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习高淑珍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267378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高淑珍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高淑珍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高淑珍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高淑珍心得体会 “我挺受感动,现在养一个孩子都挺不容易的,她照顾39个孩子,而且都是残疾孩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确实是体现了人间大爱,也体现了感恩博爱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她自己的家庭还很贫困,能够为这些非亲人的孩子付出这么多,小悦悦事件还有不敢扶老人的事,都跟她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继续传递这种大爱,去学习效仿她的行为。 学习高淑珍和志愿者先进事迹后,高淑珍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作为高淑珍的家乡人,我倍感骄傲和自豪。高淑珍是XX县区司各庄镇洼里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现年56岁,自1999年开始,为了帮助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14年来先后在自

2、己家中免费收教近70名残疾孩子。在她的感召下,她的女儿王国光、后来成为她女婿的邯郸青年王利忠、XX县区的严文杰、秦皇岛XX县区的任丽华等志愿者先后走进了高淑珍家中,当起了爱心志愿者,投入到关爱残疾孩子的行动中,演绎了一曲爱心接力、无私奉献的动人华章。 高淑珍的精神是崇高而伟大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她靠艰辛劳动获得的报酬教育扶助残疾孩子,十几年来不离不弃,对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来说难能可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学习:一是学习她们对待孩子们的爱心,把孩子们教育好、管理好;二是学习她对待孩子们的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去帮助、去呵护;三是学习她的这种干事

3、情的执着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踏实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四是学习她们的奉献精神, 作为高淑珍的家乡人,我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更要以此次学习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高淑珍等人的先进事迹,切实将他们崇高的精神和品质铭记于心中、渗透到思想深处,以此提升道德情感、净化心灵品质,让爱心奉献成为我们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为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构建和谐滦南作出应有贡献。 学习高淑珍心得体会 高淑珍的精神是崇高而伟大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她靠艰辛劳动获得的报酬教育扶助残疾孩子,十几年来不离不弃,对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来说难能可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全县人民迅

4、速掀起向高淑珍学习的热潮,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大力学习高淑珍这种奉献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博爱、无私、和奉献,这是一种很伟大的精神。高淑珍十几年如一日抚育残疾孩子及志愿者的爱心接力,非常感人。如果从我们的青年一代开始都有这种博爱之心、奉献精神,我相信对滦南未来的各项事业发展会非常有利。 高淑珍的先进事迹传递奉献、友爱、互助、善良的精神,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广大青少年受教育,从小养成博爱之心、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善良之心、奉献之心。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学习:一是学习她们对待孩子们的爱心,把孩子们教育好、管理好;二是学习她对待孩子们的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去帮助、去呵护;三是学习她的这种干事情的执着精神,教育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踏实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四是学习她们的奉献精神。我们将做以下几件事情:一是迅速掀起学习活动热潮,使这种奉献博爱精神在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二是我们全体师生自动捐款援助这些可怜的孩子。第3页 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