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B)
A. 石英 B. 方解石 C. 黑云母 D. 正长石
2. 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3. 下列结构中,( A )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A. 斑状结构 B. 碎屑结构 C. 生物结构 D. 化学结构
4. 下列结构中,( A)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 B. 变晶结构 C. 碎屑结构 D. 化学结构
5. 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成因产状等将岩浆岩(C )三大类。
1.酸性岩 2.中性岩 3.深成岩 4.浅成岩 5.喷出岩
A.1、2、4 B.2、3、4 C.3、4、5 D.1、3、4
6. 下列岩石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片麻岩 D. 砾岩
7. 下列岩石中( A )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岩石。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千枚岩 D.石英岩
8. 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并且两边对称出现的是( C )。
A.向斜 B.节理 C.背斜 D.断层
9. 节理按成因分为( B )
1.构造节理 2.原生节理 3.风化节理 4.剪节理 5.张节理
A.1、4和5 B.1、2和3 C .2、3和4 D.2、4和5
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B )
A.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C )。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
A.能被淹没的浅滩 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
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B)
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 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
C.人类出现、冰川作用 D.人类出现、构造作用
14.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 A )属于构造结构面
A.断层面 B.层理面 C.片理面 D.流层
15. 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 A )抗剪强度比较高。
A.粘土质 B.砂质 C.钙质 D.石膏质
16. 岩石在( B )过程中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变。
A.碳酸化作用 B.温差风化 C.水化作用 D.氧化作用
17. 有关岩石的风化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为( D )。
A.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
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C.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
*18. 如果地壳经历多次的间断性上升,即可在河谷上形成若干级河谷阶地,( A )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好
A. 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
*19. 牛轭湖相沉积是( A )地质作用造成的
A.河流地质作用 B.湖泊地质作用 C.海洋地质作用 D.风的地质作用
20. 滑坡体在滑运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移动速度不同,受力不均而产生滑坡裂隙。其中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因滑坡体与滑坡床相对位移而产生的裂隙称为( D)
A.扇形裂隙 B.拉张裂隙 C.鼓张裂隙 D.剪切裂隙
21. 从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B )地段不易发生滑坡。
A.高陡斜坡 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 C.山区河流的凸岸
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下水浸润
22. 滑坡的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斜坡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此时滑坡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贯通。这个阶段称为( B )
A.压密稳定阶段 B.蠕动变形阶段C相对平衡阶段 D.滑动破坏阶段
23.“马刀树”是用于判断下面哪种地质现象的?( B)
A.崩塌 B.滑坡 C.地面沉降 D.地震
24.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脱离母体向下坠落或滚动的现象称为(B )
A.错落 B.崩塌 C.滑坡 D.塌陷
25. 岩溶的发育与深度的关系是( C )。
A.随深度而增强 B.随深度而减弱
C.与深度无关 D.随具体情况而定
*26. 依据达西(Darcy)定律计算地下水运动的流量时,系假定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的( )成正比。
A.二次方 B.一次方 C.1/2次方 D.2/3次方
27. 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 B )
A.给水性 B.透水性 C.持水性 D.容水性
28.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
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B.空隙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D.包气带水、裂隙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29. 承压水一般( C )。
A.容易受气候的影响
B.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但不易被污染
C.不易受气候的影响,且不易被污染
D.容易被污染
30.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较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 B)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自流水
31. 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D )
A. 断口 B. 节理 C. 层理 D. 解理
3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时,下面( C )因素不属于考虑的范围:
A:工程安全等级 B:场地复杂程度 C:施工条件 D:地基复杂程度
33.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应( A )进行勘察。
A.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 B.合并勘察阶段
C.仅按详细勘察阶段 D.仅按初步勘察阶段要求
33. 在公路及隧洞选线时应尽量选择公路及隧道走向与岩层走向( B )。
A. 平行 B. 垂直 C 以上都可以
*34. 岩土工程勘察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测试技术也不同,其中原位测试通常是( )阶段采用的。
A.选址勘察 B.初步勘察 C.详细勘察 D.施工勘察
35. 原位测定饱水软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是( )
A.十字板剪力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静载荷试验 D.旁压试验
36. 评定碎石土地层的承载力时,下列试验中宜采用( )进行原位测试。
A.静力触探试验; B.动力触探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 D.扁胀试验;
37. 下列图表中,哪一种不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附带的必要图件?(
A.工程地质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室内实验成果图表 D.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38.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称为岩浆岩的( b )。
A. 构造 B. 结构 C. 产状 D. 酸基性
39.(1)石英(2)滑石(3)正长石(4)方解石(5)金刚石五种矿物的硬度,按相对软硬程度依次排列出来是:( c)
A.(1)(2)(3)(4)(5) B.(2)(3)(4)(1)(5)
C.(2)(4)(3)(1)(5) D.(2)(4)(3)(5)(1)
40.按滑面与层面之间关系,可将滑坡分为以下几种: ( c)
(1)顺层滑坡; (2)牵引式滑坡; (3)推动式滑坡;
(4)切层滑坡; (5)均质滑坡。
A. (1)(2)(4) B. (1)(3)(5) C.(1)(4)(5) D.(2)(3)(4)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T )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F )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F )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T )
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T )
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F )
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 F )
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T )
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F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以下是各个简答题的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地表地质条件的图。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T)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四、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要点:(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 B )。
A. 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 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2.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 D )。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C. 抗剪断强度 D.抗剪强度
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C )。
A.无法确定 B.上老下新 C. 上新下老 D. 同一时代
4.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 C )。
A.正断层 B.平推断层 C. 逆断层 D.阶梯断层
5.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 D )。
A.宙 B.代 C. 纪 D.统
6.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 C )。
A. 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
C. 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7.风的剥蚀作用有下列哪两种方式( A )。
A. 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
C. 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
8.坡积土是有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 B )。
A. 风化作用 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C.洪流的地质作用 D.河流的地质作用
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地下水( C )。
A.孔隙水 B.裂隙水 C. 潜水D.岩溶水
10.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种形式( C )。
A.崩塌 B.滑动 C. 松动 D.弯曲
11.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2.土洞是由以下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 B )。
A. 生物作用 B.潜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 A )。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防止地下水人渗 C. 装饰洞室 D.辅助围岩灌浆
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B )。A 1:200~1:1000 B.1:500~1:2000 C.1:2000—1:10000 D.1:5000~1:50000
15.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哪方面内容?( C)
A.抗剪强度 B.重度 C.承载力 D,压缩模量
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X”。每
题2分,共计20分)
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T )
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F)
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F )
4.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 T )
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F )
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T )
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F )
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 F )
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F 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 F )
四、论述题(10分)
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 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另外由于转折 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 动。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 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