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感受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初步学会用光路图形象表示光现象的物理方法。2、培养学生用实验来展示科学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二、教学重点1、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2、知道什么叫光的色散。3
2、、知道光源的概念以及光的传播速度。4、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1、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2、知道什么叫光的色散。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片。各种光源(蜡烛、手电发等)、水槽、玻璃砖、平面镜、光的色散演示仪、三棱镜、带圆孔的硬纸板,红、绿、蓝三种透明的塑料薄膜,红、绿、蓝三块有色玻璃,红、绿、蓝、黑四种纸屏。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疑激趣: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为什么有的是红色、有的是蓝色、而有的又是黑色,夏天雨过天晴,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带上蓝色的有色眼镜看物体会是什么样子?大家想解开其中的奥秘吗?新课讲解:一、
3、光源:设问:哪些物体能够自己发光?哪些是人照的?哪些是天然的?用课件展示各种光源照片:太阳,萤火虫,夜光石,恒星,各种霓虹灯等学生举例归纳: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人照光源、天然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设问:光发出后是如何传播的?直线、曲线?在水中呢?玻璃中又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1: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观察并得出结论:光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2: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实验3: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玻璃中是怎样传播的?注意:可以在最后使光斜射到水面或玻璃面上,让学生观察到:虽然光在空气、水中、玻
4、璃中传播的路线都是直的,但在空气与水、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以加深对“光沿和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讲述光的折射现象打下伏笔。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三点一线”,射击、站队、栽树。三、光速演示:闭合开关整个教室几乎同时被照亮。设问:是离灯近的地方和远的地方,哪个先被光照亮?光传播需要时间吗?讲解光速:光在不同的物质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每秒达3105千米,相当于每秒钟围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为真空中的3/4。设问:光在一年可以传播多远?L=9.4
5、6081012千米。打雷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百米比赛时,记时员,是见到发令枪冒烟就记时,还是听到枪声记时?设疑:光速是如何测出来的?谁最先测出来?请同学们下去查找有关资料。四、光的色散设问: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如何形成的?白光和红光比较哪个更简单一些?实验探究1: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放着一面镜子,然后,把太阳光反射到纸上,不断调整镜子的角度,会看到七色光。设问:七色光从哪里来的?水会变色?镜子会变色?实验探究2:光的色散实验: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的另一侧的白纸屏上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且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光的色散简介:
6、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结论:白光是有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五、物体的颜色设问:看到的草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会变吗?戴上变色眼镜为什么会变色呢?实验探究1: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纸板的圆孔上,在白纸上看到什么颜色?实验探究2:让太阳光透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经分解后的彩色光带先后透过红、绿、蓝三种有色玻璃片,在白纸屏上观察到的光带分别是什么颜色?引导分析:实验1中,太阳光是七色光,但通过红色(绿色、蓝色)塑料薄膜后,白纸是红色(绿色|蓝色)的,说明红色(绿色、
7、蓝色)的透明物体只让红色的光通过。即透明物体只让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通过。实验2中,白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七色光通过红色的透明玻璃板时,只有红光通过,其它光都被吸收了,同样透明物体只让与它本身相同的光通过。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探究实验3:任用上述装置,分别使用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纸屏直接接受经三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观察纸屏上分别出现什么颜色的条纹?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实验探究4:用红光、蓝光、绿光分别照同一白色物体,会看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学生自己分析:物体的颜色,在不同颜色
8、的光线下,颜色不同的原因。交流与讨论:变色眼镜看到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阅读:彩色电视机为什么能够看到彩色图像?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白 蓝红紫 红绿黄 蓝绿青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六、看不见的光老师展示光谱提问:光谱上的光都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除了这些光还有其他的光吗?人总结: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即人眼能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人眼无法看见的光称为不可见光。光的分类:可见光、不可见光;不可见光又分为:紫外光(线)、红外光(线)设问:电视机、大背投的遥控器并没有电线接到电视机、大背投上,它是如何实现开关的呢?验钞机为什么能够检验钱币的真假?可以请学生自学。老师: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还能灭菌。关于紫外线与人类生活,学生看书了解:适度的紫外线照射有益健康,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有损人体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防护。防护的具体方法:防紫外线面罩、防紫外线眼镜、防紫外线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