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摘 要 : 以芜湖地区为例,介绍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的计算方法以及评价。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天然储量;计算与评价一、 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的必备物质条件,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破坏资源、恶化生态环境、给社会带来灾难。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88位。由于地下水的抽取,使地下水位已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是制约工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计算区域地下水资源储量将为合理开采提供重要依据。二、 区域地下水资源分析 区内有剥蚀残山(山顶黄海.高程60-130米不等)和湖塘分布,其它多为I级阶地
2、及留B级阶地(黄海高程7-9米)。地层由前中生代老地层、火山岩、红层、第四系组成。其中,第四系是木次计算与评价章要含水层,且分布广、厚度变化大、成囚类刑复杂,覆盖面占98%,表层为孔隙潜水含水岩组,下部为承压含水岩组,可分为上、下两段,总体上具多韵律特征。芜湖市地卜水分布较广,主要含水层有:上层承压含水层,分布在市区东边扁担河地区,而积占全区507,约135平方公里。下层承压含水层亦分布在扁担河以东地区,占全区而积33.3%,约90平方公里。浅层孔隙潜水分布而积广,基木上覆盖了全区。含水量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沿江带。基岩构造裂隙水仅在市区零星出露,而积约15平方公里。这里章点是分析深层承压含水层
3、,其西侧为隔水边界,东侧为流量补给边界,西北段为供水边界。因此,在激算地下水资源可作为一侧为隔水边界的局部开采地段的地下水资源计算。三、 计算方法选择及地下水资源计算(一) 浅层地下水天然储量计算浅层地下水类型均为孔隙潜水,地下水储量计算主要利用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计算地下水调节储量来评价地下水天然储量,同时根据区域天然资源模数资料,采用天然资源模数来验证地下水天然储量。1. 计算公式2. 参数选择(1)含水层平均给水度() 根据上述的木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水岩组的岩性组合,采取经验数值,取=0. 09。 (2)天然资源模数(M) 利用1:20万宣城幅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地下水资源计算成果,孔隙潜水
4、青弋江地段=9.3。 (3多年平均地h水年幅度(H)利用芜湖供水报告中的WQ021孔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确定。H=1.3米。3. 计算结果 孔隙潜水天然储量为: 利用区域天然资源模数资料计算为:(二) 深层地下水开采储量计算 深层地下水分布在市区东侧扁担河带,由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石组成孔隙承压含水岩组,分布而积约135平方公里,是木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含水层。根据有关钻孔观测资料,上、下承压含水层之水位是同步变幅关系,这样就认为在区域上或改变此两层天然状态下之水头值时,此两层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其原因是两层承压含水层之间夹约0. 57-5. 70米相对隔水层(泥砾),在区域上是不稳定的或此层相
5、对隔水层有些地方较薄或隔水性差,在有水头差值存在时,即产生明显的水力联系。由以上分析,上、下两层承压含水层,不宜分开计算,将它们归并为深层承压含水层,一并计算。1.计算公式 深层地卜水主要接受长江水头边界(西北边)及流量边界地下迁流(北、东边、东南)。侧向补给和垂向上层潜水越流补给。 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2. 参数选择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均根据芜湖供水报告确定3. 计算结果 深层地下水开采储量计算值为0. 0612亿吨/年,验证值为0. 0460亿吨/年,若在长江附近布取水土程以袭夺长江水补给,随着布井方案不同,其开采储量还会更大。(三)基岩构造裂隙水储量计算 此层含水层分布而积小,约巧平方公里,
6、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迁流模数概算地下水天然储量。 计算公式:四、 地下水资源评价一)浅层地卜水资源 沿江带,受长江定水头边界补给,且含水层厚度大,赋存条件好,是有开发利用前景,应沿长江布置排井集中供水,以袭夺更多的长江水补给。但在建立地卜水源地前期,应进步进行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土作。 其它地区分布不连续,且水质不好。含水层厚度薄,赋存性差,无集中供水意义,只能为零星、小型水量、分散型供水。(二)深层地卜水资源 深层地卜水应是芜湖市远景供水规划,水质良好,水源较为充足,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地表水的污染,深层地下水水源可作为后备水源,尤其是对土业冷却水尤为重要,但此水源侧向补给及越流补给是有限
7、的,即开采资源也是有限,开采量不宜过大。根据现有资料及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单井水量不宜超过2000吨/日,且抽水井不宜过密,以免出现漏斗千扰,导致地下水源枯竭。五、 结论目前,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必中迅速增长,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如何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合理调控地下水。使之处于对人类生活如生产最有利的状态,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天然地层本身固有的变异性和不均匀性,以及影响地下水资源外部环境因数的复杂性,要使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成果更科学、更合理。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下面就此提出几点建议:a 要有一个正确的地下水资派概念;b 加强地下水文资料的观测、收集和整理工作;c加强总水资源t为变量的理论研究;d加强水质评价工作的研究;e加速新的学科理论、方法的应用过程。参考文献1 李宝山 2008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与计算2 徐恒力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3 孙风贤 安徽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