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2).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6287365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经过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时至今日,金融风暴的尾巴仍旧在我们上空盘旋持久不去。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学经济的大学生,经过阅读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他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告诉了我应当在危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认清发展之道。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阅读了货币战争这本有宋鸿兵撰写的书,虽然其中阴谋论的论调有待商榷,但是他却给我的学习增加了兴趣以及动力。货币战争向我们介绍了欧洲乃至美国金融的发展史,尤其让我对美国这个现如今的超级大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从一个英殖民地蜕变,成为现在这样经济繁荣昌盛的庞大金融帝国。当然,从电视报道等渠道我也了解到,即便美国现在

2、经济如此昌盛,但是它的负债却也是世界最高的,这就让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负债额巨大的美国仍然能站在金字搭顶端屹立不倒。然后,我就有幸结识了能够解答我疑惑的朋友由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让我简单的了解了美国是如何了利用借债发展国内经济,以及中国的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负债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就像老一辈的中国人宁肯花一辈子攒钱买房也不是很愿意向银行借款买房一样,还是自己的钱花得踏实。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在这个金融市场中由于投入产出比的因素等等,人们开始借外债来进行自我发展,就好比借鸡下蛋一般,

3、借了别人的钱,自己用这些钱赚更多的钱。美国政府便是如此,借大量外债,发展国民经济,别看美国近几年总是报出美国的巨额赤字,但是美国经济总体水平仍就是逐年上涨。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将得到的资本用于投资和开销当中,只要政府能正确的发行国债,投资得到的回报大于外债,只要不出现大的危机,那么社会的资产总额逐渐上涨,同时社会的财富就会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由此可见,负债未必是件坏事。 从本书中,我还了解到,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体系尚未完全成熟。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衍生出来的。就如原来的“养子防老”思想,现在的养老保险就有这样的感觉。每个社会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因此眼

4、僧出的金融体系就会多种多样,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别。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去看待现如今的金融体系。 这本书让我明白,看似不合常理的制度未必就会带来坏的结果,我们不能固守自己的思想。同时,我向中国gdp排名现居第二这一消息大家一定都知道。我们先后超过了意、法、英、德、日,迈入了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每一次gdp排位的上升,都能牵动我们的民族荣誉感,让我们抬头挺胸,为我们的民族骄傲自豪。但是,这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人均收入水平。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恨不得是倒数的行列中,再高的gdp排位也不能弥补这一缺憾,因为这才是切实落到每一个民众头上的,代表着多数人幸福所在

5、。有数据显示,在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人均收入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由此得出,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及两国的1/10。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究竟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从古至今,他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原因,支持我选择“藏富于民”。第一,国库富余,国民空虚,这个社会必定不安稳,难有发展之路。第二,大量财富屯于国,会让政府人员腐败,加大贫富差距。秦始皇,我们都不陌生,虽然在其统治时期留下了很多至今让我们自豪的文明遗迹,比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等,但是由于后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拉开,贫富差距加大,最终这个帝国崩溃,徒留后人感慨万千。 现如

6、今,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市场经济也在逐渐完善中,这时候更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防患于未燃。在未来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壮大发展。 第二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中国的股市该何去何从 陈志武先生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中提到。股市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政策加以规范才能避免沦为赌博的命运。可以说政策决定着股市的命运。 在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面对这一特点,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如在2005年出台的股权分置改革,但

7、最终收效甚微。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为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十年前的原点2228点。 为什么改革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在我看来,这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所以国家对股市中资金的导向必然的偏向国有企业。这样就造成了企业融资的偏向性,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的支持下得以大力发展,可以说是温室中的花朵,备受关爱。所以相比私营企业既缺少了一定的激情和创造力。而资金的导向又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其所未有的难题。所以民营企业在实力上就与国营企业差了一大截,造成民营企业普遍羸弱的现象。 众所周知,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大

8、潮中,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创新可是民营企业的拿手好戏。所以,一味的依靠国营企业显然是不现实的。 那么如何解决股市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呢。 首先要从体制上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其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另外,还要加强担保管理,减少担保风险。还有,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给市场注入新活力。保证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在良性竞争中获得共赢。 第三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民营企业的未来何去何从。 我从陈志武先生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挑了几个

9、章节仔细研读了一番,收益匪浅。其中有一章节名为股事的逻辑,其中提到的中国的股市文化类似于赌博文化这一观点另我感触甚深,股市乃一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问题,而目前我国股市基本只针对国有企业开放,这种现象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其所未有的难题,众所周知,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创新可是民营企业的拿手好戏,百渡,携程,阿里巴巴,这些民营企业哪一个不是创新出来的。哪一个背后没有活生生的创业故事。国企不同,它们的起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看抽象画的感觉,谁也说不准国家为了扶持这些国企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 大家可能都发现过这样一个“定理”:在

10、我国,每当新股上市之时,不管新股背后的公司实际情况如何,股民都会争先恐后的购买。的确,新股发出后因受过分追捧,股价在短时间内膨胀了不少,聪明的股民便会见好就收,而那些胃口较大的新股购买者往往会亏的一败涂地,最近的一次新股上市后跌停的案例就是铁证: 三只中小板新股黑牛食品(47.80,-0.04,-0.08%)、新亚制程(39.36, 2.77, 7.57%)、南洋科技(59.36, 2.30, 4.03%)逆市跌停,而在前一日这3只股票均出现暴涨,其中新亚制程的涨幅接近3倍。三只新股的表现可谓“大喜大悲”:前一日,三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87.53%,其中新亚制程表现最佳,收市上涨275.33

11、%,该升幅刷新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记录。黑牛食品首日上涨114.59%,南洋科技上涨172.67%。但是昨日均出现一字跌停,让追高入场的投资人叫苦不迭。黑牛食品收报52.15元,新亚制程收报50.67元,与前一日的最高价68元,仅仅一天就相差超过17元。南洋科技昨日的收盘价为73.62元,和上市最高价96元相比,缩水超过20。虽然昨日出现调整,但是不少股民悲观的认为,“这只是开始,起码还要有3个跌停”。该股民解释称,这几只股票暴涨,主要是因为大盘当日出现调整,二八现象凸现,不少小盘股特别是创业板出现批量跌停,让出逃游资介入新股,使其发生暴涨,但是仅从这3只新股的基本面来看,二级市

12、场的价格明显高估。从市盈率来看,一个跌停之后,仍然全部超过百倍,其中新亚制程的市盈率高达180倍,黑牛食品最低也达到103倍,“黑牛食品是传统行业,给这么高的市盈率实在让人匪夷所思,a股上和其做类似产品的维维股份(6.12,-0.16,-2.55%)的市盈率不过57倍”。 那么新股上市后为什么会跌停了。其实这和上市交易的股票跟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离好比弹簧,距离越近,则股价稳定,距离要是太远了,股价的当然回弹,但当距离远到让人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股市就是赌场而非投资市场了。陈志武先生在文中指出,防止上市交易的股票跟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距离有大的方法有二,一是减少“噪音和虚假信息”

13、,而这一点首先要有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如果没有公正开放的大众媒体充分并准确地传播上市公司以及股市的信息,“噪音和虚假信息”就会充斥市场,股事成赌场,股价泡沫会是经常的事。然而在我国真正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屈指可数,我们永远都不要指望能在央视上得到特别准确的投资信息,还好我们有像凤凰卫视之类的相对自由开放的媒体,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后者而改进前者,当然,仅有传媒是不够的,我们还得立法对以虚假信息操纵股票价格的人绳之以法。二是政府不能救市,在发达的美国股票市场上是没有跌停这个说法的,买者自负,所以人家就不敢乱来,我国不同,政府规定有跌停线,也就是给了股民一种防跌保险,有了保险,不管上市公司有无问题,也不

14、需要什么信息,是股就差不多能赚。这种理念已被广大中国股民所接受,当股市这么容易赚钱的时候,然人难以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了。 再来谈谈国有企业上市的问题,中行工行上市和携程白度上市时完全不同的概念,国企上市虽气势宏大,但不会带来创新精神,虽说国企上市不在融资而在改革,但其效率和民营企业比起来就差远了,如果您的身边正好有国企的工作人员和民营企业人员,您的感触就 会很深,国企人员成天无所事事,每天完成定量的任务就别无他想,民营企业的员工就不同,他们朝思夜想的是如何创新,如何把明天做的比今天更好。国家如此费力的为国企亏本卖单的同时,为何就不能想想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融资,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了。

15、如今民营企业融资难是热门话题,从体制上看,当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受各种条件制约,诸如有的怕出现问题受到牵连。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70以上的信贷资金,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原本是民营企业寻求信贷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受处在行政过分干预的准财政运作体制的约束,导致其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许多地方反映,对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有关领导机构甚至司法机关予以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考虑,

16、不少银行员工宁肯少贷或不贷给民营企业,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其贷款手续之繁杂,抵押条件之苛刻,对抵押品要求之严,抵押率之低,远远超过国有企业,使不少民营企业望而却步,当民营企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去贷款时,也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白白地错过了宝贵的商机。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残留着“缺陷”,急需调整完善。例如,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时,许多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剥离、核销、挂账、停息等办法处置,外资企业将部分利润投资可在税收上减免,而私营企业却不能享有同等待遇。此外,民营企业也无法享受开发区企业应有的政策优惠等等。这种政策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从制度上来看,(1)担保公司

17、和各类基金制度还未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因担保问题尚未解决而难以运作;抵押贷款因市区多数民营企业未能解决房产、土地等相关证件而被搁置。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2)银行为民营企业服务严重不足。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乐于“大宗批发”,而对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缺少兴趣,由此导致民营企业贷款明显不足。这里分析的不仅是服务意识差,而更重要的是制度引致的问题。各区县专业银行大都无权审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流动资金贷款也有严格限制,这些限制难以适应遍布各地

18、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此外还缺少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缺少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3)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不够,尤其是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在深圳上市仅一年左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十分萧条,使得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相当困难。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了。首先,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探索建立中小民营银行的试点,探索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加大银企合作,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民营企业,形成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要在健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

19、间金融机构,建立民间金融市场,探索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资公司,做好深圳创业板上市工作,争取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增加服务品种,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要逐步开展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现有金融组织应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跟踪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当好理财参谋。另外,还要加强担保管理,减少担保风险。应当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措施,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担保难的状况。可以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

20、的问题,开办“联保贷款”业务。对中小民营企业具有的经营波动大、资金需求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开办“循环使用贷款”业务, 也可以开办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备用信用证质押贷款等品种。还可以与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办租赁贷款、保险贷款等业务。同时,制定相应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对财务状况良好的、有市场的企业,不能因其规模达不到要求而不给贷款;对负债率较低、产品技术含量高、确有市场潜力、内部管理严格的民营企业,可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 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值得肯定的,民企的上市会直接激励中国年轻一代,搜狐的张朝阳,携程的沈南鹏,新希望的刘永好,这些年轻人和我们一样,他们的成功不一定靠家庭

21、背景,但一定是靠自己的努力,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创业。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会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解决之后更加频繁,难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么。民营企业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现在是时候改变中国经济的畸形现状了。 第四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这几天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新颖,浮躁现象的背后,自然规律起内在的作用,控制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科学的作用就是去了解、揭示表象之后的规律,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科,对同一问题的解释可能截然不同,但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则有着独到的优势,因为,人是一个经济动物,被物欲吸引的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隐藏其经济利益。 本书的作者是陈志武教授

22、,他跟金融结上缘,完全是巧合。或者说,整个人生都是一系列巧合,随机亊件组成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构成了你我的人生。1986年1月,他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拿到系统工程硕士学位。由于那时他的英文较好,学校不让离校,于是,毕业即留校。只是到那时,他已对工程没有兴趣。作为权衡之际,就要求分到政治教研室工作,这样,至少能名正言顺地看些社会科学类著作。到3月份,他收到耶鲁多学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1986年8月28日,他稀里糊涂地来到耶鲁多学。第一学期,要上的课程没有多少选择,不管你后学哪科,都要上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等,第二学期上的是非线性代数、计量金济学等。这期间,他发现,原来要跟随作导师的那位教授年纪

23、已经很大,他所做的研究课题有些过时了。同学就给他建议,“不要选择博弈论政治学或者数理经济学了,还是学金融经济学吧”。故在这一系列的巧合促使下,陈志武教授就走进金融这片天地,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也不想要金融界失去一个人才。 本书分为序言金融是什么,第一部分资本化的逻辑,第二部分金融的逻辑,第三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和最后的话: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这几部分。 其实看到这本书的序言,就发现这是一本序言写的很好的一本书。在序言中几乎就涵盖这本书中最为核心的一些理念。看懂了序言就相当与看懂了大半本书的内容了。我罗列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首先,金融的核心

24、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只研究这些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的,等等。而在其中,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经济交易涉及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金融交易也是如此,比如股票,就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盈亏状况(空间)下的价值交换。 其次则是价值的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生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来说,证券之类的金融产品本身就不具有价值。而实际上,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

25、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的存在的意义。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满足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些花了很多时间金钱而生产出的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东西,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就像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出的许多东西。所以,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再者,作者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级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在任何时期,金融交易都是存在,只不过是通过人格化的隐性的方式进行或是通过市场的显性的方式进行,所以说,认为在古代是没有金融交易的说法

26、是不成立的。在农业社会时期,甚至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单个个体在这个世上生存是又很大风险的,因为个人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能力还是极其低的,所以,就会产生人以族群的方式生存,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整个族群的生存能力。在族群内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比如今天没有打到猎物,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是自然的。但别人的帮助不是无偿的,你应该在下次别人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给予回馈,这就形成了一个金融交易。或者说,在农业社会时期,这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家族中不分你我,有的只是长辈和晚辈,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就是人格化了的保险 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亲戚间的“礼尚

27、往来”就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在这种金融交易安排下,交易寸头是以“人情”记下的,而不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同时,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是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耶稣的共同信仰。教会和家族累死,一方面起到经济上的互助、互保,也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成员间的情感和非物质交流,给成员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础。 在这其中,交易的基础是信用。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在不同时期信用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是以人格化的血缘关系为信用基础,而在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则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为形式。

28、换言之,金融交易和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现金的交易,所以交易双方素不相识也问题不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加以,而是价值跨期支付,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现代股票、债券、基金市场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间交易的各种法律体系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各种外部化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法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间的金融交易的范围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农业社会

29、都立足于血缘的文化和社会秩序,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这在接下来的具体叙述中会谈到。这是从社会的角度理解金融,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社会。 最后则是金融发展和国家建设间的关系。在这其中,西方崛起论从金融的角度解释是行不通的,而关于西方在十七十八世界的崛起历史,从金融的角度则有不一样的解读,这个等会也会谈到。简单来说,西方(欧洲)的崛起不是因为大量得金银掠夺,也叫原始资本的积累,而是因为战争对钱的需求而促使以国债借贷的融资模式不断发展创新,带动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形成以法治制度为支持的金融融资市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强大。可以说,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

30、断蜕变而强大的主要推动力。 其中我最觉得有趣的是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这部分对我国的三纲五常、孝、儒家等传统观念用经济学解释,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两千年治乱恶性循环怪圈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其中有些话真真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悟。如下:“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

31、:“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不管是这些年还是在很久以前,报纸上和我们生活周围都充满了这类不幸故事。我不是说不鼓励孝敬,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 以上是我对金融的逻辑的想法与认知,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第五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近来有幸拜读了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

32、先生金融的逻辑一书,对于一个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感触良多,收获亦丰。在赞叹陈志武先生对于金融理解所达到的的深度和广度,从多种角度分析金融对历史、文化乃至一国发展影响的精辟剖析之余,我也对此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并也将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想法。 纵观全书,此书的写作思路我理解为两条线:一条则是由古至今,从历史发展角度来分析金融(包括债券、股票等)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从纯金融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资本化对于国家财富和资本的积累的作用,得出金融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提出资本化是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第二条则主要将美国和中国两国进行对比,其中对美国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论

33、证充分,逻辑严谨。作者还从两国的制度和文化的角度对比了两国金融发展的情况。我认为,此书从这两条线中综合得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即资本化和制度化。此书中作者谈到了自己对于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对于其批判说“西方文明真的只是物质文明,而东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的观点,我认为论证严谨科学,我表示赞同。其提出经济独立是个人独立自由的基础也是非常有先见的。陈先生认为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三纲”的规则正是促成并保证了个人经济风险交易功能由家庭来承担,金融的功能由传统的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来维持,诸如“养儿防老”,亲戚间的相互帮扶、借贷等,都是一种隐性的金融关系,而儒家的文化正是为这种金融关系提供了道德约

34、束上的保障。而如果这种经济功能主要由市场来承担,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发展出自由、民主与法制,西方的“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更多的不是利益上的交换,更多的是“爱”这种情感的基础。由此,作者提出了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这种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家庭血缘隐性的金融关系将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结构的改革,会被法制的金融市场所替代,从而老人和后辈都能更加的有尊严和自由。这个过程(市场经济框架下的金融发展)也是个人解放的唯一之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陈志武先生著此书就是从金融角度的出发的,也就是将所探讨的内容置于金融这个框架下。由此带来的逻辑会很严谨,论证会更加

35、深刻。但其出发点就是基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即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如将中国传统的诸如“养儿防老”的家庭血缘情感联系看作是隐性的金融关系。我并不是说这样说不对,只是认为其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有些片面。因为,任何我们所看到的风景都是基于你所处的位置。根据行为学派的观点,人不仅是经济人,也同样是社会人;人不仅有物质等可量化的需求,更有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单纯地将中国传统的亲情血缘关系看作是利益的交换,是隐性的金融关系,未免太过于牵强。另外,也不能就其结果来对这种现象进行定义,我们可以说“养儿防老”结果是可以带来一个当下的投资以获取未来的“孝顺”,但对于中国许多传统的父母来

36、说,当初养育儿女,恐怕不是单纯地计划老的时候有人照顾吧。还有“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加上周围环境的约束(邻居的眼光等),最重要的是父母对于子女真正的爱,那种不求回报,甘于付出,伟大无私的爱。因此,我认为,单纯地从金融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家庭血缘亲情关系具有一定片面性和强加性。 此书中关于资本化的逻辑思维论述也是十分精辟的。其中,作者从历史的分析中提出了负债对于一个国家的积极作用,认为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力难以扩张的政府,因为负债后,一方面政府就得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就得面对纳税人。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作者对负债等证券化方式怀有极大的

37、好感,基于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认为证券化能将未来和固定或者“死”的资产转化为现金流,从而满足当下的需求,简单说来就是现在花未来的钱,改善今天的生活。作者还对美国消费驱动型模式大为赞扬,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后这种模式不会消亡,仍会继续。众所周知,美国建国就是靠负债起家的,如今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政治经济强国。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代表负债发展就一定是好的,长久的。毕竟负债是借未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纵使现在环境多么的安定,将来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 美国的建立从事件新大陆的发现、五月花号的航行可以看出美国人身上体现的冒险精神,敢于挑战未来,战胜未来。中国则不然,由于传统孔孟文化和君主专制的影响,中

38、国人更多的是步步为营,较为保守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发达 的金融市场可以将未来的收入为现在所使用,提高现在的生活质量。看起来确实不错,使用先进的金融技术平衡人一生的收入支出情况,使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这种情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民主制度,领导者为了博得群众的支持,必须用尽一切的手段来提高民众现在的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不会管债台高筑谁来还钱,未来收入无法跟上谁来负责。相反,中国人讲究勤劳致富,挣一分钱,花一分钱,适当的提前支取未来收入以便提高当下生活水平。这种稳步前进的方式未尝不可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急功近利的要改善当下的情况而不顾未来的确定性呢。两种方式似乎更多的人赞同前一种,因为前一种至少能改进自己的生活,而美国和中国两种不同的方式,中国不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么(从结果看)。因此,我认为,支取未来,负债发展的方式的好坏不应就现在来下结论,应当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中国未来的路应该是金融的发展之路,其中必定会犯错,我们不应会犯错而畏首畏脚,因为错误只会让其本身更加美好。 第21页 共21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