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唤醒孩子的耳朵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下面简单谈一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一、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会听”。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
2、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想”并重,相互促进。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1)
3、洗耳恭听,捕捉教育契机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上无论学生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明白了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努力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创新的观点、有价值的批评。如一次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2548 ”一题时,我说了一句:“2548可以看成25(40+8),计算很简便。”马上就有学生说:“把2548看成25412不是更简单了吗?”当场我高兴地
4、表扬了他,并且对大家说:“教学相长,他想的比老师的好,老师应该向他学习。”这一教育契机的捕捉,盘活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受到了很好的启发,积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讲。(2)真情流露,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有时,对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如同说:“我关心支持你”。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放松的动作或简单的招手等,都可以把承认、接纳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此外,当学生的行为使教师愤怒,使老师感到伤心时,教师尽可能地真诚和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情,包括具体地说明自己生气的行为及其确切的后果,以及后来教师有什么感受。如老师可以说:“上课时你们讲话(令人讨厌的行
5、为),打乱了我的讲课(后果),我感到很痛心(情感)”。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在师生之间造成了一种亲切感,没有强制的味道。使课堂成为和谐的大家庭。3、引导点拨,学会方法(1)专心致志地倾听教师告诉学生倾听时应该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听人讲话,一边玩东西或想别的事情,写作业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具体可以这样指导:在听同学的发言时,猜猜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找找他们有没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而后仔细想想同学的发言讲的重点是什么?他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种想法的由来。(2)谦虚、细心地倾听无论听老师
6、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听仔细。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听清他们说话的语调,注意他们的体态语言。在同学发言有错或语无伦次时,一定要耐心倾听,不随意插话和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意见或认为再说下去没有任何价值,也要礼貌地等待对方把话说完。在平常教学中,针对学生急于发言的心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一个人在陈述意见或提问时,你自己也想发言,对同一个问题,你必须等别人发表完见解后,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对不同的问题必须先举手再回答。这样的方法必然要求学生在认真倾听以后才能做出决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自已在发言时同学们不听会怎么样?真正懂得倾听是一种礼貌,是尊重和理解
7、。(3)“看法+原因”式评价在倾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常思考:别人说的话,哪些地方讲得不错,哪些地方还有不妥。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安排。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看法+原因”的方式进行评价。如“我认为因为”“我想补充说明”或“我有不同的看法”等。让学生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二、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善听”。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些习惯的累积。要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呢?1、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
8、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及鼓励,大加赞扬,让其在班上起带头作用。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真羡慕你敏捷的思维能力;”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在评价过程中,要更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
9、的进步。2、抓住时机适时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交流,是指导学生如何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契机,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如教学“整理书包”时,同学们能不能把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分一分类呢?想一想怎样分比较合适?自己定标准分一分,把分法写在练习本上。然后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分的结果汇报给小组其他同伴。在小组交流时,我发现有的同学不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还有的同学打断别人的发言,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从组长开始,一个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听,想一想他(她)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样分的?是否合理?对做得好的同伴要给予鼓励。经过老师适
10、时引导,学生都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在说一说、听一听、想一想、评一评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独立思考,不仅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