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数控机床的液压与气压系统,第十章数控机床的液压与气压系统,10.1,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概述,10.2,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10.3,数控机床液压与气压系统的维护,1,10.1,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概述,10.1.1,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功能,现代数控机床在实现整机的全自动化控制中,除数控系统外,还需要配备液压和气压传动装置来辅助实现整机的自动运行功能。所用的液压和气压传动装置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易于控制和调节。虽然它们的工作原理类似,但使用范围不同。,液压传动装置由于使用
2、工作压力高的油性介质,因此机构输出力大,机械结构紧凑,动作平稳可靠,易于调节,噪声较小,但要配置液压泵和油箱,因为当油液泄漏时会污染环境。,2,气压传动装置的气源容易获得,机床可以不必再单独配置动力源,装置结构简单,工作介质不污染环境,工作速度控制和动作频率高,适合于完成频繁启动的辅助工作。气压传动装置过载时比较安全,不易发生过载时损坏部件的事故。,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具有如下辅助功能:,(,1,)自动换刀所需的动作。如机械手的伸、缩、回转和摆动及刀具的松开和夹紧动作。,(,2,)机床运动部件的平衡。如机床主轴箱的重力平衡和刀库机械手的平衡等。,(,3,)机床运动部件的运动、制动和离
3、合器的控制、齿轮拨叉挂挡等。,3,(,4,)机床运动部件的支撑。如动、静压轴承和液压导轨等。,(,5,)机床的润滑和冷却。,(6),机床防护罩、板、门的自动开关。,(,7,)工作台的夹紧、松开及其自动交换动作。,(,8,)夹具的自动放松、夹紧。,(,9,)工件、工具定位面和交换工作台的自动吹屑、清理和定位基准面等。,4,10.1.2,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的构成,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一般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传动介质的压力能的装置。常见的动力装置有液压泵和空气压缩机等。,(,2,)执行装置。执行装置用于连接工作部件,将工作介质的压力能转换为工作
4、部件的机械能,常见的执行装置有液压缸和汽缸及进行回转运动的液压电机、气电机等。,5,(,3,)控制与调节装置。控制与调节装置是用于控制和调节系统中工作介质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作用力、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装置,同时也可以用来卸载或实现过载保护等。,(,4,)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对过载介质起到容纳、净化、润滑、消声和实现元件之间连接等作用的装置。,(,5,)传动介质。传动介质是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过载介质,即液压油或压缩空气。,6,10.1.3,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如图,10,1,所示。图中杠杆,1,、活塞,2,、液压缸,3,和单向阀,4,、,5,组成
5、手动液压泵;液压缸,6,和活塞,7,组成升降液压缸。千斤顶工作时,向上提起杠杆,1,,则活塞,2,被提起,液压缸,3,下腔中压力减小,单向阀,5,关闭,单向阀,4,导通,油箱里的油液被吸入到液压缸,3,中,这是吸油过程;随后,压下杠杆,1,,活塞,2,下移,液压缸,3,下腔中压力增大,迫使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5,导通,高压油液经油管,11,流入液压缸,6,的下腔中,推动活塞,7,向上移动,这是压油过程。如此反复操作便可将重物,8,提升到需要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控制阀,9,始终处于截止状态。若打开控制阀,9,,则液压缸,6,下腔中的油液将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排回油箱。,7,图,10,1,液压
6、传动的工作原理,8,10.2,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1,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图,10,2,所示为,TND36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原理。该机床液压系统由液压站和五条液压支路组成。五条液压支路分别是卡盘夹紧支路、尾架套筒移动支路、主轴变速支路和两条预留支路。,9,图,10,2,TND36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原理图,10,1),液压工作站,液压工作站的工作原理是由液压电动机,1(,交流电动机,1.1kW),通过联轴器,2,驱动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3,产生压力油,压力油经过单向阀,4,和滤油器,8,后输出。在单向阀与滤油器之间,油路上并联有蓄能器,5,、溢流阀,6,和手动二位两通换
7、向阀,7,。蓄能器用于稳定系统中的油压,补偿流量的变化量;溢流阀作为系统的安全阀,限制系统的最高压力;手动换向阀是为检修而设置的,在需要时卸掉油路中的负荷,使压力油经手动阀直接流回油箱,这样可判断故障是否在油泵上。一般情况下手动换向阀在截止位。在滤油器,8,的两端加压力继电器,14,监视滤油器的堵塞情况,当滤油器堵塞时,压力继电器发出电信号给机床控制系统,产生报警信号,使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地清洗或更换过滤网,恢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在液压油箱上为防止灰尘进入油箱,油箱的空气入口处加有空气过滤器。为了解油箱内油液的多少,用油标进行检测。,11,2),卡盘夹紧支路,卡盘通过卡爪的抓紧和放松动作来
8、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与放松。工作中要能判别其卡爪是否夹紧工件,如果没有夹紧工件,则数控加工程序不能执行,并在执行时发出报警信号。卡盘夹紧支路是图上最左侧一条支路。压力油经减压阀,9,稳定工作压力后,通过电磁换向阀,10,和手动换向阀,11,的左位进入液压缸,13,。当电磁换向阀左线圈,L3,Y1,得电时,电磁阀工作在左位,压力油进入液压缸,13,的左腔,液压缸右腔中的油流回油箱,缸杆右移,卡盘夹紧动作。夹紧力的大小通过减压阀来调整,值的大小可在压力表中观察得到。夹紧与否由缸杆上的撞块触发左极限开关,L3,S1,与压力继电器,12(L3,B1),的信号组合判别。,12,仅有压力继电器,L3,S1,信
9、号时,表明卡盘上工件被夹紧;同时具有左极限开关,L3,S1,和压力继电器,L3,B1,的信号时,表明卡盘上的工件未被夹紧。工件未被夹紧时,要重新调整卡爪在卡盘上的位置,使工件能被卡盘夹紧。当电磁换向阀,L3,Y2,得电时,电磁阀工作在右位,压力油经电磁阀右位、手动阀左位进入液压缸的右腔,液压缸左腔中的压力油经手动阀左位、电磁阀右位后流回油箱,这时缸杆左移,卡盘夹爪放松。当缸杆回到最左端,左极限开关,L3,S2,发出信号,表明卡爪已完全放松。,13,3),尾架套筒移动支路,尾架套筒的前端用于安装活动顶针,活动顶针在加工时,用于长轴类零件的辅助支撑。因此,尾架套筒要能够实现套筒的伸出,使顶针顶紧于
10、工件上;尾架套筒要能够保持所在位置,使顶针在工件加工时能够处于稳定的位置上;尾架套筒要能够回缩,使顶针在加工结束后能够退出加工区,便于工件的取出。在套筒伸出时要能够自动识别顶针是否顶紧工件。尾架套筒支路是图,10,2,上左边的第二条支路。当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的左线圈,L4,Y1,得电时,压力油通过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单向减压阀,16,、节流阀,17,和液控单向阀,18,、进入液压缸,20,的右腔,液压缸,20,左腔中的油经过电磁换向阀,15,流回油箱,这时缸杆左移,也就是套筒伸出。,14,在进油路上的压力继电器,19,和套筒行程极限开关构成了是否顶紧的识别系统,当仅有压力继电器发出,L4
11、,B1,电信号时,表明顶针已顶紧工件;当压力继电器和左极限行程开关同时发出,L4,B1,和,L4,S1,电信号时,表明顶针没有顶紧工件,这时就需要调整尾架在导轨上的位置。当电磁换向阀,15,的右线圈,L4,Y2,得电时,电磁换向阀工作在右位,压力油经过电磁换向阀,15,的右位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压力油使液控单向阀,18,打开,液压缸右腔中的压力油经液控单向阀,18,、节流阀,17,、单向减压阀,16,的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15,流回油箱,这样使得缸杆右移,实现套筒回缩。当液压缸缸杆右移到右极限位置时,压下右极限行程开关,L4,S2,,这表明尾架套筒已回缩到底部位置。当电磁换向阀,15,的两个线
12、圈没有通电时,电磁换向阀,15,工作在中位。由于两个油口全部接回油口,液控单向阀关闭,使得液压缸右腔中的压力油既不能流入,也不能流出,液压缸缸杆保持固定的位置,也就是尾架套筒处在保持位置状态。,15,4),主轴变速支路,主轴变速支路是图,10,2,上最右边的一条支路,由液压缸缸杆使主轴箱内变速齿轮移动,实现变速齿轮的左、右移动;变速齿轮与不同齿轮的啮合,实现主轴在高、低速区不同的转动。,16,5),预留支路,其他两条油路是为机床增加其他液压驱动部件或附件而预留的液压支路,使机床在使用中,随时可安装使用液压中心跟刀架、液压回转刀架和自动送料机构等辅助部件。,17,图,10,3,简化后的平面磨床工
13、作台液压系统,18,2,平面磨床工作台的液压系统,图,10,3,所示为简化后的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当电机带动液压泵,3,转动时,油箱,1,中的油液经过过滤器,2,被吸入系统。来自液压泵,3,的压力油经节流阀,6(,控制流量,),,进入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7,的,P,A,通道,再进入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图中所示为未通电位置,),流入液压缸,9,的左腔,推动活塞连同工作台,12,向右运动,液压缸右腔的油液被活塞压回油箱,1,中。,19,工作台的往复运动靠工作台上的两个撞块,11,和挡铁,10,的共同作用,进而控制行程开关间断打开和关闭,使电磁换向阀的右位和左位轮换接入系统来实现。若要手动
14、换向,可将撞块,11,扳向上方并操作手动动换向阀,7,来实现。,液压泵工作时同样可以实现工作台在任意位置停止,只需将手动换向阀,7,的手柄扳到中位,(,图中换向阀,7,中位处的符号表示不通流,),,使液压缸两腔封闭,活塞不再运动,工作台立即停止。此时液压泵输出的高压油液因无去处,所以全部经溢流阀,5,排回油箱。,20,3,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的气压传动系统,图,10,4,为,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气压传动系统原理图。该系统主要包括松刀汽缸、双工作台交换、工作台夹紧、鞍座锁紧、鞍座定位、工作台定位面吹气、刀库移动、主轴锥孔吹气等几个动作完成的气压传动支路。,21,图,10,4,H400,型
15、卧式加工中心气压传动系统原理图,22,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气压传动系统要求提供额定压力为,0.7MPa,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8mm,的管道连接到气压传动系统调压、过滤、油雾气压传动三联件,ST,,经过气压传动三联件,ST,后,得以干燥、洁净并加入适当润滑用油雾,然后提供给后面的执行机构使用,从而保证整个气动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避免或减少执行部件、控制部件的磨损而使寿命降低。,YK1,为压力开关,该元件在气压传动系统达到额定压力时发出电参量开关信号,通知机床气压传动系统正常工作。在该系统中为了减小载荷的变化对系统的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在设计气压传动系统时均采用单向出口节流的方法调节汽缸的
16、运行速度。,23,1,)松刀汽缸支路,松刀汽缸是完成刀具的拉紧和松开的执行机构。为保证机床切削加工过程的稳定、安全、可靠,刀具拉紧拉力应大于,12kN,,抓刀、松刀动作时间在,2s,以内。换刀时通过气压传动系统对刀柄与主轴间的,724,定位锥孔进行清理,使用高速气流清除结合面上的杂物。为达到这些要求,尽可能地使其结构紧凑、重量减轻,并且结构上要求工作缸直径不能大于,150mm,,因此采用复合双作用汽缸,(,额定压力,0.5MPa),可达到设计要求。图,10,5,为,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主轴气压传动结构图。,24,图,10,5,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主轴气压传动结构图,25,2,)工作台交
17、换支路,交换台是实现双工作台交换的关键部件。由于,H400,加工中心交换台提升载荷较大,(,达,12kN),,工作过程中冲击较大,设计上升、下降动作时间为,3s,,且交换台位置空间较大,故采用大直径汽缸,(D=350mm),,,6mm,内径的气管,才能满足设计载荷和交换时间的要求。机床无工作台交换时,在两位双电控电磁阀,HF3,的控制下交换台托升缸处于下位,感应开关,LS17,有信号,工作台与托叉分离,工作台可以进行自由的运动。当进行自动或手动的双工作台交换时,数控系统通过,PMC,发出信号,使两位双电控电磁阀,HF3,的,3YA,得电,托升缸下腔通入高压气,活塞带动托叉连同工作台一起上升,当
18、达到上下运动的上终点位置时,,26,由接近开关,LS16,检测其位置信号,并通过变送扩展板传送到,CNC,的,PMC,,控制交换台回转,180,运动开始动作,接近开关,LS18,检测到回转到位的信号,并通过变送扩展板传送到,CNC,的,PMC,,控制,HF3,的,4YA,得电,托升缸上腔通入高压气体,活塞带动托叉连同工作台在重力和托升缸的共同作用下一起下降;当达到上下运动的下终点位置时由接近开关,LS17,检测其位置信号,并通过变送扩展板传送到,CNC,的,PMC,,双工作台交换过程结束,机床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在该支路中采用,DJ3,、,DJ4,单向节流阀调节交换台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以避免
19、较大的载荷冲击及对机械部件的损伤。,27,3,)工作台夹紧支路,由于,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要进行双工作台的交换,为了节约交换时间,保证交换的可靠,因此工作台与鞍座之间必须具有能够快速而可靠的定位、夹紧及迅速脱离的功能。可交换的工作台固定于鞍座上,由四个带定位锥的汽缸夹紧,以达到拉力大于,12kN,的可靠工作要求。因受位置结构的限制,该汽缸采用了弹簧增力结构,在汽缸内径仅为,63mm,的情况下就达到了设计拉力要求。工作台夹紧支路采用两位双电控电磁阀,HF4,进行控制,当双工作台交换将要进行或已经进行完毕时,数控系统通过,PMC,控制电磁阀,HF4,,使线圈,5YA,或,6YA,得电,分别控制
20、汽缸活塞的上升或下降,通过钢珠拉套机构放松或拉紧工作台上的拉钉,来完成鞍座与工作台之间的放松或夹紧动作。,28,为了避免活塞运动时的冲击,在该支路采用具有得电动作、失电不动作、双线圈同时得电不动作特点的两位双电控电磁阀,HF4,进行控制,可避免在动作进行过程中因突然断电而造成的机械部件冲击损伤。该支路还采用了单向节流阀,DJ5,、,DJ6,来调节夹紧的速度,以避免较大的冲击载荷。该位置由于受结构限制,用感应开关检测放松与拉紧信号较为困难,故采用可调工作点的压力继电器,YK3,、,YK4,检测压力信号,并以此信号作为汽缸到位信号。,29,4),鞍座定位与锁紧支路,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具
21、有回转分度功能,回转工作台结构如图,10,6,所示。与工作台连为一体的鞍座采用蜗轮,蜗杆机构使之可以进行回转,鞍座与床鞍之间具有相对回转运动,并分别采用插销和可以变形的薄壁汽缸实现床鞍和鞍座之间的定位与锁紧。当数控系统发出鞍座回转指令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后,两位单电控电磁阀,HF7,得电,定位插销缸活塞向下带动定位销从定位孔中拔出,到达下运动极限位置后,由感应开关检测到位信号,通知数控系统可以进行鞍座与床鞍的放松,此时两位单电控电磁阀,HF8,得电动作,锁紧薄壁缸中高压气体放出,锁紧活塞弹性变形回复,使鞍座与床鞍分离。该位置由于受结构限制,检测放松与锁紧信号较困难,故采用可调工作点的压力继电器,Y
22、K2,来检测压力信号,并以此信号作为位置检测信号。,30,该信号送入数控系统,控制鞍座进行回转动作,鞍座在电动机、同步带、蜗杆,蜗轮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回转运动,当达到预定位置时,由感应开关发出到位信号,停止转动,完成回转运动的初次定位。电磁阀,HF7,断电,插销缸下腔通入高压气,活塞带动插销向上运动,插入定位孔,进行回转运动的精确定位。定位销到位后,感应开关发信通知锁紧缸锁紧,电磁阀,HF8,失电,锁紧缸充入高压气体,锁紧活塞变形,,YK2,检测到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即是鞍座与床鞍夹紧完成。至此,整个鞍座回转动作完成。另外,在该定位支路中,,DJ9,、,DJ10,是为避免插销冲击损坏而设置的调节上
23、升、下降速度的单向节流阀。,31,图,10,6,回转工作台结构图,32,5,)刀库移动支路,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采用盘式刀库,具有,10,个刀位。在加工中心进行自动换刀时,由汽缸驱动刀盘前后移动,与主轴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运动进行配合来实现刀具的装卸,并要求运行过程稳定、无冲击。在换刀时,当主轴到达相应位置后,通过对电磁阀,HF6,得电和失电使刀盘前后移动,到达两端的极限位置,并由位置开关感应到位信号,与主轴运动、刀盘回转运动协调配合完成换刀动作。其中,HF6,断电时,远离主轴的刀库部件原位。,DJ7,、,DJ8,是为避免装刀和卸刀时产生冲击而设置的单向节流阀。,33,该气压传动系统中,在交换
24、台支路和工作台拉紧支路采用两位双电控电磁阀,(HF3,、,HF4),,以避免在动作进行过程中因突然断电而造成的机械部件的冲击损伤。系统中所有的控制阀完全采用板式集装阀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紧凑,易于控制、维护与故障点的检测。为避免气流放出时所产生的噪声,在各支路的放气口均加装了消声器。,34,10.3,数控机床液压与气压系统的维护,10.3.1,维护要点,1.,液压系统的维护要点,(,1,)控制油液污染,保持油液清洁,是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据统计,液压系统的故障有,80,是由油液污染引发的,油液污染还会加速液压元件的磨损。,35,(,2,)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温升是减少能源消耗、提
25、高系统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台机床的液压系统,若油温变化范围大,其后果是:,影响液压泵的吸油能力及容积效率;,系统工作不正常,压力、速度不稳定,动作不可靠;,液压元件内外泄漏增加;,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36,(,3,)控制液压系统泄漏。因为泄漏和吸空是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因此控制液压系统泄漏极为重要。要控制泄漏,首先是提高液压元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元件的装配质量以及管道系统的安装质量;其次是提高密封件的质量,注意密封件的安装使用与定期更换;最后是加强日常维护。,(,4,)防止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振动会影响液压件的性能,使螺钉松动、管接头松脱,从而引起漏油,因此要防止和排除振动现象。,37,
26、(,5,)严格执行日常点检制度。液压系统的故障存在隐蔽性、可变性和难于判断性,因此应对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点检,把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记录在日检维修卡上,并将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减少故障的发生。,(,6,)严格执行定期紧固、清洗、过滤和更换制度。液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冲击振动、磨损和污染等因素,会使管件松动,金属件和密封件磨损,因此必须对液压件及油箱等实行定期清洗和维修制度,对油液、密封件执行定期更换制度。,38,2.,气压系统的维护要点,(1),保证供给洁净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中通常都含有水分、油分和粉尘等杂质。水分会使管道、阀和汽缸腐蚀;油分会使橡胶、塑料和密封材料变质;粉尘会造
27、成阀体动作失灵。选用合适的过滤器,可以清除压缩空气中的杂质。使用过滤器时应及时排除积存的液体,否则,当积存液体接近挡水板时,气流仍可将积存物卷起。,39,(2),保证空气中含有适量的润滑油。大多数气压传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都要求有适度的润滑。如果润滑不良将会发生以下故障:,由于摩擦阻力增大而造成汽缸推力不足,阀芯动作失灵。,由于密封材料的磨损而造成空气泄漏。,由于生锈而造成元件的损伤及动作失灵。一般采用油雾器进行喷雾润滑。,40,油雾器通常安装在过滤器和减压阀之后,油雾器的供油量一般不宜过多,通常每,10m,3,的自由空气供给,1mL,的油量,(,即,40,50,滴油,),。检查润滑是否良好的
28、一个方法是:找一张清洁的白纸放在换向阀的排气口附近,如果在换向阀工作三到四个循环后,白纸上只有很轻的斑点,则表明润滑是良好的。,41,(3),保持气动系统的密封性。,漏气不仅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也会导致供气压力的下降,甚至造成气压传动元件工作失常。如果有严重的漏气,在气压传动系统停止运行时,由漏气引起的响声很容易发现;轻微的漏气则应利用仪表,或涂抹肥皂水的办法进行检查。,42,(4),保证气压传动元件中运动零件的灵敏性。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包含有粒度为,0.01,0.8m,的压缩机油微粒,在排气温度为,120,220,时,这些油粒会迅速氧化,氧化后油粒颜色变深,粘性增大,并逐步由液态固化成
29、油泥。这种微米级以下的颗粒,一般过滤器无法滤除,当它们进入到换向阀后便附着在阀芯上,会使阀的灵敏度逐步降低,甚至出现动作失灵。为了清除油泥,保证阀的灵敏度,可在气压传动系统的过滤器之后,安装油雾分离器,将油泥分离出来;此外,定期清洗阀也可以保证阀的灵敏度。,43,(5),保证气压传动装置具有合适的工作压力和运动速度。,调节工作压力时,压力表应当工作可靠、读数准确。减压阀与节流阀调节好后,必须紧固调压阀盖或锁紧螺母,防止松动。,44,10.3.2,液压与气压系统的点检,1,液压系统的点检,(1),各液压阀、液压缸及管子接头处是否有外漏。,(2),液压泵或液压马达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噪声等现象。,(3
30、),液压缸移动时工作是否正常平稳。,(4),液压系统的各测压点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压力是否稳定。,(5),油液的温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6),液压系统工作时有无高频振动。,45,(7),电气控制或撞块,(,凸轮,),控制的换向阀的工作是否灵敏可靠。,(8),油箱内的油量是否在油标刻线范围内。,(9),行程开关或限位挡块的位置是否有变动。,(10),液压系统手动或自动工作循环时是否有异常现象。,(11),定期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取样化验,检查油液质量,定期过滤或更换油液。,(12),定期检查蓄能器的工作性能。,(13),定期检查冷却器和加热器的工作性能。,46,(14),定期检查和紧固重要
31、部位的螺钉、螺母、接头和法兰螺钉。,(15),定期检查或更换密封件。,(16),定期检查清洗或更换液压件。,(17),定期检查清洗或更换滤芯。,(18),定期检查清洗油箱和管道。,47,2,气压系统的点检与定检,(1),管路系统的点检。管路系统点检的主要内容是对冷凝水和润滑油的管理。冷凝水的排放,一般应当在气压传动装置运行之前进行。但是当夜间温度低于,0,时,为防止冷凝水冻结,气压传动装置运行结束后,就应开启放水阀门将冷凝水排出。补充润滑油时,要检查油雾器中油的质量和滴油量是否符合要求。此外,点检还应包括检查供气压力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现象等。,48,(2),气压传动元件的定检。气压传动元件定检的主要内容是彻底处理系统的漏气现象。例如更换密封元件,处理管接头或连接螺钉松动等,定期检验测量仪表、安全阀和压力继电器等。,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