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交通运输与聚落 及第四章 知识点.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61011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与聚落 及第四章 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交通运输与聚落 及第四章 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交通运输与聚落 及第四章 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交通运输与聚落 及第四章 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概况1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称的主手段。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方式优 点缺 点备 注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历史最悠久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管道连续性强、损耗

2、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3、 交通运输发展变化:日益网络化、高速化、全方位、(大型化、专业化)发展。4 、交通运输布局: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线(铁路、公路、航道)的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5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6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7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8、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一般说来,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如家畜车、冷藏车等);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3、9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一 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1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既方便用水,又利于航运,更可营造秀美的滨水景观。2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3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4水路交通时代:木

4、船时代:城市一般沿河分布, 5铁路、公路时代:交通枢纽成为城市的重要区位如:京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等, 二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1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并可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2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古代主要是沿河分布)3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三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

5、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或商业中心的形成。2交通运输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A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的原因:地势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B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的原因:地势平,交通便利商业活动:主要包括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四大环节地区不 同 点相 同 点自然环境交通人口商业网点密度山区较差闭塞稀少大都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相对方便的地区平原较好方便稠密小3、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公、铁路时代:公路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4、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

6、场、超市、连锁店等。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5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处)、便民最优原则(居民住宅区内)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ABCCDD左图中: 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

7、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指人类通过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速度,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一种是恶性的,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

8、求加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资源的匮乏。环境问题的分布: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具 体 内 容原 因环 境 污 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生 态 破 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9、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二)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深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10、再生速度,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对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

11、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开始)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污染20世纪6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二

1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可能论(20世纪法国地地理学家P.白兰士)二战后适应生态和和谐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 走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A人口压力、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经损害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二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

13、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A发展的观念:无论是发展中国还是发达国家,都应该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B公平的观念: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代际之间发展是公平的不能损害他国和后代人生存的发展的基础。C环境的观念: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D权利的观念:各国都有发展的权利、生存权利、享有环境的权利。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二 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三 自然资源的可待续利用四 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