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页,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页,(2)岩石圈: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组成了岩石圈。,一、岩石圈结构,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地壳 地幔 地核,(1)软流层: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第3页,密度大,分布在地壳下层,含O、Si、A l是连续圈层,(1)垂直方向,硅镁层,硅铝层,密度小,分布在地壳上层,含 O、Si、A l、Mg、Fe是不连续圈层,2、地壳,第4页,(2)水平方向,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高山、高原较
2、厚,平原、盆地较薄,第5页,1、地壳元素组成:O、Si、Al、Fe、Ca、Na、K、Mg等。,(2)看图思索:地壳组成元素中金属元素百分比最大是哪个元素?百分比最大非金属元素是什么?,打开知识窗(书本30页),提醒:,(1)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第6页,(2)岩石: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岩石,(3)关系: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岩石圈,2、,矿物、岩石和岩石圈关系,(1)矿物:地壳中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 合而成化合物或单质。,第7页,二、岩石圈组成与物质循环,组 成,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岩石圈组成,第8页,1、岩浆岩,形成:,岩浆,岩浆岩,冷却凝固,种类:,花岗岩(侵入
3、岩),玄武岩(喷出岩),(气孔多),第9页,玄武岩,(多气孔),花岗岩,第10页,2、沉积岩,形成:岩石,外力作用,沉积岩,特征:,分层结构,含有化石,种类:石灰岩、砂岩、页岩等,第11页,3、变质岩,形成:岩石,变质作用,变质岩,种类:,石灰岩,页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第12页,第13页,4,、三大岩类比较:,第14页,类型,形成过程,特点,常见岩石,有用成份举例,岩,浆,岩,侵 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为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是坚硬美观建筑材料;各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原料,花岗岩,玄武岩,喷,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4、用下,沿地表微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层理(书页),化石(文字),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现今世界最主要能源,石灰岩、沙岩、页岩,变,质,岩,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份、结构发生改变而成为新岩石,片理结构,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主要原料,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第15页,(二)、岩石圈物质循环,见书P30页 图2-1-6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循环能够概括为:,岩浆 各类岩石 新岩浆,(三)、岩石圈物质循环意义:,岩石圈物质循
5、环是自然界中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域之间、圈层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第16页,第17页,第18页,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第19页,第20页,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改变,1、内力作用,能量起源:,地球内部热能,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影响:,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2、外力作用,能量起源:,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表现:,对地表物质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 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影响:,将高山
6、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使地表趋于平坦,第21页,内力作用足迹:,地质结构,褶皱,断层,第22页,1褶皱形成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向斜,山地,洼地、盆地,(内力作用),早期,(外力作用),后期,背斜,向斜,谷地,山地,2背斜向斜判断:,依据新老关系来判断,新-老-新为向斜,老-新-老为背斜,第23页,第24页,第25页,断层形成两种基本形态,地垒(相对上升),地堑(相对下降),断块山地,谷地,断层面形成地表形态:,陡崖、大裂谷、一线天,第26页,认识地质结构地理意义:,研究地质结构,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含有指导意义。,1、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结构中,2、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轻易找到地下水
7、,3、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可能避开断层,第27页,外力作用表现,外力作用起源: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外力作用形式:流水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重力作用、化学作用等,外力作用形式:,1、流水作用,流水冲刷、侵蚀,流水堆积,沟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冲击扇与洪积扇,外力作用形式:,2、风力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沙丘、沙垄等,第28页,峡谷,冲击平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第29页,沙丘,沙丘,第30页,风蚀蘑菇,风蚀蘑菇,第31页,第32页,板块结构学说,第33页,1、主要内容:,(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2)板块出在不停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于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分布(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第34页,2、板块移动与地貌:,(2)板块挤压(消亡边界),陆块与洋块聚合,形成海沟、岛弧 和,海岸山脉,陆块与陆块碰撞,形成,山脉,总结:地球上海陆分布,陆地上宏观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结果。,(1)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第35页,阿尔卑斯山脉,返回,第36页,安,第,斯,山,脉,返回,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