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0∕ T 239-2019(代替 DB50∕ 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梁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angha****n2009 文档编号:63487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0∕ T 239-2019(代替 DB50∕ 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梁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50∕ T 239-2019(代替 DB50∕ 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梁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50∕ T 239-2019(代替 DB50∕ 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梁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50∕ T 239-2019(代替 DB50∕ 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梁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50∕ T 239-2019(代替 DB50∕ 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梁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 T 2392019 代替 DB50/T 239-2006 绿色食品 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grain sorghum production 2019-11-25 发布 2020-03-01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 T 239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 50/T239-2006无公害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改为

2、绿色食品高粱生产技术规范; 修改了适应范围,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有关要求增加了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及生产要求; 增加了生产模式、高粱质量安全指标; 增加了绿色食品肥料、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要求; 删减了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动态指标; 修改了育苗技术、施肥技术; 增加了机械直播、人工直播栽培技术; 修改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改为有害生物防控; 修改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删除了附录 D; 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种子管理站、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凤、陈松柏、罗小敏、刘伟、牛小慧、汪运彪

3、。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 50/T2392006 DB50/ T 2392019 1 绿色食品 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高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及人工直播栽培、再生栽培技术等)以及收获、运输贮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 A 级绿色食品粒用高粱生产,其中高粱-再生高粱一种两收栽培适用于海拔400m 以下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15 食

4、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 21633 掺混肥料(BB 肥) 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

5、生态指标 GB/T 25413 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895 绿色食品 高粱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535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微生物肥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NY/T 3034 土壤

6、调理剂 通用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DB50/ T 2392019 2 NY/T 895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粒用高粱 grain sorghum 以生产籽粒为目的的高粱, 主要用于酿造、 饲用和食用; 按籽粒淀粉性质不同, 可分为糯型和粳型。 3.2 糯高粱 glutinous sorghum 籽粒胚乳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种皮较厚,剖开后呈玻璃状,蒸煮后粘性强的高粱;根据种皮色泽不同分为糯红高粱和糯白高粱;糯红高粱种皮色泽多呈红色、深褐色或褐紫色,糯白高粱种皮色泽多为白色。 3.3 粳高粱 non-glutinous sorghum 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粒大皮薄

7、,剖开后呈粉状,蒸煮后粘性弱的高粱,其粒色多呈白色或浅黄色。 3.4 再生高粱 ratoonsorghum 是指利用上一季高粱成熟收获后, 其茎秆基部茎节上的休眠芽萌发力强的特点, 通过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措施,使茎节基部再生芽发苗生长、抽穗扬花、灌浆成熟而收获的高粱。 3.5 农家肥料 farmyard manure 主要由植物和(或)动物残体、排泄物等富含有机物的物料制作而成的肥料,包括秸秆肥、绿肥、厩肥、堆肥、沤肥、沼肥、饼肥等。 3.6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植物营养和品质。 3.7

8、 微生物肥 microbial fertilizer 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 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 以增加植物营养,提高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肥料制品。 3.8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氮磷钾复混肥料,所含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或掺混方法制成。 4 生产要求 4.1 产地环境 A 级绿色食品高粱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适宜种植区,其环境空气质量、农田DB50/ T 2392019 3 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要求应符合

9、 GB 15618 和 NY/T 391 的规定。 4.2 品种选择 4.2.1 选择经国家或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鉴定)或引种备案,适宜当地生态条件,高产、优质、抗病力及抗逆力强的高粱品种。 4.2.2 高粱机械化栽培宜选用中矮秆品种。 4.2.3 酿造浓香型、酱香型及浓酱兼香型白酒宜选用糯红高粱品种;酿造清香型白酒宜选用粳高粱品种。 4.2.4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4.3 生产模式 4.3.1 净作 旱地可选择油菜-高粱、蔬菜-高粱-再生高粱、蚕(豌)豆-高粱等轮作模式,望天田或田坎可选择高粱-再生高粱等模式。 4.3.2 间套作 可选择与蔬菜、豆类、薯

10、类、花生等浅根系作物间套作,间套作物栽培需符合绿色食品相关标准。 4.4 肥料使用 4.4.1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NY/T 1535、NY/T 1868 的规定,遵循持续发展、安全优质、化肥减控、有机为主的原则,优先使用有机肥料,减控化学肥料,无机氮肥减半使用。 4.4.2 使用的肥料种类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无机肥料作为辅助肥料使用,补充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所含养分的不足。 4.4.3 使用有机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应符合 NY 525、NY 798、NY 884、G

11、B 18877、GB 20287 的规定;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BB肥)质量应符合 GB15063、GB21633 的规定;其他无机肥料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4.4.4 附录 A 列出了高粱生产中常用肥料产品的无害化指标要求。 4.4.5 根据土壤障碍因素,选用适宜的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其使用符合 NY/T 3034 的规定。 4.5 有害生物防控 4.5.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保持和优化高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的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4.5.2 综合应用“生态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

12、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将高粱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确保高粱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 。 4.5.3 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预测预报信息,以高粱主要病虫草害为靶标,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在关键防治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4.6 农药使用 4.6.1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10、NY/T 393、NY/T 1276、NY/T 1997 的有关规定。 4.6.2 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避免使用敏感的农药和除草剂;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13、 4.6.3 附录 B 列出了高粱生产中不应使用的农药品种,附录 C 列出了高粱生产中不宜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4.6.4 推广使用农药减量助剂和新型高效药械,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避开高粱开花受粉期施药;提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强化绿色安全用药。 4.7 高粱质量与食品安全指标 DB50/ T 2392019 4 高粱质量与真菌毒素限量、污染物限量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 GB2715、GB 2761、GB2762、GB 2763、NY/T 895 的相关规定。 5 高粱生产技术 5.1 栽培方式 春播高粱蓄留再生高粱一种两收宜选择露地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方式, 春播或夏播一

14、季高粱可选择露地育苗移栽或机械起垄栽培、机械直播或人工直播栽培方式。 5.2 播期选择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2以上时开始播种,地膜双层覆盖育苗可适当提早播期,直播栽培可适当推迟播期;高粱-再生高粱一种两收的适宜播期为 3 月 5 日15 日;春播一季高粱的适宜播期为 3 月 15日25 日;夏播高粱适宜播期为 5 月 1 日20 日。 5.3 育苗技术 5.3.1 育苗方式 高粱育苗可选择地膜肥球育苗、地膜软盘育苗或地膜常规育苗;地膜肥球育苗应选择在农家院坝地或空地进行,疏松地块应压实;地膜软盘育苗和地膜常规育苗应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旱地进行。 5.3.2 种子处

15、理 5.3.2.1 地膜覆盖肥球育苗与软盘育苗每 667 地块备足高粱种子 0.3 0.4 ,地膜常规育苗备足种子 0.4kg0.5kg。 5.3.2.2 播前晒种 2d3d, 去除有病虫籽粒, 留下饱满、 色泽鲜艳的籽粒作种子; 精选后的种子用 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5055温水浸泡 8h10h 进行浸种催芽处理,种子吸胀后捞起滤干,保持在20以上温暖的地方催芽至粉嘴。 5.3.2.3 包衣种子可不进行催芽处理,种子包衣剂应符合 NY/T 393 的相关规定。 5.3.3 地膜肥球育苗 5.3.3.1 配制肥球 按每 667 大田用肥沃疏松的壤土 400.0 、腐熟人畜粪水 250.0

16、 、过磷酸钙 4.0 5.0 、草木灰 10.0 拌合均匀,加水适量调节干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能散为宜配制营养土;将配好的营养土用肥球成形器做成圆柱型肥球。 5.3.3.2 播种盖膜 将催芽至粉嘴的种子或包衣种子放入肥球播种孔内,每个肥球播 2 粒3 粒种子;播完后在肥球上撒盖一层细泥土,以刚好盖上种子和肥球为宜,然后浇清水湿润苗床,用竹块搭架覆盖地膜。 5.3.4 地膜软盘育苗 5.3.4.1 准备育苗物资 按每 667 大田备规格为 561 孔/盘的塑料软盘 16 个18 个或规格为 434 孔/盘的塑料软盘 20 个;覆盖用地膜质量应符合 GB 13735 的规定。 5.3.4.2 配

17、制营养土 DB50/ T 2392019 5 按每 667 移栽地用肥沃疏松的壤土 100.0 、 腐熟人畜粪水 60.0 80.0 、 过磷酸钙 4.0 5.0 、草木灰 10.0 拌合均匀配制营养土。 5.3.4.3 播种盖膜 将苗床用清水浇湿, 把育苗盘排放在苗床上压实, 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育苗盘播种孔达到三分之二处, 再将催芽至粉嘴的种子放入育苗盘播种孔内, 每个孔播 2 粒3 粒种子; 播完后撒细泥土盖没种子,然后浇水湿润苗床,搭拱架覆盖地膜。 5.3.5 地膜常规育苗 按每 667 高粱地准备苗床 30 40 ,将苗床欠细整平后,分厢定量稀播匀播后盖细土 1 ,施足腐熟清粪水后覆盖

18、好地膜,再用竹块搭架覆盖地膜。 5.3.6 苗床管理 出苗后及时揭膜,以免烧苗,2 叶3 叶期及时匀苗、间苗,每 667 苗床用腐熟清粪水 500.0kg600.0kg 加尿素 5.0kg6.0kg 淋施,培育壮苗。 5.4 大田栽培技术 5.4.1.1 选地与耕整 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均匀、保水保肥力强的旱地、田坎或望天田栽培高粱;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碎秆还土,及时耕翻并清除残留秸杆、杂草,整平耙细,使耕作层土壤松、细、平、净;望天田采用深沟高厢,挖好背沟、边沟和排水沟。 5.4.1.2 机械起垄 采用机械起垄栽培可用配套的旋耕机具与起垄机具前后分别装配,垄厢规格可按种植密度要求调

19、节,旋耕和起垄一次性连贯完成;每次起垄后形成两垄,两垄之间垄顶宽度宜为 55cm60cm,沟底宽度及垄沟深度 30cm 左右。 5.4.1.3 施底肥 间套作高粱在两行高粱带中间挖一条深15的施肥沟, 施入底肥; 净作高粱采用人工挖穴, 施入底肥后覆土欠细整平;底肥施用数量按5.4.4要求执行。 5.4.2 育苗移栽技术 5.4.2.1 露地移栽 露地栽培当苗龄在 20d30d、叶龄为 5 叶6 叶时抢雨天前移栽。 5.4.2.2 地膜覆盖移栽 5.4.2.2.1 覆膜打孔 将欠细整平后的地块按 2m 规格开厢,平铺地膜,膜四周用泥土盖严盖实;用直径 2cm 带尖硬木棍按种植密度要求打孔,孔深

20、 4cm 左右。 5.4.2.2.2 移栽 当苗龄在 15d20d、 叶龄为 4.5 叶5 叶时抢雨天前移栽; 移栽时将带土高粱秧苗放入打好的孔内,用泥土覆盖根部 3cm 厚左右压紧,最后浇水使土壤湿润。 DB50/ T 2392019 6 5.4.2.3 栽培密度 5.4.2.3.1 间套栽培 按宽窄行种植,宽行距宜为 80 90 ,窄行距 40 45 ,穴距 30 40 ,每穴栽双株,每 667 栽植 5000 株6000 株。 5.4.2.3.2 净作栽培 每 667 栽 8000 株左右,即行距 50 ,穴距 33 ,每穴栽双株。 5.4.2.4 匀苗补苗 栽后 7d 内检查地块,及时

21、匀密补稀,发现缺苗应用预备苗及时补栽。 5.4.3 直播技术 5.4.3.1 机械直播 可用高粱施肥直播一体机定点定穴带肥精量直播, 也可用手动简易机械定量点播; 播种规格可选择50cm30cm 或 60cm20cm 定量点播,每穴播种 2 粒3 粒,667m2播种量 0.5kg0.6kg;机械作业及安全操作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4.3.2 人工直播 可采用人工穴播或手动简易机械定量点播, 播种可选择 50cm30cm 或 60cm20cm 的规格定量穴播或点播,每穴播种 2 粒3 粒,667m2播种量宜为 0.5kg0.8kg。 5.4.3.3 人工起垄直播 按两垄之间行距 70cm80

22、cm,每个单垄顶面按行距 40cm45cm 双行“丁”字形穴直播高粱,穴距33cm35cm。 5.4.3.3 匀苗定苗 出苗后在苗龄 4 叶5 叶时人工匀苗、补苗、定苗,保证每穴留双株,每 667m2留苗 1.0 万株1.2万株。 5.4.4 施肥 5.4.4.1 施肥量 5.4.4.1.1 根据移栽或直播高粱地块的土壤肥力水平、栽培品种的需肥特点和目标产量要求,合理搭配不同的肥料品种和数量。 5.4.4.1.2 中等肥力地块育苗移栽每 667 宜施纯氮(N)10.0kg12.0kg、五氧化二磷(P2O5)5.0kg6.0kg、氧化钾(K2O)4.5 kg5.5kg。 5.4.4.1.3 机械

23、化或人工直播栽培每 667 宜施纯氮(N)8.0kg10.0kg、五氧化二磷(P2O5)5.0kg6.0kg、氧化钾(K2O)4.5 kg5.5kg。 5.4.4.2 施肥时期及方法 5.4.4.2.1 按照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重施孕穗肥,看苗补施穗粒肥的方法施肥。 5.4.4.2.2 不同肥料施肥比例宜为:农家肥或有机肥、氮肥的底肥:苗肥:穗肥比为 5:2:3;磷肥全部做底肥;钾肥底肥:穗肥比 5:5。 5.4.4.2.3 底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以发酵腐熟的秸秆沤肥、堆肥、厩肥和粪肥为主,配合施用复混肥或缓控释肥或 BB 肥,在高粱移栽前施入土穴。 DB50/ T 2392019

24、 7 5.4.4.2.4 苗肥在高粱移栽后 7d10d 结合中耕除草施入; 孕穗肥在高粱孕穗初期施用; 苗情长势偏弱的地块在抽穗前补施穗粒肥。 5.4.5 中耕除草管水 按“早中耕、勤中耕、雨后必中耕”的原则,宜在苗期-孕穗期先浅后深中耕 2 次3 次;如遇连阴雨天气,应在雨后及时清理沟畦,排除渍水,做到雨停田干;孕穗至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灌跑马水,随灌随排。 5.4.6 有害生物防控 5.4.6.1 农业防控 5.4.6.1.1 选用抗病虫品种,定期轮换种植,减轻病虫害发生。 5.4.6.1.2 采用合理耕作、壮苗移栽、配方施肥等健身栽培农艺措施,促进高粱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5.4

25、.6.1.3 采用合理间套种植豆类、薯类、花生等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三年换茬等措施,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4.6.1.4 前茬作物及高粱秋收后,采取深埋等方式及时清除田间的植株病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促使病残体腐烂分解,消除越冬病虫来源。 5.4.6.1.5 播种时精细整地,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促进高粱幼苗早出土和快速生长,减少病菌侵染幼苗的机会,减轻土传病害发生。 5.4.6.1.6 高粱出苗后及时去除弱小苗和病苗,且将病苗带出地外集中销毁,减少病害初侵染来源;遇雨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 5.4.6.2 生物防控 5.4.6.

26、2.1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自然天敌的栖息地,以虫治虫。 5.4.6.2.2 天敌应用 在与高粱螟虫产卵期吻合时,释放寄生蜂以寄生螟虫卵块,每 667 等距离放置寄生蜂卡 6 枚8枚,放置寄生蜂卡时出蜂口朝下,连续投放 3 次。 5.4.6.2.3 生物农药防治 使用印楝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高粱虫害;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时间比化学药剂防治提早3d5d。 5.4.6.3 理化诱控 5.4.6.3.1 诱虫灯诱杀 按每 2ha2.7ha 安装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 1.8m2m,在高粱害虫羽化前开灯,使用时应及时清理虫体,高粱收获后关灯。 5.4.6.3.2

27、色板诱杀 每 667 挂 20 张25 张黄色粘虫板,挂放高度以高于生长期高粱 30cm 左右为宜,诱杀蚜虫等害虫,并及时更换粘虫板;提倡使用可降解粘虫色板。 5.4.6.3.3 昆虫性诱剂诱杀 DB50/ T 2392019 8 在高粱害虫成虫羽化初期,每 667 挂放 4 个5 个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定期更换诱芯,及时清理诱捕器。 5.4.6.4 主要病虫草害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期重点预防紫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等,苗期重点防治紫斑病及蚜虫、粘虫、地下害虫和草害,拔节-抽穗期重点防治紫斑病、炭疽病、纹枯病和螟虫、蚜虫;选用药剂不应使用附录 B 中列出的农药品种;避免使用附录 C 列出的敏感农药

28、,以免产生药害。 5.4.6.4.1 病害防治 在发病初期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采用种子包衣或播种前药剂拌种处理,预防高粱紫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等;拌种药剂可选用戊唑醇、咪鲜胺、拌种双等。 5.4.6.4.2 虫害防治 对螟虫、蚜虫等害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印楝素等生物药剂防治;防治地下害虫以灌根和毒饵诱杀为主,用药时间以早上和傍晚为宜。 5.4.6.4.3 杂草防治 高粱播种后出苗前将药剂喷洒在土壤表面抑制杂草发芽; 药剂可选用异丙甲草胺或莠去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 甲 4 氯钠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防除阔叶杂草;氯吡嘧磺隆喷雾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除草药剂选择、配制及施

29、用应符合 NY/T 393、NY/T 1997 的规定。 5.5 再生高粱栽培技术 5.5.1 促芽肥施用 头季高粱收获前 5d10d,每 667 施用适量的农家肥或有机肥加化学纯氮(N)肥 4.0kg4.5kg作促芽肥。 5.5.2 头季高粱收割留桩 当头季高粱籽粒 80%成熟,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及时采收;收割时用锋利的镰刀或收割机械快速割秆,尽量减少茎秆的破碎程度,以免因茎秆破碎引起腐烂而影响再生芽萌发;留桩高度以近地面留 1个2 个节为宜。 5.5.3 秸秆覆盖及防旱 头季高粱收获前 5d7d 灌跑马水一次,抗旱保芽;收获后及时浇水防旱,并将前季秸秆覆盖在高粱行间保湿抗旱,减轻水分蒸发

30、。 5.5.4 中耕除草匀苗 头季高粱收后 3d5d 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匀苗,每株留再生苗 1 株2 株;拔节前宜采用微型田园管理机械结合人工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5.5.5 定苗 再生苗 4 叶5 叶时定苗,定苗时注意除上留下、除弱留壮、除挤留匀,留足头季株数。 5.5.6 追施发苗肥 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每 667 施用适量的农家肥或有机肥加化学纯氮(N)肥 4.0kg4.5kg 作发苗肥。 DB50/ T 2392019 9 5.5.7 病虫害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紫斑病、炭蛆病和蚜虫,拔节-抽穗期重点防治紫斑病、炭蛆病、纹枯病和螟虫、蚜虫;防治方法参照 5.4.6 的要求。 6 收获、运输

31、贮藏 6.1 收获 人工收获高粱在完熟期, 当籽粒变硬呈固有粒形和粒色时及时收获; 高粱籽粒脱粒前注意及时晾晒或烘干,降低籽粒的含水量,以防霉变;机械化收获在叶片枯死后,籽粒含水量 20%左右时用籽粒收获机械收获。 6.2 包装 高粱收获后的包装应符合 NY/T 658 的规定。 6.3 回收废膜 高粱育苗和地膜覆盖栽培,在育苗结束和收获后及时将田间废残膜全部清除干净,回收处理,防止土壤污染;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应符合 GB/T 25413 的规定。 6.4 运输贮藏 高粱运输贮藏应符合 NY/T 1056 要求;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和贮

32、藏。 DB50/ T 2392019 1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常用肥料产品无害化指标要求 表A.1 常用肥料产品无害化指标 肥料产品 类型 粪大肠 菌群数 个/g(ml) 蛔虫卵 死亡率 % 砷及其 化合物 (以 As 计) mg/kg 镉及其 化合物 (以 Cd 计) mg/kg 铅及其 化合物 (以 Pb 计) mg/kg 铬及其 化合物 (以 Cr 计) mg/kg 汞及其 化合物 (以 Hg 计) mg/kg 指标 依据 有机-无机 复混肥料 100 95 50 10 150 500 5 GB 18877 农用微生物菌剂 100 95 75 10 100 150 5

33、GB 20287 肥 料 50 10 200 500 5 GB/T 23349 有机肥料 100 95 15 3 50 150 2 NY 525 复合微生物肥料 100 95 15 3 50 150 2 NY/T 798 生物有机 肥料 100 95 15 3 50 150 2 NY 884 DB50/ T 2392019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高粱生产不应使用的农药品种 表B.1 高粱生产不应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禁限类型 农药品种 备注 禁止使用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

34、磷、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氟乙酸钠、滴滴涕、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毒杀芬、二溴乙烷、二溴氯炳烷、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福美甲胂、福美胂、除草醚、百草枯水剂、砷类、铅类、汞制剂、毒鼠强、毒鼠硅、甲磺隆、甲磺隆复配制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 剧毒、高毒、高残留、致畸、致癌、对间套作和后作有影响 限制使用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 、磷化铝、硫丹、氯化苦、灭多威 、灭线磷、水胺硫磷、涕灭威、溴甲烷、氧乐果、百草枯、2,4-滴丁酯、C 型肉毒梭菌毒素、D 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 定点经营 限制使用 丁硫克百威、丁酰肼、毒死蜱、氟苯虫酰胺、氟虫腈、乐果、氰戊菊酯、三唑磷、乙酰甲胺磷 定点经营时间待定 注:该名单将随国家最新规定而修订。 DB50/ T 2392019 12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高粱生产不宜使用的农药品种 表C.1 高粱生产不宜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农药品种名称 不宜使用的原因 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乐果、杀螟松、 杀螟硫磷、马拉硫磷、草甘磷、波尔多液 敏感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