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读命题的指导思想,所谓能力,即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四个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政治学科是指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基本概念、观点、理论;所谓掌握程度应该包括深刻记忆、理解并且能够准确表述和阐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准确
2、运用考点知识描述题目设置的新情景,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一步:解读和获取信息,所谓信息,即试题的设问、背景材料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解读设问的具体要求,一是审题的精准,;,二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目的:确定解答本问运用的学科知识、专题知识、具体知识点。,政治学科设问的几种类型,第一种:不直接指明学科,但是限定在某一学科知识专题内回答问题或者从材料中受到哪方面的启示或体现什么政治、经济、哲学道理?材料(图表)反映什么经济(政治)现象或问题?,第二种:运用经
3、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背景材料中的某一问题、现象、事例。,第三种:运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具体知识点分析背景材料设置的问题、现象、事例;材料如何体现某一观点、道理(近几年较多),第四种: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问题、提出建议,或进行评价。,例题:(,06,全国一卷,/3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8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
4、在突出位置。,(,1,)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第一种设问),(,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工业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二种设问),(,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第三种设问),解读材料,当解读设问只能确定政治学科内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但是不能确定是运用哪一部分、专题或具体的知识点或理论时,再去解读材料。通过判断信息的性质,信息提供的情境确定启动什么知识解决问题。,例如:,05,全国,B,卷,39,题(,7,),阿房宫一直被视为
5、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2,)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级政府在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从,政府职能,说明政府应该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理由。,解读材料一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性质,如果是对事
6、例进行评价,主要是判断材料的性质;,如果是从材料中受到什么启示,提出建议,则要注意材料的层次,一般说,一句话或者一个层次应该回应一个观点或建议。可以看材料的标点符号,一个分号、或一个句号回应一点。,如果是分析、说明问题,要注意观点、理论本身的层次和要求。如第二问,政府的职能有几条,再提取适合材料的理论。,当信息以图表、数据的形式出现时,也要先解读设问,一般是设问是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或什么经济问题?设问确定学科后,解读表头,确定表内数据涉及哪部分知识;这部分知识本身的要求是什么。当表内数据与所学理论内观点不一致时,一般会有注:做补充说明。不要以为图表题无须调动运用学科知识知识。,如表头为:我国对
7、外贸易情况,调动知识就要在经济常识第八课范围,对外贸易情况本身的要求一般包括总额、顺差还是逆差,结构如何等;表头是产业结构情况,一般包括三大产业比例、工业内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例、产业布局情况等。表头为居民收入情况,知识本身的要求就是,增长还是负增长、是否持续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大小;我国居民消费情况一般包括消费率、消费结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等等。,例如,05,年全国一卷,/3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表,1,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8、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解读设问,1,表头知道农民,收入结构,是指什么,看数据时就知道关注比重的变化;解读第二问,知道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指的是什么,才能提出如何增加这两项收入的措施。,第二步 联系背景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前提是进行知识的储备,强化记忆、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既要记住某一具体观点的表述,也要记住知识体系,比如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哲学常识中,哪些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等;经济常识中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等等。,调
9、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答好非选择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准确表述题目要求运用的理论观点,尤其是近几年第三种设问即运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具体知识点分析背景材料设置的问题、现象、事例,材料如何体现某一观点、道理的题目较多。某一观点或理论本身的要求必须记忆完整准确,否则无从回答问题。,例:(北京,2004,年,39,题)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
10、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理论本身的要求即分论点有什么,然后根据这些分论点演译材料,一个分号或一个句号体现一个分论点。,答案要点:,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实现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特别提醒考生
11、的是,除了必须的考点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些时政知识,虽然现在不单纯考查时事政治,但是属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时事政治内容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必考内容。,比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等。在非选择题中,不会考你单纯记忆默写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的内容,但是可以通过设置情景、问题考查你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社会现实问题的了解、关注程度。,例题:,06,天津,/,(,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毕昇”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无限追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的市场洞察力,毅然决定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欧美
12、的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发明使中文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王选国此获得了国家教高科学技术奖。他领导的方正集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条龙体制,并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这一技术已占领国内提出,99%,及海外华文报业,80%,的市场。,材料二:新华社首尔,2006,年,3,月,20,日电:首尔大学惩戎委员会所作的决定说,黄禹锡年和,2005,年在英语,科学,杂志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造假,根本上违背了作为学者和教授所应遵守的诚信道德准则,损害了首尔大学的名誉和韩国的国际信誉。,(,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2,)对比材料一、二,说明我们应以何为荣,以何为耻。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怎样推动全社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3,)结合材料一,说明王选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黄禹铅事件对你有何警示?如果不知道八荣八耻的内容,何以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性质?,第三步 整合观点与材料。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描述和阐释;探讨和论证问题。,因为命题的指导思想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用上学科知识。一般说,设问是“如何体现经济、政治或哲学道理”和“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什么观点或者学科内的某一个观点
14、、理论分析说明材料、探讨问题”时,先要陈述观点即学科知识理论,再在材料中提取论据(获取有效信息)。当然有时高考题设置的答案直接把观点渗透在材料的分析过程中,如(北京,2004,年,39,题)第一问的答案设置,但是从能力的培养和思维严谨的角度看,笔者主张准确地陈述观点,再整合、解析材料为好。,当设问为材料设置的新情景、事例体现了什么道理、观点或者使你受到什么启示时,一般可以运用归纳的方法,先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再陈述理论观点,但是要注意材料与理论的一一对应即回答问题有针对性,论据与论点相吻合。其实做到准确运用知识和材料的关键还是“,具有解读信息的能力,”。,例:北京,06/40,题(,3,),
15、“,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如果不能解读“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这句话提供的信息就是要在短短的,16,天里展现,5000,年的文化,就可能想不到答案中“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两点。,答案: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最后,提醒考生,无论题目要求的是描述、阐释,还是论证和探讨问题,都必须用学科术语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