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二、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A.地球的物质组成、B.地球的结构和构造、C.地球的动力地质作用、D.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E.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方法。三、 地球的物理性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椭球体;2.地球的压力、重力、密度;3.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的变化:A.面波,B.体波:a.纵波P:可以根据波速判断密度;b.横波S:非固体物质无法通过。4.磁性: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5.地球内温;6.地球的弹、塑性。四、 地球的外圈层:1.大气圈:A.对流,高升温降;B.平流,上暖下冷;C.中间:电离;D.
2、热成,高升温升;E.外逸。2.水圈;3.生物圈。五、 地温梯度(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地温值。(一般3度);增温级:地温每增加1度,深度增加的距离。(一般33M)六、 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和划分方案)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下传播特征进而发现了不同的波速和密度界面,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状况,进而分析了地球内部的物理结构和物质分布的基本特征。地球内部有两个最为明显的一级界面。莫霍面:地震纵波波速在地下30-60KM处从6-7KM/S跳到8KM/S以上。古登堡界面:大约在深度2900KM,地震纵波突然从13KM/S降到8KM/S。按照这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成地
3、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地球部分,一般厚33KM(陆地),7KM(海洋)。是地球表层的一层薄壳,分为上下两层,即花岗岩层(硅铝)和玄武岩层(硅镁)。地幔即莫霍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圈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不的软流圈。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至地心,分为外核(液态)过渡层和内核(固态)。七、 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合起来。八、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按能的来源分为外动力和内动力地质作用。以外部能为主要能源并在地表或近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为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4、积作用。以地球内部热能或自转动能等为主要能源产生的地质作用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有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九、 元素的丰度:在一些较小区域或一定地壳构造单元内取得的元素质量分数。十、 克拉克值(分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数值(平均重量百分比)。十一、 莫氏硬度级: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指甲2.5-3;铜钥匙3;小钢刀5-5.5;玻璃6。十二、 矿物:天然形成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相对均一或固定的,一般为结晶质,极少数为胶体。十三、 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是解理、硬度、透明度、颜
5、色、光泽、比重、磁性、熔点等物理性质。常见的造岩矿物: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石英、云母、长石等。十四、 矿物的物理性质:1.形态: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态;2.颜色:矿物吸收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反映;3.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4.光泽:矿物表明对光线的反射、折射程度;5.硬度:矿物抵抗划刻的能力。6。解理:矿物在受机械力作用之后晶体沿着内部的一定方向分裂的特性(容易分裂称解理好)。7.断口:破裂面。十五、 岩石是地质作用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由其他岩石和矿物的碎屑所组成的一种集合体。十六、 岩石一般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按SiO2含量可分为四类:酸性:大于6
6、5%,以浅色矿物为主;中性:52-65%,浅色矿物稍多于暗色矿物;基性:45-52%,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大致相等。超基性:小于45%,主要是暗色矿物。沉积岩:由外动力作用形成。按来源可分为陆源碎屑岩如砾岩、砂岩和生物化学沉积岩如石灰岩、煤、油页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往往具有十分明显的定向结构如红柱石等。十七、 矿床:是指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天然产出的、赋存于岩石中的各种能满足目前工业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集合体及岩石的区段。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无用)组成。十八、 岩层:层状岩石;地层: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岩层=岩层+时间。十九、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通过确定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确定各
7、地质事件发生的早晚。主要根据1.沉积岩形成的顺序(地层层序律):上老下新,2.生物演化(生物层序律)、3.地质构造(切割穿插定律)侵入者年代新,切割者年代新。二十、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壳、骨等以及活动痕迹)。二十一、 绝对地质年代:某一地质历史时期经历的时间长短和各地质事件出现的具体时间。方法:1.放射性同位素T=IN(1+D/P)/A,A为衰变系数,D为子量,P为母量,T为年龄。2.电子自旋共振法;3,裂变径迹法。二十二、 地质年代表:显生宙(宇):新生代(界)6500万年前:第四纪(系),新近,古近;中生:白垩,侏罗,三叠纪;古生:二叠,石炭,泥盆,志留,奥
8、陶,寒武;隐生宙:元古代:震旦;太古代。二十三、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A.水平运动:相背分离,相向挤压,相切。B.升降运动。二十四、 地质构造:组成地壳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产生的变位、变形痕迹。二十五、 基本类型: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不同地点在同一高程上出现的是同一岩层。倾斜构造: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不同地点在同一高程上出现不同岩层。褶皱构造: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一种连续的弯曲。基本类型:向斜(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较老岩层,两侧依次对称变新)和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较新,两
9、侧部分岩层依次对称变老),要素:核(中心部分),翼(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枢纽(褶皱弯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枢纽连成的面)。断裂构造:岩体、岩层受力发生变形,岩石的连续完整性被破坏。包括节理(岩层、岩体的一种破裂,但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和断层(沿着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著的位移)要素:断层名(指两侧的岩块沿之滑动的劈裂名),端盘(指断层两侧的岩块),断距(断层两侧岩块相对滑动的距离)。二十六、 岩层的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三要素: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表示岩层在空间上的水平延伸方向。倾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它与走向正
10、交。倾角:最大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表示方式:倾向倾角。二十七、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装一致,时代是连续的,不整合:是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即两套地层之间有地层缺失。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不整合且彼此平行。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削-地壳再次下降,重新接受沉积。角度不整合:上下不整合面的产状是斜交的。二十八、 断层存在的证据:1.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岩层、含矿层、岩体、褶皱等地质体或地址界限等平面上和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等现象。2.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在某一地区如出现有某些地层的不对称重复、某些地层的突然缺失或加厚、变薄等现
11、象;3.擦痕、摩擦镜面、阶步及断层岩;4.地貌及水文特征,较大规模的断层,在山前往往形成平直的陡崖,其被沟谷切割,便形成三角形的陡崖;5.水系突然直角拐弯,泉水一定方向呈线状分布等等。二十九、 野外如何识别褶皱:1.顺或逆着倾向方向,地层重复出现,倾角变化有规律。背斜(新-老-新);2.地形导致(并非绝对),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三十、 野外如何识别断层:1.构造岩(断层角砾岩等);2.密集的节理,节理方向大致与断层面一致;3.擦痕和镜面:可判断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两侧岩块相对滑动在断面上留下的痕迹;4.牵引褶皱,两侧岩块相对位移时,受摩擦阻力影响出现弯曲,可指示对盘位移的方向;5.沿岩层或矿层
12、突然中断;6。地层重复缺失,断层能过破坏地层结构,7.地形证据。三十一、 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快速震动的现象。震级:衡量地震强度的量;烈度:秒速地表遭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震序列:在一个地区相继发生并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大小地震。前震+主震+余震。分为主震型,多震型,单发型。三十二、 地震地质作用:1.孕震阶段,2.临震阶段,3.发震阶段,4.余震阶段。三十三、 世界地震分布:1.环太平洋那个地震活动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活动带,3.大样中脊地震活动带,4.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三十四、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一种高温熔融物质。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
13、然产出的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熔融物质。三十五、 岩浆作用:岩浆在上升流动过程中吞噬岩浆通道周围的岩石,并与围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这种从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三十六、 岩浆侵入作用:岩浆由地球神捕上升到地壳上部。而未达地表的岩浆活动。侵入岩。三十七、 喷出作用(火山作用):岩浆由地球深部上升直至喷出地表的过程叫火山活动。它所引起的全部地质作用为喷出作用。喷出岩,火山岩。三十八、 火山机构: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三十九、 火山喷发方式:1.按喷发途径分为:A.融透式喷发,B.裂隙式喷发,C.中心式喷发;2.按喷发状态分类:A.宁静式,
14、B.猛烈式,C.中间式四十、 世界活火山的空间分布规律:1.环太平洋带,2.阿尔卑斯-印度尼西亚,3.大样中脊带。四十一、 岩浆侵入方式:1.以机械力挤入围岩,2.以热力融化围岩。四十二、 侵入岩的产状:1.形态,2.大小,3.与围岩的接触关系,3.形成时所处的深度与环境。分类:1.岩墙(狭长板状),2.岩床(延展方向与围岩一致的板状),3.岩盆、岩盘(中凹边凸,延展与水平层理一致),4.岩株、岩基(规模大)。四十三、 岩浆的分异作用:通过熔离作用、扩散作用、气体搬运作用完成。四十四、 分离结晶作用:高温熔融的岩浆在温度降低冷凝过程中,据熔点比重所先后析出不同的矿物。越到晚期,岩浆越向富硅、富
15、碱方向演化。重力分异作用,流动分异和摩擦作用,压滤作用。四十五、 鲍文反应系列:不同阶段不同结晶析出的不同顺序:高温到地温,超基性岩(橄榄岩)-基性(玄武岩,辉长岩)-中性(闪长石)-酸性(花岗岩)。四十六、 岩浆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溶化围岩,是围岩的成分加入岩浆,从而使岩浆成分不断变化的作用。四十七、 变质作用:地下深处的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四十八、 引起变质地质作用的因素:1.热力(来源:地热,岩浆,机械热能)2.压力(静压力,定向构造压力)3.化学活动流体(高温流体,熔融,地幔分异作用)。四十九、
16、 变质作用方式:1.重结晶作用:岩石基本在固态的状态下,原先存在的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再重新结晶成较大颗粒的作用;2、变异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岩石内不同的化学组分重新组合,从而结晶形成新矿物的过程。3.交代作用:化学活动性流体与周围岩石和矿物发生物质交换,造成原来岩石中一些矿物的消失以及新矿物的形成。4.变质分异作用:成分均匀的原岩在岩石总体化学成分不变的前提下,经变质作用后发生的矿物组分不均匀分布。5.构造变形作用:地壳中的构造应力达到或超过了岩石和矿物的强度极限,使岩石和矿物发生变形、变位、破碎,甚至改变矿物的成分,从而形成具有新的结构、构造或矿物成分的变质岩。五十、 变质作用类型:1.区域变质作用,2.接触变质作用,3.动力变质作用,4.气-液变质作用,5.混合岩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