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基本操作技能拔罐疗法讲解,主讲人:,1,2,目录,1,、拔罐疗法的概念,2,、拔罐疗法的历史,3,、拔罐疗法的分类,4,、拔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5,、拔罐的操作方法(闪火法讲解,6,、,拔罐法的适应范围,7,、拔罐,注意事项,8,、拔罐禁忌症,3,拔罐法概念:,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负压疗法”,是指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用烧火、温热等方法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具紧吸在皮肤上,通过其负压效应并造成局部组织瘀血,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疗法。,4,拔罐法历史,拔罐
2、疗法在我国古代称为“角法”或“角吸法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负压疗法”,是指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用烧火、温热等方法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具紧吸在皮肤上,通过其负压效应并造成局部组织瘀血,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疗法。拔罐疗法在我国古代称为“角法”或“角吸法”。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拔罐这种不用药物又无痛苦而且疗效确切的独特疗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拔罐疗法获得了蓬勃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日渐提高,它不再是针、灸、药的辅助手段,成为单独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拔
3、罐这种不用药物又无痛苦而且疗效确切的独特疗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拔罐疗法获得了蓬勃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日渐提高,它不再是针、灸、药的辅助手段,成为单独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5,拔罐分类,玻璃罐,竹罐,陶罐,抽气罐,6,拔罐疗法的特点,无创伤,无痛苦。对畏惧针刺和注射的病人尤为适宜,安全、稳妥,疗效确切。不经胃肠给药,不会损伤脾,胃,无副作用,无个体特异性。,不受任 何条件、设备限制,或坐、或卧、或立、或,屋内野外,随时随地可以施术。,便于普及、推广,好学易懂,入门容易,方便群众和,缺医少药地区。,仅在采用药罐时需少量药材,且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药材资源。,7,拔
4、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拔罐通过温热和机械负压刺激作用,可使身体局部充血,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消除病理因素,以达到治病的目的。,8,(,1,)局部调节作用,A,、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同时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9,B,、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组织有温热刺激作
5、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10,(,2,)、整体调节作用,拔罐法的整体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加上温热的基础之上的,任何疾病过程都是其整体性的反应,局部病理改变总是整体性疾病过程的一部分,属于现象与本质的哲学范畴,二者是辨证统一的。祖国医学根据二者的辨证关系,通过局部治疗,由现象到本质使机体整体得到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即通过局部调整实现整体控制。,11,(,3,)不同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
6、基础上,选用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不同的拔罐法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如留罐主吸拔阴寒痼冷,故治疗风湿痹痛,可在局部留罐,以出现紫痕为宜,可隔二、三日连续拔罐,至不出现紫痕为止;闪罐主祛风舒筋,故治疗面瘫,可在面部闪罐,以宣通气血;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12,拔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如能与别的治法如温和灸、帖敷、
7、按压等结合起来,那么临床作用和治疗效果必将大大加强,其应用范围也将大大扩展。,13,拔罐的操作方法,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架火法,水罐法,抽气法,14,闪火法,用镊子挟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部,绕,1,2,圈,迅速退出后拔,在施术部位。闪火法不受,体位限制,吸附力大,较,为安全,,临床最为常用,。,15,拔罐法的操作流程,一、操作流程,1,、定穴,:,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和拔罐方法。,16,2,、拔罐:,(,1,)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
8、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3,)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投入小口瓶。,操作流程,17,操作流程,3,、观察:,(,1,)拔罐过程要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2,)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以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3,)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有无疼痛、过紧,有应及时起罐;,(,4,)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18,4,、起罐:,起罐时,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操作流程,19,拔罐法的适应范围,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
9、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20,病 症,拔 罐 部 位,罐 法,感冒、咳嗽,胃肠疾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面瘫,落枕,肩周炎,风寒湿痹,痛经,疮疡,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肺俞、风门、大杼,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气海、足三里,阿是穴,、血海、阳陵泉,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眼,委中、,阿是穴,、环跳穴,太阳、下关、颊车、地仓,大椎、肩井、风门,肩髃、肩内陵、肩贞、,阿是穴,血海、肾俞、足三里、,阿是穴,中极、次髎、地机,灵台、局部,大椎,神阙、血海、曲池,肝俞、胆俞、局部,留罐、闪罐、刺血拔罐,留罐,留罐、刺血拔罐,留罐、走罐、刺血拔罐,留罐、闪罐、刺血拔
10、罐,留罐、走罐,留罐、刺血拔罐,留罐、药罐,留罐、刺血拔罐,留罐,刺血拔罐,留罐,留罐、刺血拔罐,21,注意事项,(1)拔罐时室内应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患者受凉。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否则留罐时患者改变体位,容易使罐具脱落。,(2)受术者过饱、过饥、酒后、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待上述状况改变后再拔。,(3)拔罐时应根据患者所需拔罐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无骨骼以及关节无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掉罐。,(4)用火罐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过多容易滴 到皮肤上发生烫伤,过少则火力不够而拔罐无力,达不到治疗效果。因罐口靠近
11、皮肤,所以棉球经过罐口时的速度要快,以免罐口过热而烫伤皮 肤。贴棉法应注意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滴酒法应注意避免酒精过多流 到罐口或滴到皮肤上而烫伤皮肤;架火法应注意扣罐要准确,以免撞翻燃 烧的火架,患者不能移动以免火架翻倒烫伤皮肤。,(5)拔罐时的操作动作要迅速而轻巧,要做到稳、准、轻、快。罐内的负压与扣罐的时机、动作的快慢、火力的大小、罐具的大小直接相关。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将罐拔紧而不过紧,罐内负压适宜。,22,(6)拔罐数目多少要适宜,一般都采取单穴拔罐、双穴双罐法,罐多时罐间距离不宜太短,以免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相互挤压而脱罐。,(7)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以免皮肤受损或过于疼痛
12、。起罐时应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压住一侧罐口边缘处的皮肤,使空气从罐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处进入罐内,罐体自然脱落。,(8)在使用针罐时,需注意拔罐可使皮肤突起,肌肉收缩,加之罐底部的撞压,容易使针体弯曲或针尖的深度增加,尤其是胸背部的穴位,容易造成气胸,故胸背部慎用此法。,(9)初次治疗的病人,年老体弱者,儿童及神经紧张、空腹等患者以选择小罐为宜,拔罐时间宜短,负压力量宜小,手法宜轻。同时应选择卧位,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晕罐现象。晕罐现象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冷汗、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微细无力等。遇到晕罐现象,医者不能紧张慌乱,要立即令患者平卧
13、,注意保暖。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23,(10)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现象或局部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实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色。如局部没有瘀血现象或虽有轻度的潮红现象,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提示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够准确。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退之前,一般不宜再在原处拔罐。,(11)拔罐的
14、间隔时间应根据瘀斑的消失情况和病情、体质而定,一般瘀斑消失快、急性病、体质强者,间隔时间宜短;瘀斑消失慢、慢性病、体质弱者,间隔时间宜长。,(12)血罐法的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者出血量宜多;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宜少。,24,四、禁忌症,1、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2、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3、出血性血液病。,4、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5、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6、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肿块部、皮肤溃烂部。,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处、静脉曲张部。,8、瘰疬、疝气
15、处及活动性肺结核。,9、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10、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前后阴部。,25,拔火罐留下罐斑及颜色的意义,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26,完,(,谢谢),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