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中秋节的篇一:关于中秋节的词语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静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
2、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
3、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
4、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篇二: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1.十五夜望月唐
5、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
6、,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译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
7、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
8、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
9、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3. 水调歌头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
10、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注释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2.情人:有情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11、。竟夕:一整夜。 3.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4.遥夜:漫长的夜晚。 5.末两句说: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写作背景 作者离乡,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 鉴赏一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 鉴赏二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
12、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鉴赏三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混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
13、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使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按照律诗的格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这一联是流水对,一气呵成,自然流畅。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服。这就把彻夜难眠的情境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细致。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书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14、“不堪”,不能。“盈手”,满手,一满把。“佳期”,重逢之期,欢会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亲友,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你重相聚。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意思。 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篇三: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
15、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夜思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现代诗歌1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难演的戏在众人围成的舞台上没有灯火 没有音乐 只有用我嘹亮的声音 唱那首忘了名字的歌 那又怎么样呢 岁月还将继续 不知到哪一天 又要分离 2 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 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外国诗歌1. 威尼斯船歌英穆尔 屋尚家骧 译 当晚风吹过那彼亚采塔的时候, 啊,妮娜,你可知道,有谁在此等候? 虽然
17、你戴上面罩轻纱,我也能分辨, 你知道我的心中爱情如火燃烧。 我披上船夫的伪装在此等候, 我战栗地告诉你:”小船已准备好了。” 啊,来吧!趁乌云还遮掩著明月, 快来吧!让我们趁此月夜飞奔他乡! 2. 皓 月 法魏尔伦 葛 雷 译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篇二: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大全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大全 作文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到了。 夜幕降临了,月亮露出了半个脸,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过了一
18、会儿月亮把整个脸了出来,这时,那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我家的小院,我家的院子,一下子变得更加明亮了。那月亮可真调皮,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爸爸抬出了一张小桌子,妈妈端出了两盘月饼,有火腿的、水果的、豆沙的等等,我们一家围在桌子旁边,边吃月饼边赏月。我呆呆地看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嫦娥姐姐和活泼可爱的玉兔妹妹也和我们一家一样在吃月饼呢!时间过得像流水一样快,睡觉的时间到了,妈妈说:许一个愿望吧!让嫦娥姐姐帮你实现。我许完愿望就去睡觉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着火箭来到了月球,我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一座华丽的城堡。这时我看到了嫦娥姐姐和玉兔妹妹,嫦娥姐姐问我:你是谁?我是杜君。
19、我说,我还把平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嫦娥姐姐,嫦娥姐姐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要实现你的一个愿望。我把我的愿望告诉了嫦娥姐姐,我的愿望一下子变成了现实。我高兴得哈哈笑出了声,杜君、杜君,我忽然听到有人在叫我,我的思绪一下子从遥远的月宫回到了现实。 啊!我真喜欢过中秋节。 这是一篇描写中秋节的夜晚的文章,文章主要写了一家人围坐一起过中秋节。比喻句月亮露出了半个脸,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亮的美。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第二篇: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月饼和灯笼,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晚上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后,一起到公园散步赏月。
20、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圆月渐渐升高斜挂在天空,她那银盘似的脸笑盈盈的,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我们把带来的水果、月饼和灯笼放在石凳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提着灯笼到处游逛,累了,我躺在石凳上休息,看着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噢,那可能是传说中的嫦娥和玉兔吧,正望着亮晶晶的大地。这时,我发现地上的蚂蚁不动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么迷人啊!妈妈告诉我:因为人们为了日子能过得圆满,所以,人们要望着月亮许愿。我听了马上也对着月亮许起愿来:希望每天日子能过得圆满,我祈望我的亲人更加健康,我的家乡更加美
21、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夜色已经深了,雾色也渐渐的浓了,皓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亮,我们全家人都流连忘返。后来,我们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回家了,月亮真神秘啊!又圆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再赏月。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第三篇: 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这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想到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的景象,那甭提有多好了!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到来了,为此我兴奋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晚上。我们一家手牵着手,向小区对面的花园走去。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个玉盘一样挂在夜空中,整个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线笼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我们在花园里找了一
22、条长椅坐下,抬头仰望着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进了云层里,只剩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夜空中站岗,星星大概也去庆祝中秋节了吧!这月亮也真是孤独啊!它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他们在这一天里,是否在思念自己的亲人?那就多抽点时间与亲人聚一聚吧!闻着淡淡的桂花香,吃着月饼,看着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欣赏着美景,四周静悄悄的。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我被吓了一大跳,最后才缓过神来,原来是世纪公园的烟花晚会呀!有一个烟花像流星雨一样划过天空,多美啊!我们不禁赞叹道。你们快看!又有一颗lsquo;流星rsquo;来了!我们每人许一个心愿吧!我对爸爸妈妈叫了起来。我闭上眼睛,双手合十
23、,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啪-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烟花可谓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像菊花迎着秋风开放,有的像一张灿烂的笑脸对着我们微笑,还有的像一面红旗迎风招展等到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家了,但是这一晚的每一个瞬间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每一年的中秋节都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那该多好哇! 中秋节啊!你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中秋节啊!你是一个快乐的源泉;中秋节啊!你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第四篇: 看黑夜渐渐织上天空,我们登顶观月。 正值清秋时节,屋顶上,树木茂盛。银河泄影,丹桂流香。举头四顾:云浮天中,隐现红光。点点繁星,辉映天空。红日已
24、半入西山,倦鸟正隐于暮色。如此美景,已让人陶醉。继而,月上梢头,霎时间清风阵阵,丹桂吐香,树影参横,山色光亮。再望苍穹,见碧天如海,一望无垠,花随风舞,争相朝贺。茶香弥漫,花香四溢,怎不令人陶醉?往下望去,处处灯火辉煌,街街车水马龙。楼阁横斜,笙歌响亮,好一派市井风光! 此时,月正天中。群星璀璨,衬托玉轮。月如一个害羞又淘气的姑娘,时藏于云中,只露出点点银光;时而又露出半个身子,朝人们微笑;时而又让彩云随风舞蹈,上演彩云追月。 月在云端,人在月下。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齐聚一堂,独不见远在成都的小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小姨的一箭归心。同在圆月之下,异乡游子却不能
25、和亲人见面。如此美景,却不能一起欣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之愁,不就是这软禁在深宫的离愁吗?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这中秋之夜,更祝愿天下游子早日归乡! 这是篇写景的文章,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对夜景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配以精妙词语的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爱不释手。篇三:有关中秋节问题 1、元宵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A春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圣诞节 2、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A唐 B宋 C元 D明 4、
26、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 6、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婵娟指什么? 7、雷根基金的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形象)是什么? 8、月饼的不科学吃法是哪个?( ) A. 每次吃最好不超过半个 B. 最好边喝茶边吃月饼 C. 只要身体健康可以随便吃 9、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什么食物? A.女儿红B.桂花酒C.汤圆D.粽子 10、和客户一起喝酒的时候,最不该敬酒的是谁的酒? 11、中控部门一共坐坏了几个凳子? 12、计算题:小明去
27、店里买5个蛋黄月饼和3个豆沙月饼,老板告诉他:“蛋黄月饼要3块钱一个,豆沙月饼每个比蛋黄月饼便宜5毛钱。”请问,小明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3、从1到9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 14、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15、两对父子去买帽子,为什么只买了三顶? 16、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17、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18、我们公司的发展愿景是什么(提示:8个字)? 19、套利策略包括哪些主要投资品种? 20、下面哪个不是中秋节的起源() A.嫦蛾奔月 B.秋报的遗俗 C.因为杨贵妃喜欢吃月饼所以有了中秋节 D.朱元璋月饼起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