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郑德荣心得体会(精选16篇) 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16篇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您。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电话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写作服务 (篇一) 一位92岁的老人从半昏迷中醒来,叫过家人,断断续续地叮嘱,“告诉我的学生,要不忘初心”。十几天后,老人溘然长逝,这句话成为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完整的遗言。 这位老人就是我党红色理论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
2、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郑德荣同志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一生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与时俱进探索理论真谛,是忠诚于党、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是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是守卫真理、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典范,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典范。 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郑德荣先后主持过国家、教育部和省社科规划项目10项,撰写或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发表了学术论文260余篇。“先生曾说过,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他视
3、学术为学者生命,视学问为终身事业,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介绍说。在大多数人心中,年过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追随着郑德荣严谨求实、勤奋求索的人生足迹一路回望时,他老而弥坚、终身奋斗的精神品格,如出征号角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信马”是信仰。专业可以变为单纯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郑德荣先生就是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
4、而不堕志。郑德荣信念坚定,追求执着,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光芒。 如郑德荣先生所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就能全面深刻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增强“四个自信”,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为新时代下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郑德荣先生的优秀研
5、究成果,传承郑德荣先生优秀的红色品质。继往开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篇二) 郑德荣,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医院的病床上和学生一起修改论文。他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和无限忠诚,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必须学习的。 作为一名党史专家,他把一生都用在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等诸多领域,即使身患癌症,他也始终没有间断研究工作。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
6、诚,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对党的无私奉献和坚守。 (篇三) 郑德荣同志对事业无限忠诚,从教67年来,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忘记初心,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薄名利,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研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一样成为教育全国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见贤思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励斗志、激发干劲。郑德荣同志从教*七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
7、,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先后培养了49名博士,他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作为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在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时,要认真学习他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学习他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学习他毕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奉献和坚守。同时,把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同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做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立足岗位、坚定信仰。 (篇四) 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
8、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 一是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务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入脑入心,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基层党
9、员干部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心中始终装着党的事业、人民的嘱托,以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真情谋事、激情干事、勇于成事,真正让追求成为一种价值、一种境界,让创新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责任。 三是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毕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奉献和坚守。七一来临之际,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先进事迹引领,榜样教育示范,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利用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成为教育全省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舞斗志、激发干劲。 四是要及时将学习中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桂林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要以开展
10、向郑德荣同志学习为重要契机,引导各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动街道社区、全桂林发展。 (篇五)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
11、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 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创新精神,不断新方式、创新新方法,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
12、息、奋斗不止,体现了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篇六)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作为基层人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
13、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 二、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 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对工作满腔热忱和不懈追求更高水平。 我们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七) 有一种精神叫“奉
14、献”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郑德荣教授已经离去,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不竭的精神财富。这个93岁的老人,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XX省优秀共产党员,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追寻真理的脚步坚实而有力,他用毕生的实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 他将一生奉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67年的学术研究让他著作等身,67年的教书育人让桃李芬芳,67年如一日,他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孜孜不倦地追求,默默无闻地
15、奉献,以身作则,不求名利,甘为人梯,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淡泊中完善自我,在奉献中成就自我。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追求。要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得与失的关系,要多查看“我为组织做了什么”,少盘算“组织给了我什么”。要有甘为人梯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 (篇八) 一个93岁的老人,一生
16、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他就是郑德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但每一个听过他故事、读过他生平的人,无不因郑德荣这个名字潸然泪下。 他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创
17、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同时在治学上严谨,并且学术成果丰硕,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使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把坚定信念融入学术,教书育人融入生活,研究创新融入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信仰,表达了对党史学科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 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我们要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向郑德荣同志学
18、习。 (篇九) 郑德荣,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1926年出生于吉林延吉,2018年逝世。他把研究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共同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稿、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等,更是近30多年里培养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85岁那年,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岁的郑德荣立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2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郑德荣的一生就是责任与担当的一生,正是由于有强烈的担当意识,才使他的思考与研究总是与时代同步,才使他终身奉献于
19、党的理论研究,才使他在如此高龄仍致力于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篇十) 时代风云,激荡变幻。在越发喧嚣浮躁的社会中,却有一位93岁的老人,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我国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同志。 67年的学术生涯中,郑德荣教授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理论界与哲学界的学术空白,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在马言马
20、、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他用毕生的实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尽管斯人已去,但他留下的不只是宝贵的真理和知识,更有不竭的精神财富。 珍贵的真理和知识,是郑德荣同志用毕生心血换来的丰硕成果。人们常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常人”能够研究的,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也都不是“常人”。郑德荣教授就是人们口中的这种“非常之人”,“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的追求极致的无悔品质、初心使命,在他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和彰显。马克思主义就犹如一道光,闪耀在中国大地上,而郑老就是一个平凡而又执着的“追光者”,紧随着光明的同时,却又在无时不刻地播撒着新的光辉,让马克思主义光芒不断地融入国
21、情、融入发展、融入民生,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提升了内涵,也滋养了十三亿人民。 伟岸的追求“极致之美”的精神,是郑德荣同志留下的巨大财富。的确,为岗位付出者众,能兢兢业业者少,而能够在60岁这个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龄,再树起点、接续奋斗、勇攀高峰者,着实是“凤毛麟角”。而郑老就是这样一个不服老、不屈老、不惧老的典型。60岁的他给自己再度立下“鸿鹄志”:“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甚至还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老而好学,耄耋勃发,特别是在80到*高龄之间,郑老更是老当益壮,不易白首之心,用5部个人专著、3项国家项目、70余篇研究论文向外界证明,
22、光阴有何惧,只要有信心、树决心、肯奋斗、能坚持,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每一个奋斗在美好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都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奋斗不止、开拓进取的先进品质,学习他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的卓越姿态,共同擦亮“中国共产党员”这个金字招牌,敢于立大志、干大事、吃大苦、创大业,让伟大的事业迸发出“极致之美”,展示我们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让奋斗、拼搏、创新、坚忍成为鲜亮的时代底色。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向上,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更为强烈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篇十一) 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他是
23、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在67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望。 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1986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33年来,他培养了49名博士生,培养的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领军人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楷模,他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将信仰信念融入人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及
24、教书育人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住院期间,仍在病榻上反复修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真正体现了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立足岗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十二)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25、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每名煤矿监察员
26、、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煤矿安全监察事业才能步入辉煌,“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创新精神,不断探索煤矿安全监察新方式、创新新方法,提高煤矿安全执法效能,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 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
27、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假如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都能对工作满腔热忱和不懈追求更高水平,我们的煤矿安全监察事业还有什么险阻可以挡住、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遇到什么艰难不能战胜。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煤监人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十三)
28、“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郑德荣同志就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的实现人生价值,寻找生命的意义,工作多年来,他总是不忘初心,坚持自己心中的信仰,努力的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大多数人心中,60岁本应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他没有,他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很多曾与郑德荣共事过的老师还清楚地记得郑德荣60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
29、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80岁到*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 5月3日,郑德荣走了,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家事的遗言,最后一句完整的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最后一个完整的词是“不忘初心”。直到他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学习他信念坚定,追求执着,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篇十四)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
30、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一生坚持在马言马、忠诚信奉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一生视学术为生命、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一生传承红色基因、把德育为先贯穿培养学生全过程,一生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真谛。年届九十时,他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用行动践行“信仰一旦树立了就
31、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的承诺。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郑德荣同志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以“一颗赤子之心”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郑德荣同志的“四个一生”是对理想信念力量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弘扬郑荣德同志的精神,就是要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
32、九大精神中去,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爱党护党为党,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为决胜全面小康汇聚磅礴力量。 (篇十五) 5月26日,XX县区委组织部发出了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号召;追记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教授,对郑德荣生前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学习。 通过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内心深处感到震撼,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
33、、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对照这样的学习榜样和楷模,我们必须认真努力学习老先生的崇高精神和品质。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做爱岗敬业的标杆。“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郑德荣看来,著书撰文和培养青年学生教师,都是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鞠躬尽瘁,忠于职守。“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就是郑德荣为工作、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都要牢记全
34、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争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做甘于奉献的标杆。“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三郎”,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很多曾与郑德荣共事过的老师还清楚地记得郑德荣60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
35、,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80岁到*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老而好学,耄耋勃发,年岁的增长非但没有让郑德荣的学术科研节奏放缓,反而是新见迭出,成就斐然。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做勇于创新的标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期,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拒绝守旧,不断尝试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求新求变。要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敢于在创新上想办法,不断研究新情况,以创新思路寻求工作突破点,解决新问题,做勇于创新标杆,
36、能干敢干。学习郑德荣同志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基层工作的新方式、创新新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郑德荣教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生生不息,成为我们不断奋进的强大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去,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爱党护党为党,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时代标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磅礴力量。 (篇十六)
37、近期通过网络学习了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内心久久不能平复。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
38、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煤矿安全监察事业才能步入辉煌,“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创新精神,不断探索煤矿安全监察新方式、创新新方法,提高煤矿安全执法效能,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
39、限忠诚的情怀 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假如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都能对工作满腔热忱和不懈追求更高水平,我们的煤矿安全监察事业还有什么险阻可以挡住、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遇到什么艰难不能战胜。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煤监人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23页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