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五课 北京、港、澳、台地区.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75749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 北京、港、澳、台地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五课 北京、港、澳、台地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 北京、港、澳、台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87~88页) 1.阅读分析祖国宝岛——台湾岛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归纳该岛相关的区域地理特征: 台湾岛内产业部门及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产业部门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占岛内生产总值(%) 1.8 30.4 67.8 就业人口占 总就业人口(%) 7.3 34.9 57.8 岛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2 960 外贸总额(亿美元) 2 710 主 要 工业品 产 量 成衣1 598万打,人造纤维333万吨,监视器422万台,电脑主机板4 672万片,便携式电脑1 051万台,手机3 068万部,电子电容器1 991亿只,印刷电路板1.19亿平方米,钢坯1 764万吨,水泥1 847万吨,汽车39万辆 (1)地理位置: 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    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按热量带划分,大部分位于    带,南部位于   带。  (2)自然环境特征: ①台湾岛地形类型大部分为      ,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  ②气候类型Ⅰ为       气候,Ⅱ为       气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         的缘故。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岛的气候具有较显著的海洋性特征,气温年较差   ,降水丰沛。  ③岛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样,除了森林、鱼类、海盐、石油和硫黄外,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还蕴藏着  资源。 ④由于该岛邻近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      等地质灾害。此外,每年夏秋受   影响,经常酿成气象灾害。  (3)人文、经济特征: ①岛内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第    产业,其次是第   产业。台湾岛外贸总额占岛内生产总值  %以上,说明岛内经济对外依赖程度      。  ②热带水果种植业在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部。  ③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         B.钢铁 C.汽车 D.电子产品 ④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岛内的主要优势是(双选题)(  ) A.资金 B.技术 C.市场 D.劳动力 答案:(1)台湾 亚热 热 (2)①山地、丘陵 西 ②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地形隆起 小 ③水能(水力) ④太平洋 亚欧 地震 台风 (3)①三 二 90 高 ②南 ③D ④AB 2.读“香港和澳门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位于    口东侧,    湾西侧,北与   经济特区相连。香港由新界、    岛和    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全境陆地面积为1 098平方千米,人口666.5万(2000年)。  (2)香港工业以    工业为主,其主要工业部门有        等;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    是本地区的主柱产业;香港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外贸关系,香港    业发达,有“东方之珠”和“购物者的天堂”之称。  (3)香港具有经济、    、科技、    等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也有    、资源缺乏等“先天不足”。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既离不开香港人的努力,更离不开    的大力支持。  (4)澳门位于    口西侧,北与    经济特区邻近。澳门主要由A    半岛、B    岛和C    岛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约25.4平方千米,人口43.8万(2000年)。  (5)    业、    业、    业和建筑业是澳门经济的四大支柱。由于缺乏天然深水良港,    远不如香港发达。  (6)多年来,澳门人大规模    ,很好地解决了“人稠地狭”的矛盾。  答案:(1)珠江 大鹏 深圳 香港 九龙 (2)出口加工 成衣、电子、钟表、玩具 对外贸易 旅游 (3)人才 管理 人稠地狭 祖国内地 (4)珠江 珠海 澳门 氹仔 路环 (5)博彩旅游 出口加工 金融服务 对外贸易 (6)填海造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北京及港、澳、台地区的自然特征 1、2、3、6、13、14、15 北京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环境治理 4、5、7、8、9、10、 11、12、13、14、15 一、单项选择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88~89页) 1.有关香港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 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③北以深圳河与深圳市为界 ④博彩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香港的地理位置、组成以及经济结构。 2.有关澳门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珠江口东侧 ②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③平原与丘陵各约占一半 ④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填海造陆的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B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可排除有①的选项,故选B。   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有其地理和历史渊源。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水果“分布主导因素——销售主导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 A.气温、降水、城市—技术、资金 B.光照、地形、水源—冷藏设备、劳动力 C.降水、热量、地形—市场、交通运输 D.气温、土壤、城市—交通运输、信息 4.据上图示分析,港澳台地区共同的工业部门是(  ) A.电子、纺织 B.造船、化工 C.玩具、钢铁 D.机械、食品 解析:3.C 4.A 第3题,图中所示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它们都是需水热较多的热带水果。第4题,从图中的符号找出港、澳、台地区相同的符号,然后从图中读取工业部门即电子和纺织。   (2010年苏锡常镇模拟)如图为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 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 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6.图中大河的河口处均没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B.台风频率高,易形成风暴潮 C.河流短促湍急,航运条件差 D.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建设港口 解析:5.B 6.C 第5题,结合图表材料可知,该地区从1950年到1989年,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中小城市增长速度较快;就地区而言,北部和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快;此外,该地区的城市发展,从分散到集中,出现了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的城市群。第6题,城市选择在河流入海口处布局,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丰富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台湾岛的河流短促、水流急,航运条件差,故在河口处均没有形成大城市。   (2010年潍坊模拟)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据材料回答7~8题: 7.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8.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 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7.D 8.C 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期台湾向大陆转移的是制鞋、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期以计算机外设部件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2000年以来,以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第8题,台湾原主导产业向大陆转移,使本地区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大陆接受台湾的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由此产生一系列集聚效应;产品销售不仅面向世界,还要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为减少生产成本,方便企业生产,台商出现投资定居倾向;台湾的制造业在大陆投资主要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建立多个中心。据此回答9~10题: 9.元、明、清三朝都把北京作为都城,北京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都城传统的特点,其最鲜明的特色是(  ) A.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 B.城市的轮廓呈“凸”字形 C.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 D.城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 10.“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  ) A.分散交通压力 B.吸引农民进城 C.减少北京市人口 D.控制北京市产业的发展 解析:9.C 10.A 第9题,北京中轴线突出,呈东西对称,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观念。第10题,建立多个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交通压力。   读“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所示的北京建材商城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 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停车场 D.居民小区内,方便日常购物 12.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外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分散城市功能 B.新建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 C.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D.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 解析:11.C 12.D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建材商城主要分布在三环和四环路沿线,这是因为建材商城商品的运输量较大,三环、四环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土地的租金相对较低,可以建设一些大面积的停车场,以方便人们停车、购建材。第12题,由于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五环路附近的交通、购物条件越来越好,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外扩展的趋势。 二、综合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中部的东西地形剖面和南北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1)北京地势特征是 。  (2)结合材料一说明北京M、N两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简述北京市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4)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具备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解析:第(1)题,由东灵山—潮白河剖面图可以看出北京地势西高东低,由喇叭沟门—永定河剖面图可以看出北京地势北高南低,综合两个剖面图,得出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征。第(2)题,由前述两剖面图可以看出,M、N处于平原山地的交界处,地处山地的东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第(3)题,由题干及材料二图可知,北京规划的新格局是“两轴—两带—多中心”,建立多中心可分散城市职能;生态带可解决北京水源地保护与风沙侵袭问题,发展带可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搬迁污染严重工业问题;两轴意在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第(4)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才密集,国际交往频繁,信息通畅,这是其他城市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 (2)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 (3)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建立多中心,分散城市职能;②建立西部生态带,保护水源地和减少风沙侵袭;③建立两轴,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减少交通拥堵;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搬迁污染严重工厂。(任答三点即可) (4)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人才和知识密集;信息通畅;国际交往频繁(任答两点即可) 14.(2011年海淀检测)读“台湾岛沿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1)(其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剖面线变化图)以及“台湾岛铁路、河流和城市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了    、    两个气象要素的变化,并分别说明判断理由。  (2)简要说明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3)阐释对该岛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4)对比分析该岛与海南岛相似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共同的优势农业部门。 (5)观察图2中台湾铁路的分布,简述建设台湾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解析:第(1)题,乙丙一侧位于海洋湿润空气的迎风坡,降水多;乙甲一侧是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第(2)题,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水文等方面分析。第(3)题,自然灾害以台风、地震为主,原因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第(4)题,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光热、降水、土壤、水源等方面。第(5)题,铁路环绕台湾,位于沿海平原,人口集中,城市、港口较多,方便运输等。 答案:(1)光照 降水 理由:台湾岛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台风,所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沛,同时,由于云量多,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照弱;山脉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光照强。 (2)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台湾山脉,西侧平原面积较大;气候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垂直地带变化明显;以中小河流为主,水资源丰富。 (3)气象灾害以台风为主,其成因是产生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地质灾害以地震为主,因为其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4)相似的农业区位因素有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复杂,植物种类丰富;优势农业部门: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海洋渔业。 (5)连接了沿海各港口,使港口间的交通更方便,交通网络布局更为合理;联系着岛上的各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运量大;沿海为平原,铁路建设造价较低。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大陆省级行政区是   (填简称)。  (2)根据图中的信息,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台湾山脉的大致位置和走向。 (3)台湾岛上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简述台湾岛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有利区位条件。  (4)台北市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简述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解析:该题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全方位考查了台湾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原理,再结合台湾岛种植水稻的具体情况回答第(3)题。根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台北位于某河流沿岸地区)和所学的台湾岛的有关知识回答第(4)题。 答案:(1)闽 (2)画图略。 (3)水稻 台湾岛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西部地区平原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合理即可)。 (4)台北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位于西部平原上,地势低平;位于河流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为台湾省行政中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