第 180 期092楷模学习,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1950 年创作的这一批战斗英雄肖像源于当年 9 月 25 日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徐悲鸿特别邀请了一些战斗英雄与劳动模范到学校为师生们做讲座,他和学院老师们也创作了不少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的画像,邰喜德像就是在邰喜德到中央美术学院座谈时创作的作品。为了突出邰喜德骑兵英雄的身份,徐悲鸿特地在人物背后画了一匹战马。人物刻画细腻,技法写实,邰喜德双目炯炯有神,器宇轩昂,他的胸前挂满了战斗勋章,好像在讲述着他英勇的战斗事迹。邰喜德是骑兵,参加战斗 200 余次,骑马攻入敌人阵地 40 次

27、,俘获敌军将领约 100 人。郭俊卿被誉为现代版花木兰,她英勇杀敌,屡获战功,数次受伤,1950 年因病重住院检查,才被发现是女儿身对领袖、英雄与模范的歌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美术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美术界对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与中国革命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体现。第三类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动物题材作品。这一类作品主要集中在狮子、奔马、公鸡、雄鹰等题材。本来这些题材并不具备现实主义精神,但经过画家的题款,以及象征、寓意等手法的运用,实现了现实主义精神的表达。徐悲鸿在画马的奔马中题:“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在画雄鸡的壮

28、烈之回忆中题:“廿六年一月二十八日,距壮烈之民族斗争又五年矣,抚今追昔,曷胜感叹”;在画狮子的雄狮中题:“适当我国与凶倭鏖战之际,前途艰巨,来日大难,愿持以坚毅,贯以精诚”;在画雄鹰的神鹰中题:“日前我神鹰队袭汉口倭机,毁其百架”;等等。如果仅看画面,我们的确看不出这些作品与现实主义精神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但通过题款我们能够感觉到徐悲鸿关注民生、关注抗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甚至连画的裸女作品上都题“革命军得九江”等字样2619,足可见他对革命、时事和人民的关注。(四)徐悲鸿的爱国主义行为爱国主义行为当然也是中国现实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徐悲鸿虽然长期居住在国统区,但在他的生活、言论

29、及行为中处处显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抗战和革命的支持、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斥。如 1928 年发表摩登:革命歌词四章,云:“今日乎,空间是处皆吾敌,毒焰披猖逼眉睫。抛却头颅掷却身,当公道者尽格杀”27。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立刻发表文章誓死以抗强暴,再来肃清国贼,历数日军罪行,鼓舞人民斗志。1935 年,左翼作家和戏剧活动家田汉被捕入狱,徐悲鸿四处奔走,积极营救。1936 年发表文章,斥责蒋介石“媚日军阀,狼子野心”28174。1939 年赴新加坡举办劝募画展,创作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传达“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的救亡呼声。1940 年赴印度参加星华筹赈会主办的筹赈书画展览,宣传抗日。1941

30、年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参加、举办筹赈画展。1945 年 2 月 22 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全文和 312人签名,徐悲鸿积极参与其中。这是一次由郭沫若发起的文化界争取民主的签名运动。他们呼吁取消特务组织,废除国民党一党独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国民党派人去威胁徐悲鸿,让他发表声明,登报忏悔。徐悲鸿面无惧色,严词拒绝。也正因此,周恩来同志曾对他给予高度肯定,说:“徐悲鸿是政治上过得硬,站得出来的”,“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29775徐悲鸿的爱国行为、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的精神、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积极响应等,都为日后学界对他的艺术评价增加了砝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1、的艺术评价标准,更是将徐悲鸿推向了现实主义美术大师的地位。结语学界对徐悲鸿绘画的评价发生了从写实技法、写实精神、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现实主义美术被译介到中国后的接受与改造问题,也可以看到中国现实主义美术与西方现实主义在评价标准、内容上的不同。若以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标准来评价徐悲鸿,那他肯定不是现实主义画家,但若以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评价标准来看,那徐悲鸿肯定是现实主义主义画家。当然,仅就美术本体而言,对徐悲鸿的评价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不会削弱他对 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影响,也不会影响他在 20 世纪中国画坛的地位。093关于徐悲鸿现实主义画家身份的思考/

32、王馨曼参考文献:1 尚一墨.徐悲鸿使用的“写实主义”概念 J.美术研究,2020(5).2 康有为.万木草堂论艺 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1.3 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澂 J.新青年,1919,6(1).4 徐悲鸿.画范序:新七法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5 王文娟.徐悲鸿的写实主义及其再理解 J.美术观察,2018(8).6 徐悲鸿.美的解剖:在上海开洛公司讲演辞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7 梁锡鸿.评徐悲鸿个展 J.美术杂志,1937,1(4).8 谢冰莹.悲鸿的画 M/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下).合肥:安徽

33、文艺出版社,1999.9 徐悲鸿.介绍老解放区美术作品一斑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10 宗白华.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J.国风,1932(4).11 银芬.谈悲鸿先生的写实主义 M/王震,编.徐悲鸿的艺术世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12 江丰.向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学习 N.人民日报,1953-12-11(3).13 吴作人.徐悲鸿先生和他的作品 M/王震,编.徐悲鸿的艺术世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14 冯法祀.向现实主义画家徐悲鸿先生学习:纪念徐悲鸿先生逝世一周年 J.美术,1954(9).15 华天雪.徐悲鸿的“写实主义”J.美术

34、观察,2009(6).16 徐悲鸿.在苏联捷克参观美术的简略报告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17 徐悲鸿.漫谈山水画 J.新建设,1949(12).18 徐悲鸿.美术工作的意见和经验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19 王震,辑.画论、题记选录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20 吴雪杉.空间、媒介与自我: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J.美术研究,2018(4).21 王逊.关于概括与具体描写:兼论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 J.美术,1955(9).22 吕俊峰,编.郑板桥画集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5、2014.23 李浴.中国美术史纲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24 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25 冀昀,主编.尚书 M.北京:线装书局,2007.26 无病.徐悲鸿先生 J.人世间,1935(37).27 徐悲鸿.摩登:革命歌词四章 N.中央日报特刊,1928-02-02(3).28 徐悲鸿.致舒新城 M/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29 舒以,主编.百年恩来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责任编辑:李晨辉)(责任校对:关绮薇)OnXuBeihongsRealisticArtistIdentityWangXinma

36、nAbstractThedefinitionbytheartcircleofXuBeihongsideologicalidentityasapainterhasshiftedbetweentwovariantsofrealism,i.e.,fromxieshizhuyi(写实主义)toxianshizhuyi(现实主义).Therearefourmainreasonsthatcanexplainthischange:first,Xuengagedindiscussionsadvocatingrealisticartinhislateryears.Second,heproducedasmallnumberofrealisticartworks.Third,manyofhisworksdisplaythespiritofrealism,whichconformstotheevaluationcriteriaofthespiritofChineserealismasithadbeendefinedatthattime.Fourth,hewasendowedwithastrongpatrioticspirit.KeywordsXuBeihong,Realism,ChineseRealism,PaintersIdent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