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6353747 上传时间:2024-12-0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1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试卷第 1 页,共 17 页 20232023 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解析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混合物 B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铜 D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是化学变化【答案】A【详解】A、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说法正确;B、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 B 说法错误;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铁,氧化铁为红色的,而氧化铜为黑色,故 C 说法错误;D、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

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A。2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 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答案】B【详解】A、白色污染主要由不易降解的塑料导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错误;C、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可节约金属资源,同时减少铅对环境的污染,正确;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可减少使用农药带来的土壤和水体污染,正确;故选 B。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

3、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试卷第 2 页,共 17 页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答案】D【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正确;B、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C、二氧化硫和水、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正确;D、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错误;故选 D。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服用补铁剂治

4、疗骨质疏松症 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答案】B【详解】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正确;B、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错误;C、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正确;故选 B。5在家务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 CO 和 H2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5、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C 用食盐调节汤的咸淡 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 NaCl 的浓度 D 用 NH4NO3配制绿萝生长的营养液 NH4NO3是复合肥料 AA BB CC DD 试卷第 3 页,共 17 页【答案】C【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放热可用于做饭,错误;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可用于清洗餐具,错误;C、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食盐和水的比例会导致氯化钠的浓度不同,氯化钠有咸味,则可调节汤的咸淡,正确;D、NH4NO3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错误;故选 C。6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

6、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答案】A【详解】A、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错误;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不会由运动变为静置,错误;D、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错误;故选 A。7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

7、说法正确的是 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 144.2g CNd3+的核外电子数为 60 D一个钕原子含 60 个质子【答案】D【详解】A、钕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4.2,错误;试卷第 4 页,共 17 页 C、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 Nd 的核外电子数为 60,Nd3+由 Nd 失去 3 个电子形成,则核外电子数为 60-3=57,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一个钕原子含 60 个质子

8、,正确;故选 D。8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答案】C【详解】A、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B、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错误。故选 C。9液氢、煤油(含 C、H 元素)、液氧可用作神州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液氢和煤油完全

9、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答案】B【详解】A、火箭发射时需要燃料大量的充分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空气中氧气 试卷第 5 页,共 17 页 体积分数仅为 21%,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所以需要液氧作为助燃剂,正确;B、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高能燃料,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正确;D、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利用太阳

10、能维持工作,正确;故选 B。10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管和 b 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Bb 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C【详解】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1:2。a 与负极相连,b 与正极相连,所以 a 管和 b 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 2:1,正确;B、b 管收集到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错

11、误;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而从水分解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故选 C。11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 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 6 页,共 17 页 A常温下 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 1:1 进行该反应 C 中 N、H 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答案】D【详解】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错误;B、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N3H2NH+催化剂。所以 N2和 H2按个数比 1:3 进行该反应,错误;C、是 NH3,N、H 元素的质量

12、比为 14:3,错误;D、从化学方程式可知,每 1 个氮分子和 3 个氢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正确;故选 D。12下列果汁或饮料中,呈弱碱性的是 A苹果汁(pH3)B番茄汁(pH4)C西瓜汁(pH6)D苏打水(pH9)【答案】D【详解】A、苹果汁 pH7,为酸性;B、番茄汁 pH7,为酸性;C、西瓜汁 pH7,为碱性。故选 D。13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 固体 难溶,粉红色 固体 易溶,溶液呈 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 固体

13、ACo 能从 MgCl2溶液中置换出 Mg 试卷第 7 页,共 17 页 BCoO 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H2 DCo(OH)2可由 Co 与 NaOH 溶液反应制得【答案】B【详解】A、钴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则活动性比镁弱,不会和氯化镁反应,错误;B、CoO 是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 CoO 和盐酸反应生成 CoCl2和H2O,CoCl2易溶,溶液呈粉红色,正确;C、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所以 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会生成氢气,错误;D、Co 与 NaOH 溶液不反应,错误;故选 B。14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

14、正确的是 A实验: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实验: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实验: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A【详解】A、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正确;B、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错误;C、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错误;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错误

15、;故选 A。试卷第 8 页,共 17 页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5磷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造,如 LiFePO4等。(1)白磷保存在水中可以防止自燃,主要原因是_。(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消耗 0.4g 氧气至少有_g 红磷参加反应。(3)磷有多种化合价,PCl5读作_;已知5234)PCl4H O5HClH(PO磷酸,磷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根据化合物的分类,LiFePO4属于_。【答案】(1)隔绝氧气 (2)0.31(3)五氯化磷 盐 【详解】(1)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容易缓慢氧化放热引起自燃,所以白磷保存在水中,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自燃;(2)设消耗 0.4g 氧

16、气至少需要红磷的质量为 x,则有 2254P5O2P O124 1600.4gx点燃 1241600.4gx=解得 x=0.31g 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消耗 0.4g 氧气至少有 0.31g 红磷参加反应;(3)根据化合物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候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所以 PCl5读作五氯化磷;根据磷酸中氢离子显示+1 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则磷酸根离子显示-3 价,则磷酸根离子带 3 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 个电

17、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磷酸 试卷第 9 页,共 17 页 根离子的化学符号表示为PO43;根据化合物的分类,LiFePO4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16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使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1)日常生活中,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是_(填标号)。A金 B铜 C汞 D钨(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 a。原料锡砂中的 SnO2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_。(3)图 b 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 ZnCO3,高温易分

18、解生成 ZnO。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_。已知锌的沸点为 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 1200,上部约为 600,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_(填标号)。A结晶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发生反应:_(写化学方程式)。(4)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 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 Fe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_。【答案】(1)B(2)温高+SnOCOSnC22 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作还原剂 C 温高+Zn2O2ZnO2 试卷第 10 页,共 17 页 (4)

19、银离子/Ag+【详解】(1)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还应该便宜,A、金具有导电性,但是价格昂贵,不符合题意;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低廉,符合题意;C、汞在常温下是液态,不符合题意;D、钨的熔点高,不适合制作电缆,不符合题意;故选 B;(2)原料锡砂中的 SnO2和木炭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形成合金熔点降低;(3)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能夺取氧化锌中的氧将

20、其还原为锌,所以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由于锌的沸点为 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 1200,上部约为 600,此时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A、结晶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B、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使其除去水分,剩下溶质固体,蒸发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不符合题意;C、蒸馏是将液体先通过加热使其气化,再通过冷凝使其液化的过程,蒸馏是根据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锌的沸点为 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 1200,上部约为 600,在冷凝区,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故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蒸馏,符合题意;D、升华是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不

21、符合题意;故选 C;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氢铜银,向 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 试卷第 11 页,共 17 页 Fe 粉,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铁有剩余,铁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为银和铜,可确定硝酸银中的银一定被全部置换出来,无法判断硝酸铜是否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阴离子银离子(Ag+)。三、流程题三、流程题 17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盐湖水样品含有 NaCl、Na2SO4及少量 M

22、gSO4和CaSO4,某小组从中获取 NaCl 和 Na2SO4的主要过程如下:(1)“除杂 1”应依次加入的两种试剂是_、_,“除杂 2”应加入的试剂是_。(除杂限选试剂:HCl、HNO3、Na2CO3、Ca(OH)2)(2)将“溶液 A”在 80蒸发浓缩,至有少量固体析出。该小组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析出的少量固体是 NaCl,但检验后却发现是 Na2SO4。请作出合理解释:_。该小组停止蒸发浓缩,经_、过滤得到大量 Na2SO4固体及母液;将母液中的 NaCl分离出来,操作是_。(3)设计由硫磺(单质硫)生产 Na2SO4的转化路径,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提示:常见4 价硫的化合

23、物可与 O2化合为6 价硫的化合物)【答案】(1)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 HCl(2)溶液中硫酸钠的含量比氯化钠高,硫酸钠先达到饱和析出 降温结晶 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3)燃点SOSO22、SO2+2NaOH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 试卷第 12 页,共 17 页 【详解】(1)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镁和硫酸钙,可将硫酸镁或硫酸钙转化为氯化钠和硫酸钠。从杂质含有硫酸根离子可知,转化为硫酸钠较为容易,只需除去镁离子和钙离子,引入钠离子即可。根据给出药品,可以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钙

24、和氢氧化镁沉淀,之后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滤液中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杂质碳酸钠、氢氧化钠可以加入盐酸转化为氯化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2)8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的质量相等则氯化钠先析出,但硫酸钠先析出,则说明溶液中硫酸钠的含量比氯化钠高,硫酸钠先达到饱和析出。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40后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较多,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较小。所以开始经降温结晶,过滤得到大量硫酸钠固体与母液。然

25、后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母液中将氯化钠分离出来,操作时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温度较高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又升高,不会因为低温时饱和蒸发水而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3)使用硫单质生产硫酸钠,初中常见的硫单质的反应是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根据碱的通性,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232SO2NaOHNa SOH O+。根据提示常见4 价硫的化合物可与 O2化合为6 价硫的化合物,则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钠,232242Na SO+O=2Na SO。其他路径合理即可。四、实验题四、实验题 18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

26、重要环节。(1)向少量 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2)向 Ca(OH)2溶液中通入 CO2,观察到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_,可判断 Ca(OH)2与 HCl 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 Ca2和 Cl,他据此 试卷第 13 页,共 17 页 认为 Ca(OH)2与 HCl 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 CaCl2。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

27、观点并阐述理由:_。(4)如图 a 所示,向 NaOH 稀溶液中缓缓通入 HCl 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 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分析 AB 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_Cl。(填“”“”或“”)分析 BC 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有关。【答案】(1)固体溶解或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溶液变浑浊(3)氢氧化钙消失了 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是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4)离子的浓度 【详解】(1)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固体溶解说明反应物氢氧化铁减少,溶液由无

28、色变为黄色说明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说明发生了反应。(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能说明发生了反应。(3)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消失了,则说明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钙在水中解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化氢在水中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即是氢氧化钙和盐酸不反应混合后也会有钙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是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4)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

29、H O2。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忽略,则相当于,相同数目的氢氧根离子替换为氯离子,导电能力下降了,则导电能力:OHCl。试卷第 14 页,共 17 页 BC 段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且不再发生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加了,但溶液体积不变,所以 BC 段导电能力增加,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五、科学探究题五、科学探究题 19某学习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 CuSO4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 100mL,配液方案如下:(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

30、 1g/cm3)编号 浇灌液中 CuSO4的 浓度 总体积/mL 5CuSO4溶液的 用量/mL 水的用量/mL 盆 1 5%100 100 0 盆 2 3%100 60 40 盆 3 1%100 a b 盆 4 w 100 c d 补充盆 3 的配液数据:a_,b_。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合理设计盆 4 的配液方案:w_,d_。(2)该小组还研究了 BaCl2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 BaCl2溶液和 CuSO4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过滤,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假设一:只有 CuCl2 假设二:CuCl2和 BaCl2

31、 假设三:_。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说明假设二不成立。_。_,说明假设三成立。【答案】(1)20 80 0%100(2)CuCl2、CuSO4 滴加硫酸铜溶液 无明显现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卷第 15 页,共 17 页 【详解】(1)根据“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可知,各组实验溶液浓度不同。从表格数据可知,浇灌液中硫酸铜的浓度是使用 5%硫酸铜溶液和水配置的不溶浓度的溶液。配置 100mL 的 1%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需要 5%的硫酸铜的质量为=mLcm1%1001g/5%20g3,20g1g/c

32、m3=20mL,需要水的体积为(100mL1g/cm3-20g)1g/cm3=80mL,所以 a=20,b=80。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需要使用只浇灌水的空白组实验与使用硫酸铜溶液浇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判断硫酸铜溶液是否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则 w=0%,d=100。(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BaCl=BaSO+CuCl4242。有氯化铜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可能有硫酸铜或氯化钡过量,根据假设一、二可知假设三为 CuCl2、CuSO4。可以使用氯化钡、硫酸铜继续滴加入滤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有无另一种试剂剩余。假设二不成立,则判断的是氯化钡不存

33、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无氯化钡存在,假设二不成立。假设三成立,则判断的是硫酸铜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有硫酸铜,假设三成立。六、实验题六、实验题 20某小组采用图 a 所示实验装置探究 CO 还原 Fe2O3时,出现了争论。甲同学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推断黑色固体是Fe;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黑色固体可能是Fe3O4,并查阅了资料:Fe3O4可被磁铁吸引,几乎不溶于稀的酸溶液。(1)制备 CO 的原理是:酸硫浓HCOOHCO+H O2(HCOOH 在常温下为液态),图 b 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 CO

34、 的是_(填标号)。试卷第 16 页,共 17 页(2)若甲同学推断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对乙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分析和验证。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 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_。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 Fe3O4和 Fe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_。(4)该小组为了探索 CO 还原 Fe2O3与温度的关系,走访了某钢铁厂。工程师用 SDTQ 热分析仪对该反应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温度下所得固体的质量,推导对应的固体成分,结果如图。用 CO 炼铁时,还原 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_。(填“400”“600”或“800”)图中:x_。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

35、酒精灯加热温度为 600左右,他们发现上述对黑色固体成分的检验结果与图像有矛盾,推测黑色固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以下反应:_34=Fe O+_。【答案】(1)C(2)3CO+Fe2O32Fe+3CO2(3)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4)800 33.6 4FeO Fe 【详解】(1)由制备 CO 的原理知,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图 b 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 CO 的是 C。(2)甲同学推断黑色固体是 Fe,则对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试卷第 17 页,共

36、17 页 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温高2Fe+3CO2。(3)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 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 Fe3O4和 Fe,可加入稀盐酸,Fe3O4不溶于稀盐酸,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则黑色固体同时含有 Fe3O4和 Fe。(4)用 CO 炼铁得铁单质,结合图像,还原 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 800。由图知,最初氧化铁固体的质量为 48g,其中铁元素全部转化到铁单质中,则铁的质量为=16048g100%33.6g112,则 x=33.6。由图知,600左右固体为氧化亚铁,可能是在冷却过程中氧化亚铁分解为四氧化三铁和铁,化学方程式为 4FeO=Fe3O4+Fe。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