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方法.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75644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坛 | 部落 | 博客 | 相册 | 来吧 | 问答 | 城市 | 分类信息聚焦 | 社会 | 人文 | 经济 | 时尚 | 娱乐 | 体育 | 校园 | 美食登录 | 注册新手上路天涯互助-汶川地震 救灾指引灾后心理干预手册(转载)作者:mircosoft提交日期:2008-5-20 14:22:00除了灾区人民身受的苦难,现在相信我们每个中国人内心都很痛苦。这些天,很多朋友在连续收看灾区的新闻报道后,都会有些不舒服的反应。灾后,家园需要重建。而我们的心灵家园也需要重建。面对灾难与危机,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冲击?大概会有些什么样的反应?以下是根据网络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灾难之后的心理干预知识

2、。希望能起到科普的作用。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在海啸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心理危机有哪些反应?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 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

3、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心理危机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4、首先是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如突然听到北京爆发非典,亲人得了 “非典”,医护人员感染“非典”,非典患者骤增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恐惧和焦虑。其次是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再次是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最后是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

5、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我们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我们平时劝人时也爱说“别哭、别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会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出现呼吸困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 二、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海啸

6、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灾难发生之后的时间推移,心理危机干预分为3天、7天、一个月等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和辅导内容。心理治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受灾者具体的指导和关心

7、,给他们鼓励,接纳并处理他们出现的一些烦躁和反社会的行为,这些都是需要救援者事先做好准备的。 一、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急性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应当以受灾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科医生为主,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为辅。组成心理危机干预队进行紧急培训后,可即刻投入抗震救灾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没有精神专科机构的地区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援助。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和恢复期的心理健康重建工作。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配队长一名,队员根

8、据灾情配置,例如儿童精神科医生或老年精神科医生。有灾难危机干预的成员优先入选。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的联系。医疗队至少两人,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有些人满腔热情,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技术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匆匆忙忙地就到第一线去了。结果却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灾害带来的压力,成了“二次创伤”的受害者。做心理应急干预的人,应该至少具备以下条件: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面对真实的灾难场景、血腥环境)、此刻自我心理健康(没有类似的心理创伤经验)。参与救助的人,自己也是人,一定要防止因为救人而造成救人者的伤害。二、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1、了解灾区

9、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验

10、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三、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一)危机干预的目的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二)原则1. 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救灾工作的进行;2. 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3. 综合应用干预技术,个体化的针对目前问题提供帮助。4. 保护被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5. 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三)方法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

11、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四)确定目标人群及数量 本次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该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

12、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在某些人为灾难中,对灾难的发生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者也属于第四级人群。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五)工作时间表根据目标人群,根据干预队成员人数,排出工作日程表。 (六)确定干预技术ABC 法: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C、认知调整,晤谈技术(CISD)+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1、首先要取得受伤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2、提供疏泄机会,

13、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3、对访谈者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5、除常规应用以上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外,引入规范的程式化心理干预方法-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6、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社区等)的作用,鼓励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

14、,减少孤独和隔离。(七)干预技术要点1、心理急救(1)接触和参与目标: 倾听与理解。应答幸存者,或者以非强迫性的、富于同情心的、助人的方式开始与幸存者接触。(2) 安全确认目标: 增进当前的和今后的安全感,帮助放松情绪,增加自我安全感的确定。(3) 稳定情绪目标: 使在情绪上被压垮的幸存者得到心理平静、恢复情绪反应。可以使用愤怒处理技术、哀伤干预技术。(4) 释疑解惑目标:识别出立即需要给予关切和解释的问题,立即给予可能的解释和确认。 (5)实际协助目标: 给幸存者提供实际的帮助,比如询问目前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协助幸存者调整和接受因地震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以处理现实的需要和关切。解决

15、问题技术。(6)联系支持目标: 帮助幸存者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短暂的或长期的联系。(7)提供信息目标: 提供关于应激反应的信息、关于正确应付应激反应、减少苦恼和促进社会恢复的信息。(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目标: 帮助幸存者联系目前需要的或者即将需要的那些可得到的服务。 2、心理晤谈通过系统的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对于住院的轻伤员,或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可以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集体晤谈。心理晤谈的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急性期集体晤谈时限:灾难发

16、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帮助时间,6周后效果甚微,以重建为目的的晤谈可以在恢复期进行。正规的急性期集体晤谈,通常由受过训练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实施。指导者必需对小组帮助/或小组治疗这种方式有广泛的了解,同时对应激反应综合征有广泛了解。,在灾难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集体晤谈。理论上灾难事件中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参加集体晤谈。 晤谈过程:正规分6期,非常场合操作时可以把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合并进行。 第一期介绍期: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集体晤谈的规则,仔细解释保密问题。 第二期事实期:请参加者描述地震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

17、参加者在这些严重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一参加者都必需发言,然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而真相大白。 第三期感受期:询问有关感受的问题:事件发生时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有过类似感受吗? 第四期症状描述期: 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易发脾气,易受惊吓等;询问地震事件过程中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请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和改变? 第五期辅导期: 介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

18、事件、应激反应模式;自我识别症状,将应激反应常态化,动员自身和团队资源互相支持,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提醒可能出现的并存问题(如过度饮酒);根据各自情况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 第六期恢复期: 拾遗收尾;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提供保证;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主持人总结。整个过程需2小时左右完成全部过程。严重事件后数周或数月内进行随访。 晤谈注意事项(1)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2)鉴于晤谈与特定的文化性建议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晤谈;(3)对于急

19、性悲伤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者,并不适宜参加集体晤谈。因为时机不好,如果参与晤谈,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给同一会谈中的其它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4) 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单次实施。(5)受害者晤谈结束后,干预团队要组织队员进行团队晤谈,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6)不要强迫叙述灾难细节。 3、松弛技术 可以教所有被干预者学会一种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松弛技术。(分离反应表现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 四、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一)专家组应该迅速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1、如果有些医院伤员

20、及家属过于集中,会给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带来一些隐患,建议尽量将其分散救治。2、对于死者家属的安置要尽可能分散,持续有人陪伴,提供支持帮助;防止他们在一起出现情绪爆发,影响善后处理。3、对死伤者及其家属的信息通报要公开、透明、真实、及时,以免引起激动情绪,给救援工作带来继发性困难。4、在对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救援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对参与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加以重视,组织他们参加由专业人员提供的集体心理辅导 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媒体的资源,向受灾民众宣传心理应激和精神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动员当地政府人员、援救人员、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接受工作组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心理援助活动

21、。 6、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将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已做的工作,让公众了解,注意发布前把必须传达的信息做好整理,回答记者的问题要尽可能精确和完整,尽可能保证属实。如果没有信息或信息不可靠,要如实回答;积极主动,引导舆论导向。 7、积极和指挥部沟通,进一步协调各部门关系,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以取得重视并采纳,征求强有力的措施落实。 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 1、联系救援指挥部、各家医院,确定地震灾难伤员住院分布情况,以及进入现场救援的医护人员情况。 2、拟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内容、宣传手册、心理危机评估工具,并紧急印刷。 3、召集人员,

22、及时开展技术培训,统一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流程、评估方法等技术路线都应该统一。 4、如需要,紧急调用当地精神卫生机构的人员和设备。 5、分组到各家医院、社区和需要的地方,按计划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发放心理危机干预宣传资料。 6、使用评估工具,对访谈人员逐个进行心理筛查,评估重点人群。 7、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当场进行初步心理干预。 8、访谈结束后,将访谈结果向当地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高危人群的指导性意见。特别要交代灾区工作人员在照顾高危人群时的注意事项,包括简单的沟通技巧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心理保健技术。 9、对每一个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随访,强化心理干预和

23、必要的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 10、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进行了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晤谈等干预处理。现场救援人员经常出现应激反应为:地震灾难场景的闪回、情绪不稳定、焦虑,食欲差、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 11、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最好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 12.全部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最好接受一次督导。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件需要事先培训,同时需要督导的工作。所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本着“只帮忙,不添乱”的基本原则进行。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问题:1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24、灾后心理干预,不知道心理干预对我们有什么用?一般而言,灾后干预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为物质干预,二为心理干预。个体的物质损失总能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但是心理上的创伤如果不及时干预,那就会伴随个体一生。 有研究表明,约占70%的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创伤;另外30%的当事人则或多或少会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后表现出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依赖和药物依赖等。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对灾难事件无法进行完整的言语表达,也没有机会给予表达,形成的心理创伤可能更严重些,更需要我们进行心理干预。 2我们自己没有遭遇严重的灾难,心理干预对我们而言是否

25、就没有必要性?灾难当事人是我们干预的重点,但不是说其他人员就不需要了。有研究表明,一位当事人可能会影响周围2030人,对他们产生间接的心理创伤。因此,受灾地区最好是进行全面的心理干预,当然干预的程度可以有所区别。 3灾难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到底有哪些? 灾难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生理方面: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干等; (2)认知方面:否认、自责、罪恶感、自怜、不幸感、无能为力感、敌意、不信任他人等; (3)情绪方面:悲观、愤怒、紧张、失落、麻木、害怕、恐惧、焦虑、沮丧等; (4)行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

26、、骂人、喜欢独处、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4我家隔壁有两个人,他们家的亲人都去世了,按理说两个人应该都是处于非常难过的时期,但是其中一位却表现地很乐观,另外一位比较悲观,这是怎么回事?一种情况可能是,每个人对危机反应的外在表现不一样,这个人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地很乐观,但是他内心的创伤可能更严重,要给予同等的关照,千万不能忽略他。 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遇到灾难后,个体受到的心理创伤程度受到个体对灾难的认识和解释、个性特征、亲人和朋友给予的支持程度、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这位持乐观态度的人较快地走出了心理阴影。 5我身边有个人,每当想起灾难的事情就会很恐慌,我们应该怎么帮

27、助他/她? 首先,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她的身边,给他/她安全感。除了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让他/她感到身边有人在陪伴他/她,您也可以给他/她一些柔软的物体怀抱,如抱枕、布娃娃等。 当恐慌结束后,必须告诉他/她是因为刚才想起的事情引起了恐慌,其实他/她现在非常安全。如果这个人经常有这种恐慌情形出现,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6他/她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遇难了,每当独处时他/她就会哭泣,我该怎么办?首先,不要劝阻他/她哭泣,陪在他/她的身边,让他/她尽情的哭泣,您可以适时地递上面巾纸让他/她擦泪以示关心。其次,如果他/她跟您诉说遇难亲人的事情,您应该静静的听他/她讲述,不要劝阻。 7灾难

28、发生后,我自己也很痛苦,经常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不知道这种情绪状态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亲人和老师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榜样,如果您自己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那么很可能这种情绪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虽然他们没有将同样的情绪状态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已受到了影响。 当然,许多成人也会遭受灾后的心理创伤,如果您自己无法走出心理阴影,建议您去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更好的帮助孩子与其他人。 8灾难发生后,他/她经常问起那次灾难过程中的事情,我要不要回避他/她的问题?虽然谈论灾难过程中的事情会让人产生害怕、挫折、悲伤等消极情绪,但是不要试图回避这些事

29、情,应该诚实地回答他/她提出来的每个问题。 有时候,他/她会不止一次的重复问同样的问题,您应该不厌其烦地给予认真的回答,不要敷衍他/她。 有些人认为不幸是由于他/她造成的,应该耐心引导他/她充分认识到灾难不是由于他/她造成的,帮助他/她从深深的自责中摆脱出来。 9虽然灾难过去了,但是他/她问还会不会来地震,如果再来地震怎么办,我该如何回答?遇到这种情况,您不能跟他/她说不会再有了,但是您可以教给他/她一些简单的防地震措施。如果有可能,可以一起进行防地震的模拟演练。要让他/她清楚,不是每次地震都具有那么强的危害性。 10他/她会有意去寻找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我要不要劝阻呢?灾难发生后的前期,最

30、好不要让他/她接触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如果迫不得已,则要让他/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问他/她这个事物让您想起了什么,允许他/她进行充分的言语表达和情绪宣泄。 虽然直面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有时也会有治疗效用,但是一定要审慎用之,要注意这些事物可能会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11灾难发生后,他/她失眠、做噩梦,我该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以在他/她入睡前陪伴他/她一会儿,跟他/她讲讲话,或放点轻松音乐。如果他/她一直无法入睡,则可以考虑陪他/她睡觉。 如果他/她中途做噩梦惊醒,要陪伴在他/她身边,帮助他/她再度入睡。早晨醒来后,要告诉他/她做噩梦是正常的,不要过分担心。 如果他/她持续6

31、-8周做噩梦,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12灾难发生后,我想搬家或全家出去旅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忘掉这次惨痛的经历吗? 虽然环境改变,但是心理的阴影还是存在,因此搬家或外出旅游对心理恢复的帮助不是特别大,呆在原来的地方可能对心理恢复也有帮助。 13灾难发生后,他/她经常向我诉说那次灾难的过程,我要不要制止他/她呢?很多人认为,在灾难后要尽量回避谈论那次灾难的过程,其实这种想法不是很科学。应该允许他/她说出那次灾难的过程,而且可以说得具体、详细些,我们要认真、耐心地倾听他/她。时间长了,他/她可能逐渐会停止谈论这件事情。记住,不要限制他/她的倾诉。 14我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残废了,我该如何

32、面对这个事实?首先要接受亲人残废的事实,给予以前一样的关照,不要让他/她产生被歧视的感觉,要当作一位正常人。 要鼓励他/她多多与他人接触,放手让他/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事情要给予表扬,增强他/她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您现在经常打骂、漠视他/她,甚至想舍弃他/她,建议您去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15如果碰到他/她的心理问题我实在没有办法解决,那该怎么办?尽快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求助,最好请当事人能亲自到场。实在不行,您要详细了解他/她的问题是什么,给予心理咨询人员清晰的描述,以帮助心理咨询人员准确的界定问题,提出科学和合理的干预方案。 灾难的正面意义: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人生,评

33、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思考人生的问题。对于我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重新考虑和权衡。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明天就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能够做到没有遗憾?对父母、对爱人我们是否已经做到问心无愧?经历过这次灾难,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新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就像几年前的美国911一样,给人们带来恐慌、抑郁、挫败、无助等等很多负面的情绪。大地震带来的心理危机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需要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受灾者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强调:如于灾难幸存者,在努力理解和感受他们的基础上,你可以这样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

34、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 看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且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要表达出来,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 面对他们,千万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35、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你的生活要继续下去 如何帮助自己度过心理危机 告诉自己所有的感觉均是正常的 给自己适时的放松休息与睡眠 必须有定时定量的饮食,即使不太想吃东西 尽量让自己休息时的环境保持安静、舒服、自在 多给自己及周边的亲友鼓励,避免批评自己或其他伙伴的救灾工作 肯定自己与工作伙伴任何微小的好的改变,并乐观期待未来愿景 有困难时,不要犹豫向伙伴们提出,并接受他人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结束救灾工作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好好休息 将步调调整为正常状态 讨论灾难 对失望、挫折、冲突、心情的摇摆不定等情绪反应作好准备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窗体顶端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

36、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社区注册用户: 口令:(最多可增加4张)描述: 保存到我博客: 窗体底端友情提示广告性质的回复帖子,为了避免被删除,请移步到“ 天涯分类”板块发布,谢谢合作! 发言前,请仔细阅读并同意以下注意事项,未注册用户请返回 社区首页 注册。 1.请尊重网上道德; 2.遵守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4.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5.天涯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社区立场。6.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37、天涯社区()”。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关于天涯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广告咨询 | 广告服务 | 服务与建议 | 招纳英才 | 友情网站Copyright 1999-2008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B2-20040038 琼工商广字第130号论坛 | 部落 | 博客 | 相册 | 来吧 | 问答 | 城市 | 分类信息聚焦 | 社会 | 人文 | 经济 | 时尚 | 娱乐 | 体育 | 校园 | 美食登录 | 注册新手上路天涯互助-汶川地震 救灾指引灾难性事件后如何向青少年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转载)作者:samulmiao提交日期:2008-5-20 16:05:

38、00儿童对灾难性事件的反应有很多种情况。有的很快就有反应,有的则是一开始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没有事,然后才表现出让人不安的行为来。家长和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在灾难性事件所呈现的一些普遍迹象,以便对症下药。1-5岁一到五岁儿童最难适应变化和家人的死亡。这些孩子还没有发展出相应的应对技能,他们只能靠父母、家人、和老师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暴力或者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学前儿童可能会回到早先某个时期的行为阶段,比如重新开始吸吮手指,尿床,或是害怕陌生人、动物、黑暗,或者“妖怪”。他们或许会开始“粘”某个家长或者老师,他们经常去某个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他们也常常会有饮食、睡眠习惯的改变,还

39、会觉得有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疼痛。其它需要注意的迹象还有,不听话、好动、说话困难、行为具有攻击性,或是变得孤僻。学前儿童可能会夸大描述灾难性事件,且会经常去说。5-11岁5-11岁的孩子或许会和上述学前儿童类似的反应。他们或许会孤僻起来,不去儿童游乐场和其他孩子和好友一起玩,喜欢向父母争宠,害怕去学校,学习成绩下降,呈现出攻击性行为,或是注意力开始不集中。这些孩子或许会回归到早期的行为,比如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忙,等。12-14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可能在压力之下,会有一些莫名的身体不适。他们或许会拒绝做家务,拒绝做作业,拒绝做一些以前常做的事情。他们或许要争夺父母、老师的注意,也有可能变得孤僻

40、,拒绝权威,在家里,在学校里开始捣乱,或者开始尝试危险行为,如开始喝酒、吸毒。在这些少年的发展年龄段,他人的评价十分重要。他们需要朋友把自己当成“正常”的孩子,但是和大人的关系有所疏远,也不大喜欢参与家庭活动。如果这些少年更大一些,或许会有无奈感,或是内疚感,因为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在灾难性事件中担负起完全的责任起来。这些大孩子通常也会拒绝承认灾难性事件对自己影响的程度之深。如何帮助帮助孩子克服灾难性事件困难的时候,关键是提供安慰。小孩子需要经常去拥抱,也要用言语去支持。他们问起问题的时候,要给出诚实的回答,但是不要渲染恐怖的细节,也不要让这些孩子捧起来,无休止地占用学校或者家里的时间。鼓励所

41、有年龄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可以通过交谈、写作、艺术,或是让他们去帮助其他受害者。在班级和学校里,形成固定的作息模式,鼓励孩子参加文娱活动。在学习成绩等方面,暂时性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在家里,可以选择让孩子做稍微简单一些的家务。承认你自己对这些事件也有反应,而且自己也要采取措施,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逐步疗治。建议: 在孩子看到电视上发生的一切时,允许他们讨论,问问题; 有些问题你无法回答,这时候你要实事求是地说自己无法全部回答得了;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回答问题; 以后要长期创造机会与孩子交谈,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日后他们可以问的问题可能更多; 利用这个机会,形成一个家庭应急计划。让大人和孩子都知道

42、,灾难来临的时候,有应对方法,这对大家都会是个心灵安慰; 允许小孩讨论其他不相干的恐惧和焦虑。这也是个学习的好机会; 监控小孩看电视的习惯。有些家长可能要对电视作出一些控制,不能老是让孩子看到恐怖场面。孩子看相关新闻的时候,你最好跟着一起看,准备回答他们的问题; 帮助孩子理解没有什么坏的情绪,告诉孩子很多情绪反应是正常的。鼓励孩子向承认表达情绪(包括老师和家长),这些大人会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情绪; 不要在这种时候找替罪羊,或是泛泛地对某个种族或文化团体发表结论。最好不要去把重点放在谴责上。 除了他们看到的悲剧性事件外,帮助孩子看到好的一面,比如英雄行为,家庭的团结和相互支持,社区其他人的相互援助

43、等。如果言语抚慰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对一些孩子来说,言语抚慰可能解决不了问题,特别是直接受害的孩子,这时候可能需要更为激进的应对方法; 全家可以一起去寻求心理咨询。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孩子最怕失去父母,而父母自己这时候可能也为了这些事件心神不宁,忧心忡忡; 可以允许暂时性的退化性(比如重新吸吮手指)行为。和孩子分开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可以在睡前多和孩子呆一会儿,让孩子的房间门稍微打开,放个夜光灯在房间里; 很多家长在灾难性事件后,自己也害怕孩子不在身边,有的还有其它担忧。家长自己也要承认这些心理,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敢于寻求帮助。 老师有时候可以通过艺术或游戏,帮助孩子,也可以通过班级讨论和灾难性事件的陈列,帮助孩子认识问题。作者:samulmiao回复日期:2008-5-2016:08:02我自己先顶一个,声明我是转载的,觉得有用,也希望大家能够顶起来,让灾区有孩子的人民看看,并希望版主能着重我的标题,谢谢。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窗体顶端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社区注册用户: 口令:(最多可增加4张)描述: 保存到我博客: 窗体底端友情提示广告性质的回复帖子,为了避免被删除,请移步到“ 天涯分类”板块发布,谢谢合作! 发言前,请仔细阅读并同意以下注意事项,未注册用户请返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