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要点--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239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要点--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要点--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要点--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要点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钱凯(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 2 5 4 0 0)摘要:主题教学,是指将繁杂零散的教学内容,围绕事先选定的主题重新整合,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或方式有效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主题教学应突出价值观教育,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的目标。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的相关要点有:确立主题时,观照素养,体现价值引领;整合内容时,合理取舍,强化价值导向;推进活动时,引向生活,实现价值浸润。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核心素养;价值导向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知识体系完备,内容跨度大、概念多、背景丰富,给一线教学带来了较大挑战。对此,普通高中历史

2、课程标准(2 0 1 7 年版2 0 2 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运用主题教学等方式,调整教学顺序,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所谓主题教学,就是“将繁杂零散的教学内容,围绕事先选定的主题重新整合,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或方式有效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1 。其中的主题,即整合、统摄诸多要素(教学目标、学科内容、教学活动等),使其相互支持、协调运转以实现系统功能最大化的内核 2 ,它“除了能够统领若干孤立的史实,还必须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3 。可以说,主题教学应突出价值观教育,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将教学置于一定的情境中,链接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下面,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 0 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谈谈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实施要点。学科教育59一、主题的确立:观照素养,体现价值引领主题的确立是开展主题教学的前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 这就提醒我们,在确立主题时,应观照核心素养,体现价值引领。本节课的标题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新文化运动”等内容。从历史节点

4、来看,1 9 世纪末到1 9 1 9 年属于中国近代史中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隶属于“抗争与探索”这一历史主线。因此,本节课的主题应循着“抗争与探索”这一主线去提炼,相应的知识点包括“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涵盖“救国”“探索”等关键词。再考虑到主题的价值引领性,本节课的主题可以定为“责任与担当”一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首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救亡图存为已任,担负起探索和救国的重任。这一主题重在提升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变化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家国命运相连的认同感,并增强社会责任感。二、内容的整合:合理取舍,强化价值导向整合是

5、指围绕核心将分立的相关事物组织在一起或关联起来,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主题教学的显著特点在于,要依据主题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取舍知识点,使得横向的各个板块以及纵向的不同时期形成有机联系,构建凸显主题并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框架,以强化主题的价值导向。以本课为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制度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以陈独秀为首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并在后期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两者都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彰显了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以主题为核心,教学需要铺垫北洋时期的社会背景,详陈不同阶级的救国探索,延伸中国的道路选择。教学框架如图1 所示。厂经济北洋时期的社会

6、人政治文化一护国运动维护共和一护法运动责任与人各个阶层的担当救国探索否定儒教新文化运动厂思想转型中国的道路选择L曙光初现图1可以看出,围绕主题的内容整合立足于北洋时期的社会现实这一背景,对教材中缺少明确概念定义的“护法运动”做了拓展补充,完善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救国举措;淡化处理了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从而使“责任与担当”的主题更为突出,价值导向更为明确。三、活动的推进:引向生活,实现价值漫润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往往需要生活经验的支撑。适切的情境可以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背景,也可以为他们知识的习得与运用提供活动场景与资源条件,帮助60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 0

7、2 3 年8 月学生在情境中实现价值的浸润。因此,主题教学活动的推进,应设计学生熟悉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本课教学围绕主题,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医病”事件,设置“医国”探索”的情境,将三个板块分别置于“病情诊断”“治疗方案”“良药初现”三个子情境中。探究活动如下:子情境一:病情诊断一一北洋时期的社会教师播放视频复兴之路,在学生直观感受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后,呈现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一段论述:“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继而提问:陈旭麓先生提到的“希望”和“黑暗”在当时各有什么体现

8、?这种“落差”引发了怎样的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结合论述和视频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探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通过视频介绍,学生对北洋时期的社会有了直观的感知,再结合陈旭麓的观点聚焦“黑暗”,国家的病症便展示在了学生面前。子情境二:治疗方案一一各个阶段的救国探索这一子情境共设计两个活动。1.治标方案该活动中,教师呈现如下探究材料:材料1:中国数千年君主专制之国,而其试行民主制度也,甫十四年,故大多数人民心理,绝无民主国家主人翁之心理。材料2: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有希望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

9、觉醒。学生结合材料探究:这两段材料对中国社会的落后做了哪些分析。该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面对“国家的病情”,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爱国人士在积极“诊断病因”并尝试“医治”,但这些“诊断”只能治标。2.治本方案该活动中,教师首先提供如下探究材料:材料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出“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4:鲁迅先生也是看到从医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就要解救民族的精神,唤醒中国人的觉悟。材料5: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10、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学生结合三则材料探究:陈独秀等人开出的“药方”是什么,是否能够治本。这一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陈独秀等人开出的“药方”是先进的中国人“医国”的积极而深人的探索,但这种“药方”能否“治本”?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又呈现如下探究材料:材料6:大公报报道了李淑欣女士的故事。当李幼年时,其父即为之定亲。但后来未婚夫死了,她父母本来是从礼教上考虑,要她守望门寡的,但又从经济上考虑,让她改配一个姓彭的有钱人家,她因而反抗出走。李在其启事中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材料7:其时,老师辈的新青年群体、学生辈的新潮群体、无

11、政府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等众多派别与群体皆“披心而,其声昭明”。中国思想界在短短七八年间,学科教育61能就如此众多理论展开极为广泛的讨论,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罕见,人类历史上也少有出其右者。材料8:假使五四运动不得到自己的语言,而还用古文作工具,这运动便抓不住全国的青年与多数的人民。学生结合三则材料探究:新文化运动对当时中国的生活、思想、社会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医方”能“治国”吗?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学生感知并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并思考:救国的良方究竟是什么?自然深化了主题。子情境三:良药初现一中国的道路选择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呈现如下探究材料:

12、材料9: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材料1 0:在新青年创刊前,陈独秀曾豪气十足地说:“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然而余音未绝,已时不我待。中国近代由于民族矛盾和救国重任,政治斗争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中心,“救亡压倒启蒙”。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思想文化界的启蒙运动瞬间灯暗转场。材料1 1: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继续前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带领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之后,请学生探究三个问题:(1)材料9 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怎样的局限性?(2)据材料1 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思想文化界

13、的启蒙运动瞬间灯暗转场”。(3)据材料1 1 分析,与新文化运动相比,中国共产党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思想文化界的启蒙运动瞬间灯暗转场”的原因,也理解了以前几代人开出的药方为什么不能“医国”,并由此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医国”的唯一“良药”。上述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医病”,使学生的探究自然展开;史料的问题设计有合理的坡度,且“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考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考文献:1王必门.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基本范式探索 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0 2 3(1 6):2 7.2王长芬.指向思辨辩力培养的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实践一以辛亥革命一课教学设计为例 J.历史教学问题,2 0 2 2(2):1 4 1 1 4 4.3黄牧航.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命题重要概念辨析 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 0 2 0(8):10.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 0 1 7 年版2 0 2 0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2 0:4.62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 0 2 3 年8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