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发言系列简讯5篇 第一篇: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发言系列简讯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发言系列简讯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 以读者为本,以科技为源,加大“一带一路”舆论宣传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在g20峰会上,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经济之锁的钥匙,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没有创新就没有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信号、牵引、制动、网络等系统技
2、术的自主化和国产化。 他介绍说,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表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政策、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同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发出了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此后“一带一路”成为三大战略之一。 他认为,习近平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八项要求之一是要切实推动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
3、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科技日报是承担党和国家科技宣传任务的主要宣传机构,长期以来科技日报以读者为本,科技为源。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已经持续开展了十多年的宣传报道和行业调查,关注和宣传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责无旁贷。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 服务“一带一路”打好人才攻坚战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北交大校长宁滨教授代表正值120校庆的北交大致欢迎辞。他说,“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其战略核心就是互通互联。“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
4、为北京交通大学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交大积极深化国际化教育模式改革,打好人才培养攻坚战。 宁滨介绍说,在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和俄罗斯交通大学共建中俄交通学院,主要面向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培养高铁方面的人才,这是中国轨道交通第一个“走出去”的境外办学机构。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培训班。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交大开办了4个国际化试点班,为“一带一路”的下一步发展实施储备人才。学校设立的汉能新能源国际学院入选“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积极探索全面引入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目前,交大的留学生规模已经达到2
5、000人,多半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宁校长说,北京交通大学还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打造智库,为各级政府、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智力支撑和发展指导。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的丝绸之路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团队;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合作成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汇聚全球的一流专家,瞄准国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研究前沿,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通共荣、互惠共赢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 以“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
6、坛”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出席论坛并致辞。 他说,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第一次提出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五通”概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后来我们在研究制定战略规划时,又把这“五通”具体化,提出了沿线各个国家要加强八大领域的合作: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深化贸易的合作,三是拓宽投资的合作,四是深化资源开发的合作,五是深化金融领域的合作,六是加强生态环保的合作,七是深化人文交流的合作,最后一个是加强海上合作。 他介绍,在这三年里,我们制定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同时发布了“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
7、织表达了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我们也已经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政府性备忘录或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合作。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着重大方向、重点领域、重要国别和重大项目,以“钉钉子”的精神来扎实地开展工作,切实推进规划的实施,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效。 他说,在刚刚闭幕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出了一个倡议,就是发起成立全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联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了铁路、公路、水路、管路,其中铁路的互联互通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中国轨道交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轨道交通特别是
8、高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和更大的舞台。随着中国高铁更多的走出国门,不仅可以大大缩小世界各国之间的物理距离,它也缩小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距离,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 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中国高铁的创新之根在中国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2015年我国高铁已超过19000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长度的60%,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提供了有利的支撑。高速列车穿行神舟大地,成为客运快速增长的强劲动
9、力,同时高铁也显著提升了铁路的装备水平,提供了快速、舒适、准时、规范的服务。目前每天运行的高铁动车有4200列,至今累计运行超过了38亿公里,运载旅客已经超过50亿人次,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 针对有人提出高铁的成就在于引进,是引进才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认为,高铁工程与引进的关系不大,其主要技术来源是我国的长期实践积累。因为最近三十年来,包括高铁在内的我国新建铁路,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国外经验可以借鉴,桥梁、隧道、铁路之所以领先世界是自主创新的成果,是依靠自己力量建成的。 他认为,我国真正突破并掌握高铁核心技术是在这五六年,不但摆脱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还实现了产品的自
10、主开发。像自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一个个得到了攻克,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动车组的应用表明,其动力各项关键指标可以说是十分优越的,控制系统的软件都可以自主编制,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重新构建了国产动车组的平台。这不但将为我们高铁提供更放心、更经济的产品,也将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王牌。 他说,引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较深的内功,这叫做借力发力;相反一个企业缺乏自身的定力,按照人家的脚本,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拐着拐棍是走不快的。以汽车为例,在合资企业中产品的改动都需要到国外加以论证,如此一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创造力就受到严重挤压。然而我们的铁路是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
11、时,不断地开发自己的产品。引进促进了我国设计手段的提升,给自主研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动车组是靠我们自己的智慧打造的自主的技术平台。 傅志寰认为,如果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旦巨人倒了,我们又掉在地上,变成一个矮子了。然而我们目前已经不是一个矮子,也是一个巨人。创新的根不在国外,而在中国。我国创新能力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没有积淀创新能力就是无源之水。 他说,创新的根基是人才。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创新能力的载体是人,没有人才谈何创新。几十年来,在新产品开发中经历难以数计的失败,才使我们自身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专家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机车工业立足于世界的关键所在。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利德:
12、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战略共同建造中巴利益共同体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利德出席论坛并致辞。 他说,巴基斯坦与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这一关系是基于两国互信以及长久的友谊。随着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两国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将会掀开中巴两国繁荣、增进友谊的新篇章。 马苏德哈利德大使说,中巴经济走廊不仅对两国是互利共赢的,还能惠及整个区域,提升区域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在公路、陆路、
13、铁路、航线与中国的联系。同时,中巴经济走廊也将惠及中巴两国,以及在中亚、南亚数以十亿的人民。目前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公民有13000人,中巴两国的贸易额已经高达190亿美元,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据介绍,铁路是中巴合作的亮点。目前巴基斯坦的铁路网三分之二没有商业价值,但很有战略性的价值。跟公路相比,铁路的运营网络已亟待改进,急需提升。希望中国能够扮演振兴巴基斯坦铁路的历史性的角色,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他说,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将会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上的贸易和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希望北京交通大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技术平台,成为合作伙伴,帮助我们挖掘潜力
14、,实现两国共同繁荣的梦想,共同建造中巴利益共同体。” 马拉西亚陆路委员会委员长、原外交部长丹斯里拿督斯里赛哈密: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和改进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马拉西亚陆路委员会委员长、原外交部长 丹斯里拿督斯里赛哈密教授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有些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同步的。在我看来是有差别的。因为技术是关于物理体系的一个部分,所以技术进步是对于物理系统部件的提升。但是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和改进,包括如何创新地使用技术,让它能够使整个体制和体系受益。 列车原来是每小时100
15、公里,现在的高铁时速可以和飞机媲美,轨道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原来的蒸汽机车,到现在的动车组,这些移动的动力平台能够搭载高铁列车,一方面帮助乘客从一点到另外一点,能够实现高速的客运和货运,同时它也给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他以列车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五年前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总额是742亿美元,而在2015年就提升到了975亿美元,五年之内实现了33%的增长。其中95%都是经过航运来运输的,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更加高效的铁路运输,那么将能够每年节约2.6亿美元的资金。这是非常巨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中国能给我们带来创新性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一起推动“一带一路”的项目在
16、南亚的进步。 他认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成本很高。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融资。技术创新是我们需要的,但是也需要银行业稳定性的支持。我们希望“一带一路”建立基金,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建设,能够促进基础设施的融资。 原铁道部科技司司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委副主任李中浩: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原铁道部科技司司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委副主任李中浩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今天中国高铁之所以站到世界轨道交通的前列,分了几个发展阶
17、段,1978年到2003年是自力更生阶段,2003年到2008年是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在2008年以后到2011年,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以380a和380b为代表。在2011年以后我们是自主创新为主的。以中国动车组为代表,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拥有自己的技术并且站在了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前列。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是以国产化率作为一个主要的杠杆和抓手。在牵引控制系统、在制动系统、信号系统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并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 他认为,我们在轨道交通领域,处在世界的先进行列。但是我们目前还缺乏原始创新
18、的能力,我们的原始创新的系统性、基础性不够,不充分。我们的原始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如何构建原始的创新动力,要注意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平衡。 李中浩说,从技术发展方向来看,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传统的革命性的交通工具来看,离不开两个主题,一个是绿色,一个是智能。从绿色的角度来讲,最好的解释定义是节能,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地铁里面运用各种手段,比如说优化操作,比如说全自动驾驶,在这样的领域里头综合起来提出一个目标,使我们的地铁线路节能15%到20%,这个目标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始终站在绿色能源的角度,宏观的思考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继续站在领先的地位。我们国家的卫星技术,高铁技术,通信技术都是领先地位,经过调研,
19、可以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域,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使得我们的列车更加智能化,那我相信我们是可以继续保持轨道交通的领先地位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罗雨泽:轨道交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探索中国模式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罗雨泽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轨道交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主导建立的金融机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第一个项目,都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而轨道交通更是占了
20、半壁江山。据有关数据报道,“一带一路”与高铁、轨道交通相关的大概是6.23万公里里程数,占全球高铁建设里程数的四分之一,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建设,占中国整个海外和高铁建设里程的超过四分之三,所以“一带一路”的轨道交通也是我们高铁走出去的重中之重。 据他介绍,轨道交通为什么重要,第一个是快速、大容量、准时。第二点是产业关联度非常强。第三是符合城镇化的一个主题趋势,它的需求不断的在提升。第四是我们的性价比比较高,有竞争优势。我们知道世界上绝大多数高铁,都是亏损的。但是我觉得中国具备高铁盈利的条件,目前已有这样的先例,香港的地铁是盈利的,有很强的启发意义,通过一定方式内部化。 他认为,我们的工业系统
21、,包括产业经济开发区,具有开发的能力,在产业能力,建设能力方面,我们是非常突出的。另外一个方面,“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所谓整体化的开发模式是适用的。不光包括建设还包括经济区的建设,包括社区的规划,商业的开发,一系列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把一些外部的收益内部化,可以使企业盈利。 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任翟崑教授:设立五通指数,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任翟崑教授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我们都知道,所
22、谓“五通”是指政策、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和民心的相通。所谓五通指数就是围绕这五个内容建立的指标体系。以设施联通为例,其二级指标是指交通设施、通信设施、能源设施三个指标,其二级指标中交通设施又包含物流绩效指数、是否与中国直航、与中国铁路联通、与中国海路联通四个指标。等等。就内涵而言,“设施”包含交通、电力、能源、电信等硬件,“联”是指归属于不同权益所有者的“硬件”实现相互对接的状态,“通”是指有关“硬件”使用机制和规则的统一或无障碍对接。 他认为,根据这个“五通指数”指标体系,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联通顺畅的国家主要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7国;此一等
23、级即联通良好的国家包括越南、蒙古、卡塔尔、巴基斯坦、印度等39国。 为进一步提高五通指数,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联通是普,他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积极向有关国家展示当前状况,大力推动多方面和多层级沟通机制的建立和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牵头开展总体规划研究,确定骨干通道的布局及主要分支线路;牵头协调开展项目路线设定、技术标准与规范的选择等问题;与相关国家共同探索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营的机制问题。与此同时,建议有关国家先期重点围绕“联而不通、通而不畅”问题展开调研,根据中方倡议的内容,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项目进行梳理,以期与中方一带一路战略相衔接。 中国中车副总经济师兼投资部部长梁兵:抓
24、住“一带一路”机遇,实现连接世界梦想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中车副总经济师兼投资部部长梁兵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介绍说,2015年9月28日,中车集团正式成立。中国中车的组建,是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对于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打造世界一流跨国集团、增强我国高端装备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示范性作用。 据他介绍,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现有51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01
25、5年实现营业收入2437亿元,总资产3281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66位。中国中车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口产品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升级,出口市场从亚非拉到欧美的飞跃,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产能走进去的拓展。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国际市场签约额58亿美元,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人民币,分别是2010年的3倍、3.88倍。截止2015年底,境外企业和机构总计58家,分布六大洲21个国家和地区。加快全球资源布局,建成马来西亚、土耳其制造基地,开工建设美国城轨、南非机车制造基地;在美、德、英、捷克、瑞士等国组建了联合研发中心。 梁兵说,行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
26、轨道交通是现代社会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作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未来国际化发展中国中车要加快实现由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由走出去向走进去、由本图企业向跨国企业的三大转变。“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平等、开放、包容的大舞台,中国中车愿携手各方,打造中国制造金牌名片。 广州地铁集团副总裁刘光武:城轨创新,共圆国梦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广州地铁集团副总裁刘光武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广州地铁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一个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里,是产业全覆盖的,从设计、勘察、设计,工程研发到咨询
27、培训,并且正在承担建设国家的工程实验室。广州地铁通过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一系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业,在广州和全国得到很好的发展。广州地铁开发的许多产品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标杆企业。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他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里,我们事实上起到了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现在广州地铁,已经建成开通了260公里,2018年我们要达到500公里。全国已经有44个城市在建地铁,设计的投资有1.6万亿。 他认为,我们科技成果也好,科研也好,都是单件,单台套,但是对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我们广州地铁提出了基于多领域的一体化的协同技术,这一项目他们正在展开研究。讲到“一带一路”,g20峰会杭州共识提出的
28、核心词是“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我们正在以体制机制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工具,以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为载体,打造“智慧城轨”这是一个创新网络,而且是一个开放性的创新平台。 XX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炼:创新带路互惠共赢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XX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炼教授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一带一路”是国家的“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要树立创新引领互惠共赢的共识,树立将中国创新的好东西拿出去与各国合作分享
29、的思想。 他认为,创新跟技术发明的不同在于应用的价值创新。国家应组建联合舰队式的平台公司或机构作为经营一带一路的主体,用田忌赛马的方式选择创新家主导创新发展。这里有一个词叫“创新家”,创新家不是企业家的概念,那么最大的创新家是谁。是成功的政治家。1983年是里根总统决策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这是最大的原始创新项目。到今天为止,项目花了一万亿美金还在继续做。这个创新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结果呢。带来了信息化革命,带来了互联网、gps。所以,创新家是“思想家+用户代表+管理者”。 简炼认为,今天的中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智力和财力已具备实现中国梦的实力,以一带一路的投资和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带路的方
30、向,以为世界人民造福为己任,抓住历史机遇为沿线国家增添新福祉,带动国内在创新创业方面实现突破。输出中国的创新优势主要包括发展新城镇综合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应用技术、交通运输服务等。 他说,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需要国家统筹,发挥综合实力,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不能搞散兵游勇。因此,建议组建国家统筹的保障机制。从国内的外交、发改、经贸、银行、海关、工业等部门组成保障机构,作为经营主体的保障机构,从国家实力层面给予支撑,用国家互相调剂的易货贸易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佃龙:带动中国铁路“全产业链”走出去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
31、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佃龙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对于从事海外经营的企业来说,当下创新的概念,从战术层面就是运作模式的创新。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模式出现了巨大转变。以ppp模式为代表的集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为一体的项目运作模式逐渐成为国际主流。对铁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有巨大需求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希望企业能提供一揽子的全产业链集成服务,这将是企业运作海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站在ppp模式的创新角度上,更加注重项目前端策划,为缺乏技术的市场做好路网规划;更加注重后端服务
32、,主导长期运营和维护等工作。也就是说,从单纯的承包商转变为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 他介绍说,他们运作的埃塞-吉布提铁路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前期注重项目线路的规划、融资策划等工作,打破过去只做承包商的观念。后期获得项目的运营权,占10%股份,带动中国铁路“全产业链”走出去。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第一次采用包括运营维护在内的全套“中国标准和技术体系”修建的跨国电气化铁路项目,是新时期的“坦赞铁路”。 据他介绍,他们在创新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也与各方协作联动,形成合力。企业在前方搞好经营,拿到项目,国内后方有坚实的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联动。中国铁建与北京交大创办了“3+1”海外项目经理试点培训班,已
33、有21名毕业生完成学业,奔赴海外一线,开始工作。通过企业牵线搭桥,北京交大先后与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刚果布、沙特等国高等学府共商轨道交通联合办学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两校一企”三方合作实现共赢。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海外的这个舞台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用户需求推动轨道交通创新发展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一直以来,轨道交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由用户需求作为
34、推动和牵引。比如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从基于轨道电路的固定闭塞系统,到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cbtc),及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fao)。用户的需求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由单线建设和单线运营,向网络化建设和网络化运营发展,从而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因此,企业要满足用户及业主要求,以需求为指导和牵引,以高端产品和先进技术做支撑,带动全产业链走出去。 据他介绍,“十三五”期间,全球预计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7个城市281条线路约7057公里(主要是地铁,含部分快轨)城轨交通在建。其中中国大陆40个城市210条线路共5444公里在建。境外24个国家和地区37个城市71条线路共1613公里在
35、建。根据uipt(公共交通国际联会)预测,到2020年,全球75%的新线将采用全自动运行(fao)技术,40%的既有线改造时将采用fao技术。 他认为,轨道交通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领域,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进国际骨干通道的建设。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接轨国际标准,要充分研究国际先进标准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化体系,实现在不同市场的兼容性,以满足国际标准且符合国际市场规律的价格保证中国企业顺利“走出去”。 亿赞普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黄苏支:三通一大,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一带
36、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亿赞普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黄苏支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她介绍说,亿赞普公司旗下有三大板块:金融板块、全球港口联盟、丝路驿站。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设的“丝路驿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通关、通汇、通信息。以上三通都在园区中实现。 据介绍,她说的“通关”,是指在企业的商船进港之前,提前给你完成通关和报关的手续。通关平台的价值非常的大,以前的中国货船,在海外通关至少要3到15个工作日,这样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货款回来的速度慢。通过这样的连接平台,实现当天清算和通关。它的关键是亿赞普连接了全球23个国家港口的海关报关平台,通过格式的转换,可以达到一站式报关。 近几
37、年来,从传统的大宗的贸易结算来说,基本上全球的贸易都是以美元作为基本的结算货币。对于中国,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我们投资和贸易,其实有一个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我投资完了以后,我的收益怎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换算成人民币,让资金以最低的风险回到中国境内。这就是她说的“通汇”。 黄苏支还介绍了她的“信息通”。在信息互通上,该公司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专门成立了“中国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主要有两个职能:第一个就是运营国家“一带一路”的官网,该网作为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向所有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上的进展,以及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二个职能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的这些国家,
38、推动他们的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她说,基于以上三通,最后形成了所谓的“丝路驿站”。 第二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概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概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新时期优化开放格局、提升开放层次和拓宽合作领域的重要指针。 一、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个靠陆,一个向海,所经地区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均占据重要位置。这一发展战略与古代丝
39、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延续与发展,更是提升与超越。弄清这“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有必要对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初步了解。 (古代)丝绸之路。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自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丝绸、皮
40、毛、玉石、珠宝、香料等领域的商品交换不断繁荣,文化、宗教等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跃,不仅成为亚欧国家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东西大通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认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被称作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汉朝时期,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交流,特别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往来途径主要依靠海路,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为交易之道。这条通道形成的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
41、原少,前往西域走陆路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而海路可以依靠中国东岸夏、冬两季季风助航,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开辟海路通往欧亚各国。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其主港历代有所变迁,先后经历了徐闻古港、广州、泉州、漳州等。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其主港是青岛古港,可驶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很早就有了对日韩的人员交往和文化经贸联系,这条航线也被史学界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二、关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两条古
42、代丝绸之路构建新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牵充满活力的亚太经济圈,中串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通欧洲发达经济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欧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应运而生,以综合交通廊道为展开空间,对沿线区域的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
43、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延伸,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三、省、青岛开展课题研究情况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课题,国家有关部委已开始着手编
44、制顶层设计。全国已有16省市,包括西北5省市、西南4省市、东部7省市,积极争取“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与东盟、中亚等地区的合作具有悠久历史和扎实基础,更居毗邻日韩、地处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优势。特别是随着“两区一圈一带”空间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蓝色经济区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日益突出,黄三角地区“飞地经济”试点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有效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西部经济隆起带将借后发优势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若干发展高地,为山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出海口,处于海陆丝绸之路“十”字结点位置,向西可连接中西部地
45、区及中亚五国;向南可通达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及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临近,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合作、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特别是在地理位置上,是距国际三大主干航线(泛太平洋航线、泛大西洋航线、亚欧航线)中西行航线最近的北方港口,与日本九州、福冈、下关和长崎及韩国釜山、仁川等港口海上运距短,航线丰富,班期密度大,更有利于吸引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的运输,是陆上丝绸之路向东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拓展的重要门户。 3月22日,青岛召开了建设新亚欧大陆桥头堡参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讨会。综合历史渊源
46、、综合实力、内外开放、海洋文化等本土优势,将规划建设四大功能载体,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一是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将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整合海陆要素资源,加快海陆双向衔接,深化与乌鲁木齐、霍尔果斯等西部口岸合作,搭建“青新欧”跨国货运铁路直达通道,加快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建设,打造与韩国贸易交往快速通道,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部沿海延伸,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打造环太平洋地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枢纽,助力我国海陆双向大开放与国际合作格局大调整。二是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将以助推海洋强国战略为目标,加快建设东亚海洋合作交流
47、中心,设立东亚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东亚海洋人才教育中心,立足东亚、辐射亚太,在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保护和灾害应对、国际远洋渔业、海洋经贸等海洋领域多层次国际务实合作,打造立足东亚、辐射亚太的国际海洋事物沟通协商机制和合作交流平台。三是构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枢纽。将以申建自贸港区为引擎,加快建设财富管理综合金融改革示范区,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实施国际货物贸易提升发展、国际转口贸易突破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跨越发展、国内外贸易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实现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搭建起与沿线国家经贸交流合作的桥梁。四是打造“一带一路”综合保障服务基地。将发挥城市功能完善、综合承载能力突出的优势,调动一切资源,整合一切力量,为深远海开发、海域安全、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坚实后盾,建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保障服务基地。 第三篇。2016“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习题1.“一带一路”是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单选)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2.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单选)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c“一带一路”d“丝绸之路” 3.是现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