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学习心得 通过在网络上学习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我懂得了:当前,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倡导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必须为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素质教育服务。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应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既要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学习思维过程;既要看一时成绩的优劣,又要看长远发展前景;既要评价答题的准确性,更要评价学习创造性;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更要提出激励。 我们认为要真正体现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的作用必须做到: 1、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2、发挥导向作用。 近几年来,虽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但在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面仍然是个薄弱的环节,评价权还是被教师掌握。学生的每一个答问都期待老师的评判,老师说好就好,老师说对就对,而很少有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这样使得学生被动接受评价,忽视了课堂学习评价过程中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造成学生应试的恐惧心理,达不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从而背离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主导与主体的统一,是指学生学习评价不再由教师“垄断”,而采用较为民主的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即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和学生再自评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重在引导学生对
3、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作评价。评价知识的已知和未知;评价理解的正确和错误;评价方法的巧妙和笨拙;评价运用的熟练的生硬。例如:“通过自学我掌握”“我不理解的是”“某某同学的答案不完整,我要补充的是”“这个词用不着查字典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用分合法理解的意思是”“听了刚才某某同学的朗读,我非常紧张,因为他读得太好了,我也想来试一试”等等。这样的自评、互评给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导向:哪些学生已掌握,不用教了;哪些同学还不清楚,要讲一下;哪些学生不懂,应重点组织讨论再加上教师补充、矫正、小结的点评,最后,学生在重新认识的基础再自评得失,使得学生始终处于对已学内容、方向的回顾和对后续学习的愿望探索之中,
4、无一不是学生主动求知和鲜明个性的展示,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变成了真正的主体需要的有目的的自觉行为。 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发挥总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等知识掌握型答问进行评价,而很少听到老师对“这个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理解。”等能力形成型答问进行评价。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一种通病“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能力形成训练,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同步发展。这背离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根据语文学习的语言的理解和
5、运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道德感的形成等不同语文基本素质而采用相应的评价形式进行分段评价。 对学生说话能力只能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来对课时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例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要求学生对班级的一位同学进行观察,然后上讲台进行描述,让其它同学根据该同学的描述来进行判断是哪一位同学,如果判断正确,表示该学生说话评价合格,如果判断不出就表示该学生说话评价待合格,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了综合训练。说话评价还可以采用看图说话、看表演说话、口头造句等形式进行。 对听力能力评价,可让学生听教师口述或听录音,要求学生笔答或口答,如听写、听记、听述、听评等。朗读能力的评价可指定朗读课文,也可采用朗读比赛方式进行。面对语文学习方法掌握的评价可融于比较,对道德感的形成评价可融于激励。 全面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形式有利于学生全面总结出自己哪些方面比较突出,哪些方面尚存不足,从而主动地弥补缺点,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