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6214499 上传时间:2024-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一) 从书中看中国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文|风墨澜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有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年前花了约三四天读完了这本书,期间断断续续。我所买的版本是台湾学者黄嘉所译,文本中带着些文言。总觉得看这类书如果在刚看完就强求自己说出个所以然来,有些不可行。部分书适合细细回味,如这本,看完觉得似乎有所得,却萦绕心间说不出,需要时间消化一下。在生活中看到某个场景,我又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本书中作者所说的话的时候,心里忽然有所悟了:讲的还真对。

2、 由于这本书涉及面比较广,我想就中国人的为人处世这方面讲讲我的看法。 看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初衷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找答案,或许这听来有些奇怪。 去年算是看新闻比较多的一年,不管是世界的还是单单中国的。有些是主动去关注,有些是被动接受。在看完一些负面报道之后,我不觉去思考中国人这个群体到底有怎么样的特征,为何这个社会有很多不良观念已根深蒂固,不能轻易动摇。这种心情一直持续了很久,也一直没有想明白,到底我太年轻,涉世不深,没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我忽然想知道这个社会背后的价值观念,人性等一些问题,还想知道为什么有些腐朽落后竟然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我就打开了这本书。 林语堂这本书总体讲了中

3、国的基本要素和中国人的生活,然后又随之细分,整本书的风格既有史料,也有自己观点,语言诙谐,不深奥。再加上林语堂功底深厚,又对典故信手拈来,作为读者并不会存在看不懂这本书的问题。在元素中,他讲述了地域之差决定的南北方人习俗、性格、生活之差异,还讲了中国人的德行、心灵,以及佛儒道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生活这一块则涉及政治,文学,女性地位以及中国人闲暇生活时的艺术。 可以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人的德行这一处内容,因为我从中看到了现在还存在大部分中国人身上的东西,包括我自己也有。诚如作者所言,中国人圆熟,善忍耐,林语堂甚至戏称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中国人又对事对人抱

4、有可有可无的态度。 不管是忍耐还是冷漠态度,在当今社会都有。各人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也不少见,更别说大难临头各自飞,有钱多结交,没钱我看都不想看到你。这种处世态度是受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往好了说,明哲保身,反之,冷酷无情,世态炎凉。比如一个人在马路上生命垂危,无人去救,大抵是其中一例,是鲁迅笔下的冷漠的看客,此类人遇事隔岸观火,无动于衷。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批评厉害,说国人存道德沦丧之嫌弃。其实冷漠有冷漠的好处,利于自保嘛,毕竟咱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讲究矛盾具有普遍性,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不是吗。这类人委屈了:社会那么复杂,人心也复杂,万一被诈怎么办。 林语堂对这个现象也持辩证态度,他探究行为本源,

5、觉得大家是受了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儒家作为两千多年来的最具影响力的学说,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固然其有精华,也有糟粕。就拿中国人的品性忍耐来说吧。中国自周代起,重家族血缘关系,当时是为了政治。发展到现在就是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古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我们都知道,古时刑罚严酷,若一人惹了杀生之祸,灭族时,会殃及整个家族。再者,寒门之士立志考取功名也为了振兴家族。可见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舍生取义或者大道以家为核心。固然这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但由此衍生出来中国人与人之间爱面子,重人情在某个时候会不利于一个国家法治的进步,现在其实我觉得挺拖累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人情之重在整个社会都能见到影子

6、。譬如,一个人因犯罪被公安局拘留,家人的第一个反应必定是寻个关系好的,认识的,去把那人捞出来。甭管那种关系有多远,家人也会想法设法拉近关系。又比如在一些地方办事要塞钱,更有人以此为业,比如驾照,一天能赚很多钱。我不知道是该对这个现象抱怎么样的态度,是应该笑着说这个创造了就业岗位呢,还是大肆批评,愤怒地说:怎么这样。恐怕得到的答案会是现在都这样吧。此外,贪污受贿也是个大问题,刑法修正案 (九)出台后,对打击贪污贿赂严厉,这也是个好趋势,我们都希望为政为官者清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大多数人终归是无法脱离社会的,无法跳脱这种种密集的关系网。人既然是处在社会群体中,免不了被束缚,在我看来是挺无奈的

7、,但改变不了的是别人,能坚持的是自己的本心,不妨少一些随波逐流的行为,少一些盲从心理。现在社会的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挺多人会在不知道真正情形是什么情况下,随意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此行为不可取。我觉得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透露出人们的某种心理,如果稍加研究兴许会很有意思。如果有精力,我会继续看看与人性,社会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有关的书。毕竟一本书不可能告诉我所有。 这个社会向来是弱肉强食,常言道人善被人欺别被别人当软柿子,林先生说忍耐是中国人的绝技,其实我觉得当忍则忍,不当忍没必要忍,不必事事遵循那些凛然大义,像是你宽容就有美德一样。一味地退让,也许会让自己得不偿失。如佛语里所说的别和消耗你的人一起

8、,对有些人不妨敬而远之。每个人都不是圣人,也有脾气,不必事事忍气吞声。虽然主流是和我没关的事情我何必要管,但如果真的有一天被伤害的人是你,周围的人都熟视无睹,你还会这么想麽。难道中国人就这么冷漠没有爱心麽。我现在的态度是虽然我人微言轻,在某些事情上仍坚持发声,我还对改变现状有所期待。 人如果活着连希望都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岂不是很可怜。 至此,我还挺喜欢鲁迅的那句话的: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风墨澜简书作者,浮生多忘事,平生多妄言。不定时写文。 吾国与

9、吾民读后感 (二) 李成伟 写在笔记之前 文章合为时而著.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时时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只有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自身也被同时赋予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动荡的、混乱的,一个庞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显得模糊而朦胧,让人无所适从。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林语堂也是这批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看到当时的中国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混乱、最受暴政之苦、最可悲、最孤弱、最没有能力振作起来稳步向前的国家.当时从个人

10、和周围人群对中国命运的焦虑和担忧中,林语堂却又以崭新的理论,探究了潜在和必然的希望,断言了中国是伟大而不会轻易分解的。 中国为什么会陷入此种境地 求和的心态。中国人的发明力是走和平路线,发明炸药是为了制作爆竹来庆祝祖辈和父辈的生辰;发明指南针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占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人则用指南针帮助他们远渡重洋找到了中国,而之后又用火药帮助他们轰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用呢。心态是关键。国人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崇尚以和为贵,主张化干戈为玉帛,而不少西方人则显得更为霸道,崇尚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热衷于挑衅,唯恐天下不乱。求和心态势必会处于守势,那么被

11、动挨打也就成了必然。中国在经历了近代与外国侵略者的多次交战后被彻底打怕了。在遇到冲突时,更多的是选择容忍,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就卑躬屈膝、忍气吞声地默默接受,没想过要还击,也没有能力去还击。这种求和心态在1883年的中法战争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在军事上并未失败,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妥协,最终导致了外交上的失败。再联想到中国足球历史上在多次只要打平就能出线的情况下,最终都以失败而收场;对比今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法国队在首轮0:2落后的局面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球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再翻盘的),最终在法兰西球场3:0完胜乌克兰,高卢雄鸡最终昂首挺进世界杯,不免感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当你

12、失去了应有的进取心,而只是一味的求和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毁灭。体力退化。轻视体格上之勇武和活动,并普遍地懈怠于奋斗生活,密切地影响到体力的退化。这不禁让我想到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的学生因为有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平时很少参加户外运动,即使参加也只是局限于体育课的40分钟,而且有时候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这短暂的40分钟也很有可能被其他课的任课老师随意占用或是瓜分;另外即便是参加锻炼也大多是缺少专业人员的专门指导,瞎折腾,运动缺乏针对性,就拿刚刚结束的本科生体能测试来说,有些同学已经提前几个礼拜就开始做准备了,但结果还是挂了,我想这除了和自身身体素质有关之外,缺乏科学的训练才是关键;再者缺

13、乏必要的锻炼环境,偌大的操场草坪上一块正在养草,请勿入内的告示牌曾经阻挡了不知多少孩子们渴望踢球的热情。这么一想,中国足球一年不如一年、似乎再难冲进世界杯的现状难道不是一种必然吗。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如今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期缺乏锻炼导致体力退化,体力退化导致面对挑战时力不从心,进而影响到自信心,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那么,在与外来势力的抗争中身处劣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活常态。林先生认为中国政治领袖一登政治舞台,大多不再继续求学,也不再从事写作;至于一般大人先生,走进衙门,就捧一杯清茶,谈谈山海经;回到公馆,就磕磕瓜子,优哉游哉,就此消磨了一辈子光阴。这似乎也正是现在一部分大

14、学生的真实写照,走进教室就好比走进衙门,刷刷人人,发发微博,不时吸一口奶茶,一节课就过去了;回到宿舍,打打网游、看看电影、来盘三国杀,这一天就过去了;周而复始,大学四年也就这么一晃而过,到头来拿什么来应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我想,缺乏持久的生活目标是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在他踏入衙门、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刹那间就已经规划好他的人生和未来,那么忙而不乱才是他应有的生活常态,名垂青史、前途无量是他必然的归宿。林语堂先生对蒋介石是较为推崇的,称其之所以能成为最高领袖即在其具有较高之坚定本能与耐劳苦之精力.在我看来,别的不说。有两件事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第一,蒋的小楷写得相当漂亮,因为我自己是从

15、小练习书法的,所以我深知要写出一手好字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而且还要坚持练,一段时间不练,立马给你颜色看;第二,蒋有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两点换做是今人,估计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吧。更何况蒋当时身居高位。由此可以感受到蒋对待生活的态度。评价标准。吾国人历来强调学以致用.认为知识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似乎无论在学习任何知识前,都会扪心自问:学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也就在那一刻,一颗叫做急功近利的种子便迅速在国人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可是在西方,却普遍更强调学以致知.认为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落后。诸如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人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许多划时代的发明,一开始都是看似无用的,比如

16、史蒂芬逊发明的第一辆火车,还没马跑得快;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飞行时间仅12秒,飞行距离才36米。这类人换做在中国估计很可能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败家子。但当我们如今感受着火车、飞机带来的巨大便捷时,我们是否能够在心中默默地对史蒂芬逊和莱特们道一声真挚的谢意并给予未来的史蒂芬逊和莱特们多一份宽容呢。由此可见,科学进步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每一步都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当代大学生应当引以为戒:结果完全取决于对知识的评价标准,大学正是研究高深学问,养成健全人格的地方。应将理论摆在首要位置,应用次之,技艺最末。切莫本末倒置。有些看似无用、不着调的事情通过时间的检验,其最后的效用是不可估量的。做学问如

17、此,人生亦然,成功来自于点滴的积累、不懈的努力付出,奋斗的时候往往被迫要与无边无尽的黑夜相伴,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那种含着泪奔跑的辛酸,但假使没有前期的铺垫,何来最后的成功。 中国又为什么能成功的生存下去 家族制度。巩固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当首推中国的家族制度。回顾历史,中华民族革新大约每间隔八百年为一个转变的周期,促成这种定期改革的是内部道德机构的腐化,而非外来的侵略。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处于被压迫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吸收侵略民族的新血统,同时又不丧失本民族特性并保持固有文化的存续。另一方面,当我们与家族意识脆弱的异族接触时,野蛮的少数民族最终必乐于加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从

18、而中国的家族制度将中华民族永远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然了,家族制度也有它的弊端,退一步海阔天空、万事忍为先的品质被过度发展,进而演变成为对暴政的屈服和逆来顺受的扭曲心理,只会把中国引入更为痛苦和艰难的境地,同时伴随着扼杀个人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其表现为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结果中国青年老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环境造人,中国青年很快理会这个道理,因此他们不再憨头憨脑,硬撑革新社会的计划,反而学会了柔顺、安分、韬晦、服从。由此,他们开启了充满普遍感性的圆熟人生。科举考试。另一巩固中国社会机构的文化力量是中国社会上基本上不存在固定阶

19、级。因为地位晋升的机会绝对公开,人人都能够通过考试制度来获取功名。同样在当今社会,高考应该是最公平、最公开、最公正的选拔类考试,任何人都不得挑战高考的权威。一方面,高考为很多贫家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宝贵机会,通过高考他们的自身价值被得到认可,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另一方面,高考为国家的各个方面输送了大量优秀的高级人才,使得整个国家即便是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仍然能够不屈不挠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万难,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就成了中国能成功地生存下去的有力保障。 归田思想。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体格上与道德上的健康状态。林先生有言: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不易腐化,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容易腐化.回想当

20、年,曾国藩身居显要,手握兵权,在给他子侄辈的家信中,反复殷切教诲要以奢侈生活为戒,以耕种菜圃为勉,以施肥养猪为务,是希望借朴素来保持家族繁荣的目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就我所知,曾氏子孙历经六代依然兴盛;而在当代荣毅仁、荣智健领衔的荣氏家族同样经历了四代不衰的辉煌。再放眼当下,大众的焦点对准了官二代、富二代,其中有个别的也确实不够争气,肆意妄为,让父辈们很难堪。我想,这难道都是年轻一辈的过失吗。试问,假如他们的父辈们自身的品行都如曾国藩、荣毅仁那般注重慎独、以朴素为本,那他们的后代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下势必也会成长为出类拔萃、品德高尚的栋梁之才。朴素不但能令家族的繁荣持久,也同样能使一个国家

21、的繁荣持久,永远成功的生存下去. 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智慧的书,是一部思想与现实交相辉映的著作。中国究竟能否继续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想要得到一个令自己和大家都信服的理由,并非易事。正如作者所说:这是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由此启发了我:在大学阶段就一定要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应当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戚戚相关;要勇于担当起道义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毕竟,即便是身处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忧患啊。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三) 中国人之德性 2013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雪姣 看到一个人,我们会观察他的面貌、体型等基本特征,进一步接触我们会了解他的品

22、行、性情。一方面我们会在他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去了解他的习惯、性格、人生理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又会从他所在的家庭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方方面面转而分析他的性格、理想等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社会等对他产生的影响。这是我看完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之后,对如何去了解一个人这一问题的简单思考。显然这只是针对一个人而言,而对于一群人、一国国民而言,要想清楚了解、分析他们,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却要复杂的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观察的视角也要更多样。而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就更加困难。但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确是成功对国人进行深刻分析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可谓是一面影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

23、中国人形象,典型的中国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国家。这里仅谈一谈,林先生对中国人德性的深刻分析。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给西方人看的,其中各方面的分析,也自是在国人与西方人的对比中,表达观点,体现见解的。在分析比较中,林语堂先生用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八个词概括了中国人的主要特性,其中,有些实乃恶性,而非美德。有些则为中性品质,它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如,忍耐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性;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 圆熟 圆熟,显露出一种静止而消极的力量,而非年轻的活跃和进取的力量。中国人总是把

24、心的地位看得太高,以至于剥削了自己的希望和进取欲。并在无形中形成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强求的,因而放弃了这个企望。古语云,退一步着想.中国人往往无盲进的态度。 但是中国人的圆熟,也自有他的优点,它使我们显得更加沉稳,处事时能够更加冷静、镇定。 林先生还认为,我们的圆熟,并非自书本中得来,而出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见了少年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他们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所以中国青年总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p72) 忍耐 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人将忍耐看作崇高的德行,我们总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谋求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空间,个人认为吃苦耐劳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忍耐

25、.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只是一味的忍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在超越底线之前,我们都会因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容忍了对方的无礼或者霸道等。有时,我们忍耐也是有目的的,所谓的蛰伏,应该有这层意思。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而甘于在时机不成熟的当下,默默无闻,忍受各种身与心的劳累,不断装备、完善自身,蓄势待发,待机遇出现时,从而快而准的稳稳抓住,一飞冲天。但有时,忍耐过了头,又会被视为懦弱,视为一种安于现状,不愿付出努力去改变当下的处境,去争取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无可无不可 无可无不可,看到这个词,想来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一种消极或者说不积极的态度,对某件事情或所有事情的一种

26、冷淡,漠不关心。可做可不做,如果不是有他人拉着你,或者某些其他外力的逼迫,我们可能压根就不会去理睬某件事情。好多的中国母亲会告诫自己的儿子:少管闲事,切莫干预公众的事。古语也云,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人身上之所以常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实属中国社会上个人权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缺乏权利保障的环境中,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无疑是一种最稳妥和安全的做法。这种冷淡的品行,也并不是生来就有。我国的青年人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对各种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慨绝不亚于西方人。只因干预外事惹了祸,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那种激进和愤慨的性情,就被消磨掉,而慢慢学乖了,不会再有第四次、

27、第五次。古语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不足。只有你个人能力足够强大了,也才能去过问其他事情,而不至于受伤害,影响到自己。当然,在当今社会,我国不断发展,各种社会不公平,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事情依然广泛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老滑俏皮 林语堂先生在用这个词表达中国人的一种德性时,还是比较中性的。就个人看法来说,我觉得正面来说,老化俏皮表现的是一种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形成的睿智和从容。负面来说,则有一种油奸巨滑的感觉,各种实利主义的人生观,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也好,通过收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也好,最终能够选择一条

28、完全对自己有利的道路,有人会利人利己,而有人可能会损人利己。林先生认为老滑俏皮这种冷淡而又实利的态度,源于老子的道家精神,且往往是老人才具有的品性。当一个人年纪长大了,他发展了低飞的天才,而他的理想又糅合以冷静的慎重的常识,加之以大洋钿之渴念,实利主义因是为老头儿之特性,而理想主义则为青年人之特性。(p84)年纪越来越大,看问题也会越来越现实,二十左右的小姑娘不大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人,四十岁的女人,不大会不为金钱目的而嫁人(她们认为那样更稳当)。如鸽之仁慈与如蛇之智慧,是俏皮的两大属性。联想到中国的老人时,我们总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面露慈祥微笑的老人,看着他因为顽皮而哭闹的小孙子,

29、说着这算什么、没有关系之类的话语。显现着一种因岁月流逝、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的睿智、沉稳和镇静。 和平 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冒险类的运动,却感兴趣与寻常平凡的世界。因为我们具有无限的忍耐力,不辞辛苦的勤勉和责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理性,宽宏的气度,和平的性情。 我们爱好和平,因而很多事情都趋于一种中庸.我们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愿意谅解,愿意妥协,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我们提倡做人不应锋芒太露,我们坚持勿逼人太过,并将其作为一种个人修养.我们是理性的民族,因之道家的出世思想糅合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理想。在我们自己看来,这没什么不妥,但在思想激进的人看来,这并非一种理性思想,

30、反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知足 提到知足,我们常会想到快乐、幸福.因为知足,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仍觉得很快乐。林先生在文中提到,幸福问题最后都可以收缩为个人欲望问题。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曾经宣称自己是一个快活人,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欲望。当他见了一个小孩子双手捧水而饮,索性把自己的饭碗也摔掉。(p98)没有欲望,自然也就没有各种矛盾和苦恼。但是现世中又有几人能做到没有欲望,达到一种看透人生空虚,看破红尘的境界。虽然我们做不到如此极致,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一种积极争取,坦然面对的心态。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

31、尤人。(p99)这也是林语堂先生总结的中国人之知足的精义。很简短的一句话,却也意义深刻、精辟。 幽默 对于幽默这一词,我所想到只有某个人很风趣、他是大家的开心果,能够我们带来各种有趣的故事。但是林语堂先生将幽默作为中国人德性之一进行叙述和分析时,却将这一词与人生、与中国的各种社会现象等联系到一起。读这一小章节时,我总能处处感觉到林先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觉得某些行为非常可笑、无法理解。很多只是点到为止,却并没有深入的挖苦。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想来可能因为文章篇幅限制;也可能因为是在向西方人分析国人,语气不宜太过尖锐;也可能是其它多方面的原因。林先生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观的观点,是一种应付人

32、生的方法。人生是一出大趣剧,而我们人类仅仅是其中的傀儡,一个人把人生看得太认真,遵守图书馆章程太老实,服从草地勿准践踏的标牌太谨饬,常让自己上了当而给长老的同伴笑话。(p105) 书中提到,中国人幽默会见之于行为和文字两方面,且见之于行为者,往往多与见之于文字者。文字上,陶渊明的作品、杜甫和李白的诗中等都可以见到相当的幽默。行为上的幽默往往体现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作者打趣的提到直到如今,著者尤不能辨别送葬和婚娶的仪仗两者之间有何区分,如非最后看见了棺材或者花轿。(p105)林先生还将中国社会中,对待事情不庄严的态度,视为一种中国式幽默。 保守性 林语堂先生认为保守性有时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太过满足于现有状况。但当其受到某些外力的强烈刺激后,就会被突破,而走向进步。 可见,这些个德性,各有独特的方面,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分不开来。圆熟的人,又显得老滑俏皮;爱好和平,容易知足,则又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艰苦和屈辱等;很多事情无可无不可,不乐于去和别人争,顺其自然,显得消极,却又无不有利于营造和平的氛围。第19页 共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