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内容学习心得体会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内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归根朔源,如果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方针引导我国进入依靠法律制度开展社会管理的规范之路,可视为依法治国的1.0版。那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则是从文化之治的全新高度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注入了崭新动力,堪称依法治国理念的2.0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系统理论构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提出的更加明确的法治建设战略目标,吹响
2、了当代中国走向法治强国的新号角。 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展示对法治建设深度审视的宽广视角。审视当代中国法治问题,必须有宽广视角、长远眼光。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之于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宽广视角,既体现在从法治历史脉络中探寻大逻辑,更体现在立足时代制高点去把握大格局大趋势。时代在发展,当代中国的各项改革正在转型增质的新常态中全面发力,依法治国要增加新的文化内容,它必须要有时代感,必须要与中国当下的国情相契合。正是基于这种宽广的视角,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都在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发展脉络、司法改革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法治建设新蓝图的再研判与新探索中,不断增进对法治建设重要性与规律性的认识
3、,由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大维度层层递进,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方针既有经验成果中萃取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新方针,进一步阐明了法治建设与主体责任之间的深层关联,从保障法治的正当化到反映法治的人民性角度完整阐述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文化意义,深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趋势与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体现对法治建设关键领域的深度关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运行在于法的制定、执行和裁定,不让制定出来的法律只存于纸上和墙上,而是在各个子系统的严格落实:强调科学立法为社会各方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创造更多条件,以提升司法的公平正义;强调严格执
4、法是针对政府在行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要求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调公正司法是透过司法体制改革,预防外部权力对司法审判活动的非法干预;强调全民守法不仅包括每个公民,也包括了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他们都要成为守法的主体,这是提出了构建法治国家的宏伟愿景。这样,立法、执法、司法和民众,样态多元,理念趋同,节节相扣、芳华竞领,让用法者在法律面前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法律事实,让法治价值真正彰显于社会成员的内心认同之中,回应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从而真正构筑起普世意义上的法治文化精髓。 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蕴含对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的积极回应。从问题出发,是我们党理论探索的宝贵品质,也是改革
5、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所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没有现成的模板,更不可能是西方国家法治模式的翻版,而应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法治实践。当前,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部分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对此,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大维度一一回应,用科学立法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用
6、严格执法来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的稳步推进,用公正司法来明确司法体制的不断完善,更用全民守法明确全社会法治观念的明显增强,从而赋予了法治文化理论新成果引领实践新发展的深厚根基。 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阐明法治建设的中国思维。如何传承好中国人民自己的法治基因、实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良法,让全社会学法、用法、崇法、尚法的法治文化活力充分涌流。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新故事,彰显出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独有的理念、智慧、神韵以及普世价值。对此,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蓝图上层层细化,用十六个字
7、,四大维度,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突出立案、执法和司法机关的能动性,更突出人民群众作为法治的主体性,全面而又系统地回答了如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为路径选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层次问题,有符合当代中国特殊国情的逻辑思维,明确指导思想、重要任务、承扬传统和互动借鉴,理清了法治建设中一与多古与今中与外常与变和法与人等基本关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从而阐明了法治建设的中国思维,对于坚定务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意义重大。 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文化之治,任重道远。它从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
8、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到要求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遵循,澎湃着勃勃的法治建设时代新气息,让法治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信仰,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注入法治文化的崭新动力。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内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9、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开辟了中国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 法者,治之端也。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到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明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到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从宣示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hellip;hellip;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实践布局等各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走什么样的道
10、路、构建怎样的体系、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和落实。习总书记要求: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lsquo;全面rsquo;的关系,努力做到lsquo;四个全面rsquo;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互促进、辩证统一,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向前发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强民富之重要基石。只有更好地发挥法治的支撑作用,将法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努力做
11、到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南辕北辙,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都没有意义。习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把握党和法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贯穿习总书记法治思想的一条鲜明红线。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12、。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习总书记强调: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人民群众每一次经历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因此,广大政法工作者必须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1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来体现、来实现的,他们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切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治天下者,善谋大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
14、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广东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多点突破,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胜利,为实现三个定位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法治基础。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内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种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这样就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
15、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制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统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并确保其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破坏和损害,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保证全国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序进行。 实现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
16、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维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这种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实现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从封建专制国家,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国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实现依法治国,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实现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是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前进的道路上也必然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就必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各种破坏、犯罪活动能受到有力打击和有效控制,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能得到正确有效地处理。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最靠得住的办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