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273078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是基于我国国情和遵循城镇化规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山东各地坚持城乡统筹兼顾,积极探索了一些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如“南山模式”、“寿光模式”、“城阳模

2、式”,非常值得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借鉴。一、山城企区(园区)一体化的“南山模式”山东省龙口市南山集团(行政区划为南山村)的前身是前宋村,改革开放前全村共4个生产小队,260多户,800多人,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山是秃山,路是土路,地是人均七八分,房子是传统的三间半,人是地道的庄稼汉。如今,南山已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村企一体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的“农民新城”,职工近4万人,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教育区、休闲娱乐区、旅游风景区栉比鳞次,错落有致,村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居民的转换,过上了劳者有工、居者有楼、少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先

3、后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是牵动城镇化的火车头,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发动机。这一点,在南山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南山城镇化的基础正在于其通过“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而积累起来的强大经济实力,南山城镇化与其以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为特征的工业化实现了良性互动。南山“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经过了“村集体经营工业,以工兴村”和“企业经营农村,以企带村”两个发展阶段。1978年,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的宋作文,带领小队群众去东北,贩运了一车皮木材,赚了5000元。靠这当时被

4、认为是投机倒把的5000元钱,办起了工副业,从糊水泥袋、制石棉瓦等手工活做起,后来逐步上了玻璃纤维、棉纺、毛纺等项目,扩大了原有生产规模。到1987年,第三小队的固定资产已达5500万元,全队56户人家,户均过百万元,家家住进了统一建造的166平方米别墅楼房。富裕起来的第三小队,对前宋村的其他三个生产小队产生了莫大吸引。在村民们的一致要求下,宋作文担任了整个前宋村的党支部书记。之后,三小队从集体积累中拿出20万元,还清了全村的外债,带领260户、800口前宋村村民,以第三小队为基础,开始了二次创业。到1993年,前宋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5000元,280户村民户均资产200万元,户户住进了和第三

5、小队一个标准的166平方别墅楼房。前宋村先富起来了,而邻村仍在受穷,这时,宋作文和支部一班人提出“强弱连带,携手共进,相兼相融,好在其中”的发展理念。从1994年开始兼并周围村庄,南山走上了“企业经营农村,以企带村”的发展道路。1994年到2000年,前宋村兼并了周围3个乡镇的9个穷村,共1547户农民。兼并而来的村民统统享受南山“村民待遇”-南山集团为其偿还了170万元债务,户户住进了166平方米的别墅,劳力在南山就业,孩子在南山上学、入托,一夜间由“小农”进入了“小康”。南山的“共同富裕”,是南山的特色,也是南山集团扩张的需要。因为空间狭小限制了南山进一步发展,兼并周边村落,使南山拥有了更

6、广阔的发展载体。用南山人的话说:村“穷”,前宋村兼并的成本就低;村“小”,被前宋村“同化”的就快;“山”村,前宋村就可以将山地转化成旅游产业资本。他们先后投资22亿元,建起了康乐宫、高尔夫球场、中华历史文化园等系列景观以及南山大剧院和五星级标准的国际会议中心,把跟着贫困村兼并过来的荒山深谷变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南山旅游也被誉为“小康之旅”。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是南山工业化的突出特征。所谓集群化是指南山的产业不是单打一,而是由40多家企业构成的涉及精纺、铝业、建材等10多个产业群。所谓链式化是指南山把主导产业向后拉长,向前延伸,形成既有原料基地,又有加工环节,还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如

7、进口羊毛洗毛制条染色精梳纺纱整经织布湿整干整织成超薄型面料高档成衣的纺织链,氧化铝炭素电解铝铝锭铝棒普通铝材轻质铝合金高精度铝板带箔的铝材链。产业的链式化运作,把本应由社会分工协作完成的供应、生产、加工环节都纳入本集团的生产系统,使每一环节应得的利润都留在企业内部,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流通环节,又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样的买卖,南山人一干,往往就效益倍增。依靠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发展,南山集团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并顺利地实现了生态一体建设、社会一体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如他们投资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先后投资近10亿元,建立了从幼儿园、小学、

8、中学、职业中专和职业学院一整套教育体系;投资3亿元建立了藏书58万册的图书馆;投资1亿元建起了拥有1600座的大型歌剧院;投资26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宾馆花园式的老年公寓,餐饮、娱乐、健身、医疗等现代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248位老人居住,被称为“老年伊甸园”,凡年满60岁的老人,除去南山按年龄段向他们每人颁发的养老金,几乎可算免费养老。南山“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使村庄与企业合二为一,农业变成工业,村民成为居民、股民,劳动力成为员工,都在集体企业就业上班。企业联合村庄,使产业化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农村依托企业,使农村享受到了企业的发展成果,构建起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

9、企共赢。南山链式化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促进了城镇功能的提升;而城镇功能的增强又为城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促共进的“寿光模式”一般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农业为城镇化、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本、土地、原材料等农业剩余。这个理论框架很大程度上将农业置于被动的接受者与改造者的地位。然而,寿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促共进的实践证明,农业也可以成为区域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城市化既可以有“工业导向型”,也可以有“农业导向型”。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围绕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

10、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寿光(山东省潍坊市属下的一个县级市)的农业产业化实践最早是从蔬菜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开始起步的。改革开放以后,寿光根据当地蔬菜生产传统,开始发展商品生产,蔬菜面积迅速增加,1982年达16.8万亩,为1980年的近两倍。但是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等矛盾暴露出来,1983年秋菜因流通不畅而烂掉5000万公斤。全县由此重视流通,按照建设市场、带动生产的思路,建立了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

11、农产品市场体系。目前寿光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有“中华之最”之称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亩,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可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带动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根据历史、地理、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寿光建立起了各类瓜菜的专业生产基地,如大棚、阳畦菜生产基地、大路菜生产基地,稀有菜生产基地等,而且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品”,如化龙镇的胡萝卜生产基地、古城镇的西红柿生产基地、纪台镇的辣椒生产基地、文家街道的韭菜生产基地等。2005年,寿光市蔬菜面

12、积已发展到80万亩,其中大棚45万亩;各类蔬菜中韭菜10万亩、大葱30万亩、胡萝卜3万亩;夏秋两季杂菜1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随着寿光蔬菜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张,下游的蔬菜加工、配送、销售业和上游的生产资料产业(农药、化肥、农膜、种子、大棚建材等)以及中介服务组织、农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也逐渐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寿光市蔬菜、农副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达560多家。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已经由“种菜卖”进步到了“买全国,卖全国”,每天有5万多人次,3000多辆运输车,蔬菜来自20多个省市区,外省菜、本省菜、当地菜的交易金额的比例大致为80%、15%和5%,交易品种达200多

13、个,年成交量15亿公斤,交易额28亿元。寿光有100余家纸箱厂、包装厂、印刷厂、制冰厂和蔬菜脱水、速冻、烘干等加工企业。寿光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0家,他们主要是按客户要求进行净菜、装箱、冷藏、保鲜等服务。寿光市共有农业协会90多个,发展会员2万多人,他们积极开展农技、信息、生资销售、维权等服务,进一步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寿光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上海交大农学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进行蔬菜种子的试种、推广以及新品种的研发,还建成全民科研事业单位6家,扶持成立民办科研机构42家和众多涉农企业科研开发中心,涉及蔬菜、果品、食用

14、菌等十几个行业,从业人员1200多人。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科研机构的建立并进行研究开发,科研机构的研发工作又提高了寿光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运输、销售、加工行业的发展,又带来客流、物流、资金流的规模经济,促进餐饮、旅馆、电信、金融、医疗、娱乐等产业的兴起,寿光的房地产、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商业零售、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近年来,寿光市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农游结合,以旅促农助农,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蔬菜博览会、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蔬菜批发市场、生态农业观光园、林海生

15、态博览园、三元朱村、乌克兰大樱桃基地为重点的现代乡村旅游。2005年乡村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126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生态农业旅游已经逐渐成为寿光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农业产业化的纵深推进,使寿光的城镇化获得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其一,农业产业化使寿光形成了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科技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现代农业格局,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到2002年,就有8.9万人获得绿色证书,2.4万人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生产都使农业劳动时间大大延长,寿光农产品生产的反季节性和劳动投入的密集性,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16、,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投资能力,为农民进城投资置业奠定了基础,为农民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农民带资进镇建设、生活已成为寿光近年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其二,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农产品加工(属于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农业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遵循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区位上集聚布局的客观规律,大多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城镇及周围地区,从而强有力地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和集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大量增加(1985年县城居民30127人,2002年市区人口达12万人,另有流动人口近8万人。1992年以后十年间,稻田、洛城、田马镇区人口基本上都翻了一番以上),城镇功能迅速增强。其三,产业选择也

17、使城镇发展成为迫切的需要。菜果不易储存,与粮棉可就地、分散、多年储存的情况不同,要求通过便捷的社会服务尽快分发到消费者手中或以专门设施储存,这也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动力。寿光的实践向人们昭示:农业产业化是区域城镇化的重要产业基础,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以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正是寿光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奥秘所在。三、农民变市民的“城阳模式”城阳,地处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近郊。城阳1994年6月建区之初,基础差,底子薄,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城阳已经成为

18、一座在农田中成长起来的新城。到2006年,城市化水平超过57%。城阳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的基本模式是: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就业;在非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农户分化为二兼农户和纯非农户;通过旧村改造和相邻村庄的集中,农村实现了就地城镇化;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城阳距青岛主城区约35公里,距青岛港18公里,距黄岛前湾港45公里,区内的流亭街道是青岛国际机场所在地,联系青岛市区与内陆的重要陆上交通几乎都从城阳区

19、经过,是青岛的交通枢纽。凭借这一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城阳全力提升开放水平,以大开放谋求大发展,同时,对民营企业发展高度关注、倾力扶持,使其迅速成长壮大。截至2006年4月,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内资305亿元,开工投产内外资企业2965家。2005年,城阳区外贸出口完成35.1亿美元,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贡献的税收,分别占总额的62%、61%。全区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前列,实现年财税总收入27亿元以上,人均GDP8400多美元。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城阳一方面积极承接青岛市区制造业的转移,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突破口,以专业化

20、市场群建设为龙头,伴随着宝龙城市广场、中韩国际小商品城、青岛国际服装城、青岛国际工艺品城、青岛钢材批发市场、青岛棉花交易市场等一批高起点、大手笔项目的启动和运营,“大流通、大商贸”格局基本形成。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和运营,集聚了城阳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了城阳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已由1994年建区时的256015调整为2004年的66628。2006年上半年,城阳三产比例已达31.7%。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仅靠农业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大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一方面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农户家庭收入低下,城乡差距扩大。就业和改善生活状况的愿望迫使这些

21、闲置的劳动力在农业外部寻找就业机会,谋求更多的收入。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了契机。但是,如果农民没有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素质,在企业中只能从事基层操作工种,工资水平较低,有的甚至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迫重新“返乡”。对农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再就业能力和增加二三产业从业收入的基础。为此,近年来,城阳把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摆上重要日程,建立起区、街道、村三级长效培训投入机制,设立了500余万元的培训资金,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免费培训。如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单式”培训,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劳务输出机构和用人单位联手

22、一条龙培训等,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民不断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成功转移到二、三产业。目前,全区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以上,转移6000人以上。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随着非农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大规模转移就业,大部分农户家庭成员要么完全在二三产业就业,要么虽然还兼营农业但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极低。“农户”、“农民”早已有名无实。在此基础上,城阳政府审时度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按照“统一规划、组团建设、分区管理、和睦相处”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他们坚持“城乡一盘棋”思想,统筹

23、全区城乡规划体系,把规划细化到每一寸土地,将全区230个村庄集中规划为46个居住组团。采取了打破村域界限,实行相邻村庄集中,统一建设居住社区,并辅之以完善的商业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做法。通过旧村改造,既减少了村庄数量,减少了村干部的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加速了农村向社区以及村委会向居委会的转变,还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的同时,置换出部分土地投入到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形成良性循环。几年来,城阳区累计实施了52个社区的旧村改造,22个社区完成整村改造,近3万户村民住上了楼房,已腾出产业用地6000亩,相当于原占土地的55%,已发展山东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

24、10多个三产大项目。城阳区的旧村改造改出了一片新社区、改出了一片新景观、改出了一片新产业。在旧村改造的同时,城阳将社区村庄的功能配套与城市配套全面对接,构筑“大城市功能体系”,使旧村改造与城市的建设发展融为一体。先后投入资金320多亿元,完善城市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以城区为核心的20分钟经济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全区供水管网达1368公里,污水管网达200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100%。实施旧村改造,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农村已经转变为城市社区;从居住状况来看,农民与城镇居民已无差异。但要从根本上将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还必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

25、系,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城阳区和街道两级财政每年投入8000万,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2005年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有6.2万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7000万元,每人每月领取的金额达到104元,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千年梦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2%,9000多人获得了医药费补偿,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城镇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88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180元。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

26、当然,目前城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无缝隙覆盖,并且对比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三低”,即缴费金额低、报销比例低、每月领取数额低。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还没有全面享受到同市民一样的待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何种产业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国民待遇,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进城的风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彻底突破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南山模式”、“寿光模式”、“城阳模式”,三者尽管各有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第一,都是依靠发展拉动的。第二,都是依靠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两种力量相互协同推动的。第三,都注意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第四,都非常注重人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第五,都基本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充分就业,从而既解决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又缓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异地转移而加剧的城市失业和其他“城市病”问题,也避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候鸟”式流动带来的巨大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