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_年8月某某镇“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点击查看更多: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201*年8月某某镇“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驻*镇“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我们*镇共有22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选派“第一书记”22人,其中县选派10人。全县选派“第一书记”动员会以后,我们迅速行动,强化学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要求成立选派工作临时“党支部”,由县残联理事长*同志担任选派“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书记,县政法委副书记*同志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县水利局副局长*同志、*镇党委副书记*同志任党支部委员。迅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根据近期工作要求,选择重点,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现将近期我们开展矛盾纠纷大排
2、查调处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召开动员会,迅速行动。根据市县“百日会战”会议精神,结合*镇党委,召开第一书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会战”动员会。会后,立即行动起来。走村入户,面对面地与干部群众谈心,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化解矛盾,解决难题,为驻村工作的开展开了个好头。2、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县派我镇的第一书记10人,迅速入村,与村的干部群众座谈。目前已有8个村召开了党员会。县政法委书记*同志,利用节假日一天的时间,到所任职的*村走访群众26户,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村共有450户,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县残联理事长*7次到村,走访群众12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6%,了解社情民意,
3、摸清了村里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县派出的10个第一书记先后三次召开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碰头会,对排查出的17件矛盾纠纷结合村支部,逐一分析梳理,制定出化解方案,目前已化解14件。其中涉军涉诉案件3起,已稳控。目前,全镇22个第一书记共排查矛盾纠纷111件,已化解17件,正在化解23件,涉军涉诉等特殊群体案件正在稳控中。3、化解矛盾,分类解决。为了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我们分门别类,对反映出的民生问题、邻里纠纷、由第一书记靠上解决。采取重点人员重点包。涉军涉诉人员重点稳控等措施,确保不出现越级上访。*村民高会诗反映1966年建校借本人款5000元,在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化解过程中漏统,多次到县镇反映情
4、况。经过县人大副主任*反复与县教育局和镇村协调,已得到妥善解决。东街村村民*和*两家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经过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耐心细致的工作,目前两家已握手言和。*村民*反映的房屋拆迁问题。经过县残联理事长*到户反复做工作,目前,*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村民*,是我镇的一个老上访户。因生活困难6次到县以上反映问题,缠访闹访,经镇党委书记*多次到家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生活上关心照顾。现在,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西街村农民王保安患有尿毒症,因家庭极度困难,已无钱治疗,多次到镇反映。镇党委书记*、镇长*、第一书记*亲自上门,为他们送去了201*元现金和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二、下一步打算:1、坚持不
5、懈地抓好理论学习。继续抓好选派“第一书记”的有关文件、讲话、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系统地学,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地学,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2、制定工作计划,严格纪律,抓好落实。实行“第一书记”包村工作时间长,任务明确。因此,我们必须把情况摸透,把矛盾纠纷排查清楚。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三年工作规划和本年度工作目标,严格规章制度,并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根据时间的节点抓好落实,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发家致富。201*年8月17日*县*镇政府柏树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汇报根据中共凉州区委办公室、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深化机构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凉
6、办发201*209)号精神,我乡严格按照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进行了的调整,经过全乡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柏树乡位于凉州区西南8公里处,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375人,乡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89亩,人均1.4亩。乡政府下设“四办四中心”,核定行政编制18名,事业编制38名。现有行政、事业编制人员52人。实际在编人员人52人,其中:公务员17名,事业干部35名。二、机构改革的具体做法(一)机构改革以来,乡政府职能明显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
7、面工作:1、建立机构运行新机制。在改革中,打破了原有的“一办四中心”,结合原来各办中心的职能和承担的具体工作,进行功能整合、机构重组,设立了“四办四中心”,即将原党政办公室、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治理及法律服务中心,依据机构改革规定,党政机关统一设置4个综合性机构分别是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事业机构统一设置4个服务型机构,分别是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与此同时,“四办四中心”主任由乡党委根据实际需要,直接确定党政分
8、管领导兼任。2、建立竞争上岗用人新机制。我们打破了过去以组织任命为主的用人方式,建立了新的用人机制,通过按需设岗,以岗定人,竞争上岗,鉴定聘用合同,实行合同制管理,实现了用人制度的改革。同时,规定四个办公室岗位只能由公务员身份的人竞争,事业岗位打破干部身份和站所界限进行竞争上岗。3、建立公正完善的考核办法。为了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对干部全年的工作有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干部的考核、评优、晋职晋升走向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在改革中,我们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制定了定量、定性考核标准和办法,着重从干部的工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作中的创新、开拓能力等主面入手。具体考核分为日
9、常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两种,并把日常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结合起来,把全乡的工作和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到“四办四中心”,各办各中心再将各项工作分配到具体的干部头上,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有相应的量化指标和分值,作为考核依据。4、建立绩效分配制度。为了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干多与干少一个样、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的问题,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以内部工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激励制度,以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做法就是从年底干部奖励工资作为绩效工作专项管理。根据考核结果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年底再次分配,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干部责任心和主动性,创造了一心一意干好事
10、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机构改革后运行情况科学的改革,保证了乡基层政权的稳妥、健康、连续运行,提高了带动了乡政府各项工作的可喜变化。1、人员编制得到控制。自机构改革后,一是严格按照市区编制管理要求,加强编制管理。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二是进一步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到编制、岗位、人员一一对应,确保了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实施有效管理。通过对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的有效控制,促进了乡政府职能转变。2、干部结构得到优化。乡机构改革时,乡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专业特长、工作爱好竞争有利于推进工作、施展才能的工作岗位,促进了干部结构合理化、科学化,为能干事、会干事、能干好事的干部
11、职工创造了一个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平台。通过机构改革,干部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得到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3、机构设置合理,职能有效转变。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行,我们对现有的内设机构进行了功能整合,设立了“四办四中心”。对过去设置重复、职能交叉、越位错位的机构进行撤销;把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机构进行合并;把业务单一、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机构进行挂靠,而且优化了人员构成,提高了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集中体现了为农业服务的职能。二是过去管理向服务方式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转变过来,乡政府工作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推进,“三农”需要的一些公共服务又不能及时提供,
12、职能“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比较严重。在改革后,乡政府职能以市场经济为中心重新定位,使乡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呈现出“三多三少”的新气象下村入户的多了,蹲机关的少了;讲方法、讲策略、耐心说服引导的多了,对群众搞行政命令的少了;解决基层问题的多了,被动应付的少了。三、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需要处理的四大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必须正确处理如下四大关系。一是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正确处理市场经营组织与乡镇机构的关系。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其主要职能表现为维护社会治安、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计划生育、农业和农村公共基
13、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提供经济资源。除此之外,应考虑由市场组织承担。目前农村市场组织可分为四大类,家庭组织,企业组织、集体组织和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这四种市场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能的乡镇政府将部分职能(特别是经济发展职能)转移给市场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二是从国家与农民社会关系的角度,正确处理村组自治组织与乡镇机构的关系。农村改革后,村委会组成人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其职责依法由村民授予,组织村民按照自治原则达成社区治理目标,对村民负责。要认识到乡镇机构改革的方向是“乡退村进”,是
14、村组自治组织选择性地替代乡镇行政事业组织职能(如调解民间纠纷和推动农村政治活动),要认识到“强化”村组的村民自治是必然,“弱化”乡镇政府也是必然。应抓住机遇,推进乡村自治组织建设。三是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业关系的角度,正确处理行政机构改革与事业机构改革的关系。乡镇一级,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行政性服务和事业性服务的区别也不明显。事实上,乡镇机构改革应将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区别对待,行政机构改革的方向是减事减人减支,事业机构改革的方向是在转换机制的基础上减人减支。四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分工关系的角度,正确处理上级与乡镇机构的关系。乡镇政府处于中国行政系统的最末端,处于一种受“指使”的地位
15、,对于来自上级政府的任务,不管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乡镇政府都无力抵制。应根据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认识到改革的方向是“实化”县区的权力和责任,“虚化”、乡镇的权力和责任,将乡镇机构承担的部分职能(如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宏观战略)上交到县区。四、加强社会管理和“三农”服务措施为扎实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我乡采取四项措施服务“三农”。一是加强服务承诺办结制。我们认真推行“限时办结制”、“下村巡查制”、“首问负责制”。规定凡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规定时间,限期结案,不准相互推诿,久拖不决;变“坐办公室”当“甩手掌柜”为“出动出击”、人人下村找活做。推行“首问负责制”,变“衙门”为“
16、家门”,规定群众问事问到的第一个人能在职责范围内办好的,必须办好。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中,特别在以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建设中,我们全力推行“技术人员包棚制”、“服务挂牌制”,技术人员公示“包棚、联系方式”、承诺“随叫随到”,在日光温室生产中方便建棚农户,解决遇到的难题,解除群众在日光温室建设中的后顾之忧。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1、随着补贴政策的不断完善,目前农民种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油料补贴、村干报酬、农村低保金等均以农民“一折通”形式发放。我们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通过发放“明白卡”和张榜公式等形式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农民手中。2、在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摩托车农用车购置
17、补贴等工作中,切实按照工作方案宣传到农户家中,让他们知道怎样购买、购买多少、如何得到相应的补贴等,有效防止群众购物的盲目性。三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我乡实际,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生产,全面推进户均一棚的建设目标,全力走好旱作大田节水农业路子,按照区域化全膜覆盖种植模式,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四是狠抓劳务开发工作。我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经营”的劳务输转模式,建立劳务输转基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组织输转,有力地推动了劳务输出的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严格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和涉农案件责任追究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同时加
18、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严打伪劣农产品销售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五、存在的问题机构改革后,虽然通过各种形式转变了工作职能,达到了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1、上下不能紧密对接。改革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更加突出,特别是在项目建设上,上下强调一致,给工作造成了被动,对基层工作带来了烦恼。2、事权责权不统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一些行政职能权限相继从乡体制中剥离,实行了垂直管理,但一些行政职能责任和义务却没有随之剥离,使乡上面临有责无权、有事难管的窘境,缺乏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许多工作只能依靠细致的思想工作去落3、重管理轻服务的现
19、象依然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化,基层站所一些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目前仍是过渡阶段,今后在围绕农业和农民工作时需进一步做些服务。六、对策与建议(一)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功能。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从转变职能,创新体制入手。一是解放思想,找准职能定位。二是更新观念,加快职能转变。三是树立形象,强化服务功能。(二)搭建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规范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见,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是当前转变乡镇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一条重要而可行的途径。一是以便民服务中心为着力点,搭建服务平台。二是以满足群众需
20、求为切入点,转变服务方法。三是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机制。(三)完善绩效考评,形成有效激励。一是按照“权责统一、分类考评”的原则,科学地制定绩效考评方案。二是按照“群众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公正公平地实施绩效考评。三是按照“奖罚分明、任用有别”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兑现绩效奖惩。(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问题。农村水渠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难以为继。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相应财力,每年的整修都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上级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整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点击查看更多: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