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高中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对高中生情绪的调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高中生的情绪模式可分为愉快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以焦虑、抑郁、恐惧、嫉妒、敌对等为普遍;愉快的情绪如高兴、亲爱、乐趣、好奇等也常出现。但愉快情绪出现的次数与强度,一般不如不愉快情绪出现的次数多、强度大。可见,高中生已处于典型的烦恼增值期。在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上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由于高中生闭锁心理的影响,心理成熟迫切要求独立,渴望有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空间而不愿把自己的想法、打算直接坦露,尤其是不愿与老师和父母说。高中生社会化的逐渐完成与心理的成熟,他们能够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形成
2、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如异性吸引在同学间有时是回避的、排斥的。对异性萌发了爱慕之情,却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贬低、冷落人家。如此表里不一是怕失尊严,不直接表现,是有目的的。社会方面的原因、文化背景的影响,有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学会了对情感的隐藏,如童年学生了委婉的表达。后果是,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难以让人了解、沟通、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二、高中生情绪发展的影响1.情绪状况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反映出人类很早就意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医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就生动地说明了情绪对身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也表明,情绪
3、状况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例如,临床发现“急躁易怒、孤僻爱生闷气的人,易患高血压病;沉默抑郁、多愁善感的人,容易生肺病”;许多研究也证实,性情急躁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存在较高相关,长期的压力往往和消化性溃疡有很大关系。此外,过分紧张会导致应急时间过长,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由此可见,不良情绪往往是健康的大敌,而良好、乐观的情绪则是健康的重要一环。2.情绪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个体的情绪状况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它也直接或间接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情绪健康首先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心理过程紧密相连。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
4、先,情绪能够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我们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各种认知过程受到情绪的巨大影响。如良好的情绪可以大大提高个体的知觉能力,促使思维更加敏捷,保持良好的记力,丰富个体的想象力,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最好的写照,创造活动中的灵感状况也说明好情绪对个体心理活动的积极影响。不仅如此,情绪还能调动人的心理潜能,象战斗中士兵的士气就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其次,情绪可以协调个体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因为情绪总是伴随着不同的外部表现,而这些外部表现则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和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起着生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
5、说,教育工作者既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引导他们的心理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三、高中生情绪情感的调控对策1.树立全面的教学观,即认知与情感的综合发展,使学生学有乐趣。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根据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实际出发,对高中生加强下列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自我发展;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
6、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对挫折有高度的承受力;热爱生活,对生活持积极态度,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万物的态度等。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教师认知与情感平衡发展所谓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这里指学生所具有的分析、理解、判断自我情绪的特点、成因及发展趋势的能力。一个学生常闹情绪,甚至情绪泛滥,首先缘于其对自我情绪缺乏足够的认知。懂得分析、理解自我情绪是保持心里平衡,维护身心健康、快乐,协调人际关系,提高思考力与发挥智能的前提。当一种情绪产生时,如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现时的感爱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就可以对情绪加以调节与控制,较快地消除焦虑,转移盛怒,摆脱忧虑,宣泄激情,走出情绪低潮,恢复心理平衡。反之,则易受情绪的支配和主宰而导致身心不适、人际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产生。由此看来,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情绪至关重要,它是帮助学生管理好自我情绪的前提与保障。总之,关心高中生的情绪问题是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使高中生保持健康的情绪,既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庭的协同一致的教育,更需要高中生自我教育,学会自我调控。研究学生的各种情绪状况并积极引导他们成为良好情绪的管理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情感教育不足的今天,这更是一项值理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