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发言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县十六次党代会XX县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6年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努力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新要求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克服结构调整压力、脱贫攻坚压力、农民增收压力、财力紧张压力,以更加务实的招法和举措,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改革发展成果,
2、为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90.6亿元,同比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495元,同比增长6%;粮食产量达到22.4亿斤,同比增长2.3%,继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称号。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按照“调优产业布局,调强经济作物,调高经济效益”的方向,着力实施“金叶富民、绿蔬富民、青山富民、牧业富民”四大工程,全县调减玉米面积14.3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25.38万亩,同比增加12万亩,大豆、饲料饲草分别增加1.2万亩和1.1万亩。建成常安、宁远2处省级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烤烟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产量9.84万担,产值9660万元,
3、全口径税收4200万元。打造国家级蔬菜种植标准园永和菜业基地,新建棚室118栋,全县单季蔬菜面积达到4.54万亩。建设居仁和顺、太平山食用菌基地,木耳产量2000万袋;种植林下参3000亩,发展红松果林1万亩、大果榛子115亩、林下灵芝50万袋;林下养殖森林鸡、藏香猪、野猪等5600头(只),林下利用面积达到7万亩,同比增长12%。实现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11%。新建“两牛一猪”项目6个,省级标准专业(场)户发展到2432个,全县出栏肉牛25.2万头、生猪65万头、肉羊1.6万只、禽类1022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54.7亿元,同比增长8.4%,牢牢占据农业半壁江山。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
4、力进一步增强。实施枷板河治理工程和常安镇侵蚀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累计河流清淤疏浚6843延长米,治理侵蚀沟18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完成生态造林0.76万亩,绿化村屯34个、道路160公里,新增大中型农机具2151台。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防控体系,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智慧农业逐渐进入农业领域,建成光恩“三莓”、创隆谷物等5个省级、市级“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和哈东民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提档升级民和红光、宾州新立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面积分别达到6050亩和4300亩,创隆谷物1500亩“东农252”大豆单产达518斤。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县
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9家。建成一批与龙头企业链条紧密的种养殖基地,高泰公司“三莓”等果蔬基地面积4万亩,连带农户8000户;宾西牛业安格斯肉牛二期新建牛舍70栋、面积5万平方米,存栏规模超万头;新建胜利鹏联种鸡场,养殖肉蛋鸡10万只;建设鹏程饲料种猪场,面积1.9万平方米、养殖规模2.1万头。成功申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项目,争取国家资金760万元,重点推进英杰温泉小镇休闲度假游、永和菜业观光采摘基地等4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试点项目,有效促进了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 (四)美丽乡村呈现新面貌。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为契机
6、,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发挥镇村主导、农民主体作用,在哈同公路、英杰风景区沿线集中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备、特色彰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建的“两线”16个村屯全部实现基础设施强化、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文化设施配套、民居及庭院围栏靓丽宜居、路边产业强劲涌现,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以乡镇所在地、同三高速、哈同公路两侧及景区景点为重点,开展全域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五)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试点先行,以居仁镇三合村和满井镇双华村为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组建三合村、双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实现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变为
7、按份共有。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回头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村有交易室、乡有交易站、县有交易中心服务网络。落实农业保险面积78.16万亩,登记认定家庭农场40个、种植大户167户、农民合作社139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5.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1亿元。 (六)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坚持“六个精准”要求,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县脱贫2591户、5757人,分别占总数的64.8%和63.5%,宾安镇立新村、平坊镇石洞村退出贫困村行列。特别是我县接受了市级核查、省级督查以及国家省际间交叉考核,各检查考核组均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一
8、是发展产业脱贫。依托*等企业,发展畜禽养殖、棚室经济、林下经济等高收益特色致富项目,带动贫困户845户、1278人脱贫。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脱贫。依托天顺食用菌、达丰蔬菜、经建天育生猪饲养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木耳栽培、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87户、165人,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三是劳动力转移脱贫。推动贫困人口对内在宾西牛业、高泰食品等企业和蔬菜、烤烟等产业基地就业,对外向发达地区以及俄、日、韩等邻国转移,全县转移贫困劳动力582户、728人。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大力推进贫困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村电网、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北兴、立新、石洞3个村通村路3
9、1公里,建设人畜饮水井14眼、抗旱水源井10眼,完成5个贫困村综合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村卫生室建设及医生配备,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通电比例达到100%,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五是财政金融扶持脱贫。建立财政投入扶贫创新机制,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推进发展产业、危房改造、新农合补贴、教育救助等工作。特别是出资300万元成立风险担保基金,为229户贫困户发放低息免担保扶贫贷款720万元,最大程度保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和畜牧产业所需资金。六是实施教育救助脱贫。在继续实施教育“强基工程”基础上,把资助面扩大到所有贫困学生,并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解决了590户、892名因学致贫家
10、庭学生学习、生活费用等问题,全县农村学生没有一个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七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坚持低保和扶贫“两线合一”,为3146名群众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整合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县财政出资110万元,对除低保人员外的7370名贫困群众参保新农合进行全额补贴,贫困户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通力合作、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热情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农业农村一线的广大干部群
11、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鉴于我县特殊的地形地貌、农民传统的耕作习惯,实现“减玉米、增经饲、旱改稻、上大豆”的目标,压力大、困难多。二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重道远。农业基础设施、农机化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美丽乡村精品亮点不多,农村环境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三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特色、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规模零散,互联网+农业、电商、微商等覆盖面不广。四是脱贫攻坚仍需加力推进。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自主脱贫
12、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一些好的脱贫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五是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少数干部视野不宽,谋划不够,创新意识、进取意识、担当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们要把形势判断准,把问题分析透,把困难估计足,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增强抓发展的信心、抓落实的决心,在思想上凝聚共识,在实践中掌握主动,在工作中形成合力,推动农业农村与脱贫攻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扎实做好2017年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是新形势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攻坚之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之年,必须迎难而上,潜心作为,奋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13、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省市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十六次党代会XX县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要求部署,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抓手,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农村社会整体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新提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加快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 主要预期发展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一)调优产业结构,拓宽发展空间,开辟增效增收新途径。按照“减玉米、升水稻、增大豆、扩果
14、蔬、上畜牧”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努力把玉米种植面积压缩到200万亩以内,经济作物和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一是实施“绿蔬富民”工程。围绕“北菜南运”基地县建设,依托永和菜业,新建蔬菜冷冻库3000平方米、蔬菜棚室1000栋,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露地蔬菜5000亩。做大宾州、洪山等产业园区,新增露地蔬菜1万亩,全县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二是实施“大豆富民”工程。围绕“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县”建设,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大豆种子繁育加工销售基地,重点打造民和乡红光村,宾州镇新立村、合顺村2.5万亩东农252大豆连片种植基地,并支持禹王集团、吉庆豆
15、业等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全县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同时,以高泰食品、糖坊鑫沃等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金糯262、甜加糯等鲜食粘玉米3.1万亩。依托北大荒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带动宾安、胜利、三宝、平坊等乡镇发展杂粮、杂豆3万亩。三是实施“金叶富民”工程。围绕“全国烤烟生产重点县”建设,依托烟叶复烤、烤烟生产研究所等项目,做强宁远、常安2个省级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提升质量和效益。全县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实现产值9000万元。四是实施“青山富民”工程。整合乡镇、国有林场优质资源,发展食用菌、山野菜、林下参、浆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北药、红松果林等林下经济利用面积增加到8万亩,食用菌增加到5
16、000万袋,林下经济实现产值4.7亿元。五是实施“牧业富民”工程。围绕“全省肉牛生产基地县”建设,深入实施“两牛一猪一禽”规划,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以宾西牛业、哈东牧业等养殖基地为牵动,着力抓好万头安格斯二期、安和牧业等5个肉牛养殖基地,大北农、哈东猪业等6个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配套抓好常安1.1万亩青贮玉米基地和2万立方米青贮窖建设,推动粮变肉,实现过腹增值。力争2017年底,全县出栏肉牛25.8万头、生猪68.8万头,畜牧业产值实现56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2650元,同比增长3.9%。 (二)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动能,挖掘强农强县新潜力。在培育农业新兴业态、拓展农业新动能、做
17、大基地规模、做强优势品牌、做足特色农业上做文章,促进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一是强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吉祥水稻、红光大豆、永和菜业等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以上。建成生态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实施常安营口村、胜利民安村等节水灌溉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完成生态造林5000亩,绿化村屯34个,治理平坊镇侵蚀沟12条。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以“粮头食尾” “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做强饲料、果蔬、畜产品、豆粕豆油、玉米淀粉等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竞争
18、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0户。构建食品追溯体系,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稳定在90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达到50个。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寒地黑土优势,叫响宾西冷鲜牛肉、猞猁河绿色大米、高泰冷鲜果蔬等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知名品牌。三是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完善省级、市级“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综合服务信息采集平台,推进永和菜业、吉祥水稻、福合水稻“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申报糖坊宾川玉米、永乐稻蟹养殖等4个市级“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以中国网库XX县区牛肉产业带、哈东民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为牵动,推动电商、农户有效对接,让农民既“
19、种得好”又“销得好”。四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抓住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有利机遇,坚持“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特色餐饮+乡村文化”发展方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推动英杰温泉小镇提档升级,建设*等一批乡村旅游群落,整合南部*等林场资源,建设森林生态旅游景观线,大力培育农民画、柳编、山特产等旅游纪念品和特色农林产品,努力打造以民俗观光、休闲娱乐、采摘游玩、农耕体验为主的都市农业示范区,叫响“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区”品牌。2017年,力争全县乡村旅游收入超过7亿元。 (三)升级美丽乡村,打造区域中心镇,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紧紧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致富美、设施完备服
20、务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六位一体”建设目标,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一是建设美丽乡村。巩固提高哈同公路及英杰风景区沿线“美丽乡村”景观线建设成果,将东南线纳入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力争将哈同公路沿线、英杰风景区沿线、东南线美丽乡村全部纳入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10个。探索建立美丽乡村建管长效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打造中心城镇。按照东南西北都有亮点、都有精品的布局,大力发展居仁、胜利、平坊、糖坊等区域中心镇,
21、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形成设施完备、产业支撑、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三是美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探索“屯收集、村集中、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结合“文明县”创建,以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为有效载体,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努力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 (四)释放发展活力,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强农强县新保障。坚持把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合作社、种
22、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升农业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加快推动永和菜业等合作社组建股份制公司,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社创建活动,力争打造达丰蔬菜、三莓果业、福合农机、华鑫原水稻等规范性新型经营主体30个。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结居仁三合村、满井双华村集体资产量化改革经验,扩大集体资产量化改革试点范围,做到能改尽改。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努力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格局。三是加快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23、大力发展统防统治、烘干仓储、测土配肥、饲料配送等各类新型服务业态,推行“订单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引导土地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力争2017年,全县20%(2016年15%)的耕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五)加力组织推进,落实政策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围绕影响和制约脱贫攻坚工作的重难点问题,进一步找准脱贫攻坚的发力点,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县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富农。针对贫困户实际和当地资源情况,认真谋划食用菌、绿色有机蔬菜、粘玉米、树莓、低产田改造、旱改水等产业扶贫项目,巩固扩大
24、贫困劳动力转移成果,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加快贫困村产业扶贫步伐,宁远镇洪山村主要发展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建设速冻加工车间1处,申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平坊镇石洞村主要发展规模化养牛项目;宾安镇立新村主要发展甜叶菊种植;经建乡有利村主要发展生猪养殖;永和乡北兴村主要发展食用菌种植,全力促进贫困村退出。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5个贫困村修建通屯道路31.6公里,新建维修人畜饮水工程21处,改造泥草房669户,建设综合文体广场25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三是坚持政策兜底扶贫。积极落实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惠
25、民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贫困户,力争年底前全部纳入低保范畴,确保按期完成脱贫目标。 三、强化领导,狠抓落实,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一)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找准政策承接点,围绕农田水利、互联网+、乡村旅游等,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全力争取涉农项目资金。对已列入年度计划的重大项目,抓紧配套资金,落实物资,组织推进,确保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 (二)建立长效脱贫机制。严格执行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程序,并做好政策的宣传
26、解释工作,坚决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和“被脱贫”现象发生。继续实行摘帽不摘政策,做到脱贫后政策不脱、帮扶不脱、项目不脱,防止边脱贫边返贫问题出现,让贫困群众持续受益,确保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有质量的脱贫,彻底摆脱贫困束缚。 (三)发挥典型引带作用。典型引路一直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有效手段。今天受到表彰的典型在不同岗位对我县的农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做出了贡献,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大胆实践,发挥好“实践者”的作用;各乡镇、各部门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持,发挥好“服务者”的作用,共同为我县的农业改革开辟新路。 (四)维护农村安全稳定。注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畅通县、乡、村三级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也是人人需要、永不过时的朝阳产业。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加快实现农业强县目标而努力奋斗。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