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搭石》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75693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搭石》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石》心得体会 参加“第十一届问题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环城小学:陈雪飞 2015年10月16日上午,“中枢中心学校第十一届问题教学”研讨活动在文化小学隆重举行。活动由文化小学刘艳鹏提供一堂四年级《搭石》阅读教学示范课,三岔河大马路小学保双平老师提供一堂二年级《“红领巾”真好》识字教学示范课,最后分别由文化小学栾秀芬老师,和三岔河一位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 和刘艳鹏老师曾经共事过,听过他不少的课,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由于自己近几年一直进行高段语文教学,所以主要针对听刘老师这一节课,谈一谈自己听后的一些感受。 刘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是语文人教版四年级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刘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一)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意识 1.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在深入解读文本后,把作者描写的画面分成“调整搭石”和“走搭石”两类。本节课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为切入点,不仅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的心理需求,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融合在相得益彰的点上。 2.一条清晰的主线。先了解什么是搭石,再抓住2-4自然段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回旋复沓、层层深入地去叩击文本,深化对“一道风景”的理解。从看得见的景美,到看不见的情美、人美,到抒写心中的美,整堂课教学的主线就是“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 (二)体现扎扎实实的训练意识 1.情境解词,体会语言魅力。对词语的教学,不做理性、抽象的分析,尽可能地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语境创设体验情境,感性地学习。如“协调有序”的学习,通过创设走搭石的情境,学生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现了对语言的深入品味和揣摩。 2.化“话”为“画”,感受美好情感。“边读边想像,把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这个“读进去,想出来”的过程没有走马观花,把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体验、想像相结合,学生有了这样的历练,自然地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3.关注语用,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时尽量创造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做到“得意得言”。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针对两节课做了专业细致的点评,特别栾老师以“以读悟情,自主阅读”为主题进行点评,她总能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地指出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听课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总之,对比自己的课堂,要求自己以后应该:解读文本再深入些;教学环节再紧凑些;评价语言再丰富些;过渡衔接再自然些;阅读指导再具体些"" 第3页 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