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AD总平面图制图标准.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51433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总平面图制图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CAD总平面图制图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D总平面图制图标准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     关于发布《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1]220号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 门共同对《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标准进行修订,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为国家标准,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原《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建筑制图标准》GBJ 104—8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 105—8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 106—87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J 114—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下达的任务,本标准编制组 对《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进行了修编。编制组首先参照1990年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提出征求意见稿,面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随后提 出了送审稿,再经函审和专家审查通过,使之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本标准的修编目的是:   一、与1990年以来发布实施的《技术制图》中相关的国家标准(包括ISOT C/10的相关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协调一致。   二、充分考虑手工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的各自特点,兼顾二者的需要和新的要求。      三、对不适合当前使用的或过时的图例、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则进行了修改、删除或增补,使之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该所(北京西外 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参编单位: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班 焯 陈景来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总图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      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   1 手工制图;   2 计算机制图。   1.0.3 本标准适用于总图专业的下列工程制图:   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各阶段的总图制图;   2 原有工程的总平面实测图;   3 总图的通用图、标准图。   1.0.4 总图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1 图线   2.1.1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中图线的有关规定选用。   2.1.2 总图制图,应根据图纸功能,按表2.1.2规定的线型选用。         2.2 比例   2.2.1 总图制图采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2.2.2 一个图样宜选用一种比例,铁路、道路、土方等的纵断面图,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选用不同比例。   2.3 计量单位   2.3.1 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如不以毫米      为单位,应另加说明。   2.3.2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方位角(或方向角)和铁路、道路转向角的度数,宜注写到“秒”,特殊情况,应另加说明。   2.3.3 铁路纵坡度宜以千分计,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      齐。   2.4 坐标注法   2.4.1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总图中应绘制指北针或风玫瑰图(图      2.4.1)。      2.4.2 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建筑坐标网应画成网格通线,坐标代号宜      用“A、B”表示(图2.4.1)。坐标值为负数时,应注“-”号,为正数时,“+”号可省略。   2.4.3 总平面图上有测量和建筑两种坐标系统时,应在附注中注明两种坐标系统的换算公式。   2.4.4 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2.4.5 在一张图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用坐标定位时,较小的建筑物、构筑物也可用相对尺寸定位。   2.4.6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管线等应标注下列部位的坐标或定位尺寸:   1 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轴线(或外墙面)或其交点;   2 圆形建筑物、构筑物的中心;   3 皮带走廊的中线或其交点;   4 铁路道岔的理论中心,铁路、道路的中线或转折点;   5 管线(包括管沟、管架或管桥)的中线或其交点;   6 挡土墙墙顶外边缘线或转折点。   2.4.7 坐标宜直接标注在图上,如图面无足够位置,也可列表标注。   2.4.8 在一张图上,如坐标数字的位数太多时,可将前面相同的位数省略,其省略位数应在附注中加以说明。 2.5 标高注法   2.5.1 应以含有±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图平面。   2.5.2 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2.5.3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管沟等应按以下规定标注有关部位的标高:   1 建筑物室内地坪,标注建筑图中±0.00处的标高,对不同高度的地坪,分别标注其标高(图2.5.2a)。   2 建筑物室外散水,标注建筑物四周转角或两对角的散水坡脚处的标高;   3 构筑物标注其有代表性的标高,并用文字注明标高所指的位置(图2.5.2b);      4 铁路标注轨顶标高;   5 道路标注路面中心交点及变坡点的标高;   6 挡土墙标注墙顶和墙趾标高,路堤、边坡标注坡顶和坡脚标高,排水沟标注沟顶和沟底标高;   7 场地平整标注其控制位置标高,铺砌场地标注其铺砌面标高。   2.5.4 标高符号应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中“标高”一节的有关规定标注。   2.6 名称和编号   2.6.1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注写名称,名称宜直接标注在图上。当图样比例小或图面无足够位置时,也可编号列表编注在图内。当      图形过小时,可标注在图形外侧附近处。   2.6.2 总图上的铁路线路、铁路道岔、铁路及道路曲线转折点等,均应进行编号。   2.6.3 铁路线路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站站线由站房向外顺序编号,正线用罗马字表示,站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 厂内铁路按图面布置有次序地排列,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3 露天采矿场铁路按开采顺序编号,干线用罗马字表示,支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6.4 铁路道岔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道岔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2 车站道岔由站外向站内顺序编号,一端为奇数,另一端为偶数。当编里程时,里程来向端为奇数,里程去向端为偶数。不编里程时,左    端为奇数,右端为偶数。   2.6.5 道路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厂矿道路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圆圈(如①、②……)顺序编号;   2 引道用上述数字后加1、-2(如①-1、②-2……)编号。   2.6.6 厂矿铁路、道路的曲线转折点,应用代号JD后加阿拉伯数字(如JD1、JD2……)顺序编号。   2.6.7 一个工程中,整套总图图纸所注写的场地、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等的名称应统一,各设计阶段的上述名称和编号应一致。 3 图例   3.0.1 总平面图例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 道路与铁路图例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3.0.3 管线与绿化图例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