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依据市普通高中教研工作方案、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我县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根本,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杠杆,促进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重视德育渗透。各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德育因素的挖掘和渗透,注重培
2、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重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充分利用本地、本校德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2.注重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各中小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板报、社团(兴趣小组)、演讲比赛、科技制作比赛、校本课程或学科学术报告、学科能力竞赛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聚焦课堂效益,推进教学模式转型 3.开展“好课堂”研讨展示活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广泛开展全员性听课评课和校领导进课堂活动,做好“好课堂”的发现、研究、建档、推荐和
3、推广工作。围绕这一活动,搞活校本教研,浓厚学习研究氛围。 4.开展调研视导。围绕“好课堂”的发现、建构工作开展有重点的教学视导,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形成各学科调研报告。适时选择中小学校召开“好课堂”交流展示现场会,培植典型,推广经验。 5.举行第十届“园丁杯”中小幼教师教学竞赛。进一步改进“园丁杯”教学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使之真正成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平台。 (三)搭建多元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6.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各中小学校要切实把教研组(高中备课组)建设工作提到重要日程,积极开展市、县先进教研组创建工作,学习推广先进地区、学校教研组建设经验,着手教研组工作机制创新,力求在教研组
4、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使之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织机构。 7.完善中小学学科教研中心组建设。成立县学科教研中心组和片区学科教研组,初步构建“县片校”三级联动教研工作新格局。积极推动教研工作重心下移,立足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8.推动网络教研。在进一步完善省骨干教师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基础上,各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他们创建个人教研网页,逐步建设立体化教研平台。 9.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各学校要主动与教研室取得联系,开展好“送教下乡”活动,借助这一活动,密切城乡学校和教师的联系,增进教学互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
5、用,促进教学均衡发展。 10.重视课程建设。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进一步增强课程法规意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重视各科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以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带动各科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11.加强校际间教学交流和合作。各中小学校尤其是各高、初中要本着诚心、虚心的态度,积极主动向县内外先进学校学习教育教学宝贵经验,相互取长补短,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12.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激发青年教师进取心,积极开展面向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立足科学长效,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13.完善高中教学
6、质量评价考核办法。继续完善以目标完成率、提高率、贡献率为基本要素的高考质量考评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高中教学水平和高考质量持续提升。 14.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建立以报考率、平均分、优秀率和低分率为基本指标的中考质量考评体系;试行初中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各校各项指标完成目标,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建立抽测和学科学习能力检测评比相结合的小学质量评价考核办法。 15.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评比活动。举行全县首届初中生汉字听写大会、初中生古诗文经典诵读和知识竞赛活动、中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中小幼学生才艺展示、高中生学科能力竞赛等
7、一系列评比展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检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科学备考,抓实毕业班工作 16.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各高中、初中要认真进行2014年高考、中考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确定目标,制定符合校情的新学年毕业班教学实施方案,并切实执行到位。 17.加强中高考研究。要围绕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学科薄弱点,做好文章,下足工夫。中高考复习要精选内容、理清网络、讲清思路、揭示过程、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18.优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工作。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和挫折,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增强自信,浓厚学风。要针对优秀生、边缘生、学困生制定分类指导措施,让每一朵“玫瑰”都尽情绽放。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