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713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Aug.,20232023年8 月NO.4第4 期警学研究Police ScienceResearch“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黄奕翔(安徽省公安教育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网络约死群”引发的群体性自杀事件,叠加现实公众心理状态从而能激发公众对公共安全和健康的忧虑。“网络约死群”具有社交情感共鸣和网络时代群体互动双重特征,在不同国家固于互联网普及的时间差及文化传统呈现不同表征,造成的个人、社会两层面危害,基于个体经历、文化变迁、社会经济结构、网络与现实互动机理探讨网络群体性自杀形成原因,以网络社交和在线社区、社会心理学、社会媒体视角及自杀模仿效应挖掘“网络约死群”形

2、成的机制,想要治理这一时代病症还需使平台发挥“看门人”角色,建立心理健康干预和综合预防机制关键词:“网络约死群”;群体性自杀;公共安全;互联网安全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6-9 8 8 0(2 0 2 3)0 4-0 1 2 0-0 92023年4 月4 日张家界天门山4 人集体跳崖及2 0 2 3年4 月2 3日四川德阳什郁林场3名年轻人服毒自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自杀现象”“网络约死群”的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 0 2 2 年公布的自杀统计数字显示,每年有超过8 0 0 0 0 0 人自杀 1 ,自杀在全球范围内占15岁 2 9 岁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二

3、位。“网络约死群”已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形式之一,“网络约死群”作为自杀亚文化虽不是新事物,但危害严重,不仅威胁个人隐私和人身安全,而且对社会和公共安全也产生不良影响。一、“网络约死群”的定义和特点(一)“网络约死群”的定义“网络约死群”指的是一类以社交软件、聊天工具等网络平台为载体,以死亡、丧失、收稿日期:2 0 2 3-0 5-1 5作者简介:黄奕翔,安徽省公安教育研究院侦查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图模型的犯罪团伙快速识别方法研究”(KJ2021A15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21.“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黄奕翔悲痛等

4、为话题,由相关兴趣群体聚集而成的在线社群。这种群体的参与者往往会分享和交流自己或他人的自杀经历、悼念仪式、丧亲状况等话题,并达到情感共鸣和实现互助的自杀目的。(二)“网络约死群”的特点“网络约死群”是一个以死亡、丧失和悲痛为主题的特殊群体,其话题紧密关联个体生命经验和情感体验,涉及敏感和私人领域。群体的参与者多样,聚集了来自不同社会群体、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笔者参与几个“约死群”,年龄和性别等方面差异较大,但多数成员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和困扰。1.情感共鸣是“网络约死群”的重要特点之一。参与者之间通过分享日常生活状态和自杀交流来建立联系。前者可以是分享家庭关系、生活状态、追星动态等,而后者则包括

5、分享自杀方式,希望借此获得情感共鸣和慰藉,缓解悲痛和焦虑。“网络约死群”的成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感问题、精神障碍、家庭矛盾、学业压力等2.群体互动也是“网络约死群”的显著特征。成员们通常在社交软件、在线社区和网站等互联网平台上聚集,这些平台通常不公开,需要通过邀请或密码等方式进入。“网络约死群”成员通过网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计划。“约死群”内往往展示了特定的自杀方法细节,或提倡特定的自杀方法,或描述了特定的个人和群体自杀。有时会有死者相当生动的照片或他们留下的文章,比如自身痛苦经历、相约自杀过程、遗书等。在笔者加入的两个群名分别为“心理倾诉群”和“感同身受 QQ“约死群”中,“

6、8 0 后”占比均超八成,每日群内交流信息主要关于自杀自残经历、生活压力倾诉、自杀方法交流,还有售卖违禁药品的信息,每天早上均有“又活了一天”“睡不着”“多活一天就是赚”等相似悲观言论。自杀交流信息较多,如:A:怎么死痛苦最小?B:之前喝过敌敌畏,不知道哪个多管闲事的把我送到医院,喝完都晕了,喝了没多难受在医院治疗的时侯把我折腾得去了半条命。C:肯定是爱你的人才会管你。B:可我不想让任何人管我,当时要是死了就解脱了,何苦再受这么多罪还要想办法去死,治疗的痛苦让人有心理阴影,想找个不痛苦的方法死。D:你这是重生了。B:还不如那会直接死了。D:敌敌畏什么味道?喝下去难受不?想找不痛苦的方式,跳楼就

7、怕死不掉B:你先买一瓶闻闻。二、“网络约死群”的兴起发展和危害(一)“网络约死群 的兴起和发展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1.网络社交的普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交软件、聊天工具等网络平台的普及为“网络约死群”的形成提供了便利和基础。计算机媒介效应理论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社会行为,增加了个体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应。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是基础,根据第5 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 0 2 2 年1 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 0.6 7 亿,较2 0 2 1 年1 2 月增长35 4 9122.警学研究2023年第4 期万

8、,互联网普及率达7 5.6%2 ,在网络社交和在线社区中,计算机媒介效应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加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联结。“网络约死群”与互联网普及程度有较大关系,网络约死与传统集体自杀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关系,传统集体自杀是具有密切关系的人。2.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支持体系逐渐消失。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减少,一些商业化的丧葬服务和机构涌现,这些变化导致了家庭在应对亲人去世时的作用和地位不断下降,对死亡的感觉也更加麻木。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所带来的新事物的出现使年轻人在面对身边亲朋好友死亡时,产生了与过

9、去几代人相比多细腻的情感和更复杂的想法,这些情绪通过“网络约死群”作为情绪出口得到了排泄,因而缓解了他们自身的消极情绪,如孤独等,但同时也加剧了对死亡的冷漠。3.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健康和精神需求。“网络约死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成为许多人寻求情感支持和安慰的重要途径。群成员常常会形成心理依赖,让他们产生对死亡和自杀的强烈渴望4.“网络约死群”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和互动。“网络约死群”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互动。“网络约死群”的成员通过在线社交平台互相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现实生活。首先,“网络约

10、死群”的成员会通过网络交流,互相分享他们的感受和问题。这种交流可以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但也可能让他们更加难以摆脱自杀的念头。其次,“网络约死群”的成员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彼此之间建立起真实的人际关系相互支持和帮助,如一起策划和实施自杀行动总之,“网络约死群”的兴起和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反映了心理脆弱人群对情感支持和互助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平衡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的关系,是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现实问题(二)个人与社会层面“网络约死群”的危害1.个人层面上,“网络约死群”可能会对参与者产生社交孤立感,形成社会剥离感。参与“网络约死群”的人通常会产

11、生社交孤立感,感觉自已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理解和支持,加重了其抑郁和孤独感。参与“网络约死群”的成员可能会感觉与社会脱节,产生剥离感,失去对正常生活的兴趣和动力,进而会产生放弃自已的生活,形成自杀意志,心理负担加重,产生心理创伤。“网络约死群”的内容通常涉及到自杀、死亡等敏感话题,可能会对参与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加重其心理负担和压力。特别是当一些成员真的选择自杀时,会让其他成员感到无助、愧疚和绝望。暴力和恐怖情绪的刺激,造成死亡观念的扭曲。一些“网络约死群”可能会包含暴力、恐怖等内容,可能会给参与者带来不适和恐惧感,甚至对其心理造成创伤。“网络约死群”通常会强调死亡的一些片面或不准确的信息,

12、可能会扭曲参与者的死亡观念,导致其对自杀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增加自杀风险,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自杀倾向的人。2.社会层面上,社会心理压力增加。“网络约死群”的兴起可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心理压力,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恐慌,导致社会心理负担增加。社会道德风险及社会稳定和安全问题。“网络约死群”可能会宣扬自杀、死亡等不正常的观念和价值观,可能会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一些“网络约死群”可能会涉及极端思想、恐怖主义、宗教极端等问题,还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和安全产生威胁。123.“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黄奕翔三、世界主要国家“网络约死群”的情况由于“网络约死群”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社交现象,我国和全

13、球各国的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确定性。但是从目前的调查和研究来看,“网络约死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出现并有逐渐发展壮大趋势我国:“网络约死群”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尤其是在一些年轻人群体中。我国许多社交平台和聊天工具也有相关的兴趣群体和讨论话题,如“约丧群”“约墓群”等。截至2 0 1 5 年6月1 日中国大陆涉及1 5 9 名受害者的6 2 个网络约死事件,男女比例整体为2.3:1,自杀受害者主要是2 0 岁 30 岁的人占8 4.1%,其中男性居多。8 7.1%的自杀受害者在密封的酒店或租房内完成自杀,烧炭自杀是最常见的死亡方式,占8 0.6%。3 这些发现强调了在2 0 岁 30岁年

14、龄段中解决心理健康和自杀预防的重要性,以及解决社交媒体在促进有害行为方面的作用。美国:美国是“网络约死群”最早和最典型的国家之一。据报道,美国各种死亡和丧失的相关兴趣群体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和聊天工具,其中以Facebook、R e d d i t、Wh a t s A p p 等平台的“约死群 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并随着网络媒体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形式,如在youtube上直播自杀,典型案例如Tyler直播自杀事件 4 ,媒体进一步宣传后甚至引发追随效应。日本:日本曾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互联网最早普及的国家之一,早在2003年网络相约自杀行为就已经在日本引起关注。2 0 0 3年

15、2 月1 1 日,3名年轻人被发现死在琦玉县的一间空公寓里。经调查确定,这是一起网络约死事件,也是日本媒体首次关注到此类事件。日本“约死群”的规模也非常庞大,许多社交平台和网络论坛都有涉及死亡和丧失的话题和讨论,尤其是以失去亲人为主题的兴趣群体。因此,“约死群”在当地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精神支持和安慰作用。5 英国:英国的“网络约死群”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更多人开始关注死亡和悲痛的问题,而“约死群”则成为了这些人获取情感支持和共鸣的重要途径。英国的网络约死事件最早发生在2 0 0 5 年2 月,伦敦2 名陌生人死亡,经调查后被认为是英国首例网络自杀事件,这起事件在当时被认为会

16、为欧洲其他地区开创先例。韩国:自杀在韩国有着非常严峻的形势,韩国2 0 1 2 年在38 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自杀率第一,2 0 1 6 年自杀人数为1 30 9 2 人,相当于平均每天有36 人自杀,每4 0 分钟就有1 人自杀,试图自杀的人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 0 倍 4 0 倍,青少年是5 0 倍1 5 0 倍,约有52.4万人之多。6 总之,“网络约死群”已经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出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脆弱人群寻求情感支持和互助的重要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都不同,需要在研究和实践中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四、形成“网络约死群”的原因和机制(

17、一)形成“网络约死群”的原因研究自杀的原因是防止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前提。7 关于自杀的原因,杜尔凯姆称,“自杀主要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124.警学研究2023年第4 期环境及带有某些共性的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8 根据日本福利和劳动部的数据,在那些从自杀企图中幸存下来的人中,7 5%的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精神健康困难,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由药物滥用引起的情绪或行为问题。9 现有表明,自杀行为经常与经济压力、社会孤立、恋爱交往、同伴压力等密切相关个体因素:“网络约死群”的形成与参与者的个体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些参与者可能面临着精神压力、孤

18、独、无助等问题,或者存在心理障碍等问题,从而倾向于寻求“网络约死群”的安慰和认同社会经济因素:“网络约死群”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主要是工作年龄的男性受经济影响最大,使抑郁和自杀的风险增加,同时这些压力也可能对家庭产生影响,使家庭成员变得更加脆弱。四川德阳什郁林场自杀事件3人及天门山跳崖事件4 人年龄均在2 0 岁 35 岁,都已走向社会,但均面临生活压力。天门山跳崖事件4 人情况如下 1 0 :1.河南籍34 岁死者刘某某。刘某某来自河南的一个小村子,他的家庭情况非常贫困,母亲早逝,父亲中风多年行动不便,奶奶已经9 0 多岁。刘某某在1 6、1 7 岁时就离开

19、了家乡,去外地打工谋生。他很少回家,与家人的联系也不多。据悉,刘某某曾经结过婚,但最终离婚,孩子归前妻抚养。后来,他又谈过一次恋爱,但遭遇了欺骗2.跳崖事件中唯一的女性死者陈某。陈某,年仅2 3岁,“0 0 后”女孩,她来自四川,家庭共有4 口人,除了父母外还有一个正在上职业高中的弟弟。由于家境贫困,陈某初中毕业后就离家打工,曾在美发店、美容店以及服务行业工作。由于父亲已经患上癌症入院治疗,仅仅两个多月就瘦成了只有7 0 多斤的样子。现在家里的收入只能依靠母亲的每月2000块钱,弟弟还在上学,家庭生活很艰难。陈某需要承担家庭的开销,但是她本人只有初中毕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收人非常有限,应该感

20、受到了生活的压力。3.没有家庭温暖的33岁河北籍死者彭某某。彭某某,男性,今年33岁,是河北邯郸临漳县柏鹤集乡某村的村民。他从未结过婚,现在家中只有一个7 0 多岁的老父亲,母亲已经去世4 年。由于学历低,家庭条件不好,在外打工的生活很不顺利,他生前疑似有一些小额网络贷款。彭某某生活的世界一直是封闭的,他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已的内心世界。在彭某某自杀前,他曾向年迈的父亲和二哥借钱,由于父亲年事已高,兄弟也没有太多的钱,他们认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还不能自力更生,所以没有借钱给他。因为他的多种失败,面对家人的指责和责备,他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在社会底层生活,看不到希望和曙光,所以选择了自杀4.第四位青

21、年张某。生于2 0 0 0 年,是家中的独生子,未婚。初中毕业后就去外地打工了,这几年独自在广东工作。张某的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他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经常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四川什郁林场服毒事件3人基本情况:1.周某某,2 6 岁,福建泉州人,和女朋友刚分了手,受不了失恋的打击,有些消沉。2.谢某,30 岁,四川巴中人,平时就很内向,生活一直比较单调。3.梁某,2 3岁,河南许昌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巨大。文化因素。一些文化背景下,对死亡和自杀的态度可能与其他文化存在差异,这些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认知。西方认为自杀是一种罪过,这也被认为西方自杀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日本是自杀率最高

22、的国家之一,这与日本文化传统不无关系,日本历125.“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黄奕翔史上曾有一段时期,当一个人面临不可避免的失败时,自杀被认为是一种逃避失败的光荣方式。时至今日,它仍然对日本人看待自杀的方式产生着影响,自杀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社会责任承担的表现缺少精神健康服务。人们在经历压力或某种形式的心理危机时,往往会寻求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然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领域的合格专家相对较少,因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寻求所需帮助的地方也较少。同时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尚未贯穿整个医疗系统,以及受传统观念影响,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可能有降低社会评价之虞。(二)形成“网络约死群”的机制1.网络社交和

23、在线社区的理论基础。网络社交和在线社区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支持的,具有广泛的参与和互动特征的社交形态,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网络理论,社会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交往和互动的基础,社会关系的强弱、广度和深度对个人的行为、态度和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在网络社交和在线社区中,用户可以通过建立虚拟社交网络,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社会认同理论,个体的身份和归属感基于其所处的社会群体,这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在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情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网络社交和在线社区中,用户可以加人不同的群体和社区,从而获得特定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并通过对自已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进行确认和塑

24、造来满足个体的自我需求社区建构主义理论,社区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建立和维护的,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是社区的核心。在网络社交和在线社区中,用户可以通过互动和合作建立和维护自已的社区,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和社交群体。这些理论为我们深人了解“网络约死群”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分析框架。2.社会心理学视角。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自身、他人、环境、事件等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对于“网络约死群”的参与者来说,他们可能对自身的处境、社会环境、他人的反应等方面存在着特定的社会认知。这些社会认知可以促使他们寻求“网络约死群”的安慰和认同。社会影响是指他人或环境对个体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

25、的影响。在“网络约死群”中,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和言论可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形成群体认同,进而导致他们加人“网络约死群”。3.社交媒体平台视角。从社交媒体平台的视角来看,“网络约死群”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交媒体平台的交往特点、社交互动功能、兴趣推荐算法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约死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建立社交关系、找到同类群体、进行社交交流和寻求安慰的平台,这些功能吸引了一些用户参与其中,形成了“网络约死群”。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也可能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向他们推荐相关的内容和群体,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约死群”的形成和发展。4.网络约死行为的传

26、染性。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通过对1 9 4 7 年到1 9 6 8 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得到“维特效应”证据的。我国也有学者提出,网络“约死”的另一个特征和需要反思之处,是青年群体为何产生对自杀行为的仿效 1 ,张学锋在自杀是传染病中就叙述了自杀情绪像一种传染病,并且会通过网络传播。自杀诱发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对自杀事件广为宣传的地区。而且,这种宣传越是广泛,随后的自杀者就越多。1 2 2003年4 月1 日,香港知名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查找到当时的报纸与电视新闻,就在媒体126警学研究2023年.第4 期报道后的9 小时内,香港出现了6 名跳楼自杀者,其中5 人不治身亡,大部分自杀

27、者都是因为失业、情感不顺。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大量报道明星自杀,间接强化部分失意者自杀的信念,导致在集中时段出现连续的自杀事件;深圳富士康的连续跳楼事件,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媒体报道会在无意中将自杀浪漫化或理想化为一种英雄行为,可能会鼓励他人认同受害者,在媒体报道天门山和什郁林场事件的评论区中,类似“这样的群在哪儿找”“我也想,没这勇气,有一起的吗”“看到消息很淡然,理解他们”“何尝不是一种解脱”等评论比比皆是,在大众媒体反复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寻求访问“自杀群”获取信息,这会导致了“连锁自杀”的次级社会现象,即脆弱群体通过模仿其他因“网络约死”而死亡的人,引起“连锁反应”。五、治理“网络约死群

28、”的对策(一)加强平台监管、畅通举报机制加强平台监管,社交媒体平台应作为“看门人”加强对“网络约死群”等影响公共健康信息传播的监管,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监控和过滤,防止恶意用户的行为对其他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平台应当做好新形势下“门神”角色,积极承担治理中心作用,利用技术手段,例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来自动识别和过滤“网络约死群”相关的信息和行为。加强用户身份认证、提供匿名举报机制、加强内容审核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对可疑群组做到及时识别、屏蔽,并利用官方平台向积极参加者及时发送心理健康关怀服务。提供举报机制,社交媒体平台应该提供便捷的举报机制,笔者加人的“网络约死群”中,不乏有“

29、劝生者”,但依靠个人力量终究杯水车薪,应建立平台畅通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网络约死群”的存在,以便平台能够及时采取管理、关怀措施。提高用户安全意识,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借鉴治理电信诈骗的做法,通过提供心理健康知识资源和信息宣传来帮助引导用户了解“网络约死群”的危害,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如链接平台相关资源,以关联青少年保护组织或社会保障机构,(二)建立应对“网络约死群”综合机制“网络约死群 是一个需要社会共同应对的问题。政府、媒体和公民、社会都应该参与到“网络约死群”的防治工作中。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厘清卫生医疗、民政、教育、社会保障、相关团体、网络平台、公众在公共健康领域中的权力和义

30、务,加强对“网络约死群”行为的打击力度。媒体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网络约死群”的认识和警惕性,传播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公民、社会可以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强对脆弱人群的关注和支持。如前所述,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来减少“网络约死群”行为的发生。个人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中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应对生活变化信心,提高警惕性,及时举报不良信息,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安全,建设“人人关爱”的网络人文环境。(三)预防对策1.社区精神关爱机制。大量案例说明,精神健康障碍是自杀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这些疾病对于预

31、防自杀是相当重要的。在这方面,仅依靠专业心理健康127.“网络约死群”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黄奕翔服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医院应设立心理健康疾病初筛服务,对接属地社区管理部门,普通群体进行常规关怀筛查,高危群体主动通知筛查,做到提前干预,即使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对情绪障碍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也会有效地降低高危人群的自杀率,所有的医务人员,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专业人员,都可以在预防自杀方面发挥作用。2.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虽然各层次校园心理健康服务已基本建成,但囿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和重视程度,发挥作用依然有限,没有发挥青少年心理失控的“栅栏”,学校缺乏给青少年提供直接的“自杀预防”教育

32、和识别高危人群的能力,应采取针对青少年自尊心强、内心敏感、羞于承认心理感受等心理特点的措施、方式来帮助教师识别和干预心理脆弱学生,并评估修正基于学校的自杀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3.对媒体报道的约束。这是遏制“维特效应”的重要措施。许多有自杀想法的人对他们是否想死是矛盾的。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宣传可能会导致弱势群体自杀。因此,对于媒体专业人士来说,了解如何报道自杀事件是极其重要的。媒体报道应该遵循以下原则:a.电视媒体不应将自杀新闻作为头条新闻进行播报、报纸也不应将自杀新闻放于头版刊登,头条和头版的效应大于其他时段和版面,带给人们的冲击也相应更高;b.避免详细的介绍自杀的方式和地点,以防止受众进行模

33、仿;c.使用视频、图片应谨慎,避免引发效仿现象;d.不要连续、重复报道一则事件,避免引起集中讨论引发同样的自杀事件;e.充分考虑自杀者家属的感受,对于部分新闻报道应充分征求家属意愿;f.不要美化自杀行为或进行娱乐性、谊染性报道,适时在自杀新闻报道中增添正面价值指引,倡导受众不要模仿,珍爱生命;g.不应简化自杀原因,防止受众过度猜测。面对网络约死这一时代病证,应该凝聚全社会共同力量,平台守好“看门人”底线,扛起社会责任,用技术限制危害公共健康信息传播,严格做好社群管理。面对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非专业化和高门槛,继续将对公众心理健康触角向前移,对脆弱人群及时发现,早介人心理关怀,面对“网络原住民”的

34、一代青少年,也是心理脆弱的一代,学校和网络平台应形成线上线下的强大正向引导力,加强对“网络约死群”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媒体应认识到对网络约死事件的报道谨慎性,参与自杀案件提供的信息的媒体工作者必须对他们所说的话以及他们如何向公众呈现事实保持谨慎,提高公众对死亡和生命的认识和意识,树立引导正确的死亡观念和价值观,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参考文献:1自杀 EB/OL.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uicide,2021年6 月1 7 日。2CNNIC:第5 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

35、L.http:/ 4 日。3Analysisof Internet Suicide Pacts Reported by the Media in Mainland China Fang-Fan Jiang,Hui-Lan Xu,Hui-Ying Liao,and Ting Zhang Crisis 2017 38 Fratini,A.,Hemer,S.R.Broadcasting Your Death Through Livestreaming:Understanding Cybersuicide ThroughConcepts of Performance.Cult Med Psychiat

36、ry 44(2020).128.(责任编辑:王佩贤)警学研究2023年第4 期4JNaito A.Internet Suicide in Japan:Implica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7;12(4).5Korean Public Health Research Vol.48,No.3(2022.08)6李建军:中国人自杀行为的传统之根典籍中的自杀事件及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分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 0 1 5 年第1 1 期。7法 爱米尔杜

37、尔凯姆著,钟旭辉,马磊,林庆新译: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版。8JNaito A.Internet Suicide in Japan:Implica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7;12(4):583-597.9JHasin,D.H.,Goodwin,R.D.,Stinson,F.S.,&Grant,B.F.(2005).Epidemiologyyofmajordepressive disorder:Results from the

38、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ism and relatedconditions.Archive of General Psychiatry,62.10罗晓东,邹桥:网络“约死”:青年群体的自杀戏仿化与主体危机,载天府新论2 0 1 8 年第5期。11维特效应,EB/OL.https:/ 月1 7 日12林玉佳,封海栗:浅谈维特效应”与媒体新闻的关系,载新闻传播2 0 1 4 年第4 期。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Network Appointment Dead GroupHua

39、ng Yixiang(Anhui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Hefei Anhui 230031)Abstract:The mass suicide incidents caused by the“network appointment dead group areaccompanied by the real publics psychological state,which can stimulate their anxiety aboutpublic safety and health.Network

40、appointment death group has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emotional resonance and group interaction in the Internet age.In different countries,due to thetime difference of Internet popularization and cultural tradition,it presents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resulting in personal and social harm.B

41、ased on individual experience,cultural change,social andeconomic structure,network and reality interaction mechanis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network group suicide,and finds out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network appointmentdead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social interactio

42、n and online community,socialpsychology,social media and suicide imitation effect.In order to control this disease with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platform play the role of“gatekeeper andestablish a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chanism.Keywords:“network appointment dead group;group suicide;public safety;internet secur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