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方案新丰幼儿园 胡珠燕【内容摘要】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没有与兄弟姐妺一起生活的经验,在家长的过度娇宠和保护下,他们很少会走出家门,去寻找游戏伙伴,动画片、游戏机及品种繁多的玩具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伙伴位置,占据了孩子们心灵的空间和游戏的时间。因而,缺乏与小伙伴嬉戏玩耍及交往的经验的孩子就很少能体会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孩子都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蛮横、自私、任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接触到陌生的环境,胆小、不合群等一系列状况也随之显现。就像我们班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发生矛盾,他们就会以告状或攻击
2、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帮助求助于老师而从不知道要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产生去协助解决的意识。长此以往,他们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性格,也就难以满足未来社会提出的对人才的要求。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
3、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积极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关键词】分享 合作能力 人际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1、研究内容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和周围的人和事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无论你去到何方,都离不开与别人的交往和合作。现代社会正用它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们: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积极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
4、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而分享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指能与人共享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指与人分担忧愁。分享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合作与分享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不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不利于建立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引
5、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没有与兄弟姐妺一起生活的经验,在家长的过度娇宠和保护下,他们很少会走出家门,去寻找游戏伙伴,动画片、游戏机及品种繁多的玩具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伙伴位置,占据了孩子们心灵的空间和游戏的时间。因而,缺乏与小伙伴嬉戏玩耍及交往的经验的孩子就很少能体会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孩子都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蛮横、自私、任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接触到陌生的环境,胆小、不合群等一系
6、列状况也随之显现。就像我们班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发生矛盾,他们就会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帮助求助于老师而从不知道要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产生去协助解决的意识。长此以往,他们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性格,也就难以满足未来社会提出的对人才的要求。因而,我选择这一内容进行研究,旨在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更好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2、概念界定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
7、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我们把合作的涵义理解得更宽泛。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并没有实现他们共同的目标,因而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就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幼儿完成任务的难度,鼓励幼儿通过协商、配合,共
8、同解决困难,真正学会合作,达到合作的目的,提高合作的能力。3、国内外对本研究内容及相关领域的的研究国内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和相应的同伴关系的研究较多,而且多集中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包括陈琴(2004)关于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研究;庞丽娟、秦旭芳在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对北京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的研究;汪艾桂、张倩(2004)关于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研究报告;陈琴、庞丽娟(2001)对儿童合作发展影响因素的论述。目前关于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沈筱梅(2005)的四个培养步骤:(1)榜样引领,强化合作意识;(2)创设情景,体验合作交往的情感;(3)活动渗透,掌握合作交往的方法;(
9、4)增加机会,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张雪芳(2003)提出的五个步骤:(1)引导家长参与;(2)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步骤;(3)创设情景,促进互动;(4)反复训练,提高合作水平;(5)及时评价,增强合作的能力。其他还有肖辉苑、林海萍(2002)、王援(2007)等一些学者和实践者提出的一些方法和步骤。从以上诸多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方法中,我们可看出,这些方法都大同小异,培养和训练的理念和模式也几乎一样。可以说都是从培养儿童合作意识开始,为幼儿合作树立榜样,一直到为幼儿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加儿童合作机会可见这些方法并没有完善、科学的理论支撑,没有相关维度和常模的对比以及评价体系,因此其可行性也没
10、有得到具体的证实。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其实一直以来都有提到,著名心理学家帕顿自1932年首先从幼儿游戏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幼儿合作程度,她的幼儿游戏理论揭示了在幼儿游戏行为中合作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她根据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程度,把游戏行为分为六种水平:无所用心的行为、独自游戏、旁观行为、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同游戏。在幼儿园中,合作很多时候是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中出现的,幼儿在游戏中身心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研究的对象67岁幼儿(二)研究的方法本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经过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将问题发展成为研究主题
11、,进而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求得实际问题解决的一种科研方法。本研究类型有个体研究、小组研究和群体研究三种。在此主要采用集体研究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时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把集体的反应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注重集体2、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现象。3、注重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性理解。三、研究的目标直接目标:通过研究、梳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间接目标:1、通过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2、创造条件,为幼儿树立合作榜样,通过图文熏陶法,情境创设法,让幼儿学习合作的技能,培养合作能力。3、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与人交往,与人协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营
12、造团结合作的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4、在合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促使幼儿拥有关心、宽容、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四、研究的方法和原则(一)研究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1、行动研究法: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记录备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2、个案记录法: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跟踪调查,深入分析,探索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总结各阶段成果。4、调查研究法:利用家访、问卷、面谈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合作性发展的状况。(二)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幼儿是教育的主
13、体,更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调动幼儿的内驱力,培养合作意识。2、整体性原则:根据每个幼儿的能力、特点、使整体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3、趣味性原则: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提高合作能力。4、开放性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性、高互性特点冲破教育围墙,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环境,达到教学相长、巩固合作能力。五、研究内容1、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2、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3、一日生活环节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六、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 1、根据研究方向,以及幼儿的现状,确定研究内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提
14、高认识,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学习一些科研方法。3、做好研究前大班幼儿合作能力调查工作:(1)草拟调查问卷,收集“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有关情况。 (2)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3)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归类、研究。 (4)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分析、总结。4、设计研究内容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分工。搜集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相关资料,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构思研究方案。(二)查阅文献,主动学习收集有关国内外资料和文献,进行讨论,保证研究有序实施。(三)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1、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幼儿现状的分析。2、制订具体研究内容。3、进行关于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四
15、)总结阶段2014年4月10日2014年5月20日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七、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八、条件分析本内容研究者胡珠燕:虹桥镇新丰幼儿园教研组长,幼儿园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得五项技能方面奖项,2008年荣获虹桥学区教师优质课评比三等奖。2010年,先后荣获乐清市“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理论知识竞赛二等奖、虹桥学区“优秀教师”称号、向虹桥学区展示民间游戏活动观摩课等。2011年荣获乐清市幼儿园教师“全园赛课”优质课暨团队赛课评比现场教案三等奖。2012年荣获乐清市幼儿教师“团队赛课”评比活动三等奖。2013年荣获乐清市幼儿园教师“全员赛课”优质课评比活动二等奖;撰写案例一闪一
16、闪亮晶晶荣获“乐清市2013年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幼儿园组)三等奖。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参考文献:1.陈琴,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4期2.庞丽娟 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1999年09期3.汪艾桂、张倩,关于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研究报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4.陈琴、庞丽娟,论儿童合作发展影响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5. 沈筱梅,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7期6.张雪芳,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J;宁夏教育;2003年02期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