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387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1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术科技0 引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原有的地域文化、人文气息及文化底蕴逐渐消失,随之出现了标准化、流程化的公共设施。公共艺术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城市美学追求的具有大众属性、能展现地域文化、人文气息及文化底蕴的一种艺术形式。地铁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特殊的空间形式为公共艺术的展现提供了极好的载体。公共艺术介入轨道交通空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有名的案例是 1977 年巴黎地铁公司与市政府发布的一个长达15 年的“文化活力计划

2、”1。城市形象是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方面,城市形象能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气息及文化底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地铁作为覆盖率极高的现代交通工具,其空间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探寻地铁公共艺术的最优表现形式对城市形象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公共艺术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较晚,且地铁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在公共艺术中属于较为冷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山东建筑大学横向课题“数字化公园设施产品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19007S的领域。但在这样的背景

3、下,国内地铁公共艺术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涌现出一些比较典型的地铁公共艺术案例。相关领域的艺术家对地铁空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加之地铁公共艺术在展现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地铁公共艺术正由单一化变得多元化、立体化,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也借助地铁公共艺术得到了更好的展现。1.2 国外研究现状早期,最有名的案例除了 1977 年巴黎地铁公司与市政府发布的长达 15 年的“文化活力计划”,还有伦敦 1981 年启动的专项计划“蜕变的车站”2。20 世纪 90 年代,“车站文艺复兴”席卷欧洲和日本等地3。为了有效提升当地城市形象,多地在地铁站景观设计、艺术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一些政

4、府部门甚至将 1%左右的建筑预算用于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引入了“百分比”艺术政策4。纵观国外地铁公共艺术,一般有两类表达形式,一是采用装饰风格统一的艺术幕墙,如海报、壁画等;另一种是运用雕塑、装置等工艺品。2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2.1 国内地铁公共艺术案例分析2.1.1 北京地铁北京是国内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第一条地铁线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研究孙晓红,陈洁,褚梦宇,刘昱麟(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的显著加大。在世界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各国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公共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

5、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交通工具,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而地铁特殊的空间形式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媒介,伴随其发展兴起的公共艺术便是地铁公共艺术。地铁公共艺术作为当今时代展现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首先对北京地铁、西安地铁的发展历程,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背景、表达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地铁公共艺术表达方式、表达目的的变化以及各阶段的不足,其次对圣彼得堡地铁、伦敦地铁不同时期地铁公共艺术的风格、表现手段、表达目的以及历史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国外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状况,最后结合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案例,指出地铁公共艺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今后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提出

6、建议。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轨道交通中图分类号:TU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41-0342基金课题路于 1971 年 1 月 15 日正式开通运营5,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快速建设阶段21 世纪之前,北京只有 1 号、2 号线投入运营。直至 2001 年申奥成功,北京才开始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大力发展地铁交通。之后,北京建成了具有代表性的 8 号线一期(奥运支线)、首都机场线等,北京的轨道交通也正式由“一环一横”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6。在这一阶段,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指向性较为明显,侧重反映其功能定位,同时在艺术展示形式方面打

7、破了传统的壁画形式,转而利用地铁公共艺术理念主导整个地铁空间的装修设计,在整体上营造出较好的艺术氛围。(2)第二阶段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随着北京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压力急剧上升,地铁也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其文化传播功能逐渐拓展。2012 年,北京市有关单位组织了地铁6 号线一期、8 号线二期南段、9 号线北段、10 号线二期等共计 33 个站 50 多件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施工7,将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融入地铁空间,逐步推进地铁公共艺术由单一的壁画形式向多元化艺术形式转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于 8 号线南锣鼓巷站站厅层的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2.1.2 西安地铁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

8、都之一,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在众多文化中,西安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汉、唐文化。由此,西安地铁设计师以汉、唐两代的文化为主体,以“汉风唐韵”为主旨,将这些特色融入西安地铁设计中。(1)以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确定西安地铁“飞檐梁翼”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由台基、梁柱、屋顶组成。西安地铁 1 号线候车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工业化风格景观与传统建筑的结构纹样完美融合8,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完美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贴合了现代民众的生活规律与审美需求。(2)以幕墙艺术诉说西安丰富的历史故事得益于丰富的历史故事,西安的地铁公共艺术采用一个地铁站一面幕墙的设计思路,

9、每一座地铁站的幕墙艺术均在讲述不同的故事。设计人员将现代化的艺术设计手法与特色传统艺术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风采,以及西安这座古都的魅力。(3)以功能需求为主导,力求展现西安地域文化的视觉导向系统西安地铁是我国唯一一个采用“一站一标”的地铁系统,每一座地铁站都有不同的 Logo,这使得地铁系统能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充分融合。每一座地铁站的视觉指引标志都充分融合了当地的历史背景、历史遗迹等特色元素,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风采。2.2 国外地铁公共艺术案例分析2.2.1 圣彼得堡地铁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拥有自苏联时期以来最早开通的两条地铁线路之一9,它独特的设计风格促使其中的 8 个地

10、铁站点被公认为俄罗斯的文化遗产10。每一个地铁站的地面建筑外观都迥然不同,就连地下站台的结构格调也差异颇多。具体而言,圣彼得堡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富丽堂皇的斯大林时期在这一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起义广场地铁站。在建设初期,起义广场地铁站为了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形式,特地举办了竞赛。该地铁站的建设致力于突出城市历史与革命事件,风格上着重强调圣彼得堡是十月革命的摇篮。地铁站内外部装修用料颇为讲究,极尽豪奢,宛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地下站台部分多采用深红色大理石,凸显红色革命的主题,拱形通道的两侧陈列着革命英雄的雕塑,墙面上则是青铜雕刻的列宁事迹,强调圣彼得堡作为十月革命

11、历史摇篮的特殊性。而在整个地铁空间的艺术展现中,最具美感的是其天花板,上面布满了金属花环装饰,并以特有的排列方式展现出庄重又极具美感的气息。(2)低调、克制的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圣彼得堡地铁空间的内外部风格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设计理念开始影响地铁空间的艺术设计。地铁公共空间整体设计变得极其简洁,马赛克成为这一时期圣彼得堡地铁公共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设计风格。(3)焕然一新的俄罗斯时期进入全新的俄罗斯时期,圣彼得堡地铁站的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有了新的发展,其抛弃了原有的以革43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

12、术科技命、历史为主的设计风格,仅仅保留了地铁公共艺术具备的教育功能。同时,强调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的对应关系,更多地突出文化,充分展现了各地铁空间的差异。2.2.2 伦敦地铁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地铁线路,伦敦地铁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其拥有 275 个车站、12 条线路,线路总长度达 408 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交通系统之一11。伦敦的各个地铁站均充满艺术气息。伦敦地铁各站点依据所处位置的文化特征,进行独特的艺术设计。除了基础的地铁空间之外,门窗、售票机等均是展现独特艺术的载体。同时伦敦地铁也积极引入新型艺术元素12,使地铁更具艺术魅力。3 结语公共艺术除了艺术品的一般属性外,在表达含义上还具有特殊

13、性,其借助特定的场所、空间等公共场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一定的公共意愿,进而满足特定场景下公众的认知、审美等诉求。地铁公共艺术能向公众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的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传播城市的文化,塑造城市的形象,更好地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对城市形象提升、民众幸福感增强具有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 刘少才.巴黎地铁:驶过世纪的彼岸 J.城市开发,2012(24):86-87.2 张茜.伦敦地铁公共艺术发展与管理机制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3):253-255.3 章莉莉.跟着欧洲地铁走一走:寻探欧洲地铁公共导向之路 J.公共艺术,2009(3):26-35.4 张艺馨.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内

14、的公共艺术J.都市快轨交通,2016,29(4):121-124.5 李耀宗.北京地铁的建设历程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1):158-162.6 武定宇.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探索性实践:“北京 记忆”公共艺术计划的创作思考J.装饰,2015(1):112-114.7 谢莹.西安地铁与城市文化传播研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11):61-64.8 张心如,孙静,桂道乐.地铁站公共艺术地域化设计研究:以西安地铁 5 号线为例 J.设计,2022,35(21):34-36.9 张儒雷.俄罗斯英雄城市:圣彼得堡J.旅游纵览,2017(17):76-81.10 曹觉心.彼得堡地铁

15、:秀外慧中的地下宫殿J.俄语学习,2016(6):24-29.11 柴适.世界最早的伦敦地铁J.交通与港航,2016,3(3):62-64.12 何炯.感悟伦敦地铁的设计生命力J.中国广告,2013(12):78-79.作者简介:孙晓红(1971),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及理论。陈洁(1999),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褚梦宇(199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刘昱麟(1999),男,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上接第 19 页)体现,具有现实意义。毫无疑问,经典对后继者有着

16、抑制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只能亦步亦趋。坠钗记的三种转变亦是沈璟作为“新来诗人”自我证实和实现的尝试。4 结语评价一部作品的成败得失,读者和批评家固然重要,但从其他作家的角度总结也有不容小觑的作用。牡丹亭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建立起血脉贯通的“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接受效果,大量作品正召唤着创作接受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因此,分析经典对后世创作的规范性作用,考量后继者的主观审美改造,对审视文学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重写传奇史、戏曲史乃至文学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2 沈璟.沈璟集M.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601-693.3 徐朔方.汤显祖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20.4 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3.5 沈璟.汤显祖集全编M.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605-2820.6 张岚岚.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114.7 罗洛 梅.人的自我寻求 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9.作者简介:胡雯婕(1999),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