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2周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有关准晶体的组成与结构的规律仍在研究之中。人们发现组成为铝-铜-铁-铬的准晶体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正被开发为炒菜锅的镀层;Al65Cu23Fe12十分耐磨,被开发为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Al65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Fe都大
B.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看做零
C.Al65Cu23Fe12不可用做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
D.1 mol 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稀盐酸时共失去277 mol电子
答案:C
试题来源:自选
知识点:0305003008001 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难度:难
解题分析:
【思路分析】
题目中说:拟晶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可以把拟晶视为一种合金。
【解答过程】
A.正确,Al65Cu23Fe12的硬度大于金属铁。
B.正确, 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都为0。
C.错误,Al65Cu23Fe12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会被腐蚀。
D.正确,是3*65+2*23+3*12=277mol电子。
【拓展提升】
合金的特点要优于单纯的一种金属,所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题中所叙述的条件。通过在题目中找寻有价值的讯息,再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解题。如在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比较合金与单纯金属的硬度等等。
2、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5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0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上述盐酸的浓度为( )
A.1.00 mol·L-1 B.0.500 mol·L-1
C.2.00 mol·L-1 D.3.00 mol·L-1
答案:A
试题来源:自选+改编
知识点:0305003008001001 常见合金的性质及其用途
难度:难
解题分析:
【思路分析】
混合物种加入盐酸后,金属铝、氧化铜、氧化铝都会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碱后,会产生沉淀,当沉淀量最大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钠,即他们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答过程】
以Al为例:2Al + 6HCl == 2AlCl3 + 3H2,2AlCl3 + 6NaOH == 2 Al(OH)3 + 6NaCl
沉淀最大值:消耗的n(HCl) == n(NaOH) == 2.0mol/L * 0.250L == 0.5mol
C(HCl) == 0.5mol / 0.5L ==1mol/L
【拓展提升】
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高考中对两性的考察非常普遍,要注意对方程式的熟练书写。
3、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100mL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C
A.b≥40y(2-) B.b≥80y(2-)
C.b≥40y(1-) D.b≥80y(1-)
答案:C
试题来源:自选
知识点:0305003008001001 常见合金的性质及其用途
难度:难
解题分析:
【思路分析】
因为溶液只有Fe3+、Cu2+,由于Fe3+的氧化性不可能存在铜、铁过量的情况,那么硝酸的量肯定是过量或者刚好完全反应
【解答过程】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 8
ay 8ay/3
Fe + 4HNO3=Fe(NO3)3+NO↑+2H2O
1 4
y(1-a) 4y(1-a)
所以有0.05b≥8ay/3+4y(1-a)
解得b≥80y(1-a/3)
【拓展提升】
铁、铜与硝酸反应,是考试中的热点、难点,在解答这类题目中时,存在铁少量、过量与硝酸不同浓度时,不同的产物问题,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铁的量,以及硝酸的浓、稀的问题。当不能确定硝酸的还原产物时,也许存在一些简便算法,比如物质的量守恒,因为无论产生NO、NO2,都只含有一个N 原子。
4、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Vc-(9a+b)/3mol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试题来源:自选
知识点:0305003008002 金属资源的保护
难度:中
解题分析:
【思路分析】
铁在与酸反应时,如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硝酸亚铁与一氧化氮,方程式为8HNO3(稀)+3Fe(过量)===3Fe(NO3)2+2NO↑+4H2O
则未被还原的硝酸占6摩尔。本题中要判断的为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因为所得澄清溶液成分看作是硝酸铁和硫酸的混合液 没有反应的硝酸根全部都形成 硝酸铁了
【解答过程】
因为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硝酸铁和硫酸的混合液,没有反应的硝酸根全部都形成硝酸铁了,则铁的物质的量是(a+b)mol。所以硝酸根就是 3(a+b)mol硫酸提供氢离子,所以相当于没有参加的反应的硝酸就是 3(a+b)mol质量就是②
判断④是应用的是电子守恒,一个二价的铁到三价的需要失去一个电子,一个负二价的硫转换成硫酸失去电子个数是 8 个。所以依照题意a mol FeS与b mol FeO 失去的电子总数是(a + 8a )+ b mol,这些电子全部是硝酸还原变成 NO, 一个硝酸换成一个NO需要得到3个电子,所以还原的硝酸是 (9a+b)/3反之没有被还原的就是④。
所以答案为D
【拓展提升】
解答铁与硝酸的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为电子守恒,当题目中条件众多,产物比较的量比较难判断,而且又难以确定产物的成分,可以应用电子守恒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铁与硝酸反应时,要考虑铁是否过量,硝酸的浓、稀及还原产物是NO2还是NO。
5、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的气体(标况)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 mol/L
答案:C
试题来源:自选
知识点:
难度:难
解题分析:
【思路分析】
本题中,加入的过氧化钠首先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然后铝溶于产生的氢氧化钠中,产生偏铝酸钠,当再向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时,产生沉淀。
【解答过程】
(1)n(Na2O2)==15.6/78 ==0.2mol
n(Al)==5.4/27==0.2mol
n(HCl)==6.72/22.4==0.3mol
(2)2Na2O2 + 2Al + 3H2O == 2NaAlO2 + 2NaOH + O2 + 3H2
----0.2----0.2-------------0.2-----0.2----0.1---0.3mol
(3)NaOH + HCl == NaCl + H2O
---0.2----0.2----0.2mol
(4)NaAlO2 + HCl + H2O == Al(OH)3 + NaCl
----0.1-----0.1-----------0.1-------0.1mol
(5)A.---0.1molO2+0.3molH2-------不对!
B.---c(Na+)=c(Cl-)--------------不对!
C.0.1molAl(OH)3---7.8g----------对!
D.c(NaCl)=0.3/0.2 ==1.5mol/L----对!
【拓展提升】
此类题目在去解答时,一定要注意所加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恰好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还是所加物质过量将其溶解。在计算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时,要同时考虑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也要考虑到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这在计算时是容易被人忽视的。
6、工业上制备氯化铜时,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末(含杂质氧化亚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反应如下:
CuO+2HCl===CuCl2+H2O
FeO+2HCl===FeCl2+H2O
已知:pH≥9.6时,Fe2+以Fe(OH)2形式完全沉淀;pH≥6.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在3~4时,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除去溶液中的Fe2+,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直接加碱,调整溶液pH≥9.6
B.加纯铜粉,将Fe2+还原出来
C.先将Fe2+氧化成Fe3+,再调整pH在3~4
D.通入硫化氢,使Fe2+直接沉淀
答案:C
知识点:0305003008003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难度:难
解题分析:
【思路分析】
向含亚铁离子、铜离子溶液中加入碱,会产生沉淀,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两种离子先后沉淀,本题中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分别沉淀两种离子。
【解答过程】
根据题给信息知.Fe2+、Cu2+、Fe3+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pH不同,要制备CuCl2且除去其中的Fe2+,若直接通过调整溶液的pH使Fe(OH)2生成,需pH≥9.6,此时对于Cu2+来说已在pH≥6.4时就成为Cu(OH)2,Fe(OH)2、Cu(OH)2混在一起难以分离,应当先将Fe2+氧化成Fe3+后,再将pH调至3~4之间将Fe(OH)3沉淀出来,此时Cu2+并不沉淀,C选项符合题意.
【拓展提升】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在哪个pH值范围内来沉淀哪种离子。采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的原则,一般是加入一种试剂除去一种离子,那么如果加入一种试剂沉淀了两种离子怎么办,只能通过分步沉淀的方法实现。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