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 判断改错题。
1. 位移法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能用于分析静定结构。( × )
2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 )
.3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为超静定结构。( × )
4. 位移法中角位移未知量的数目恒等于刚结点数。( ×)
提示:与刚度无穷大的杆件相连的结点不取为角位移未知量。
1. 瞬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零。
2. 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1、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不一定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
2、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不会产生内力。( × )
3、力法的基本体系不一定是静定的。( × )
4、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不一定是二次抛物线。( × )
5、图乘法不可以用来计算曲杆。( × )
6、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全部都由直线段组成。( √ )
7、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 )
8、功的互等定理成立的条件是小变形和线弹性。( √ )
9、力法方程中,主系数恒为正,副系数可为正、负或零。( √ )
10.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虚铰两两相连, 则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三、选择题。
1. 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变的 A
条件。
A.必要 B.充分 C.非必要 D. 必要和充分
1、图示结构中当改变B点链杆方向(不能通过A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 d )
A、全部内力没有变化
B、弯矩有变化
C、剪力有变化
D、轴力有变化
2、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b )
A、DC, EC, DE, DF, EF
B、DE, DF, EF
C、AF, BF, DE, DF, EF
D、DC, EC, AF, BF
4、右图所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b )
A、 B、
C、 D、
5、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 b )
A、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
B、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
C、内力和位移均不会产生
D、内力和位移均会产生
7、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为( b)
A、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8、图示梁中的轴力( c)
A、全部为拉力
B、为零
C、全部为压力
D、部分为拉力,部分为压力
9、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b )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1) 做图示结构C截面弯矩影响线与D截面剪力影响线
五、 用力法作图示结构M图,各杆相同。
六、
三、计算如图所示刚架支座A的水平位移,EI=常数。
2kN/m
四、用力法计算如图所示刚架,画M图,EI=常数。
D
EI 6m
A B C
EI 2EI
6m 6m
3、计算△:△=∑ω·y0/EI=(ω1y1+ω2y2)/EI
=(36×1/3×6×6×3/4+1/2×6×27×4)/EI=648/EI( )
四、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如图(a)
2、列力法方程:δ11•x1+△1P=0
3、 作 M1图,如图(b);作MP图,如图(c)
4、计算δ11、△1P
δ11=1/2EI×1/2×6×6×4+1/EI×6×6×6=252/EI
△1P=1/EI×6×36×6=1296/EI
5、解方程:X1=-△1P/δ11=-1296/252=-5.14kN
6、作M图,如图(d)
(a) (b)
基本体系 M1(m)
6
x1 6 x1
(c) (d)
36 MP(kN·m) 36 M(kN·m)
30.86
[1]将刚架中某杆EI增大,则刚架中某点水平位移有时反而增大。( √ )
(2分)[2]图示静定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AB是基本部分,BC是附属部分。(√ )
(2分)[3] 平面结构的内力正负号的规定,轴力拉力为正,压力为负;剪力对所取隔离体产生的力矩为顺时针方向时为正,逆时针方向时为负。使杆件下部受拉的弯矩为正,上部受拉的弯矩为负。 √ )
(2分)[4] 结构力学中刚节点的特点是被连接件在结点处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在刚节点处,不仅能承受和传递力,而且能够承受和传递弯矩。( √ )
(12分)[2]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M图。EI=常数。
解:[2];;
13. 求图示桁架中指定杆1、2的轴力。(10分)
3.图3示桁架,求杆a、b的轴力。(10)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