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温病条辩》学习心得.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74808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温病条辩》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温病条辩》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温病条辩》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温病条辩》学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温病条辩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 从前,淳于公说过。“一般人担心的问题,是担心病多;医生担心的问题,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什么原因呢。六气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只有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一定患热证。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始的。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可是所讲的风,是寒中的风,所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即使这样,然而创作的人称作圣

2、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果真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和推行有关的理论和治法,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无奈社会上很少有善于触类旁通的、以缺少治疗六气致病方法为可耻的、有才识的医生,而大都不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去类推,只是拘泥不变地像按照图样去寻求好马一样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这样做,好比用细葛布挡风,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温病的界限,到治疗时立即失败,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仍旧袭用原来的方剂,稍微改变药味,冲和、解肌等方剂就纷纷地出现于记载。到

3、陶华的伤寒六书出现,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所有疾病了。不仅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发新的义理,就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篡改。一般人喜欢伤寒六书内容浅近,共同宗法它,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编著瘟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一般的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最后像方中行、喻嘉言诸医家,虽然把温病列在伤寒之外,但是治疗方法则最终没有离开伤寒。只有金代刘完素先生能通晓热病,超出各家,编著的河间六书分上、中、下三焦论述治疗,而不墨守六经,近似暗室中的一盏明灯,激流中的砥柱。可惜那个人敦厚朴实而缺乏文采,他的论述简

4、略而没有发挥尽致,他的方剂有时也驳杂而不纯粹。继承他的人又不能阐明其中的含义,弥补其中的疏漏,像张景岳这一类学习医道的人,尚且在责怪诋毁他。于是,他的学术不被阐明,他的主张不被施行。社会上的平庸医生遇到温热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掺杂用消导之法,接着就猛用攻下之法,或者乱用温补,轻病因为这个缘故而加重,重病因为这个缘故而致死。对侥幸不死的就吹嘘是自己的功劳,造成死亡便闭口不说是自己的过失。即使病人也只知道重病难以挽救,却不了解是误用了药物而杀人。父亲把这一套方法传给儿子,老师把这一套方法授与学生,整个社会同一风气,牢不可破。肺腑不能说话,含冤而死了的鬼魂深夜号哭,两千多年以来,大略相同,怎能不

5、令人感慨不已呢。 我朝政治安定,学术昌明,著明的医家一批批地出现,都知道从灵枢、素问探求医学的本源,向张仲景的著作求教医道。自从吴人叶天士先生温病论、温病续论出现,然后依照温病的名称求取温病的实质。热爱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因而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具有悟性超人的智慧,酷爱学习,从不满足,研究医理力求精深。他志向高尚,仰慕古代名医,虚怀若谷,以百家为师。他痛感社会上的医生对温病蒙昧不清,于是传述前代医

6、家的可为法式的医学理论,抒发平生的临证心得,穷尽温病的源流,写成这部书。但是仍旧不敢自信,同时顾虑社会上的人也不相信这部书,因此在书箱里收藏了好长时间。我认为学习的人本来没有自信的时候,可是以天下最多见的温病,却竟然没有对付温病的方法,幸运地得到了这种方法,就应当赶快拿出来公开。比如拯救被水淹、被火烧的人,难道还等整好帽子束结头发吗。况且人们的心理没有不同的,高明的医学理论不会与世隔绝,这部书一旦出世,必定会很快遇到扬子云那样的人,并且将有阐明其中的主旨,弥补其中的疏漏,使遭受瘟疫的人都能登上长寿境域的人出现。这是天下后世的希望,也是吴先生的希望啊。折扬、皇荂这两种通俗的歌曲,人们听的时候都能领会,张嘴而笑;阳春、白雪这两首高雅的歌曲,能跟着唱和的却只有几个人,古来如此。了解我或者责备我,完全听凭当代的社会舆论,难道不好吗。吴先生认为我的话正确,于是共同评议审定后就交付刊印了。嘉庆十七年八月十六日,同乡愚弟汪廷珍谨序。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