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年乡长教育工作履责述职报告.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319211 上传时间:2024-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乡长教育工作履责述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XX年乡长教育工作履责述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XX年乡长教育工作履责述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X年乡长教育工作履责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x年以来,本人严格履行乡长的教育工作职责,全力组织攻坚,致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推动我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将2年来本人履职情况报告 一、进一步深化教育强乡的认识 一是突出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建设经济强乡,基础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教育。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发展潜力,抓竞争实力。基于这种战略思考,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把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全乡性教育工作会议,我都坚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参加,并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在全乡重要会议中,我时时不忘强调教育工作,听取学区、中心校校长汇报教育工作。 二是突出推

2、进素质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实践中坚持四个“更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是更加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更加重视改进培养模式,建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育模式; 三是更加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实现全面发展; 四是更加重视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方法。 三是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xx乡教育之所以能获得较好成绩,与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分不开的。根据xx乡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激励与考

3、核的措施,激励教师长期从教、乐于从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同时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熟练、结构合理,与当前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进一步强化教育工作的职责 一是用“心”营造教育氛围。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担任党委副书记、乡长以来,我始终严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努力推动xx教育长足发展。经常深入学校察看,帮助解决教育难点问题,督促危房改造、校舍搬迁工程的推进落实,每年教师节带队慰问中、小学教师,送去礼品和慰问金,对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教师实施一定的帮扶。制定了一些奖励制度,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

4、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二是用“智”创新教育机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为此,我们紧密结合xx实际,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使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一,大力整合教育资源。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想方设法加大教育投入,采取整合、改建、扩建等措施,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这2年全乡总计投入万元用于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如xx小学整体搬迁,新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增添座椅套,可以容纳名学生,新增图书册,学生寄宿条件得到大力改善,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第二,大力鼓励社会办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逐步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办学并存的教育发展新格局。2年来兴办了xx中心幼儿园等余所民办幼儿园,成为推动xx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 第三,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创新办学体制,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教师绩效考核、工资分配等进行大胆尝试,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3页 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