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冰心诗四首》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叠( )纸船 鸟巢( ) 嫩( )绿
惊羡( ) 载( )着 浸透( )
2.大声朗读四首诗歌。
次数
3
家长
签字
教师
评价
【课堂助学】
1.导入。
2.以《母亲》为例赏析诗歌。
(1)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你有过亲身的体验吗?请说出来。
(2)请朗读《母亲》(要求: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心中的风雨”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情感吗?请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合作学习《纸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
【课外作业】
(一)抄写预习部分字词两遍
(二)阅读《纸船》回答问题。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 诗人为什么要“留着”“纸”?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
3.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4.对“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想象,造成一种悬念。
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
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D显示了诗人奇特的设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祖国形象化。
(三)冰心的诗富含哲理,请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风雨后——
花儿的芬芳过去了,
花儿的颜色过去了,
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
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1. 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该句的含义是:
2.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
例: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石缝间的小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教师
评价
家长
签字
【资料链接】
关于诗歌的意象法
1.意,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诗歌涉及的思想内涵是多方面的,这里列举八类思想内涵:
有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有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 赤诚献身的心声);
有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 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革命战友的思念、难舍难分的惜别);
有寄情山水(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有感时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寂寞的思念);
有热情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
有人生梦幻(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
有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的景观)等等。
2.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四类:人、事、景、物。
把握诗歌常见“象”的含义有:月亮代表思乡,菊花、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等。
3.法。诗歌的“法”分为三类:
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艺术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
A.表达方式五种: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
B.艺术手法六类:(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3)对比烘托。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4)化用典故。(5)联想想像。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6)比兴象征。
C.修辞方法七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