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渗透与人文素养培养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34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渗透与人文素养培养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渗透与人文素养培养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渗透与人文素养培养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5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175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高职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渗透与人文素养培养探究刘燕(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325)在素质教育方面,高职 院校不能够仅凭职业教育发挥作用,其他课程也一定要坚守底线,与职业教育同向同行,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在此背景下,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便不能够单纯地教授知识,而是要把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思想内涵与职业精神,并在课堂上渗透人文素养,实现教育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的统一。一、高职教学渗透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现实

2、逻辑(一)符合当代社会需要近年来,推动素质教育,转变“应试教育”模式已成为各级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主题。将人文素质与职业精神融入高职教学中,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人文精神与职业技能教育啮合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并且,在“精细化”“转型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1。在此背景下,诸多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人才缺口,因此加大对人才的招聘力度。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优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必须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与技术专家。在新时代,用人的标准已经由传统的学历限制转换为对人文素养、专业能力的

3、全面要求,只有素养全面的人才才会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将教育视角从单一的技能训练拓宽至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等方方面面,重新定义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使院校输出的人才都能够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二)回应相关企业期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各行各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效果也日益引起业界的重视。高职教育的不断扩大确实有效地增加了毕业生的数量,为产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后,缺乏团队精神,还缺乏基本的责任感,这让很多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陷入了困境2。因此,把人文素质与专

4、业精神融入高职教学中,能够符合众多企业的期待,众多吃苦耐劳、负责任且专业知识技能过硬的高职人才一定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关键作用。(三)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相较于全日制本科院校,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则较为不同。在学习成绩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处于待建设阶段。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多数学生生活在较为安逸的环境中,丰富的物质条件与复杂的网络交际容易使他们迷失自我。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缺少远大的志向和计划。部分学生在考入高职之前,并没有具体的

5、人生规划,对专业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并不会对专业产生认可。二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行为规范存在着不确定性。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坚持“唯利是图”的处事原则,没能够形成健康的职业道德原则。三是缺乏人文素养和技摘 要:人文素养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多数高职毕业生都想要成为一名具备全面素养的综合型人才。但倘若只想着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忽视了对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锤炼,那么教育的功能属性、工作者的“工具价值”就会被无限放大,对其心理、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全才”的核心目标,更是实现输出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重要举

6、措。因而,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人才培养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关键词:高职教学;职业精神;人文素养;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8-0175-03收稿日期:2023-03-14修改日期:2023-06-05基金项目:2022 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22GYB175);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 期校级质量工程“高标建筑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HLZ022207)作者简介:刘燕(1986.12),女,广东增城人,讲师,硕士

7、,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17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7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术能力。当前,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人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对工作的基本认识与

8、不断学习的动力3。二、高职教学渗透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的障碍(一)传统高职教育思想存余长期以来,为了响应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众多职业院校都秉持着“重技能,轻人文”的畸形教育理念,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培养出具备娴熟操作技能的学生,就能够证明高职教育是成功的。并且,部分教师刻意弱化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将技能作为评判人才能力的唯一指标,这种“唯技能论”的教育理念扼杀了人才发展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很多高职学生便形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歪曲观念,将考级、考证视为接受教育的根本目标,将等级证书与金钱、名誉、未来相关联,对其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4。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教学目标

9、的思政教学注定不会受到师生的青睐,这就导致思政学科在职业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工资待遇、进修晋升、教学改革等问题上还未对思政教师予以优待,思政教师自然就不会对工作教学产生足够的积极性,从而使高职思政教学陷入恶性循环。(二)教学内容脱离时代背景随着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高职课程教学也亟待深化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职思政课程所安排的学时不够多,学科建设目标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不匹配,加之相对落后的教学内容,且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没有得到及时扩展与更新,最终使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5。在本

10、就处于边缘化境地的思政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有限的课时用来应对考试的重难点教学中,难以开展具有深度的课堂教学,进而导致思政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此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往往存在一定的变动性,且学生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就进一步加大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难度。(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精神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政教学中,教师普遍沿用了高中时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秉持着“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开展相对保守的课堂教学。在压抑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被承认,且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本就不够扎实,进一步提高了思政教育的难度,使教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学节奏也陷入反复强化理论记忆的恶性循环。总体而言,目

11、前很多高等职业学校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逆反,对思政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最终直接降低了思政教学的效果。(四)思政教学实践流于表面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知行合一的实践方针,然而,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则与实践的原则相背离,教学内容仍局限于文本分析、词汇记忆、主题提炼、文章背诵,忽视了深层次地对人文精神的培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难以真正体会思政教育的魅力6。要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与思政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更多的人文精神内涵,并促成人文精神的外延发展,与专业技能教学建

12、立联系;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产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的。(五)缺乏职业精神考评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教育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熟练度,并不会对深层次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予以考核,假若学生心底并未对职业教育产生认同,高职院校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引导。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平时分+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的“三位一体”式考评体系,这种考评体系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考试成绩及学习态度进行量化,试图反映学生总体的学习效果。但是,职业精神是肉眼难以捕捉的“内在动力”,欠缺职业精神考评项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职业精神对学生身心活动的指引价值,对人才输出实际效

13、果的检验形成了限制。三、高职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协同发展策略(一)聚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社会上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在团队或集体中获得自己的价值认同。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从学生的现实出发,注意到他们个人经历的差异。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高职教育更应当侧重对学生非智力素养的培养,强调“学思结合”的价值,让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及其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寻求开放性的转变7,使学生各方面的素养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职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教学的

14、工具性价值,还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发展成为具有全方面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助力。(二)深掘并发挥思政学科优势在高职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围绕高职学生思维活泛、好奇心强等基本特征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进而寻求培养高职学生良好人文精神的可行177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177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路径8。例如,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科书中,收纳了很多具有戏剧性与人文价值的作品。在进行文章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生动的情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情景教学,通

15、过适宜的角色安排与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角色的情感,进而使其对文章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这种颇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可以将教师作为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其更容易获得来自同学的认同9。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把控课堂活动的节奏,利用社会语言、情景打造对接社会的“游戏窗口”,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实践与体验之间的联系。在此之后,教师便可以适当地植入一些德育内容,结合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将职业精神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三)重视学生的学习与情感体验在实践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不是以单纯的“给予者”的姿态面对学生,要结合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水平、性

16、格特征,使每个人都能够对学习内容抱有不同程度的见解,并且学生能够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与体悟中,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课程的美,促成其文化修养的提升,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及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主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弱强制性”的要求或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摘取一些重难点内容进行示范性解读,还要将大部分内容“还给”学生进行品读。对教师而言,“弱强制性”的教学安排充分地尊重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能够对学生予以最大程度的认可,教师也更容易与学生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有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教师要以思政课程内容作为基础,积极与学生开展对话,在平等、温和的沟通过程中

17、释放学生心底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模拟,从而实现思政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浸入。在课堂节奏方面,教师要学会积极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实现注意力的“无缝转移”,自然而然地将思政课程教学转到人文素养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上,从而保证教学能够处于平缓的节奏之上,更容易引发学生的高度关注。(四)强调思政实践的核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将传统文化作为起点,以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手段。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哲思、人文精神和生命思考,对新一代的高职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教师可以从文化名人、名胜古迹、人文风情等方面,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等人文资源,对

18、人格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的开展提供帮助。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不应将施教场合局限于教室内,还可以采用第二课堂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举办“中华文化故事”大讲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创作或是团队合作,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故事;或是通过云课堂、雨课堂、历史全历史等手机 APP,在网上组织优秀思政教育作品的欣赏活动,这样的实习活动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人文精神的教育效果更加显著。(五)构筑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以期末考试作为评判学生学业质量的主要手段,大部分院校都是以期末考 70%、日常考 30%作为考核指标。但是,

19、像思政这样具有深刻思想和广博知识的学科,它的人文价值是不能通过分数来传达的,这就导致高职思政教评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测验和评价仍然是以基础知识为考核内容,以书面形式呈现,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是,这种评价体系也就意味着对思政教育学科价值的蔑视,缺少对思政教育的引导性、思想性、实用性的考察。作为培养具备技术、生产、服务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院校,高职思政教育自然承担着适应社会需要,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质,将其与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相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科学构建考核制度、优化考核方式的一种可行之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评价方式,实现思政教学和技能学习的互补,

20、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四、结语高职思政教学应当怀有足够的思想深度,坚守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将思政学科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建立联系,使学生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思政的魅力,也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技能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具意义的立足点,实现高职教育于社会责任、育人职责中的双向回归。参考文献:1邓丽雯论高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渗透J空中美语,2022(5):678-6802 吴芳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1):87-893李鸽高职语文课工匠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策略J文学教育(中),2022(5):71-734吕艳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动漫先锋,2022(9):97-985姚兰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5):103-1056许贝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性研究J大观,2022(2):151-1537欧阳雅玲农村小学阅读推广“三策”J语文天地,2023(1):19-218王春灵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3(1):73-759滕向华从职业素质培养角度看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改革J山西青年,2022(9):79-81(责任编辑:于淼、王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