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稿: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从国内外发展实践来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经济发展,不可能有民生改善;没有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也将停滞不前。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就像硬币的两面,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谁也离不开谁。但有人错误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比如,有人认为财政资金有限,民生领域投入多了,经济领域投入就会相应减少。有人认为强调民生改善相当于“养懒汉”,必然会产生“福利依赖”,造成经济发展效率低下和不可持续。这些观点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优先,对民生改善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因而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托底作用和促进作用。比如,在我
2、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之所以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通过实施民生改善政策,编织好民生保障网,托基本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底,缓解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让社会成员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还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更高水平上回应社会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可见,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协同发力,比经济政策单一发力效果更好。因此,应跳出经济来看经济,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从我国当前发展实际看,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经济参与。提高社会成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消除贫困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为此,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不断增加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参与机会,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扶贫政策等方面向困难群众倾斜,重点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满足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 引导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会不断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带来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的变动、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以及利益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使得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更加凸显,一些群众因预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非理性心态,放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此,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平等、包容、理性的文化氛围,引导人们及时调整心理预期,形成应对发展变化的积极社会心态。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加强物质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和智力扶贫。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的财政投入,完善关于增加收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贫困家庭人力资本,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