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6261303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公司的施工机械,车辆和修理,加工设备是公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施工生产任务的主要手段,因此,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设备素养和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条 为了强化设备管理,更好地落实执行国家有关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促进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施工机械设备执行“综合管理,做到合理装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不断改善和提升本企业技术装备素养,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发挥设备效能,保证各项施

2、工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的“机械设备,系指公司的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 第二章 设备配置及管理机构设置 第四条 设备配置依据施工必须要执行大型集中,大中型专业固定的管理原则,做到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施工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有利于调动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第五条 各公司应依据本单位设备配备状况和承当工程任务特点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坚持相对稳定。 一、各级都要有一名领导主管设备管理工作,做到: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落实国家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对设备发展规划、更新、改造、机械、人员设置等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满足施工必须要,促

3、进企业向施工机械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的使命: 1、落实国家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并依据本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2、监督设备安全生产,合理使用,并参加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参加重要工程施工组织制定。 3、对下属公司的设备从购置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管理、监督。 4、负责对下属企业设备报废,处理审批工作。 5、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技术指导和设备修理管理进行业务指导。 三、各分公司设备管理使用单位使命: 1、落实执行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规则,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状况制定管理细则,随时检查落实状况。 2、参加本企业施工组织制定编制,平衡调配设备;负责大型

4、设备的安装、使用、修理及拆卸;监督、检查设备的安全生产,合理安排设备使用和修理、保养工作;负责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工作。 3、负责编制设备年x月xx日设备使用、修理、交接班记录。 5、建立设备履历卡、台帐。 6、采用措施,降低设备使用费用。 7、负责设备各种原始资料积存及设备建档工作。 8、负责设备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持证上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参加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工作。 9、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总结设备管理,使用经验。 第三章 设备资产管理 第六条 设备购置管理 一、设备购置必须与本单位的生产发展必须要相适应,量力而行。 二、购置的设备,要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规格型号等进行认真

5、选择、论证,做到品种适用,性能可靠,便于修理保养,符合环保要求,严禁购置非定型产品。 三、新设备到货后,要进行盘点、验收、试运转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供货单位联系处理,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第七条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凡新购,自制设备,单机价值在2000元以上,经用期超过两年者,都要组成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第八条 设备管理号码编定 一、凡属固定资产设备,按规定统一编制管理号码。 二、设备报废,该设备管理号自行消除,严禁持续使用,以免混淆。 三、设备管理号码采纳阿拉伯数字组成,按公司下发资料要求编号。 四、各类设备采纳挂牌、编号使用。设备的挂牌、编号要与设备管理资料牌、号相符合。 第九条 设备帐、

6、卡的建立。各公司的设备要采用分类、分台、分型号建立设备帐、卡设备档案,内容:购置可行性报告、购置批件、验收记录装箱单、技术资料、说明书、合格证、图纸等、试运转记录、设备检验报告、设备履历簿)。 第十条 设备报废 一、设备凡具备以下之一者,均可申请报废。 1、设备主要结构、部件已严重损坏,虽经修理其能力仍然达不到技术要求和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 2、修理费用过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3、因意外灾害或事故,设备受到严重损坏已无法修复的。 4、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没有改造价值的。 5、非标准专用设备及国家列为淘汰机型或超过使用年限无配件来源的。 二、设备报废程序 1、对必须报废的设备,设备管理

7、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组成“三结合主管领导、技术干部、技术人员,技术鉴定小组进行全面的技术鉴定。 2、依据“三结合技术鉴定小组对设备鉴定状况,报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对必须报废的设备进行核查,经核查、勘测,鉴定无误后,正式下文批复报废。 三、设备报废后的管理工作 1、凡经批准报废的设备,不再补提折旧,同时核减资产。 2、设备报废后,不准持续使用,严禁整机出售给其他单位。 3、对报废设备的零、部件拆卸,必须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办理有关手续,其余部分一律出售给废品收购单位。 第十一条 由于生产任务不够等原因而停用的设备,要联系出租,对外出租确有困难者应及时入库存保管,并做好以下工作

8、: 1、停机库要设在安全、干燥通风、易排水的位置,设备要摆放整齐,做到上有盖、下有垫,随机工具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2、停机库、场要备有足够的防火器材,四周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设备入库、场前,要进行清洗、涂油、刷漆、放水,做好防腐处理。 4、精密部件,电器仪表,必须放到室内保管。 5、内燃设备应定期运转检查,防止生锈。 6、特别设备,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办理。 第四章 设备的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设备使用原则 1、设备使用落实“管用结合,机人固定的原则,按设备性能合理安排,正确使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2、对设备的使用,应强化计划性,做到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忙而不乱、疏而不漏、合理调

9、配、统筹安排的原则。 3、做到设备工作能力与生产任务和施工条件相适应,达到既节约动力又不超负荷作业。 第十三条 设备的使用要求 一、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凡执行操作证的设备必须是固定人员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二、设备操作手,要熟悉本机状况,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修理保养、会检查排除故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三、设备的燃、润油应符合该机的使用要求,并依据季节变化及时改换。为了减少有形磨损应依据设备的磨损特点,建立科学的润滑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四、在实施设备使用计划时,应充分合计到保养、修理方面因素。 第十四条 技术培

10、训 一、设备管理部门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各类机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从事设备操作。 二、机务人员应勤奋学习钻研技术,达到一专多能、精益求精,提升业务技术素养。 三、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一般不得少于三个月。 第十五条 设备检查 一、为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安全运行、解决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执行设备检查、巡检制度。 二、各施工现场项目部每月对管辖内的设备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公司执行季度检查和日常抽检。 三、检查的内容:机容、机况、操作、附件配备、工具、各种资料、保养、修理、安全、日常使用、保养、修理记录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用措施限期改正;每次检查要有记录,有重大

11、问题要逐级上报。 四、对重点设备执行重点检查。 五、对塔吊、龙门吊执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制度。 第五章 安全生产与事故处理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 一、各公司、项目部要强化设备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常常组织机务人员学习设备操作规程,提升安全操作技术。 二、各公司、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安全设施及安全规程的执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保持持证上岗,无操作证者严禁上机,身体素养差,视力达不到0.8以上不得从事设备操作。 四、不属本人负责的设备持有操作证未通过领导同意,不得上机操作,负责司机不得

12、将设备私自委托他人为值班或操作。 五、设备现场和临时停放场所,应设有防火、防雨、防盗设施,并有专人负责看管。 六、设备安装,严格遵守安装程序,安装场地应坚实、平整,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七、设备安装完毕,应进行安全检查及性能试验,经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塔吊、龙门吊应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发给准用证后投入使用。 八、设备运输时要绑扎牢固,重心稳妥,制动可靠,拆装作业要有专人指挥,严禁在高压线下拆装。 第十七条 设备事故分类、处理 一、事故分类 1、一般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5000元,或因损坏造成停工八天以上者。 2、大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5001-20000

13、元或因损坏造成停工十五天以上者。 3、重大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1元以上或因损坏造成停工二十五天以上。 4、非责任事故:是事前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坏行为。 二、事故处理与分工 1、一般事故由设备使用单位公司、项目部处理,并填写事故报告,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2、大事故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处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3、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按事故报告处理程序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逐级上报,并保护好现场,协助调查处理事故。 三、事故处理原则 1、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2、各类事故发生后,都应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弄虚作假,要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制度从二00六年x月xx日起实施。 二00六年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