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鼠和大象》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歌曲运用进行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不自量力的老鼠的下场 。
音乐开始,弱起的十六分节奏,第一小节第三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节奏,以及第三小节两个八分节奏,共同组成的一个富于动感的进行动机,紧接着音乐进入二声部的合唱,节奏舒缓,音域开阔,抒情和语气词富于歌唱性,在平稳中显出开阔和高远的意境。音乐再现歌曲的第二、三句,在逐渐消失的歌声中结束歌曲。
1.是一首寓言歌曲,它的内涵可由学生来探讨、说明。
2.演唱时速度一定不能快,要突出“稳健”二字,二部合唱部分为了不打破第一课时的完整性,在第二课时完成。
4.“老鼠与大象”的节奏游戏,难点在老鼠的“吱吱”声,而这也正是歌曲的难点之一。 “老鼠”这一节奏正好与第一、二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
教学内容:学唱并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有节奏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初步感受“0嗒嗒 ”的节奏型。
2、通过有表情地歌唱、说唱、创编表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分析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3、通过歌曲的表演唱,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重点:
用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的后半拍起唱及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音阶练唱。
一、 故事导入、直入主题: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音乐故事,想听吗?(播放歌曲)请同学们听完以后告诉老师:1、故事有几段?2、讲的是谁的故事?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二、节奏游戏:
老师这里有两段节奏,用来代表老鼠和大象,同学们来看看,应该怎样分配?(出示幻灯片)
2/4
大象: (大象的节奏X X|X X|X X|X X|X 0||)咚 咚 | 咚 咚 | 咚 咚 | 咚 咚 | 咚 0 ||
小老鼠:(老鼠的节奏:O OXX | XX XXX | XX OXX | XX XXX | XX O)
0 0吱吱 |吱 吱 吱吱吱|吱 吱 0吱吱 |吱吱 吱吱吱|吱吱 0 ||
1、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声音读节奏。 提示空拍用手心朝上表示。
2、学生模仿小老鼠叫声,拍手读: “0吱吱 吱 吱 ”,解决OXX 难点。
3、生做老鼠和大象配合读的游戏。按男、女分成两组,边做动作边读节奏。
三、学习歌曲:
师:这只吱吱叫的小老鼠真好玩!那我们来看看,歌曲的哪一段是说这只小老鼠的?生:第二段。(幻灯片出示第二段节奏和歌词)
1、学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说唱歌曲这种形式,老师简介说唱艺术形式。
说唱又叫唱独白,饶舌。以很轻的底音配以有意思的RUP,(压韵,轻快,有音乐感)并了解说唱歌曲要有一定的节奏做依据进行的。
(1)由学生自己说出第二段与一三段的不同,即一个唱一个说。师生共同举例说出几个说唱形式的歌曲。如:《双截棍》等。师:大家喜欢这种形式的歌曲吗?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种表演方式?
(2)教师教读,学生用带节奏的念白朗读,讲解附点音符难点。
(3)鼓励学生突出声音力度的由弱到强变化,有表情带表演的说唱第二段歌词。
(4)学唱“啊”的部分,完整演唱第二段。
2、聆听音乐,学唱第一段歌词:[课件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大象的歌]
出示谱例,介绍拍号、速度、情绪。
(1)老师弹琴,学生用啦轻声哼唱。
(2)带节奏读歌词。
(3)随老师伴奏演唱一遍,根据个人情绪独自加入表演。强调:找出自己演唱困难的句子。
难点突破: 开头的后半拍起唱 0 11、一字多音处、唱“啊”的口型。
3、自学第三段
很大很大的大象被很小很小的老鼠戏弄了,真让人生气啊。不过,俗话说“一物降一物”一只猫收拾了小老鼠,帮助大象解决了问题,我们来看歌曲第三段。
(1) 这段的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由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小组自学第三段。
(2)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三段。
纠正第三段唱的不正确的地方。
四、巩固歌曲:
1、跟原唱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师:我们的故事讲完了,故事的主角小老鼠和大象的差别在哪呢?(小老鼠骄傲自大,而大象勤劳稳重。)
2、设计演唱形式:
引导:男生的音色很浑厚,用他来表现…….
女生的音色比较尖细,用他来表现…….
用不同的音色表现歌曲,会使歌曲形象更生动。
师生共同练习。
3、师:老师这里有两样打击乐器。让你为歌曲伴奏,你会选用哪个乐器为大象伴奏?哪样为老鼠伴奏?
师请两生上台演示,其余生演唱。
五、 拓展延伸:
欣赏说唱歌曲周杰伦的《霍元甲》。让孩子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歌曲,进一步感受说唱歌曲的艺术特点,和领悟它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