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陶继新报告心得(秦光磊) 第一篇:听陶继新报告心得(秦光磊)听陶继新报告心得 XX县区第二实验小学秦光磊 听了陶老师的精彩的报告,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受颇多:陶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既能涉及到当前教育中,甚至社会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又能像拉家常式的语气跟我们阐述他对问题的看法。特别是他的读书与教师成长,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再不读书,水平将低于自己所教的学生。教书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前的教书,似乎以传递知识为主,其实这是最底的层次,但即使这样,真正做到得心应手也不容以,同一个问题,不同人讲起来,又很容易让人接受、理解的,又有越听越糊涂的,这是语言的艺术,来自长期的读书积累。另外
2、,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就难之又难了。教学真是不好教,何况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看来,唯有读书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会有答案。 教学数年来,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更无法谈文化修养。课堂上,除了讲生硬的理论知识,也没有生动的语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在日后的生活中每天读好书,每天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道德水平,让自己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听陶继新老师心得体会听陶继新老师心得体会 2011年2月20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陶继新老师,并且聆听了他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精彩报
3、告。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陶老师是XX省教育社总编,中国教育报的资深记者,学识渊博,对齐鲁文化有着很深的造诣,为我省的很多中小学生做过报告,将他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洒遍齐鲁大地。 这次报告会上,我感受到陶老师对读书的热爱;以及陶老师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格。 一、爱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生存必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学识渊博,无人能及,14年周游列国后发出感慨:“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更何况是我们呢。因此,读书对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读书可以使你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人格,二
4、者兼备定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 所以,爱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二、勤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不仅要读书,还要持之以恒,每天定好计划,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 有人说。“我很想读书,可是没有时间。”这是给自己找理由,想读书的人会给自己挤时间,一天抽20分钟,一月就会读10个小时,一年就可以读120个小时,会读多少本书呢。 所以,要勤读书。 三、会读书。 第一,要学会选书。也许你也读了很多书,可为何提高不大呢。因为,你没有读好书。现代社会,鱼龙混杂,各种报刊、杂志、小说满街横行,如果意志不坚,很容易被诱惑。因此,读书要读有用的书,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
5、第二,要疏离浮躁,要有一颗定心。读书忌浮躁,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深入书中所塑氛围,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真正提高自己。人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惟有静下心来,嬉戏品位、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 第三,要读写结合。人的记忆力有限,读过的经典名句、名段,不可能一一记牢,因此,摘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人民教师来说,积累更显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用我们一生的储备来激活每一堂课。 此次的报告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在平日教学以及读书过程中所存在的惰性,课外读书时间少的可怜,更何谈什么背诵。的确,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必须有真才实学。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才有更多的机遇,只要脚踏实地
6、的去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勤于读书、背诵,留心于社会动态和身边的人和事,不囿于步伐,成功就一定离我们不远。 第三篇:听陶继新报告有感听陶继新报告有感 杨红 寒假在学校听了陶继新老师的经典报告,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他从八个方面讲演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即“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诵读内容:经典中的经典”“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终生幸福的文化之旅”,每个方面都是我所急需的。 我收获的是经典大餐,在赞叹他们成功的同时,自己也在无形中受到鼓舞,得到启发,生发动力。 一、让经典丰盈思想。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
7、书为本。在浩瀚的文化中,流传最为久远的是经典。经典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是历史的奠基与沉淀,是创新的先导与灵智,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它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可以培养人的素养,可以丰盈人的思想。陶老师说:“作为教师,应该是文化人,把经典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是啊,就像韩愈所说的一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承载的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无限的知识,要解答学生的疑惑,还要育人,培育完善人格的人。孔子也把育人放在首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教人要做像水一样有德行的人。由此可见,读经典的过程既是增长智慧的过程,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特别是面对现今社会教育中出现的
8、这样那样的背道而驰的事情后,教师的德行比能力更为重要,让经典化人已经不存有争议。经典内化的是人的修养,外显的是人的智慧。听陶老师的报告就像与经典同行,我时而跟着他徜徉在经典文化中尽享经典带给人的魅力,时而借经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时而因经典而开启创造的灵感。我也在思考着身后的老师谈论的内容:“像他这样的人(陶继新)有几个,还是平常的人多。”她们的言外之意,自己无法达到大师一样的水平。是的,虽然大多数人只是沧海一粟,无法与大师、与优秀教师相比,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懈地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缩小一点与大师的差距。就如陶老师说的一样:“读高品位的书,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有生命飞跃的感觉。特别是有些
9、经典要反复诵,让文化安顿心灵。”他还举了一个与自己一起去济南的朋友的例子,去时,那个朋友比他的水平高,可20年后,他的学识涵养却是那个朋友所不能及的,原因就是陶老师时刻与经典交流,与大师对话。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如此,他们吸收的经典文化丰厚,有了根深蒂固的经典滋养,遇到急事时,自然会不惊波澜。今天聆听大师的经典报告虽然没有生命飞跃的感觉,也没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但我却感觉是在赏读高品位的书。过去自己一直在坚持着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加德纳、魏书生、李镇西、陶继新等,他们的经典著作我百读不厌,他们的教育思想也在引领着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使我认识到
10、了读书时还应该加以分析,盲目地迷信书本,生搬硬套,最多得其形而不得其神,或者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忘了根本。还叫我懂得了读书、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正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最好的备课。”陶继新老师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是啊,书读得多了,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丰盈,品位得以提高,做起任何事来,自然如有神。尽管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每到关键时刻,也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浮躁、比吃穿、比购物、找借口的心理难以让读书取而代之。多么希望陶继新老师也能来我们这儿,用他婉婉道来、铿锵有力的讲演去激励更多的人,让时代的步伐里留有书的脚印,让
11、时代的气息里飘有书的芬芳,让时代的脉搏里存有书的跳动。 二、让名人鼓舞志气。 陶老师在报告中举了数位国内的教育者因读书而不断走向成功的例子,这些例子丰润着我荒芜的心田,激励着我不断向前,也促使我规划着自己的人生。从陶老师的报告、文章我感受到:活着,就是为了学习。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给自己的生命做个规划,为60岁做准备。60岁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辉煌生命的起点。”我们之所以渺小,之所以碌碌无为,就是因为没有像陶老师这样心里有目标,永远有打算,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充实的每一天。陶老师所讲的齐鲁名师史建筑让学生诵经典,才能用经典完成廉蔺列传的评说。他的故事告诉我:不仅教师要读经典,还要引导学生
12、读。关于引导学生读经典的成功事例还有腹有诗书的苏静,她曾用 8、9个月的时间就能培养学生作诗,现在有两周的时间便可以完成。短时间出高效率,这需要老师智慧地引领,还需要博学的老师的影响。他们的故事告诉我:自身需要加强的东西还有很多,学无止境。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淡定告诉我:博学使人谦逊,无知使人骄傲。还有张店文苑学校的化学老师张利平和创造读与写高质量与大数量的王立华,他们告诉了我: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整个报告会中,陶继新老师时而用典型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情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时而引经据典,感染人心,激人奋进,鼓舞志气。虽然很多事情、许多人物我都有所了解,但今天又一次听到
13、,感觉却不一样。见贤思齐焉,他们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驱使着我努力缩小与之之间的差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加优秀,前提是坚持去做,并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审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没有累,像陶老师一样除夕还在编辑部工作。成功人士的秘诀便是:因为喜欢而坚持,因为坚持而快乐。快乐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这次学习,我是带着很多阻拦而去的。第一,学校里没有派我去,第二丈夫不让我去。没人能体会我当时的心里,陶继新老师来到了滕州,可以说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坐几十分钟的车便能赶到,这是花钱难买到的经典文化大餐,我又怎能舍之。可有些人未必这样想,校长极力争
14、取了名额,安排了5个教师去学习,可去的只有2位。我真的很感叹,那么好的学习机会,却因自己的“有事”而擦肩而过。我喜欢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去充实自己,听完报告我又在网上看了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的通知,真的很遗憾,为什么当时自己不自费去,那么多专家的课,且是自己喜欢的语文学科。这使我认识到:当机会向自己敲门时,不需要犹豫。有得必有失,我参加优质课评比和教导主任培训已经耽误了学生的课,再去又是四天,怎会果敢做出决定。没学是遗憾,那毕竟是不能复制的学习机会,但遗憾中也坚定了以后做事的判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唯恐多,则志不能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圣则吾不能
15、,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第四篇:陶继新报告心得听陶继新老师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报告有感 韩集联合校白咸孝 今天我有的聆听了陶继新老师跟孔子学当老师报告,听后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古代,教师职业并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但孔子为什么能做的有滋有味,还让自己的职业思想在两千年后依旧让后来者传诵。 论语中教育我们,在学习中要锲而不舍、谦虚谨慎。孔子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
16、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在这本书中,作者又再次强调了在孔子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真贵时,又教会我应把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学习之后,又懂得思考,就在这些之后,他又告诉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作为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这是一群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更是一群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各有特点,各有长短,偶然一次犯错我们能谅解,这不算什么,对于经常犯错的学生也能谅解,并作出相应的耐心教育,这才是圣人所要达到的境界。今天的聆听,使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孔子教育学生时因循诱导,跟人商榷的儒家态度。 孔子一个重要的施教原则就是“因材施教”,正由于“材”之不 同,相应的“教”也需不同。 说到因材施教
17、,自然首推孔子,这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子路与冉求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听到自己应当做的事可以立即就干吗。可孔子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回答,对于子路,建议他先问过父兄的意见,因他性格鲁莽,而对于冉求,他性格懦弱,则建议他立马去做。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把因材施教的原则牢记在心。 通过向孔子学做老师的报告,孔子那充满智慧、循循善诱的形象跃然眼前,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体现出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这正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的。 第五篇:听
18、陶继新先生报告有感听陶继新先生报告有感 XX县区云门山回中刘会美 上周,陶继新老师在XX县区旗城学校报告厅的学术报告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的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让我参悟了很多教学和人生的真谛,对我今后的教学会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先将感悟和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陶老师从“师生回归本位”、“合作才能共赢”、“大课程大教材”、“人格是高效的持久动力”、“超然的心灵”、“高效教学之道”六大方面阐释了为师之道、为人之道。陶老师的报告,没有当下报告流行的浮夸和高深莫测的理论,有的只是李志猛的诚信考场,韩兴娥老师的大阅读,张文茂校长的衡水中学80华里远足课程,老咪的超然心灵等一个
19、个鲜活的故事,就是一个个鲜活故事的主人公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超然心灵让大师的报告数度被掌声打断,并给我以深深的启迪。 其次,陶老师不向命运屈服的人生态度和执着的求学精神,让我佩服之至。在那动乱的年代,公平公正被肆意的践踏,但陶老师依然淡定,也正是这样一个淡然之心成就了陶老师。逆境中崛起,挫折中前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青年应具备的优良品质,陶老师也就成了我们的人生之师。 在陶先生的报告中,没有高神的哲理,没有高昂的口号,有的是大量的真人真事和亲身的实践,娓娓道来,如数家常,让人听来倍加亲切,备受感染,今天的讲座还有很多知识和道理,值得我在今后的 教育教学中慢慢体会,细细反思,相信它一定会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让我受益终生。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