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405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 年 9 月第 8 卷第 26 期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ve debridement and incisionand drainage 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granulomatous mastitisKE Xianfeng,XIANG Hui*(Shangluo Central Hospital,Shangluo 72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ve debrid

2、ement and incision and drainage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granulomatous mastitis.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ubacute granulomatousmastit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parity of admission number,the patients

3、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ve debridement,and the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cision and drainage.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

4、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groups(P0.05).At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breast shape and breast fun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t 1 month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5、s of interleukin-6(IL-6),tumor necrosis factor-琢(TNF-琢)and cluster of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CD8+)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of interleukin-10(IL-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CD4+)and CD4+/CD8+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the control grou

6、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t 1,4 weeks,2,3 and 6 monthsafter treatment,the Numerical Rating Scale(NTS)score and C-reactive protein(CRP)level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7、Conclusion Cave debridement and incision and drainage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subacute granulomatous mastitis,but the form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perception and inflammatoryresponse in the follow-up treatment of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aesthetics of breast,which

8、has higher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cave debridement;incision and drainage;subacute granulomatous mastitis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柯贤锋,向辉*(商洛市中心医院,陕西 商洛,726000)摘要:目的 比较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9、 40 例。观察组给予洞穴式清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排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的乳房外形、乳房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治疗后 1 个月,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水平及白细胞分化抗原 8 阳性(CD8+)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白细胞分化抗原 4 阳性(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治疗后 1 周、4 周、2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价量

10、表(NTS)评分与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 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治疗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效果均较好,但前者可显著降低患者后续治疗中的疼痛感受、炎症反应,而且可提升乳腺美观度,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关键词:洞穴式清创术;切开排脓术;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23)26-0045-04DOI:10.19347/ki.2096-1413.202326012作者简介:柯贤锋(1989),男,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治疗。*通讯作者:向辉,E-mai

11、l:.临床医学45-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 年 9 月第 8 卷第 26 期肉芽肿性乳腺炎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部位为乳腺,好发于青中年女性1。该病临床表现为乳腺呈现不规则形、有凸起肿块、疼痛等症状,属于进展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的肿块可持续增大、增多,且疼痛感受可显著加强,严重者可出现多个窦道情况,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建议及时治疗2-3。目前,临床针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案相对成熟,常用方式可分为激素治疗、手术治疗、常规中西医治疗等,一般流程为激素疗法或直接手术治疗+中西医常规治疗,因单纯的激素治疗存在复发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多等特征,主要用于快速应急

12、治疗,而不能长期使用4。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常采用一种激素+中药(透脓散)+手术+药物敷贴治疗方案,其中激素与透脓散主要可缓解患者的脓肿症状,为手术提供实施基础,术后敷贴药物主要是促进乳腺组织恢复,给予病灶后续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预后。早期的临床研究已确认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但对于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5。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有洞穴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本研究主要比较这两种手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

13、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年龄 21耀39 岁,平均年龄(29.85依3.57)岁;单纯性肿块 14 例,肿块合并脓肿 16 例,肿块合并乳头溢液 10 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耀32 kg/m2,平均 BMI(26.73依2.41)kg/m2。对照组年龄 21耀40 岁,平均年龄(29.84依3.98)岁;单纯性肿块 13 例,肿块合并脓肿 17 例,肿块合并乳头溢液10 例;BMI 21耀33 kg/m2,平均 BMI(26.54依2.53)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可进行

14、对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已签署知情书与同意书。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淤符合 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6中相关标准以及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经入院诊断确诊;于单侧患病;盂疾病分期为亚急性期;榆依从性较高;虞年龄约45 周岁。排除标准:淤乳腺癌、恶性乳腺结节等其他乳腺疾病;于凝血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激素紊乱、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盂特殊类型患者,例如妊娠期妇女或合并免疫功能缺陷疾病。1.3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 30 d 服用透脓散治疗。透脓散组方:当归 10 g、黄芪 15 g、川芎 10 g、甘草 10 g、穿山甲 5 g、皂角

15、刺 10 g、蒲公英 10 g,加水煎煮取汁 400 mL,200 mL/次,2 次/d,早、晚饭后 30 min温服,连服 10 d。待脓肿局限后辅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洞穴式清创术治疗。将 10 g/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厂家: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7022147;规格:5 mL颐0.1 g)浸润在脓肿周围,并于切口周围进行局部麻醉后,将散在的病变腺体用灭菌刮勺逐个清除,并彻底清除脓液,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并包扎。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排脓术治疗。用 10 g/L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选取乳房脓肿最明显部位呈放射状切开,切口不伤及乳晕,分开脓腔

16、间的间隔,用手术尖刀挑开 3耀5 mm 引流口,充分引流,必要时可多口引流,排空脓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包扎。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抗感染疗,指导饮食、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术后随访 6 个月。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参考 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6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为无可触及病灶,创口及溃疡愈合,超声示无病灶残留,3 个月内无复发;有效为无可触及病灶,创口及溃疡愈合,超声示有病灶残留;无效为有可触及病灶。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伊100%。(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的乳房相关指标。治

17、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评估患者的乳房外形、乳房功能。乳房外形评价标准:患侧乳房外形、功能很差为差,计 0耀2 分;患侧乳房与健侧乳房有明显差别为一般,计 3耀5 分;患侧乳房与健侧乳房差别微小为良好,计6耀8 分;患侧乳房与健侧基本一致为优秀,计 9耀10 分7。乳房功能分为乳头感觉、再哺乳功能,满分各 5 分,得分越高说明乳房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送实验室以 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 10 min,然后使用本院迈瑞 BS-26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

18、leukin-6,46-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 年 9 月第 8 卷第 26 期表 3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軃依泽)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约0.05;与对照组治疗后 1 个月比较,*P约0.05。组别例数时间IL-6(ng/mL)观察组40治疗前28.13依2.36对照组4028.33依2.14观察组40治疗后 1 个月15.47依1.36*#对照组4020.15依2.96*IL-10(ng/mL)20.35依2.1420.11依2.6746.63依3.71*#32.14依4.17*TNF-琢(ng/L)58.33依5.1458.03依4.67

19、34.49依4.17*#40.36依5.13*CD4+(%)37.88依4.2137.69依3.8530.31依2.99*#22.96依3.14*CD8+(%)CD4+/CD8+28.31依4.311.32依0.2228.45依4.141.32依0.1830.51依3.67*#0.99依0.20*#32.64依3.51*0.70依0.15*表 4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 NTS 评分及 CRP 水平比较(x軃依泽)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约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比较,#P约0.05。指标组别例数治疗前NTS 评分(分)观察组406.19依1.25对照组406.20依1.22CRP

20、(mg/L)观察组4018.66依4.71对照组4017.95依4.36治疗后 1 周4.83依1.26*#5.57依1.41*19.14依3.56*#22.41依3.65*治疗后 4 周1.56依1.22*#2.54依1.37*11.13依3.29*#14.41依3.22*治疗后 2 个月1.05依0.42*#2.31依0.55*10.63依3.27*#15.41依3.22*治疗后 3 个月治疗后 6 个月0.66依0.36*#0.21依0.03*#1.33依0.47*0.75依0.09*6.23依2.29*#1.15依0.31*#11.46依2.68*3.45依0.68*组别例数显效有效观

21、察组4021/52.5017/42.50对照组4020/50.0018/45.00字2P无效2/5.002/5.00总有效率95.0095.000.0001.000表 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例数时间乳房外形观察组 40治疗后 3 个月 7.13依0.36*#对照组 405.31依0.30*观察组 40治疗前3.11依0.20对照组 403.09依0.19乳房功能乳头感觉4.11依0.27*#3.65依0.34*2.00依0.261.99依0.25再哺乳功能1.99依0.211.98依0.264.01依0.27*#3.67依0.26*表 2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的乳房相

22、关指标评分比较(x軃依泽,分)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约0.05;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P约0.05。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琢(tumor necrosis factor-琢,TNF-琢)水平,试剂盒由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依据实验室标准与试剂盒说明进行。同时,采用本院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 4 阳性(cluster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 阳性(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CD8+),

23、并计算 CD4+/CD8+。试剂盒由上海汇中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及实验室标准进行操作。(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TS)评分及 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 周、4 周、2 个月、3 个月、6 个月采用 NTS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量表总分 0耀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强烈。同时,采用本院流式细胞仪检测 CRP 水平,试剂盒由上海汇中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及实验室标准进行操作。1.5 统计学方法用 SPSS21.0

24、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 n/%、x 軃依泽 表示,用 字2、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表 1)。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的乳房相关指标评分比较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的乳房外形、乳房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约0.05,表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的 IL-6、IL-10、TNF-琢 水平及CD4+、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跃0.05);治疗后 1个月,观察组的 IL-6、T

25、NF-琢 水平及 CD8+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及 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约0.05)。见表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 NTS 评分及 CRP 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的 NTS 评分与 CRP 水平无显著差异(P跃0.05);治疗后 1 周、4 周、2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的 NTS 评分与 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4。47-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 年 9 月第 8 卷第 26 期3 讨论肉芽肿性乳腺炎是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在临床上发生率呈

26、现升高趋势8。目前,临床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认为其与乳汁引发的超敏反应、非细菌类感染、避孕药、创伤、激素异常等存在关系,该病发生后可引发患者乳房疼痛、肿胀、破溃,对其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9。临床针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已经形成共识,即药物联合手术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而且还可降低术后复发情况。目前,已确认激素与后期中药为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案,但关于手术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论10。本研究就洞穴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分析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

27、属于炎性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对病灶进行处理后,后期通过止痛、调节激素、持续换药即可治疗。本研究采用的两种手术均可以完成病灶组织、排脓的处理,而后期的治疗方案一致,因此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的乳房外形、乳头感觉、再哺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约0.05)。分析原因:洞穴清创术是通过做孔,采用刮勺清除病变的乳房腺体,其可以显著减小医源性损伤,高精度操作无需进行大规模的剥离操作,也不会大规模切除乳腺组织,可以相对完整地保留乳腺结构,因此患者的乳腺生理功能保存情况会更为理想,故观察组在完成恢复后的乳腺功能相对于对照组更理想11-12。治疗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相对较低,则是考虑洞穴

28、清创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轻,引发的应激反应较小;切开排脓术则是采取直接切开模式,会对患者乳房结构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该手术会对乳腺组织进行较大的切除,导致患者的乳腺局部缺损,继而手术创伤明显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强,应激反应较严重,故对照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相对较高13。术后长期随访中,观察组的 NTS 评分及 CRP 水平更低,则是因洞穴清创术对机体损伤更小,术后实施换药时对伤口牵扯小,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炎症反应较低14-15。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在术后均存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则考虑亚急性期肉芽性乳腺炎并不是依靠手术直接完成治愈的,需要在术后进行较长时间的脓液引流、换药等操作。每次换药都会对患者产生一

29、定的生理应激,从而诱发炎症反应,造成免疫功能负担。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更为理想,则是因为洞穴清创术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较轻,再加上炎症水平较低、对免疫系统的压力较小。综上所述,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洞穴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前者可显著降低患者后续治疗的疼痛感受、炎症反应,而且可提升患者的乳腺美观度,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参考文献:1 盛万强.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甘肃科技,2019,35(11):134-135.2 林华.中医清创术辅以除癖消溢散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0):17

30、22-1723.3 马争,胡金辉.洞穴式清创术合透脓散治疗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 49 例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4):5-7,17.4 仇伊尔,邬颖杰,仇骞慧,等.口服利福平联合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21,26(6):556-560.5 郝春艳,刘红宇,张贵,等.不同换药方式应用于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6):1352-1354,1362.6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7):755-75

31、8.7 徐杰安.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在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6):2958-2960.8 张普,陈震霖,陈羽佩,等.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因机证治J.陕西中医,2022,43(1):97-99,107.9 高晴倩,万华,吴雪卿,等.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疾病复发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1):1556-1558.10 王璐,陈洁,徐蓉,等.中医换药技术在急性乳腺炎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73-74,76.11 谢晓晨,张董晓,付娜,等.吕培文教授

32、应用调和阴阳法及缓托法治疗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4):128-131.12 宋小颖.洞穴式清创术与切开排脓术治疗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3):79-80.13 游彩霞,徐斌,涂永久.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1):45-47.14 乔楠,丁晓雯,沈皓,等.疏肝散结汤联合安珂微创手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肿块期的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5):941-944.15 周清缘,翟臻,赵立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和 GRADE 证据级别评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1):42-48.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