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厚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以湘西州芙蓉镇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594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厚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以湘西州芙蓉镇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厚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以湘西州芙蓉镇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厚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以湘西州芙蓉镇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农经/?2023 年 18 期DOI:10.16675/14-1065/f.2023.18.055“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厚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 龚辰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民族地区乡村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湖南省湘西州芙蓉镇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提出“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助力当地乡村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文章以湖南省湘西州芙蓉镇为例,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湘西州芙蓉镇乡村发展的有益经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前瞻性思考。关键词:湘西州芙蓉镇;旅游资源开发;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文章编号:1004-7026(2023)1

2、8-0176-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以湘西州芙蓉镇为例2023 年,全国两会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巩固拓展乡村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继续走稳走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兴农、科技助农、产业富农、生态惠农、文化盛农之路。可以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已经进入攻坚时期。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原因,乡村建设与发展相对滞缓,普遍落后于发达地区乡村1。新时期,民族地区必须进一步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创建富有特色的民族乡村发展新型路径。1?湘西州芙蓉镇乡村发展现状1.1?湘西州芙蓉镇简介芙蓉镇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地处

3、永顺县南部,被誉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总面积为 225.96?km2。根据 2019 年统计数据可知,芙蓉镇现有常住人口 4.06 万人,其中,当地户籍人口 3.42 万人。芙蓉镇有溪州铜柱、电影 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芙蓉镇大瀑布、土司行宫、土人居穴遗址等景点。该镇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突出文旅产业,引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凭借当地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自 2005 年开始,芙蓉镇就制定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创建芙蓉镇特色旅游品牌。2022 年,芙蓉镇在前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重镇、旅游古镇、经济强镇、魅力新镇”新定位,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根据永顺县人民政

4、府发布的芙蓉镇 2021 年工作总结,该镇 310 余家宾馆民宿、330 余家大小饭店生意兴隆,旅游带动农业产业惠及芙蓉镇千家万户。当年 4 月,该镇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全国文旅“网红打卡地”的旅游景区2。芙蓉镇先后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美丽乡镇、湖南特色旅游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 4A级景区等荣誉称号。1.2?芙蓉镇乡村建设与发展现状近年来,湘西州芙蓉镇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抢抓“三产”融合先导区建设机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3。目前,该镇乡村发展重点如下。一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出“南提质、北扩面”特色农业产业新布局,重点打造猕猴桃、柑橘、黑猪等特色种植

5、养殖产业。二是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国家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基地,做好“园、社、企、种、水、路”综合配套建设,扶持伟佳果业、芙蓉资源、明瑞制药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规模化运营发展。三是推进农特产品初深加工和旅游市场对接。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特色,培育更多芙蓉优质农副产品品牌,实现芙蓉镇农产品总产值、附加值“双提升”。四是进一步擦亮芙蓉镇的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小镇、湖南省卫生乡镇称号。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村民文明素养,促进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芙蓉镇“文化重镇、旅游古镇、经济强镇、魅力新镇”发展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五是推进乡镇与村

6、庄携手发展。重点以旅游业为桥梁,做好镇村产业对接、服务对接、人员对接,做大做强农产品消费市场,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就业率,切实提升农民收入。2022 年,芙蓉镇实现农业直接与间接总产值 1.3 亿元,比2021 年同期增加 5.1,农村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 15?962 元,比 2021 年同期增加 7.6,与 10 年前相比增幅达 3 倍以上。总体上看,芙蓉镇乡村建设与发展动能充沛、发展空间巨大,已经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乡村特色建设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州地区文旅融合提升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ZSP2023ZX01)。作者简介:龚辰(1994),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在读博士,助教,研

7、究方向为民族艺术、美术设计、艺术经营。176 MY K与发展新路径。2?新时期湘西州芙蓉镇乡村发展的有益经验相比较而言,湘西州芙蓉镇多山地,农业发展先天条件相对薄弱。但是,该镇扬长避短,立足地方实际,加强农业产业精准布局,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推进农业与文旅一体发展等,逐步探索出民族地区“三农”发展新道路。具体经验如下。2.1?精定位,布局乡村振兴优势产业湘西州芙蓉镇在乡村振兴中,既充分借鉴国内其他地方“三农”建设与发展经验,又深挖当地资源,精准定位产业布局,不断积累农业发展优势。从传统农业发展看,该镇集中发展“五大优势产业”。一是猕猴桃产业。该镇土质、气候、温度等适合猕猴桃种植。自20 世纪

8、 90 年代开始,芙蓉镇就积极探索猕猴桃种植与加工产业。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芙蓉镇从事猕猴桃种植面积约 440?hm2,从业农户 1?000 余户,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猕猴桃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二是油茶产业。全镇 300 余户从事油茶种植,种植面积约 30?hm2。三是柑橘产业。既有零星种植,也有成片培育,种植面积约 247?hm2,“柑橘之乡”的地位不断巩固。四是牲畜养殖。散户养殖 216 户,大户养殖27 户,共养殖山羊 672 头,牛 240 头,鸭超 2?000 只,鸡超 46?000 只,湘西土猪超 22?000 头。五是其他产业。如烤烟产业、优质稻米产业等。从当前

9、看,依据不同农业发展条件,芙蓉镇不同乡村几乎均有自身特色优势产业,这为该镇农村振兴奠定了雄厚基础。2.2?创特色,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有特色、有品牌,才能更具市场竞争力。芙蓉镇在当地农业发展中,不搞同质化建设,而是重视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品牌化发展之路,助力芙蓉镇农业产业不断破局突围,抢占地方市场制高点。以 3 种芙蓉镇特色农产品为例。一是芙蓉镇猕猴桃。由于其皮薄个大、味甘水多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该镇不断优化猕猴桃品种,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如芙蓉镇猕猴桃罐头已经成为该镇农业品牌代表,成为来往游客的消费热点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二是芙蓉镇特产“西兰卡普”(土家族人的花铺盖)。纯手工制

10、造,采用天然土棉,色彩明丽,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青睐,行销省内外。三是芙蓉镇米豆腐。营养丰富,酸碱中和,软硬适中,有助于减肥排毒,美容养颜,配上米酒风味更佳。随着电影 芙蓉镇声名鹊起,有“不吃一碗米豆腐,不到芙蓉来一回”的说法。可见,芙蓉镇把普通农产品进行品牌化运作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2.3?强融合,创新推进镇村一体建设以芙蓉镇国家 4A 级景区为平台,全面盘活镇村经济,实现镇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融合一体化,这也是芙蓉镇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有益经验。20 世纪 90 年代,芙蓉镇与下属行政村庄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迈入 21 世纪,随着芙蓉镇文旅产业崛起,镇村之间发展差距呈现逐步放

11、大态势,这不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缓解这一现状,芙蓉镇当地政府制定出台镇村一体建设与发展方案,采取“产业对接、服务对接、人员对接”的一体共建发展模式。从产业对接看,把当地特色农产品引入芙蓉镇景区,带动了地方农业一体化发展;从服务对接看,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共建、共融、共通的发展措施,乡镇加大对边远薄弱村庄的扶持力度,服务乡村振兴;从人员对接看,芙蓉镇国家 4A 级景区优先招聘当地农业从业人员,同时加大农业产业技术人员供给力度等,推动农民收入稳步增加。镇村强融合一体化建设与发展,为芙蓉镇农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4?重宣传,构建线上线下推介平台酒香更要重宣传。经过长期发展,芙蓉镇已逐步

12、积累了众多特色农业品牌产品,但早期由于宣传推介不到位,部分品牌产品经济价值未充分彰显。2012 年开始,芙蓉镇在进一步优化做强文旅产业的基础上,提出“文旅+产品”线上线下宣传理念。从线下看,依托芙蓉镇国家 4A 级景区,定期召开或参加产品展销会,向国内外游客宣传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达到“文旅搭台、产品唱戏”的积极效果;从线上看,依托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创建网红打卡地,加大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吸引更多游客采购。2022 年,芙蓉镇在前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重镇、旅游古镇、经济强镇、魅力新镇”发展新战略,提出“品牌展出来、产品卖出去”的发展口号,在持续巩固做强芙蓉镇文旅产业的基础

13、上,全面带动地方特色农产品营销。2023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放开后,芙蓉镇文旅消费的全面复兴,必将极大助力该镇农业特色产品营销市场产销两旺,稳步迈入发展新阶段。除此之外,湘西州芙蓉镇还很重视农村生态环保建设,大力推进“祖屋保护”“非遗传承”“农村厕所革命”“乡村书屋”“道路村村通”等,为乡村“五位一体”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对来说较为薄弱4。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与发展,应当成为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而湘西州芙蓉镇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目前,芙蓉镇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难以找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爆发点”,

14、地方农村居/?经验交流/3?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前瞻性思考177 MY K山西农经/?2023 年 18 期(编辑:师莉娟)3白丽,赵邦宏.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河北省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J.河北学刊,2015(4):158-162.4赵智童,张哲.关注产业扶贫项目背景后的资产流失风险J.山西财税,2020(5):42-44.5陶雨婷,陶媛婷.关于产业精准扶贫资产的管理优化研究以延边州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187-188.(上接第 129 页)民固守乡土思维较重,缺乏高素质乡村振兴专项建设与发展人才等。从未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

15、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必须要重点解决如下 3 个问题。一是人才瓶颈问题。从当前国内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与发展看,普遍存在建设与人才短缺现象。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对人才的吸纳效应明显弱化5。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前往城市就业,他们认为农村地区缺乏发展机遇。如何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必须要引起充分重视。鉴于此,建议民族地区政府出台更优惠的人才招引策略,从理念上为他们扫清后顾之忧,让他们看到未来我国发展的希望在农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势在必行,投身“三农”建设大有可为。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福利待遇、晋升机遇等。二是产业同质问题。不少民族地区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窝蜂”现象,看到别的村庄

16、搞牲畜养殖发家致富,也跟风投资。这导致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容易出现恶性竞争,导致“谷贱伤农”等问题产生。因此,民族地区要借鉴芙蓉镇等地区的有益经验,再结合当地实际条件找准产业布局定位,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建设与发展之路。建议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学会积极走出去“求经取宝”,更要立足实际“巧妙嫁接”,不是所有的成功经验都能全盘复制,要做到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三是资金短缺问题。从当前看,全国各地普遍存在财政短缺问题。以往侧重政府财政补贴扶持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方式必须要改变。特别是民族地区财政收入本就相对较少,如果仍然依赖单一的财源不会持久。因此,建议在乡村振

17、兴工作中开展社会多元化融资,构建“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农户”多元融资平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助力。随着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对乡村振兴发展扶持力度的不断提升,可以预见未来乡村地区将会成为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战场”,必将会有更多人力、物力与财力向农村地区汇集7。民族地区的乡村要看到这一发展趋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新制定前瞻性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8-9。4?结束语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必须要进一步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创建富有特色的民族乡村发展新型路径。湖南省湘西州芙蓉镇是国内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缩影,该镇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

18、,提出“精定位、创特色、强融合、重宣传”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特色新路径,助力当地乡村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该镇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国内其他民族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参考文献:1黎勇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2永顺县人民政府.芙蓉镇 2021 年工作总结及 2022 年工作计划EB/OL.2022-03-26.http:/www.ysx.gov.?cn/zwgk/bmxx/xzdw/frz/ghjhzj/202204/t20220406_1878309.html.3蔡利.文旅融合背景下湘西芙蓉镇特

19、色小镇发展路径探讨J.现代商业,2023(1):31-34.4何义珠,蓝雪华,熊家乐.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样本“景宁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12):53-57.5徐婕妤,罗琼.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古镇文旅产业升级策略研究以芙蓉镇发展高级体验式经济为例J.?旅游纵览,2022(6):191-193.6杨香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当代农村财经,2023(4):42-45.7张莉莉,杨淑娥.新时代城乡融合背景下对推进乡村振兴问题的思考与探析J.河北农业,2023(1):43-45.8左停,刘文婧,于乐荣.乡村振兴目标下东西部协作的再定位与发展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1-20.9孙健,张令友,谢志成.东北民族乡村推进多维振兴的经验及启示基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谢家崴子村的调查J.社会治理,2022(8):72-77.(编辑:王雨茜)178 MY K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